英格蘭女足的“致命”問題什麼?美國女足如何進行鍼對性打擊晉級決賽?

覆盤:三獅暴露弱點遭到致命打擊,美國女足專打“七寸”連轟兩球

在2019年國際足聯女足世界盃四分之一決賽中輕鬆戰勝挪威隊後,氣勢如虹的英格蘭女足相信自己可以在本決賽中擊敗美國隊進入最後的決賽。2015年的世界盃上,英格蘭女足就曾在半決賽中惜敗日本女足無緣決賽,這一次她們不想重蹈覆轍。

而另一方面,排名世界第一的美國女足在晉級之路上並未遇到多少挑戰,在擊敗東道主法國隊後順利地來到半決賽,將與世界排名第三的英格蘭隊爭奪晉級決賽的名額。

7月3日凌晨(北京時間),英美女足向世人奉獻了一場“經典”之戰,雙方大打對攻,整個比賽過程頗具觀賞性。這場比賽也被眾多媒體和球迷奉為女足“標杆之戰”,從球員的身體和技術水平到球隊的戰術風格,這場比賽完全可以媲美高水平的男足比賽,“女足男子化”的趨勢也在這場比賽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覆盤:三獅暴露弱點遭到致命打擊,美國女足專打“七寸”連轟兩球

圖-內維爾和摩根

整個比賽過程扣人心絃,三粒進球全部出現在上半場,而下半場又出現了紅牌和點球。隨著英格蘭隊長霍頓的點球被美國門將內赫爾收入懷中,以及布萊特吃到第二黃牌被罰下球場,最終美國女足以2-1的比分擊敗三獅軍團挺進決賽,將與超級黑馬荷蘭女足爭奪冠軍。儘管在下半場的比賽中表現出了更強的求勝欲,菲爾·內維爾率領的英格蘭女足還是以微弱的劣勢敗北。

本篇戰術分析將著眼於兩支球隊的戰術表現,深入探究她們是如何針對對手的優勢和弱點進行重點戰術佈置的,看看這場被世人稱道的對攻大戰背後所蘊含的對現代女足的深刻見解。

雙方陣容

比賽中,英格蘭女足的陣型在4-2-3-1和4-4-2之間變化,尼基塔·帕里斯在中鋒埃倫·懷特身後扮演著一個自由移動的位置角色。雷切爾·達利和貝絲·米德在兩翼提供了寬度,吉爾·斯科特和凱拉·沃爾什在中路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保護。德米·斯托克斯保留了她在左後衛的位置,內維爾更喜歡這位曼城球員而不是亞歷克斯·格林伍德。

覆盤:三獅暴露弱點遭到致命打擊,美國女足專打“七寸”連轟兩球

美國隊主帥埃利斯派出了4-3-3陣型,但在比賽接近尾聲時,她把球隊改成了5-4-1陣型以抵抗英格蘭隊潮水般的進攻。有傳言說梅根·拉皮諾埃未出場的原因的是腿筋受傷了,克里斯蒂恩·普萊斯被安排在左翼邊鋒的位置上。事實證明,她的防守能力對限制英格蘭右後衛布隆澤的發揮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充滿活力的中場羅斯·拉威爾會抓住每一個機會加入進攻,而貝基·索爾布倫和艾比·達爾肯佩爾則組成雙中衛保護球門。

英格蘭右翼受到美國的壓制,針對性調整戰術扳平比分

在本屆世界盃上,英格蘭隊的主要進攻力量是露西·布隆澤和尼基塔·帕里斯這對精英組合。在最近的幾次比賽中,她們的右翼組合對三獅軍團的成功至關重要。然而本場比賽,內維爾將帕里斯安排在中路,這一位置上的變化著實讓人有些意外。

無論對方如何改變,美國隊都下定決心堵住對手右翼,來限制達利和布隆澤的進攻。就如在下面的場景中看到的,布隆澤試圖帶球前進,但被對手緊逼壓迫,最終被迫出了邊線。除了一人對帶球者貼身施壓外,美國隊在周圍也實施了站位緊湊的區域密集防守,兩條線之間站位緊密,壓縮對手活動空間,在每個進攻者的身旁都有人盯防並切斷傳球路線。

覆盤:三獅暴露弱點遭到致命打擊,美國女足專打“七寸”連轟兩球

這樣的壓制貫穿了整個上半場,美國左翼球員普萊斯高位壓上來阻止布隆澤向前移動,她還試圖切斷對手的短傳路線,經常迫使對手進行長傳。

下面的情景展示了英格蘭右後衛受到壓力干擾再次把球踢出界的情況。在與達利輪換位置後,回到右路的帕里斯看起來更像自由球員。然而,她經常處於美國後衛的防守覆範圍之中,以至於無法接到傳球和向前推進。

覆盤:三獅暴露弱點遭到致命打擊,美國女足專打“七寸”連轟兩球

圖-英格蘭右後衛向前傳球未能成功

右路進攻受阻,英格蘭隊很自然地希望利用對手防守重心偏移的機會,把球轉移到左路米德的一側。這位阿森納邊鋒不斷地從中場沃爾什的斜傳轉移中找到接球的空間,而美國隊的防守結構此時正偏向英格蘭的右路。

在下面的情景中,沃爾什看到了美國防守重心偏向右路而改變了攻擊的方向,把球傳向左翼遠端的米德處於空位。此時,對手右後衛凱利·奧哈拉被中鋒懷特鎖吸引,後者用一個假動作就把奧哈拉帶進了內線,為米德創造了機會。

完美地接球后,米德精準地把球傳向中路,懷特表現得十分冷靜,她準確判斷了時機在中路搶點破門。比賽結束時,懷特與摩根同進6球並列射手榜首位。

覆盤:三獅暴露弱點遭到致命打擊,美國女足專打“七寸”連轟兩球

圖-沃爾什轉移到左路

三獅將士將會感到沮喪,因為她們不能在這場比賽中發揮自己的右路優勢。美國女足成功地消除了布隆澤的威脅,即使付出了丟球的代價。

美國隊抓死英格蘭前一場暴露的弱點,兩次針對性空中打擊終結比賽

除了準備好應對對手的優勢外,埃利斯的球隊還專注於利用英格蘭的弱點。在四分之一決賽戰勝挪威的比賽中,內維爾所率領的球隊就暴露出很難應對空中對決的問題。挪威隊很多高質量的機會都來自於對霍頓和布萊特這對中衛組合的長傳壓力。

顯然,美國隊看到了這個弱點,並在比賽中做足了文章。她們在本場比賽的兩個進球正是利用英格蘭後衛無法應對傳中球威脅,通過傳中後爭頂取得的。下圖的場景中就顯示了這場比賽的第一粒進球的情況,託賓·希斯從前場的右翼送出長傳球。

注意看摩根的曲線假動作跑動,她先是準備跑到遠門柱,然後又拐向前門柱。遠端的英格蘭右後衛布隆澤被吸引了注意力而忽略了身後盲區的普萊斯,她未能及時調整自己的位置,事實證明,這個盯防失誤的代價是高昂的,普萊斯在布隆澤的身後用頭將球打進。

覆盤:三獅暴露弱點遭到致命打擊,美國女足專打“七寸”連轟兩球

圖-摩根跑動干擾,普萊斯後點頭球破門

美國隊在第30分鐘再進一球,第二次取得領先。同樣的,又是一個邊路傳中製造的頭球進球。英格蘭再一次為自己的弱點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摩根利用和普萊斯之前一樣簡單的頭球敲開了勝利之門。

如下面的場景,霍蘭把球傳向中衛身後,摩根在遠離中衛的一側前插跑動,並把身高處於劣勢的邊後衛斯托克斯卡在了身後,最終利用身高優勢輕鬆將球頂進球門。在金靴獎的爭奪戰中,這粒進球使摩根可以追上懷特並列榜首之位。

覆盤:三獅暴露弱點遭到致命打擊,美國女足專打“七寸”連轟兩球

圖-霍蘭傳中,摩根頭球破門

美國隊憑藉兩次成功的傳中頭球破門最終贏得了這場比賽,比賽中她們多次選擇長傳進攻,很明顯,她們就是針對英格蘭後衛的空中劣勢進行重點打擊,而且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由此可見,她們對英格蘭的優勢和弱點都做了深入研究:即使付出失球的代價也要限制住對手的右路優勢;而在進攻中就是抓死對手在防空上的弱點,不斷地進行空中打擊製造破門威脅。而英格蘭隊在右路優勢無法發揮出來的情況下,也做出了戰術調整把球打向對方防守偏弱的一側,同樣也利用針對性地戰術佈置收穫了進球。

英格蘭在進攻組織上的問題,美國隊的無球跑位要強於對手

美國女足在組織進攻上相對保守一些,她們常常利用長傳把球推進到前場,其目的就是避免在致命的區域犯錯誤。而英格蘭相對激進一些,她們決定地執行著從後場進行進攻組織。

不幸的是,她們常常表現得很掙扎,因為她們受到了強有力的壓迫。如下面的情景所示,美國在對手的後場經常進行高強度的壓迫。一次又一次,迫使英格蘭球員頻繁出現失誤。看看圖中的情況,美國球員在越靠近球的地方,給對手的壓力越大;離球稍遠的地方,則是切斷傳球路線,這是不是和利物浦的高位壓迫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呢?這一次,她們就擋出霍頓的長傳,迫使對方再次開球門球。

覆盤:三獅暴露弱點遭到致命打擊,美國女足專打“七寸”連轟兩球

圖-美國隊的壓迫方式

埃利斯的球隊顯然在無球的情況下做得更好,她們把控球的球員逼進禁區,同時用她們的進攻角度阻止短傳。然而,英格蘭球員還無法適應樣的壓迫。

她們始終未能提供正確的角度,無法給帶球者提供更多的傳球選擇。在下面的場景分析中,門將泰勒福德甚至直接把球傳給對方前鋒,對手差點將球射進球門,這樣的失誤也讓她漲紅了臉。

左中衛布萊特的位置高於她的搭檔。由於沒有辦法把球傳給隊友,即使她接到球,很可能會丟掉球權。右邊布隆澤此時處於自由空間內,但是泰勒福德在壓力下驚慌失措,做出了錯誤的傳球選擇,把球傳向較高位置的布萊特,而這條路線恰好經過摩根的防守範圍,後者順利地將球斷下並嘗試射向球門遠角。

覆盤:三獅暴露弱點遭到致命打擊,美國女足專打“七寸”連轟兩球

圖-摩根切斷傳球路線搶下球權

另一個例子再次顯示了在英格蘭球員在防守一區的危險地帶缺乏跑位意識。邊路的傑德·摩爾和斯科特的傳球通道都被封堵,這讓中衛霍頓沒有真正的向前傳球選擇。更靠前的斯科特本可以跑到美國隊前鋒和中場留下的空位上,為帶球者創造一個傳高球的機會。

覆盤:三獅暴露弱點遭到致命打擊,美國女足專打“七寸”連轟兩球

圖-英格蘭向前的傳球路線被切斷

正如我們之前在這場比賽中所看到的,英格蘭受到高強度壓迫後不能很好地從後場組織進攻,而她們在無球跑位意識上的欠缺進一步阻礙了內維爾的戰術執行,雙重困境限制了英格蘭進攻優勢的發揮。反觀美國隊,她們的無球跑位訓練顯然做得更出色,在向帶球者施壓和對傳球線路封堵等細節方面把握得更好。

英格蘭有力地回擊險些改寫比分

儘管困難重重,三獅軍團還是在下半場創造了更多高質量的進攻機會。替補隊員柯比和摩爾加快了進攻進程,他們多次製造威脅機會試圖再度扳平比分。

在下面的場景中,曼城中場球員摩爾從美國隊中場線的縫隙中進準地送出傳球,斯科特巧妙地扮演了支點角色,用腳後跟做球給懷特。後者從中衛間閃出形成單刀之勢將球打進,進過VAR回放,懷特在隊友做球的一刻,剛好處於稍稍越位的位置。

可以看到,英格蘭是如何默契地配合用兩腳傳球撕開對手兩條防線的。斯科特的站位起到了支點作用,她和摩爾的精準傳球也展示把握時機的技術和能力,懷特的跑位也體現了她敏銳的嗅覺,只可惜她啟動稍早了一點。

覆盤:三獅暴露弱點遭到致命打擊,美國女足專打“七寸”連轟兩球

圖-英格蘭兩腳傳球撕開美國隊防線

然而,比賽並沒有就此結束,英格蘭的進攻也沒有就此終結。12分鐘後,切爾西球員柯比在10號位獲得了球權,當美國隊防線混亂,防守兵力過於集中在中路的時候,他為左邊已處於空位的斯托克斯送出精準的直塞球。而中鋒懷特也在向球門方向移動。

斯托克斯在邊路送出低平傳中球,懷特在射門的一刻右腳被對手鉤到而摔倒,經過VAR回放,裁判判罰了點球。在帕里斯在本屆賽事中層兩次主罰點球沒進,這一次隊長斯蒂芬·霍頓承擔了責任,但她的射門還是被門將收入懷中,三獅軍團再一次倒在點球點。

覆盤:三獅暴露弱點遭到致命打擊,美國女足專打“七寸”連轟兩球

圖-柯比的傳球再次撕開防線

布萊特在第86分鐘吃到第二張黃牌被罰下,此後,少一人的英格蘭無法創造更多的機會。美國隊堅持到最後,在比賽的最後階段埃利斯用五名後衛來嚴防死守,最終贏下了本場比賽。

可以看到,落後的英格蘭隊在下半場進行了有效地調整,在中鋒身後安排兩名垂直站位的支點球員加強中路進攻的層次性,同時兩位邊鋒向邊線分散來拉伸防守隊形尋找對手的漏洞,以至於美國隊最後不得不在後衛線上安排五名球員來防守,這樣針對性的佈置創造了巨大的威脅。一次進球被吹,一個點球未進已經讓英格蘭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運氣顯然是她們無法左右的。

寫在篇尾:這是現代女足最高競技水平的表現

這是一場展現了現代女子足球最高水平的比賽,這兩支最高水平的女足球隊為我們帶來一場不輸於高水平男足較量的視覺盛宴。球員的戰術執行力和個人技術水平都比賽中得到了完美的體現,特別是她們在細節上的把控令人印象深刻。兩位主帥埃利斯和內維爾同樣展示很高的執教水平,她們的賽前準備和臨場調整都非常出色。

覆盤:三獅暴露弱點遭到致命打擊,美國女足專打“七寸”連轟兩球

圖-內維爾安慰隊員

儘管在控球率上稍佔優勢,但英格蘭還是無法解決之前比賽中就曾暴露出的問題,而被對手進行鍼對性打擊連丟兩球。在無球跑位上的處理得不夠出色也使得她們在一段時間內踢得很掙扎。下半場的戰術調整和求勝欲也為她們創造了機會,但是運氣卻離她們而去。

美國隊依然展現了強大的實力,可以看出,她們的賽前準備很充分,挖掘到了對手的弱點所在,並進行有力的打擊,最終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她們的壓迫逼搶和無球卡位也讓人們看到了女足正向男子化轉變的趨勢。然而,美國隊也不是不可戰勝的,尤其是下半段比賽中,她們也出現防守注意力不夠集中的情況,險些被對手扳平比分。最終,她們還是取得了勝利,有機會第四次問鼎世界盃冠軍。

覆盤:三獅暴露弱點遭到致命打擊,美國女足專打“七寸”連轟兩球

圖-摩根和隊友慶祝勝利

對於中立球迷來說,誰勝誰負並不重要,而比賽中所展現的技戰術素養更值得玩味。從比賽中可以看到高水平的女足球員身體素質出色,技術全面力量充沛,她們的傳球準確率較高,射門也是力量十足,有時會甚至會產生彷彿是在看男足比賽的錯覺。而女足球員也能像男運動員一樣完美地執行戰術計劃,她們對“空間”和“位置”的理解同樣出色到位。現在女足比賽的水平較前些年相比已產生質的變化,我們對女足的理解也應該隨之提高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