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創/氧氣是個地鐵


"

原創/氧氣是個地鐵


美國男籃確定不是夢之隊


可能讓波波維奇感覺興奮的消息就是蒂姆·鄧肯放棄非常享受的退役生活過來加入教練組,但那是馬刺的事情。在美國隊方面,波波維奇可能得燒腦多畫幾十個以上戰術了,因為陣容距離全明星替補的一半都夠不上,連新秀狀元錫安·威廉姆森都退出世界盃訓練營預備隊,更別提正式大名單中早就不在的那一連串超級巨星,僅僅2人為前五順位並且都不是最新全明星。於是,球迷們都要喊出科比的那句話,“美國隊,別以為你穩了”。

所以,現在,大概沒有人會隨便把美國男籃叫成“夢之隊”了。其實官方定義,只有1992年那次喬丹、魔術師、伯德領銜的美國男籃才是唯一夢之隊(1994年從名字上佔用了一下),名副其實,除了大學生萊特納都是能留名歷史的巨星。之後數字列下去的美國男籃,只是美國男籃。不過,詹姆斯和科比聯手的那幾屆,同樣有資格獲得該稱謂。總之,夢之隊不是那麼好認證的。

尤其是前身世錦賽的世界盃,向來不被NBA超巨們認真對待。但像今年這麼反向刺激的,還真少見。也要說美國的籃球人才儲備太充足,加上世界強手分散(新秀全明星都改制美國對抗全世界),就算現在這組十二人同樣是奪冠最大熱門。不過冠軍和冠軍還是有區別的,至少在觀賞性上差了一大截。就觀眾視角,如果沒有身份代入,看比賽首先還是享受巨星,其次是對抗,接著才是輸贏。斯瑪特扣籃和詹姆斯扣籃,就算動作差不多,效果上也是完全兩個級別的。

量產夢之隊這樣不可思議的偉大壯舉理論上對於經營NBA的美國來說是日常操作,其他國家組男籃要爭冠還要除了夠使勁還要加點運氣成分,比如2004年阿根廷就靠著自身實力和美國男籃有限選材的漏洞封神。但美國隊不一樣,巨星們會對自己出道奧運會看得份量十足,不過只要積累一定冠軍後,畢竟年齡也上來,就會考慮注意事項更多的聯賽。那樣即便美國男籃再有難得的吸引點,他們都決定放棄。勒布朗·詹姆斯就想體驗一回被波波維奇執教的感覺,可他還是將自己的國家隊職業生涯謝幕儀式放在一年後的東京奧運會上,沒有打算彌補自己從未參賽世錦賽(世界盃)的不是遺憾的遺憾。

當越來越多巨星這樣想,美國男籃距離夢之隊就越來越遙遠。如果說這對世界籃球有一定推廣作用,有點,因為國際各豪強就大幅度提升奪冠概率,成功就會活躍全國同胞的籃球熱情,像加拿大被多倫多猛龍感染一樣。但另一方面,表面上代表最高水平的世界盃,居然沒有世界上最高水平的運動員,這簡直是在開玩笑。足球世界盃可能這樣,梅西都差點無緣去年正賽,但那是阿根廷因為整體競技水平不行險些被淘汰,和籃球世界盃根本不一樣。

男籃世界盃已經非常尷尬,本來叫世錦賽,但資源都被奧運會和NBA瓜分,本身IP根本推不起來。所以辦公室才改制,並更名辨識度更高的“世界盃”,沒想到才第二屆全明星屬性主要是美國男籃反而不如從前,管理層不知道該怎麼搞。在各種因素加持下,想讓美國男籃重新激活夢之隊本質是非常困難,唯一能讓籃球世界盃增加流量的可行因素,就是國際巨星越來越多:希臘阿德託昆博、喀麥隆恩比德、塞爾維亞約基奇,都是票房保障。

客觀因素決定,夢之隊是偶然現象。畢竟當年絕對夢之隊都差點被邁克爾·喬丹拒絕,而伊賽亞·托馬斯的落選也一定程度上降低那支已經最偉大的球隊的實力。


更多原創文章,請關注公眾號:氧氣是個地鐵(linfanitys)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