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參考|詹姆斯·科米的弔詭反轉:被革職或許是一種成全

美國 希拉里 奧巴馬 法律 國際先驅導報 2017-05-16

一團亂麻裡總有一個繩結。去年美國大選到現在,在華盛頓的這團“亂麻”裡,那個“繩結”就是詹姆斯·科米。

對這位剛剛被罷官的美國聯邦調查局長,記者印象最深的是今年3月國會參議院聽證會上他的坐姿:肩背挺直,松樹一般。答問五小時,沒見佝僂過。

然而,除了一封簡短的致FBI員工告別信,科米在這場因他而起的政治風暴中迄今保持沉默。

銳參考|詹姆斯·科米的弔詭反轉:被革職或許是一種成全

5月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根據司法部建議,解除了聯邦調查局局長科米的職務。照片顯示的是2017年5月3日,聯邦調查局局長科米在美國華盛頓國會山發言。(新華社/美聯社)

“他是書本智慧和街頭智慧的罕見組合”

科米1960年12月生於紐約州一箇中產天主教徒家庭,祖上是愛爾蘭人。爺爺是片區巡警,最終升至警察局長,父親搞商業房地產,母親是家庭主婦,做過計算機諮詢顧問。他在公立中學唸書,本科就讀於弗吉尼亞州威廉與瑪麗學院,拿了化學和宗教專業雙學位,1985年在芝加哥大學獲得法律博士學位。這兩所學校,都是美國排名前50的好學校。

17歲時,他遭遇普通人只在影視劇裡看到的事情——罪犯闖進他家裡,拿槍指著他和他弟弟扣為人質。這件事在當時美國報章裡頗為聳動。根據《華盛頓郵報》幾年前的一篇報道,雖然科米和弟弟平安脫險,但罪犯始終沒有抓到。

第二次驚魂也有點像小說情節。科米和妻子帕特里斯是大學同學。兩人畢業後,一個去芝大讀博,一個加入美國半官方誌願服務組織和平隊,到西非塞拉利昂工作。1983年,在芝大的第一年暑假,科米到塞拉利昂探望女友,染上重度瘧疾。幸虧帕特里斯及時開車送他去一家修女開的叢林醫院,靠大劑量藥物注射讓他揀回一命。兩人於1987年結婚,包括收養,共有6個孩子,但兒子科林出生僅9天就因細菌感染去世,這成為夫妻倆的傷心事。科米沒傳出過婚外緋聞,他的業餘愛好是壁球和騎自行車。

科米的婚姻生活穩定,事業也是一路青雲。博士一畢業,就給曼哈頓聯邦地區法官約翰·沃克當助理,這位已故著名法官是老布什的親表兄弟。兩年後,即1987年,首次進入美國司法部。2003年12月,他出任小布什政府司法部副部長,主持司法部日常工作,處理了一系列著名大案要案。3年後卸任,科米成為最大軍火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副總裁和法律總顧問、橋水聯合對衝基律總顧問。執掌聯邦調查局前,他是英國匯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芝大法學院國家安全法高級研究員。

《紐約時報》2011年的一篇報道說,科米從年輕時起就人緣好,受尊重,不僅因為業務能力,更因為肯做苦活累活,願意接沒名沒利的案子。據說科米和一位同事為了積累判案經驗,公開放話說但凡其他同事不想接的官司,他們都願意接。聯邦法官熱拉爾·林奇當時是司法部刑事犯罪處主任,他說:“他(科米)判的案子比多數人更多,而且做得特別好。他還有一種魅力,能與法官和陪審團非常有效地溝通”。口才出眾的辯護律師安東尼·里科說,科米“是書本智慧和街頭智慧的罕見組合”,意思是他既有書生氣,也諳人情世故。

科米修身養性的功夫必定也不錯。9日那天,白宮把將他就地免職聲明發入各路媒體記者郵箱時,科米正在洛杉磯FBI分局向上百員工講話。講到中途,身後電子屏幕上忽然打出他被革職的消息,據說他第一反應是有人惡搞,但接下來鎮靜地看完了電視新聞,從電話裡聽FBI總部下屬唸完特朗普發給他的解職信,然後繼續向分局員工講話,結束後取消其他日程,飛返華盛頓。

“之前幾乎沒有負面新聞,現在卻是美國最受爭議的人物之一”

聯邦調查局的英文首字母縮寫是FBI,不知是否巧合,它們正對應著代表聯邦調查局信條的三個單詞:忠誠(Fidelity)、勇敢(Bravery)、正直(Integrity)。而科米身高兩米零七,說話時習慣眼睛直視對方;五官端正,身姿挺拔,看上去是很有忠勇正直之相的。

當然,這也只是“看上去”。雖然在2016年大選前,這個人幾乎沒有負面新聞,但現在卻是美國最受爭議的人物之一,心裡究竟裝著什麼,被認為是個謎。而之所以是謎,卻又不在於他本人說什麼做什麼;也不在於沒說什麼和沒做什麼,在於他所說所做導致的結果,更在於你自己的立場和判斷。

說來十分弔詭,4年前出任聯邦調查局第七任局長時,科米收穫一片讚揚之聲,是美國民主、共和兩黨都非常待見的人。他從年輕時就是共和黨,在2008和2012年兩次大選中都公開支持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還出任過共和黨小布什政府司法部副部長,但執掌聯邦調查局,卻因為民主黨總統奧巴馬的青睞。2013年9月初,在黨爭激烈的參議院聽證任命中,他以93票贊成、一票反對輕鬆過關。

十幾年前科米進入小布什視野,美媒推測是因為在接手處理沙特霍巴大廈(khobar tower)致死19名美軍恐襲案時表現出的高效和能力(一拖5年的案子,他花3個月搞定);而獲得奧巴馬提名執掌FBI,關鍵原因之一在於是他堅守司法獨立性和法律至上的名聲。

科米上一次最出名的時刻,是在2004年3月,時任司法部長約翰·阿什克羅夫特重病入院,科米作為代理司法部長,堅持法律高於情報,拒絕批准小布什政府不經授權在美國國內進行祕密監聽的計劃之時。因為說不通科米,白宮辦公廳主任安德魯·卡德和白宮顧問阿爾貝託·岡薩雷斯於是在阿什克羅夫特脫離生命危險當夜趕往醫院。而科米也聞訊搶先幾分鐘趕至,雙方接下來在醫院重症病房對峙。最終,阿什克羅夫特和時任聯邦調查局局長羅伯特·米勒均表態支持科米不惜為此辭職,迫使白宮最終讓步。科米當時在參議院作證時說:“司法部已說明沒有法律根據,如果政府還要做,我不能留下。”

這場戲劇性的“醫院對峙”,曾在美國轟動一時,不亞於眼下科米去職掀起的風波。事後,阿什克羅夫特曾公開稱讚科米對法治的堅持,“他真的是把(美國)憲法當回事”。又過數年,當奧巴馬提名他執掌FBI,聯邦檢察官戴維·凱利說,“他(科米)將成為這一機構的道德羅盤”。

恐怕當時沒什麼人能夠料想到,在2016年美國大選中,科米“堅守司法獨立性”的名聲幾乎碎了一地。

“總統能夠以任何理由,或者沒有任何理由來解僱聯邦調查局長”

多年前,科米談起“醫院對峙”時曾說:“這可能是我職業生涯中最困難的一個晚上”。當然,那時的他不會預見到他如今告訴國會參議員的話:決定重啟希拉里‘郵件門’調查,是“世界上最痛苦的經歷之一”。

2016年7月初,兩黨預選已見分曉,大選即將正式開鑼.科米舉行記者會宣佈,聯邦調查局經調查,無證據顯示希拉里“郵件門”有意違法,建議不起訴,大大得罪共和黨。特朗普直到最近還舊怨重提,發推特指責科米這一宣佈,為希拉里“幹許多壞事”大開方便之門。

但到10月底,距離投票日不足兩週時,科米忽然致信國會,宣佈發現了一些“看起來與(希拉里‘郵件門’)調查相關”的新郵件並重啟調查,重挫希拉里選情,又大大得罪了民主黨。希拉里日前公開說,如果在科米制造“十月驚奇”前一天投票,她現在已經是美國總統。

儘管科米強烈否認他影響了美國大選結果,甚至說這種想法讓他感到噁心;但成千上萬的美國人,的的確確就是這樣想的。如果沒有重啟郵件門調查的“十月驚奇”,希拉里能否打碎美國曆史上最高、最硬的玻璃天花板?特朗普能否成為“美國曆史上從來沒有見過的總統”?看似必然的背後,是無數偶然在充當推手,這些懸念永無謎底,因為歷史無法假設,更不能推倒重來。

科米上臺時,發誓要守護聯邦調查局的獨立傳統,不摻合政黨政治,不受政黨政治影響。但不管他本人真實意願究竟為何,客觀上,他在大選中的作為,使聯邦調查局深度捲入並影響了美國政黨政治進程。司法部副部長羅森斯坦奉特朗普之命尋找革職理由,在意見書中嚴斥科米對希拉里郵件門調查的信息公開方式,嚴重損害了聯邦調查局的信譽和聲望,其實不算冤枉他。基於行為與結果的邏輯線,在去年這場陰謀論肆虐、滿地雞毛的大選裡,無論兩黨還是媒體,幾乎沒人相信科米沒有政治動機,即便他脫離共和黨籍自清,也無甚作用。

而尤其令科米難以辯解的是,聯邦調查局早在去年7月起,就開始調查特朗普競選團隊是否“通俄”。但科米在大選前夕宣佈重啟希拉里“郵件門”調查同時,卻對特朗普團隊“通俄門”調查祕而不宣。5月3日的國會參議院聽證會上,科米為此遭民主黨參議員反覆詰問。雖然他堅稱自己秉持同一原則和規範,辯護說聯邦調查局關於希拉里“郵件門”的調查,也是在進行數月之後才宣佈的,但這一理由被認為相當軟弱。

美國曆史上,聯邦調查局所謂獨立性本來就屢遭質疑,而去年大選的主旋律又是反既成體制、反“華盛頓沼澤”。設身處地想想,如果科米真心想要“絕對中立”,那麼大選給他製造的簡直就是一個無解困境——不管怎麼作為或不作為,都必定影響選情,必定被疑動機,必定與維護聯邦調查局獨立性背道而馳。

就此而言,反倒是特朗普最終成全了他。從美媒爆料的內幕看,科米之所以突遭解職,根本原因是拒絕聽命於特朗普,為了維護聯邦調查局的獨立性,在調查特朗普競選團隊大選期間是否與俄羅斯“共謀”上表現“主動、積極”。也正因如此,人雖下臺,形象反獲改善,聯邦調查局的“獨立”名聲多少有所挽回,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科米在去職後致聯邦調查局員工的告別信中寫道:“很久以來我就相信,總統能夠以任何理由,或者沒有任何理由,來解僱聯邦調查局長。”

“結束了。我會很好。”他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