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首訪上演“美以一家親”,猶太人如何抓牢華盛頓?

美國 奧巴馬 外交政策 芝加哥大學 新華國際 2017-05-27

即便是不走尋常路的特朗普,也得懂規矩。

以色列,就是華盛頓人盡皆知的“規矩”之一。

在首次出訪的第二站以色列,曾自稱“華盛頓局外人”的特朗普將“美以一家親”的套路玩得很溜,不輸給任何一位華盛頓老江湖。其間,他還成為第一位參觀耶路撒冷老城內“哭牆”的在任美國總統。

特朗普首訪上演“美以一家親”,猶太人如何抓牢華盛頓?

“美國控制世界,猶太人控制美國。”——如此博眼球的誇張表述,並非全然空穴來風。

【他們要的不只是華爾街、好萊塢,更是華盛頓】

去年競選期間,特朗普曾發表過不少親以言論,包括將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上臺後,他立即將競選顧問戴維·弗裡德曼提名為美國駐以色列大使。

特朗普首訪上演“美以一家親”,猶太人如何抓牢華盛頓?

不論特朗普上臺後是如何回調對以立場、制定中東政策,一個明擺著的事實是,長期以來,美國和以色列之間似乎超越通常意義的盟友關係;一個公開的祕密是,美以之間的強有力紐帶,便是美國的猶太人團體。

美國是世界第二大猶太人居住國。定居於這裡的500多萬猶太人,對猶太民族的整體命運積極發揮著作用。

猶太人在美國政治、經濟、社會、科技、文化、傳媒、教育等領域中都深具影響力。雖然人口不及全國人口總量的3%,但用美國新聞界流行的話說:當華爾街是猶太人的(比如金融大鱷索羅斯)、好萊塢也是猶太人的(比如名導斯皮爾伯格),誰還能輕視猶太人在美國的地位嗎?

對希望影響政策走向的美國猶太人而言,他們要的不僅是躋身主流社會,更是如何“影響有影響的人”。

還有什麼比“搞定”華盛頓更好的辦法?

特朗普首訪上演“美以一家親”,猶太人如何抓牢華盛頓?

一個多世紀以來,美國已陸續誕生350多個猶太人社團和組織。其中,美國-以色列公共事務委員會(AIPAC)被公認為組織最嚴密、辦事效率最高、對美國外交政策影響最大的院外集團。

AIPAC將“影響有影響的人”的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主要通過遊說國會來推動美國對外政策向以色列傾斜,成立半個多世紀以來江湖地位不斷提升,儼然已成為以色列設在華盛頓的“第二個大使館”。

特朗普首訪上演“美以一家親”,猶太人如何抓牢華盛頓?

“AIPAC之所以成功,因為它會獎勵支持其議程的國會議員或候選人,並懲罰那些反對的人。”

這段描述來自《以色列遊說集團與美國外交政策》一書,由芝加哥大學教授約翰·米爾斯海默和哈佛大學教授斯蒂芬·沃爾特合著。從一篇慘遭“槍斃”的學術約稿,到輾轉成冊,本身就顯示出美國對華盛頓這個“公開的祕密”的諱莫如深。

【還能多“肉麻”?親歷一次這樣的盛會就知道了】

除了每年組織與美國政府官員、國會議員的上千次會談,最能體現AIPAC影響力的活動當屬一年一度政策大會。

千萬別小瞧這個院外集團辦的會。美以兩國領導人蔘會、講話,都算是保留曲目。甭管黨爭多麼激烈,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在積極參會這事上倒是很齊心。

每逢美國大選年,各路競選人更是想盡辦法“擠”上嘉賓名單。

筆者曾報道過2012年3月在華盛頓舉行的AIPAC政策大會,見識了美以之間檯面上的“肉麻”程度。

特朗普首訪上演“美以一家親”,猶太人如何抓牢華盛頓?

那年大會趕上美國大選的“超級星期二”,共和黨在多個州扎堆搞黨內初選,但競選人在如此重要節點,要麼用視頻連線,要麼專程來現場,誰都不想錯過大會。

儘管總被批評對以色列感情不夠深,當時正謀求連任的奧巴馬也特意“挺以而出”,在演講中表白自己作為美國領導人對以色列如何“夠意思”。

“我信守了對以色列的承諾……”奧巴馬一言未畢,臺下掌聲雷動。整場演講下來,起立鼓掌的場面發生7次之多。恍惚中,筆者還以為自己身在耶路撒冷,主辦方是以色列政府。

特朗普首訪上演“美以一家親”,猶太人如何抓牢華盛頓?

除了奧巴馬,美國參眾兩院幾乎全陣容出席。大會高潮是年近九旬的時任以色列總統佩雷斯親自出山。他在孩子們簇擁下走上舞臺時,場內氣氛非常“煽情”。

AIPAC不只面向在位者,更抓緊未來精英。比如,2012年政策大會就專門邀請來自美國各地1600名學生代表。

“我真誠地感謝AIPAC,感謝它讓我有機會站在這裡,我堅信以色列的議題不只是以色列的議題,更是我們的議題。”馬里蘭州一名女學生領袖在臺上聲情並茂。

特朗普首訪上演“美以一家親”,猶太人如何抓牢華盛頓?

2016年大選,又逢年度大會,AIPAC頂著不同意見請來特朗普。這位在臺上把奧巴馬說成“對以色列而言最糟糕人選”的總統候選人,如今還真取而代之了。

-END-

監製:李大偉

記者: 蔣國鵬 孫浩

編輯:劉一楠 王豐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