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稅可能造成10萬億美元赤字,特朗普不怕“揹債”但共和黨怕

被美國總統特朗普稱為“巨大、美麗、大規模以及美國史上最大的減稅計劃”有一個很複雜的數學問題:降低各種稅率將讓美國未來10年聯邦稅收減少約2.6萬億美元,而共和黨國會所公佈的預算法案則要求稅改計劃只能增加1.5萬億美元赤字。稅法問題專家指出,在財政赤字上存在的巨大鴻溝很有可能會讓特朗普的減稅計劃在國會受阻,甚至最終只能以失敗告終。

減稅計劃會造成赤字飆升

多家稅法問題研究機構最近對特朗普的減稅計劃做了全面的評估。在這些研究機構中包括偏共和黨的稅制基金會(Tax Foundation)、跨黨派的稅制政策中心(Tax Policy Center)、華爾街主導的穆迪研究(Moody’s Analytics)以及研究政府赤字問題的聯邦預算責任委員會(Committee for a Responsible Federal Budget)。

四家機構得出的一個相同結論是:特朗普減稅計劃不會“自付”而且會帶來巨大的財政赤字,最樂觀的赤字規模為稅制基金會評估的2.6萬億美元,最嚴重的為穆迪評估的10萬億美元。

在這項減稅計劃能為美國GOP帶來多大增幅的評估上,稅制基金會認為,特朗普的減稅計劃能在未來10年為美國經濟帶來2.7%的增長,聯邦預算責任委員會則認為增幅大約為1.9%。

減稅可能造成10萬億美元赤字,特朗普不怕“揹債”但共和黨怕

特朗普不怕“揹債”但共和黨怕

“我是債務之王,我喜歡債務。”特朗普在2016年的競選時曾自豪地向媒體表示。特朗普所指的是,他願意用承擔債務所冒的風險來擴大自己的商業王國。然而,他樂於使用債務作為財政工具的做法卻讓目前國會的共和黨人非常頭疼。

讓共和黨人越來越沮喪的是,就在他們舉步維艱推動預算和稅制改革的同時,特朗普卻對國債的問題表現得毫不關心,甚至還明確放出話來:即使減稅會帶來國債的飆升,他也會義無反顧地將減稅按原計劃進行。

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沙克(Kori Schake)表示,作為共和黨總統的特朗普的財政政策已經讓保守派們非常震驚。首先是他對控制政府財政赤字所表現出的“無所謂”態度,認為經濟增長才是重要的問題;其次表現在他將債務看作是謀取利潤的工具,最明顯的就是此前讓國會共和黨人大呼瘋狂的一個例子:特朗普宣佈他已經同國會民主黨達成協議將美國債務上限提高,但絲毫沒有討論是否將用削減開支的手段來控制債務的上升。

當時的背景是,為了避免美國政府關門,以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和眾議院議長瑞恩為代表的共和黨領導層表示支持一項6個月的債務上限計劃,而以參議院少數黨領袖舒默和眾議院少數黨領袖佩洛希為代表的民主黨領導層希望通過一項3個月的債務上限計劃,最終特朗普選擇站在了民主黨一邊,同意通過民主黨提出的3個月的債務上限計劃。

而特朗普此舉幾乎等於是公開“打臉”眾議院議長瑞恩,此前瑞恩曾表示民主黨的3個月計劃“愚蠢可笑”。

特朗普稅改的其他政治路障

雖然特朗普和國會共和黨領導層都表示有信心將在今年年底前通過這項稅制改革,“甚至還有可能提前”。共和黨在廢除奧巴馬醫改上一再失利的經歷卻讓越來越多的人質疑稅改是否能夠最終在國會闖關成功。

分析人士認為,特朗普稅改可能面臨的障礙首先來自於時間。離年底到來只有2個月,且還要考慮感恩節和聖誕節白宮和國會放假等因素,真正能對稅改進行討論和敲定細節所剩下的時間將非常有限。在共和黨原定8月份就啟動稅改的計劃一再拖延的情況下,稅改的進度已經遠遠落後於以往政府,此前里根政府推動稅改的時候,同期已經進展到簽署法律的階段。

另外,在本就時間緊迫的情況下,除了民主黨的強烈阻撓和來自利益團體的持續遊說外,共和黨內也對這項稅改法案的細節缺乏共識,特別是在最近共和黨的3位重量級參議員和特朗普爆發強烈個人矛盾的情況下,為通過稅改而整合共和黨內的力量也更增加了難度。

此外,雖然特朗普政府一再提及要創造自里根政府減稅後的再一次“減稅神話”,經濟學家們卻指出,特朗普的減稅計劃不太可能效仿里根時代的稅改成功案例,因為美國當前的環境已經不同以往,在最高稅率已經降到39.6%的現狀下,能夠刺激經濟的空間已經不多。

還有一個重要的障礙來自於民意對稅改的支持。因為新的稅改計劃將提高個人最低稅率和降低富人以及企業的最高稅率,稅改計劃是讓中產階級受惠還是讓富人受益已經面臨來自民眾的強烈質疑。

市場研究機構益普索集團(IPSOS)所做的最新民意調查顯示,約有四分之三的美國人認為高收入的富人階層應該多繳稅。而根據稅務政策中心的評估,在特朗普的稅改計劃下,美國收入最高的1%(年收入超過73萬美元)的家庭的稅後收入預計平均將會增加8.5%。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