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參考|特朗普曾在俄羅斯召妓?科米證詞透露出白宮哪些“機密”?

美國 奧巴馬 政治 紙牌屋 國際先驅導報 2017-06-13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前局長詹姆斯·科米8日出席了參議院情報委員會聽證會,會上他5次指責特朗普政府“撒謊”,並就自己今年1月以來與特朗普9次單獨交談詳情作了書面陳述。科米證詞關鍵內容迅即遭到白宮發言人和特朗普私人律師強烈否認,特朗普本人9日更指責科米在參議院作證時部分內容不實,否認曾要求科米承諾忠誠和停止對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邁克爾·弗林的“通俄”調查,表示願就與科米交談情況宣誓作證並接受特別檢察官羅伯特·米勒詢問。科米證詞撼動了華盛頓“紙牌屋”,由此引發的爭議、訴訟仍在持續發酵。

銳參考|特朗普曾在俄羅斯召妓?科米證詞透露出白宮哪些“機密”?

6月8日,在美國華盛頓,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前局長詹姆斯·科米在國會參議院出席聽證會。(新華社/路透社)

9次單獨會談說了啥

科米在證詞中說,奧巴馬執政期間,他作為FBI局長,從不曾和奧巴馬通過電話,單獨見面共計兩次,一次是2015年討論某些執法政策問題,一次是去年底簡短地道聲再見,他沒有在這兩次見面後記錄談話內容。相形之下,“我能回憶起4個月內和特朗普總統9次一對一交談,包括3次單獨會面、6次通電話”。科米說,今年1月6日他在紐約特朗普大廈第一次單獨會見時為候任總統的特朗普,會談一結束他就坐進大廈外的FBI車輛,開始在車內一部手提電腦裡記錄談話內容“以保持準確”。自此,他每次與特朗普單獨交談後都立即做書面記錄。

在證詞中,科米聲稱特朗普一再要求他表示忠誠,中止FBI對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特朗普競選團隊重要成員弗林的“通俄”調查,公開聲明總統本人沒有成為調查對象,撥散“通俄門”調查給特朗普政府帶來的疑雲。科米還介紹了向特朗普3次確認他本人不是FBI調查對象的背景和經過,指出特朗普在這些單獨交談中再三強調他與俄羅斯沒有任何關係,強烈否認美情報機構獲取的關於他曾在俄召妓作樂的未經證實情報,表示美國媒體今年初曝光的這一情報讓他“感到噁心”。

在“通俄門”調查中代表特朗普的紐約律師馬克·卡索威茨隨後發表簡短聲明說,特朗普感到科米這份書面證詞“完全、徹底地證明他無辜”。特朗普則於9日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儘管科米的證詞存在謊言和不實,但證明了我並無過錯……哦,對了,科米是一個洩密者”。

對“誠實與忠誠”理解不同

通讀科米書面證詞,感到如果這份證詞足夠準確真實的話,則佐證了被特朗普稱為“假新聞媒體”的美國主流媒體對特朗普執政風格的許多批評。

首先,證詞表明,特朗普對科米為人處世的判斷有失輕率,存在相當嚴重的“想當然”成分。他可能以為在自己候任期間,科米單獨見他並透露關於他在俄召妓情報意在向他示好;設想通過讓科米留任的“利誘”,能夠讓科米某種程度上奉他為“恩主”並對他效忠。當他直接表示:“我需要忠誠,我期待忠誠”,而科米“不動、不說、不改變面部表情”,導致兩人面面相覷,陷入尷尬的沉默後,特朗普似乎仍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誤判。

在兩人的直接交談中,科米一再婉轉而明確表態他會對特朗普保持誠實,但不會像政界人士所理解的那種“可靠”後,特朗普仍然自說自話地表示他想要的就是科米“誠實地忠誠”,並認為科米的迴應就是他設想的意思,繼續施壓科米中止“通俄門”調查,甚至說出“因為我一直對你非常忠誠,非常忠誠;我們有過你知道的那件事”這樣冒失而引人遐想、可能給自己招致麻煩的言語。特朗普看來不僅錯誤判斷科米,也沒有對錯誤判斷FBI局長的後果作出風險評估。

其次,特朗普似乎的確如美媒所言,不瞭解美國政府政治運作方式。這其中自然包括白宮、司法部和國會的溝通互動等各種不成文傳統和規矩,而他身邊的人也沒有提醒。這恐怕是導致他誤判科米的重要原因之一。從科米證詞來看,特朗普似乎沒有想到科米單獨見他並向他透露關於他在俄召妓情報,並不是個人的私自行為,而是美國情報界領導人的集體決定。他不理解科米為何到國會作證並公開證實FBI調查其競選團隊是否“通俄”,也不知道作為總統,不應當直接給FBI局長打電話,而應當由他的白宮顧問和司法部負責人聯繫並提出要求。

再次,特朗普執政團隊核心成員如何“回饋”總統、“回饋”什麼,看來也存在重大缺失。自競選期間開始,美國媒體就一直報道說特朗普的領導風格是讓親信在他面前“爭寵”,並稱特朗普對子女教育就是如此,他的孩子從小就相互競爭父親的寵愛和注意。科米的證詞不涉及特朗普執政團隊成員的“爭寵”問題,但從一個側面表明,“爭寵”方式似乎不會是對特朗普直言不諱。

舉例說明。科米在證詞中說,2月14日特朗普在白宮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單獨會見他後,他懇請司法部長傑夫·塞申斯阻止特朗普與他直接溝通,塞申斯沒有迴應。此後,3月30日和4月11日,特朗普又兩次親自打電話給科米。如果情況屬實,就表明要麼塞申斯沒有轉告,要麼特朗普知道後沒有重視。

白宮面臨越來越大壓力

科米被解職時,正在主持FBI關於俄羅斯干預美國選舉調查,其中一項調查內容是特朗普競選團隊有無與俄羅斯串通、共謀,是謂“通俄門”。他的去職當即在美國掀起政治風暴。其後,美媒引述科米備忘錄稱特朗普曾施壓科米“放手”FBI針對弗林的“通俄”調查。妨礙司法若經證實,是可以構成彈劾的罪名,美國司法部旋即任命FBI前局長羅伯特·米勒作為特別檢察官主持“通俄門”調查。

針對驟然升級的“通俄門”,特朗普已再三公開否認其競選團隊與俄羅斯有任何關係。但日前美媒再爆稱特朗普曾詢問國家情報總監丹·科茨能否出面要求科米中斷對弗林的調查,並要求科茨和國家安全局局長邁克·羅傑斯發聲明否認掌握任何特朗普競選團隊“通俄”證據,均遭拒絕。特別檢察官米勒正在進行的“通俄門”調查,以及媒體關於特朗普有無試圖妨礙司法調查的質疑,使白宮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

8日民調顯示,特朗普民意支持率跌至34%新低,認為他與“通俄門”無關的選民所佔比例甚至更低。從目前情況來看,特朗普至少在明年國會中期選舉前很難擺脫“通俄門”調查,其執政混亂情況也很難在短期內改觀。不過,仍如過去所分析,除非有新的重大爆料導致局勢急轉直下,彈劾仍非現實選項。重大關鍵是看國會共和黨人會否與何時拋棄特朗普,而在共和黨選民大舉拋棄特朗普之前,國會共和黨人不太可能出此自毀性下策。民調中共和黨選民對特朗普支持率的變化,是非常重要的風向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