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國留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寫得太真實了!

美國 西瓜 大學 朋友圈 百利天下教育 百利天下教育 2017-11-02

“留學不僅僅得到一張文憑,還是一場自我尋找和冒險。異國留學更是成長的催化劑,教會我們辯證、批判性地思考問題,獨立生活、包容不同的價值觀和更加熱愛自己的國家。”

小侃瞭解到,20歲到美國上大學,出國前無數個夜晚幻想著國外的生活是什麼樣子。沒有父母在身邊的日子肯定很難過。但是當真的坐上了飛機,踏入了異鄉,當下的感覺就是兩個字“懵逼”。好在有同行的同學和學長學姐們幫助,讓我一步一步在美國走上了正軌。

學會更辯證和批判性地思考問題

去美國留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寫得太真實了!

現在大家都習慣於把生活美好的一面晒到朋友圈,生活的艱辛往肚子裡吞。媒體總說留學生到處旅行生活美滋滋,可是留學生活朋友圈的背後卻是每學期至少三次期中考試、無數的課堂小考、每週閱讀論文、小組項目論文+演講、出勤率、期末考試+論文。媒體只報道吃喝玩樂的一面,卻忘記他們努力熬夜學習的那一面。

同時小編學習到在信息如此發達並有些氾濫的時代,辯證地看待和處理每個資訊的重要性,找到和堅持自己的立場,對數據進行二次三次的確認,這樣的態度很重要。

曾經學校的國際學生組織舉辦了一場文化交流會,老美提問:“為何中國學生都喜歡開豪車?”當時朋友在臺上的解釋小編內心瘋狂為他打call:

“我簡單地從統計學和購物動機上解釋下。

第一,美國大學比中國大學的費用要高出不少,因此來美留學的中國學生家庭平均經濟條件都中等偏上。這樣的樣本不能代表所有的中國學生。

第二,在美國購買名牌車要比在中國購買便宜許多,在中國只能買本田的價格在美國能買BMW,你會心動嗎?這都是購物動機的原因。”

這個答案比起小編以前聽到的“中國人就是有錢”的答案有理有據,符合邏輯,讓老美能從根源瞭解行為動機。

學會獨立生活

去美國留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寫得太真實了!

留學生活還教會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能獨自完成的事情自己首先去嘗試,如果碰到問題再去請教身邊人和專業人士。”

小侃每年都會幫助新生學弟學妹,偶然發現有些孩子特別愛走捷徑,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處理好擺在他們前面。這裡的重點在“所有”。

曾接到學弟微信截圖,是一封email關於學費什麼時間截止讓我翻譯,裡面粗體斜體標識著9月26號截止。又或者問我關於簽證、I-20政策的變化。

那次我回復他:“XX,重要的事情不能聽我的,就算身邊朋友有告訴你答案,但還是需要自己向官方再三確定,我曾吃過道聽途說的虧。朋友是真心告訴你信息,但有時信息到他手上已有偏差。另外簡單的郵件完全可以自己看,如果碰到複雜的事宜再詢問不遲。”

“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靠自己最好。”靠自己獨立生活,儘可能少麻煩他人。

一次好友在高速上撞了車,大約1點半出門緊接著2點發生事故。聯繫保險公司、警察和拖車總共花了三個半小時。五點半左右我接到對方電話稱撞車了能否去接他,我說“可以,但為何現在才告訴我”。

他表示:“知道警察、拖車效率慢,因此等所有事項都處理好了才告訴我,不然小編去早了跟著一起幹等著浪費時間。”之後細想,如果小編自己撞車了可能就立馬打電話給朋友了,也不會考慮到朋友早來晚來的後果和細節。

學會包容不同價值觀,拒絕刻板印象

去美國留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寫得太真實了!

小編曾參加國際學生聯盟,組織下邊有20多個不同國家的學生組織。這些組織經常一起舉辦各種活動。在準備活動中,導師就常提示如何注意不同文化間的差異。

比如晚餐活動一定要照顧到各個宗教、國家的吃食和素食主義的習慣。晚餐的定價也要照顧到多個孩子家庭的負擔。這樣的經歷讓小編在處理事情會更加細心和包容。

大學裡結交了不少來自各個國家的朋友,對各他們的民族、種族的文化歷史背景瞭解後,對各個國家的刻板印象、偏見都會有所減少,會更加尊重對方,同時在生活小細節上也會照顧到對方。

有一次朋友來家聚會小編正好準備水果,就問了好友說你愛吃西瓜嗎?當時好友就古怪地和其他朋友對視,笑了笑。之後他告訴我,問黑人喜歡吃西瓜是一個種族歧視或者刻板印象的梗,因為:

“在南北戰爭末期,許多州里黑人奴隸獲得了自由之後,通過種植和販賣西瓜這種作物,來維持生計,在戰時宣傳裡,西瓜甚至成了一種“自由”的象徵。而這種黑奴自由的現象,讓南方頑固的農場主階級惱羞成怒,他們不遺餘力的去宣揚西瓜的負面信息,因為西瓜營養價值不算高,容易種植,他們把西瓜套上了“懶惰”、“墮落”的含義,並在宣傳海報裡大肆醜化黑人形象。”

留學期間,各國留學生用語言來化解彼此之間的偏見和刻板印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