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門天后宮——海口門戶的八百年守望

媽祖 康熙 南渡江 宋朝 海口市旅行社協會 2017-05-12

海南的母親河南渡江自白沙而出輾轉匯流七百里,裹挾的大量泥沙在出海口的地方壅塞成陸,白沙津、白沙渡、白沙坊、白沙口等地名由此應水而生。歷史在不經意間機緣巧合的完成了它山海相連、首尾相貫的源遠流長。

白沙門天后宮——海口門戶的八百年守望

“瓊州白沙津番舶所聚之地,其港自海岸屈曲不通大舟,而大舟泊海岸,又多波濤之虞”。獨特的地理位置讓當時的沙洲白沙口成為候潮而進的瓊州門戶,是宋代瓊州重要的海港與商埠集散地和中轉站。而肇始於宋、成於元、興於明、盛於清的廣泛流傳於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漢民族的媽祖信仰也隨著渡海而來以海為生的宋代大規模移民在海南生根發芽。離鄉背井跨越重洋的先民把媽祖作為祈求一路順風的海上守護神虔誠祈禱,平安著陸安家落戶之時,他們又懷著一顆感恩之心頂禮膜拜。於是媽祖成了閩粵先民們流落他鄉的精神支柱和文化信仰,白沙門天后宮也因此成為離大陸雷州最近的“瓊州第一媽祖廟”。

白沙門天后宮——海口門戶的八百年守望

白沙門天后宮——海口門戶的八百年守望

明代正德《瓊臺志》記載:“天后廟,一在白沙門,一在海口所;元建,明洪武間屢葺”。

從南宋紹興二十五年至清朝末年,歷代朝廷對原籍福建莆田望族九牧堂的傳奇女子林默累累封賜,爵位從南宋高宗時的“崇福夫人”至元世祖時的“護國顯佑明著天妃”到康熙帝時“護國庇民昭靈顯應仁慈天后”,媽祖成為東南沿海的人民至高無上的“海上女神”,歷代船工、海員、商旅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祇。

白沙門天后宮——海口門戶的八百年守望

白沙門天后宮歷經八百年風雨,見證著一座向水而生的城市發展。2012年6月在文物部門“修舊如舊”原則指導下拆廟重建2013年1月落成竣工。落成之際,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和福建湄洲媽祖祖廟贈送的一尊翡翠媽祖神像正式安放在海口白沙門天后宮,供海南民眾祭拜。

白沙門天后宮——海口門戶的八百年守望

媽祖信仰來自福建莆田,海南民眾十之八九的族譜記載祖籍也源自莆田。或許在某個方面來說正是因為有了祈求平安和媽祖信仰的原因,渡海而來的遷瓊先祖們不約而同地的選擇了媽祖的出生地福建莆田,也或者福建莆田一如山西洪洞大槐樹、廣東韶關珠璣巷一樣是古代先民波瀾壯闊移民史上重要的集散地和遙遠而親切的精神符號。

來源:心雨說

圖文原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