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馬雲”被解約後,“小楊冪”又火了:放過孩子,是基本的善良

2015年,一個農村小男孩火了,他的名字叫範小勤,人送外號“小馬雲”。

當馬雲那張極具辨識度且不甚英俊的面孔打上“首富”的烙印後,便引發了堪比流量明星的奇效,與之相關的“周邊”都有可能蹭一波流量,收割一場狂歡。

“小馬雲”被解約後,“小楊冪”又火了:放過孩子,是基本的善良

農村老大爺“支付寶”被請上湖南衛視《天天向上》做綜藝,遠在江西的貧困兒童範小勤則直接被經紀公司簽下,成為新的搖錢樹。

年僅7歲範小勤,是連學也不曾上的農村孩子。他家裡很窮,父親年輕時因蛇咬被迫截肢成了殘疾,母親從小患小兒麻痺症,又被牛戳瞎了一隻眼睛。

83歲奶奶患老年痴呆症,五口人靠殘疾的父親勉力支撐,全家領著低保補助艱難度日。

“小馬雲”被解約後,“小楊冪”又火了:放過孩子,是基本的善良

我們可以想象,在範小勤短短的人生中,他眼前只有黑黢黢的大山跟土地,睡醒了就在村頭玩玩土,累了就窩在某顆樹下打個盹,人生雖苦,卻總能平凡度過。

他從不知誰是馬雲,更沒想過自己能成為“網紅”,被無數陌生人評頭論足。

怎奈命運跟他開了玩笑,因為酷似馬雲,他得到陌生人的資助,甚至得到了馬雲本尊的承諾,資助他從現在到上大學全部的費用。

“小馬雲”被解約後,“小楊冪”又火了:放過孩子,是基本的善良

街頭巷尾也忙趕來湊熱鬧,賣奶粉的開始營銷“範小勤就是喝我家奶粉長大的”,賣家電的不甘示弱,請範小勤站在家電前合影;名聲遠飄深圳,一家老闆花了1000元買範小勤的頭像,註冊為自家商標。

經紀公司聞風而來,生怕錯過發財機會,希望趕緊簽約,用範家下半輩子吃穿不愁做砝碼。

至此,天枰再度傾斜。範小勤接受了命運的饋贈,正式成為“小馬雲”。

“模仿”、“偽造”、“山寨”,這些詞,是帶著貶義且戲謔的。

範小勤再像馬雲,也總歸不是,“像”,只是成年人制造的謊言。

歲月流逝,小馬雲的商業效應與日俱減,範小勤的相貌越來越具有個人特色,最後連像都達不到,只能被公司棄如敝履——解約。

2019年4月,經紀公司宣佈將“小馬雲”解僱。3年來,範小勤沒有機會做孩子,他像成年人一樣參加應酬,觥籌交錯,隱隱邁進上流社會的錯覺。

“小馬雲”被解約後,“小楊冪”又火了:放過孩子,是基本的善良

如今他被打回原形,不知當他再度返回那個家徒四壁的平房時,會不會產生遠超年齡的桑傷感,感嘆世事無常,黃粱一夢終有醒。

我們可以說經紀公司或者社會各界關注“小馬雲”的人,都在暗暗操縱這個孩子的命運,只是他們從不該是首先要被譴責的人,命運的價碼早就標好了,因為範小勤的父親這樣說:“我不管是什麼人,只要對我有好處,(讓兒子)做什麼我都答應。對我沒好處的,我就拒絕”。

其實,我們早該承認,在這個社會,不管是父母還是普通人,對孩子都一如既往的不友好。

“小馬雲”人生跌落之快早有預料,可悲的是這類以“像”對孩子的惡意,持續在發生。

2019年4月9日,熱搜降臨—“6歲小男孩撞臉楊冪”。

視頻中,是一名6歲的小男孩,因長相酷似楊冪走紅網絡。

“小馬雲”被解約後,“小楊冪”又火了:放過孩子,是基本的善良

網友掀起熱議狂潮,對比男孩與楊冪小時候的照片不亦樂乎,媒體又是聞風而動,扛著長槍短炮去採訪,宣傳配文:“小楊冪”一邊撩頭髮一邊發射可愛笑容,迷倒一眾網友。

我不知道,“小楊冪”接下來的人生會不會如同“小馬雲”一般高高抬起又重重跌落,我只知道,利益的誘惑是巨大的,它足以讓父母不顧孩子的意願出賣自己的命運,它足以讓某某公司再度如餓狼撲食般狠心壓榨,它足以讓所有漠視一個正常孩子的心聲:想無憂無慮的做自己。

令人悲哀的是,通過網絡走紅的孩子,真的沒辦法選擇人生。

年初時候關注到微博之夜的晚會,有一位“明星”真的火到天際,幾乎所有的明星都要與他合照。

他就是Gavin Thomas,人稱“假笑男孩”。

“小馬雲”被解約後,“小楊冪”又火了:放過孩子,是基本的善良

在晚會中,他每次都要表演假笑,只要有鏡頭的地方,他一秒假笑,然後變臉默默走下臺。

“小馬雲”被解約後,“小楊冪”又火了:放過孩子,是基本的善良

眾多明星與他合影,他露出標誌性的假笑動作。

“小馬雲”被解約後,“小楊冪”又火了:放過孩子,是基本的善良

“小馬雲”被解約後,“小楊冪”又火了:放過孩子,是基本的善良

“小馬雲”被解約後,“小楊冪”又火了:放過孩子,是基本的善良

“小馬雲”被解約後,“小楊冪”又火了:放過孩子,是基本的善良

晚會結束後,有人po出Gavin 疲憊的樣子,隨後“心疼Gavin ”的熱搜也登上了榜首。

“小馬雲”被解約後,“小楊冪”又火了:放過孩子,是基本的善良

我們總是後知後覺的心疼孩子,從沒想過主動為孩子分擔他的不快樂。

就像前段時間,鹿晗發了惡搞韓國男孩宋民國的表情包被網友批評。

“小馬雲”被解約後,“小楊冪”又火了:放過孩子,是基本的善良

我們似乎忘記了肖像權的定義,也忘記了孩子作為弱勢群體,是需要成年人來保護的,而不是將他們當做寵物,隨隨便便起名字,塗抹的花裡胡哨,事後為自己的行為辯解,用一個“玩”字,輕易撇清自己的錯誤。

孩子是人,需要每個人的尊重。

試問,你會惡搞長輩的照片嗎?“尊重”不是以年齡來區分的。

對待心靈脆弱的孩子,更需要用尊重來呵護他們。

不可否認,這是一個全民做星夢的時代。

有明星夢的,不光是孩子,還有家長。

金星在節目中說過:太多孩子從三歲開始,就被父母帶著找機會。只要給露一下臉,就能帶著孩子全國各地跑通告

為了孩子能成名,或者能掙錢,很多家長放棄工作,天天在孩子身邊陪著試鏡,滿心希望孩子能被經濟公司挖掘,一夕之間成為下一個王俊凱、王源、易烊千璽。

可這個世界上哪有這麼多的童星?大浪淘沙中,有多少平平無奇的沙子被風吹走,只是沒人關注罷了。

我們不難想象,為何“小馬雲”或者“假笑男孩”的父母不反對孩子被輿論裹挾,成為流量的犧牲品,只能是因為他們沒辦法拒絕孩子有出人頭地的可能,以及白花花的銀票,阿拉蕾、安淇爾、劉楚恬、張藝瀚之類真正的童星也不外如是。

也許這個世界上,成年人的苦難無法解決。

但我只求那些還在花季的孩子能存有一份天真,別讓他們過早的成為賺錢機器,給他們一個充滿尊重,充滿愛護,充滿歡樂的童年,不僅是父母之責,更是群眾之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