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之年初心彌堅 甘守清貧情繫家國——記“感動中國人物”馬旭(下)

《木蘭辭》中,替父從軍的花木蘭凱旋後選擇瞭解甲歸田迴歸故鄉。

出生於木蘭縣、離休後定居在傳說為花木蘭故鄉的武漢市黃陂區木蘭山下、與“木蘭”二字有著不解之緣的馬旭從戰場上凱旋後選擇的是隨隊伍南下,繼續做軍醫救死扶傷。

去年9月和今年4月,馬旭夫婦分兩次為木蘭捐獻1000萬元用於教育及公益事業。6月28日,已經86歲高齡的兩位老人迴歸木蘭。一路上,老人得到眾多的鮮花和掌聲,這是家鄉人民送給具有“對黨忠誠報效祖國的崇高品質、英勇無畏矢志不渝的革命鬥志、不忘初心回饋人民的奉獻精神”的兩位老人的褒獎。

龍江兒女銘記她為家鄉作出的貢獻,馬旭榮膺2018年度“感動中國人物”後,省委省政府就發去賀信:70多年來,無論是在硝煙瀰漫的戰場、還是在醫療工作崗位,無論是做一名傘兵、還是身處領導崗位,您始終把黨的利益、祖國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即便是離休後的耄耋之年仍然情繫家鄉、播撒大愛,集中體現了一位共產黨員牢記使命、服務人民的宗旨意識,集中體現了一位革命軍人忠誠於黨、英勇無畏的堅定意志,集中體現了一位優秀中華兒女矢志報國、奉獻人民的家國情懷,是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優秀代表,是全體龍江人民學習的榜樣。

軍中花木蘭豪情壯志展翼藍天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她敢為人先的擔當。在馬旭身上,充分體現了一位軍人的責任擔當,英勇無畏、矢志不渝的革命鬥志

馬旭是軍中木蘭,是黃繼光戰友,也是我國首位女空降兵。1947年,14歲的馬旭參軍入伍,成為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的一名衛生員,參加過遼瀋戰役、抗美援朝……戰火紛飛中,她獲得多次表彰。作為優秀衛生員,被保送到第一軍醫大學深造,1961年畢業時,馬旭被分配到武漢某部隊,考驗隨之而來。部隊當時要組建空降兵,28歲的馬旭也想加入。但當時馬旭的身高只有1.53米,體重僅有35公斤,遠不能達到訓練大綱的要求。她就在宿舍挖了一個坑,墊上細沙,把椅子疊到桌子上,自制一個簡易跳臺,“有了沙坑,沒人的時候我就跳,一天跳五六百次。”

訓練過程中,傷痛在所難免,馬旭咬緊牙關繼續練。從1962年秋第一次登機跳傘開始,馬旭成為新中國首位女空降兵,從青年、中年一直跳到老年。在新中國空降兵裡,她創造了3項中國之最——第一個跳傘女兵、跳傘次數最多女兵、實施空降年齡最大女兵。

20多年間,馬旭跳傘200多次。她矯健的身姿閃現在山壑叢林、皚皚雪原、碧波南海、大漠戈壁。談到這段過往,馬旭依然記憶猶新,當年英姿颯爽的空降照片她依舊保留著,將其視為珍寶。直至20世紀80年代,她以大校軍銜退役。

年屆50歲時離開了眷戀的藍天,這時的她完全可以享受安逸的生活,但她卻有了新的奮鬥目標:選擇了退而不休——潛心搞科研。

無懼艱難困苦科研攻關填補學術空白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她迎難而上的勇氣。在馬旭身上,充分體現了一名老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對黨忠誠、報效祖國的崇高品質

馬旭與丈夫顏學庸相識於部隊,兩人都是軍醫。為了空降兵事業,夫妻倆沒有要孩子,但他們心裡的“孩子”卻不少,那就是兩個人一起努力拿下的一項又一項科研成果。

為了驗證自己研究的充氣護踝的安全性,馬旭夫婦親身試驗,20多次從天而降,花甲之年還從高原跳傘;馬旭在78歲高齡時作出讀研究生的決定,為了學好日語,滿屋貼滿了學習單詞的字條……無論是豆蔻梢頭、還是花甲之年,無論是跳傘還是考研,她都以常人難有的勇氣迎難而上,而這正是共產黨人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的信念和愈挫愈勇的矢志不渝。

多年的空降兵生涯,馬旭永遠有藍天情節,心繫年輕戰友的安危。馬旭在跳傘期間,發現總有傘兵落地不穩而腳踝受傷。因為傘兵著陸的剎那,身體如同巨石撞擊地面,腰、腳挫傷時有發生,踝骨骨折更會直接造成戰鬥減員。如何避免傘兵著陸時損傷,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

為攻破這一難關,馬旭和顏學庸查閱了大量資料,到部隊調查研究,親自登機跳傘實踐,研究設計各種器材。不知道繪了多少張圖紙、推翻多少個方案。最終研製出“充氣護踝”,填補了我國這方面的空白,使跳傘著陸時衝擊力減半,扭傷情況接近於零。

此後,夫婦倆又經過上萬次高原跳傘試驗和水上跳傘試驗,研製出“單兵高原供氧背心”,並於1996年獲國家發明專利證書,在世界空降史上又創下了一項新的紀錄。1983年開始,兩人在軍內外報刊發表了100多篇學術論文和體會,並撰寫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學》《空降兵體能心理訓練依據》等令人耳目一新的論文,填補了我國在此領域的學術空白,為祖國和人民留下了諸多珍貴研究成果。

馬旭被稱為“空降兵生理病學研究第一人”“空降兵部隊的‘居里夫人’”。但是,馬旭當年入伍時只有14歲,只是個小學生。堅持學習,始終不懈,更新知識,有所發現,成為她生活的一部分,也使她終身受益。專業書籍堆滿床頭、書桌,外文字條貼滿了牆壁、傢俱。她永遠徜徉在知識的海洋裡,總有渴求知識的慾望。幾年前,78歲的馬旭在老伴兒的支持下作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報考研究生。她克服重重困難,最終被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基礎醫學院破格錄取。基礎醫學研究生課程包括病理、病理生理、生理、生化、微生物、藥理、免疫、分子生物、解剖、細胞生物等數十門課程。她在學習期間,勤奮刻苦,一絲不苟。望著滿頭銀髮、孜孜不倦的老人,導師感嘆地說:與其說我是馬旭的導師,不如說她是我永遠的導師。

馬旭夫婦離休後繼續發揮著餘熱:為貧困百姓義診,馬旭家門口經常會出現天不亮就排起長隊的景象。1999年國家專利局公佈了她發明的“馬旭生命寶”專利,當時香港的製藥商想用100萬元買斷馬老的專利,但是她卻笑著拒絕了,她說:“我搞發明圖的不是金錢,而且我的發明專利不屬於我,它屬於國家、屬於軍隊、屬於人民。”

斯是陋室甘守清貧千萬捐獻只為初心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她大愛無私的追求。在馬旭身上,充分體現了一個優秀中華兒女的家國情懷,不忘初心、回饋人民的奉獻精神

在武漢市黃陂區前川街雙廟村,木蘭山腳下的兩間簡陋平房,馬旭夫婦在此居住了60多個年頭。

破舊的院落讓人看著心酸,室內用家徒四壁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擁擠的小房子堆滿了書,許久沒有粉刷的牆壁部分牆皮已剝落,客廳吊燈年久失修,傢俱用了數十年,沙發露出破麻布和棉絮。睡的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硬板床。

身著部隊配發的迷彩裝是馬旭長久的“標配”,腳上的鞋子已經掉了皮子、開了線,對於馬旭來說最好的鞋子是一雙僅15元的紅皮鞋。馬旭說:這兩年我就買了這一雙鞋,15塊錢一雙人造革的,洗洗晒晒用膠再粘還能穿。

土豆、玉米、紅薯“老三樣”是二老吃不膩的主食,自己動手種蔬菜吃,極少買魚買肉。難以想象,拿出千萬元捐款的二老還共用一部用了10多年的翻蓋手機。

老人屋裡最顯眼的就是一排書櫃,各類書籍擺滿兩個大書櫃,各類報刊分門別類整齊擺放著。馬旭說,我家裡最值錢的東西,就是我搞科研打的櫃子,五六百元錢。家裡最值錢的家當是書籍、報紙和各種資料。在臥室牆壁上,還貼滿日語筆記。

60多年來,馬旭一直居住在武漢黃陂木蘭山腳下,但她心中念念不忘的是2500公里之外的老家——黑龍江省木蘭縣,到了晚年更是思鄉心切。馬旭常說:我當了兵,上了軍醫大學,生活幸福了,不能忘記家鄉黑土地的兄弟姐妹。雖然回家鄉的次數少,但對木蘭的一草一木都非常有感情。

她一直有個願望,就是把自己畢生積蓄用於教育、文化等公益事業,希望家鄉孩子好好學習,愛祖國、愛人民。多年前馬旭和老伴在武漢東西湖區金銀湖買了一套300平方米的商品房,原本打算離休後開一個衛生所,後因捨不得部隊大院而作罷。幾年前,二老將這套房賣了400萬元。如今,這400萬元成了捐款的一部分。繼2018年9月首筆300萬元捐款匯出後,今年4月後續700萬元也匯至木蘭縣,兩位老人為家鄉捐贈的1000萬元全部到賬。馬旭說:“把這些錢捐給家鄉,在教育方面發揮作用,是用實際行動來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只有孩子們得到更好的教育,家鄉的未來才會有希望。”

此次陪同馬旭回家鄉的戰友溫京秋說,馬老平時生活非常簡樸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現在我們理解了她就是為了報答家鄉,關心家鄉孩子們的教育,心懷大愛。這些錢來的是多麼不容易,這樣的做法更讓每個人動容。她給家鄉的不是1000萬元這個簡單的數字,是揮之不去的感情,是對人生意義的思考,是對信仰力量的深刻詮釋。

完成了畢生心願的馬旭此次回到家鄉心中是幸福的。在木蘭縣建國鄉建國村李國寶屯,馬旭摟著孫輩們深情地說:“和那些犧牲在戰場上的戰友相比,我能活著就是無比的幸福。人的一生是有限的,而為祖國作貢獻是無限的,只要生命不息,就得奮鬥不止。你們比我小時候要穿得好、住得好。你們一定要好好學習,珍惜現在的生活,長大成才好好報效國家。”

“為人類奉獻一切,為革命萬古長青”。這是86歲的馬旭1976年時在家鄉父母墓碑上的留言。這是她對父母的慰藉,更是對自己一生的鼓舞和鞭策。“我們今後無論學習、工作和醫學方面的研究都會繼續,不會中斷,要多搞些研究為社會為國家作貢獻。人活著不做事就沒意義了。”樸實的語言深切表達了老人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精神境界。(記者 徐曉海潘宏宇白雲峰劉柏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