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銅蠶來歷神祕至極,這事情馬未都先生都沒有說清,且聽我一一道來

馬未都 漢江 文物 漢朝 品山看水讀文章 品山看水讀文章 2017-08-04

馬未都先生在《古今譚概》以《這隻蠶來歷神奇》為題,剛剛介紹了銅鎏金蠶。我以為他肯定能夠說出來歷,不料只說了丁點猜測。這或許也是老先生厚道的地方,留點文章讓大家都來做,不把路堵死。

那我就謝謝了,接著馬未都先生的話狗尾續貂幾句。

鎏金銅蠶來歷神祕至極,這事情馬未都先生都沒有說清,且聽我一一道來

一是時間。銅鎏金蠶的來歷的確驚人,比漢代還要早。有多早?至少在商代滅亡以前,也就是距今3600年前。

二是文化。鎏金銅蠶的文化淵源十分神祕,是目前已經消失的蜀文化餘脈。有很多學者依據考古發現越來越傾向認為,這個文化屬於與金沙文化、三星堆文化一個系列,蜀是個象形字,頭上頂一隻大眼睛,而整個三星堆文化都是以一隻豎立的大眼睛為核心圖案。

遺憾的是,三星堆文化的一系列文物現在依然找不到進一步解釋,留下一個個謎團。現在我們只能夠說,目前所知道的華夏文明幾千年,絕對不是由單一的或者很少的幾個文明所組成,只是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一些文明很不幸的終止、甚至消失、湮滅在歷史長河中。

三是鎏金銅蠶是誰製造的?幹什麼用的?

目前可以判斷的是,這是第一代蜀王蠶叢製造的。蠶叢是歷史上最早教人們養蠶的人。據陸續發現的史料,蠶叢製造了數千個鎏金銅蠶(也有說法是製造了數十個鎏金銅蠶,每年年初拿出來,送給養蠶的老百姓,一家一頭。老百姓有這個鎏金銅蠶的,家裡餵養的蠶子都生長繁殖很好,吐絲作繭整個生產過程順暢豐產。生長季節結束,大家又紛紛把鎏金銅蠶歸還給蜀王蠶叢。

“蠶叢氏自立王蜀,教人蠶桑,作金蠶數千頭,每歲之首出金頭蠶,以給民一蠶,民所養之蠶必繁孳。罷即歸蠶於王”

鎏金銅蠶來歷神祕至極,這事情馬未都先生都沒有說清,且聽我一一道來

那麼到了後來,養蠶種桑的老百姓越來越多,鎏金銅蠶數量有限,給了這家給不了那家。怎麼辦?蜀王就把鎏金銅蠶埋在漢江中,所謂瘞之江上。瘞,音易,埋物祭地的意思,是上古時期人們一種祭禮。祭埋在江中,那麼所有人都能夠獲得賜福了:

“蜀王蠶叢氏祠,今呼為青衣神,在聖壽寺。昔蠶叢氏教人養蠶,作金蠶數十,家給一蠶。後聚而弗給,瘞之江上,為蠶墓。”

最後要說的是,安康自古就是巴蜀之地,位於漢江中上游的安康不僅有悠久的種桑養蠶歷史,也與蜀文化有著千絲萬縷聯繫。在安康石泉出土的鎏金銅蠶現在得到馬未都先生進一步證實,那就是並不是只有一隻獨存,正與歷史記載吻合。

鎏金銅蠶來歷神祕至極,這事情馬未都先生都沒有說清,且聽我一一道來

另外特別要說明的是,四川省文史研究館館員馮廣宏先生在《文史雜誌》2007年第6期 撰文《蠶叢新考》,對此有詳細介紹,他的研究才是專業的研究,他的說法才是權威說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學習學習。也歡迎大家大駕光臨介紹新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