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滑組團來學習,熱演十輪“石庫門”的笑聲緣何響亮?

毛猛達 上海 蘇州 文匯網 2019-06-25
蘇滑組團來學習,熱演十輪“石庫門”的笑聲緣何響亮?

毛猛達與沈榮海搭檔的“爆款”獨腳戲《石庫門的笑聲》眼下在中國大戲院如火如荼進行著第十輪公演。

兩人不僅結合滬語諧音段子逗得觀眾前仰後合,就連當下“掃黑除惡”的熱點話題也進入表演,沿襲著滑稽戲緊貼時事民生的特點與傳統。

這一次有所不同的是,臺下笑出聲的,不僅有連買多場演出追看的資深老觀眾,還有一批從外地專程趕來的專業觀眾。

原來,這個首演半年多票房破千萬的新生演出品牌,不僅在上海本地引發不少新老觀眾的熱烈追捧,同樣也在長三角地區引發強烈反響。日前,蘇州滑稽劇團特別組成近40人的觀摩團,組團向上海同行取經。

觀摩團近八成都是“80後”“90後”青年滑稽戲演員。這樣的組成,為了就讓未來的傳承者有直觀感受。蘇州滑稽劇團團長林琳表示:“獨腳戲是滑稽戲演員必修的基本功,這次我們是抱著向上海老大哥學習的態度而來,通過觀摩毛猛達和沈榮海老師的演出,也讓青年演員們知道真正的滑稽戲演員需要具備哪些素質,身上要有哪些絕活兒。”

滑稽戲的流傳不僅限於上海,整個江浙滬都留存有這一獨特的舞臺表演藝術。但獨腳戲的非遺傳承人幾乎都在上海,蘇州滑稽戲表演藝術家顧薌更是直言,如今只有上海滑稽戲演員還在演獨腳戲,對於江浙一帶的青年演員來說,很多都不知道什麼是獨腳戲。然而,作為滑稽戲演員必備技能,若不能掌握獨腳戲的“四功五法”,噱頭再好,也是演不精滑稽戲的。

蘇滑組團來學習,熱演十輪“石庫門”的笑聲緣何響亮?

如今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背景下,文化人也在積極進行交流碰撞。在後臺,兩位爺叔也好不吝嗇,將“爆款”經念給青年同行——一定要新、要有當下感。確實,能夠盛演十輪,幾乎場場爆滿嗎,一票難求,其背後離不開加起來150歲的老搭檔“輕攏慢捻抹復挑”般對生活素材的積累、組織和再創作。

兩地藝術家們表示,近十幾二十年來,各家院團似乎都各自埋頭搞創作,異地交流的機會不多。如今蘇滑來取經,將來毛猛達沈榮海這對老搭檔也會前往蘇州交流。

傳統舞臺藝術能在越發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如此火爆的成績,對於青年從業者也是鼓舞,用好作品說話,一樣能贏得市場回饋。

蘇滑組團來學習,熱演十輪“石庫門”的笑聲緣何響亮?

作者:黃啟哲

編輯:黃啟哲

圖片:演出方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