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魯山老太太的明星路:62歲出道,70多歲成“百億票房老奶奶”

都說出名要趁早,演藝圈基本靠臉吃飯,但這位河南魯山的老太太,退休之後才開始進入演藝圈,62歲出道,70多歲的時候成了明星,參演的影片票房加起來近百億,網友稱她是“百億奶奶”“百億女王”等。那麼,這位網紅老太太是誰呢?她都有啥故事?

河南魯山老太太的明星路:62歲出道,70多歲成“百億票房老奶奶”

鳳九 | 文

60多歲當“北漂”,開始演藝生涯

這位老太太藝名叫葦青,本名柴正榮,她是河南平頂山魯山縣人。

不過,關於“她是誰”的問題,最好的答案還是在電影《我不是藥神》中。

這部電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票房將近31億,在2018年的電影票房排行榜上名列第三。不僅捧紅了一批主演,連跑龍套的老太太也紅了,而且是爆發式的紅,用徐崢的話說就是“全國人民印象都很深刻”。

影片中,那個患白血病的老奶奶聲淚俱下地對警察說了幾句話:“……我不想死,我想活著,行嗎?”就像一劑催淚彈,誰都忍不住要掉眼淚,我也是看一次哭一次。


河南魯山老太太的明星路:62歲出道,70多歲成“百億票房老奶奶”


然而,這個角色出場不到5分鐘,臺詞不超過十句,連名字都沒有,卻催生了“百億票房老奶奶”,一下子就推翻了年齡和顏值的說法。

她還演了《戰狼2》,雖然沒火,但《戰狼2》超高的票房為她的“百億票房”打下基礎。

你更想不到的是,她步入演藝圈的時候,已經60多歲了。

這個年紀的老太太不是在家安享天年就是在打太極跳廣場舞,葦青卻扛著行李當起了“北漂”。

她為啥這麼做?因為當一名影視演員,是她的夢想。

不過,在那個老照片色彩的年代,這僅僅是個夢。


河南魯山老太太的明星路:62歲出道,70多歲成“百億票房老奶奶”


由於父親是老紅軍,葦青十幾歲就參軍了,在部隊的戰士演出隊待過,後來又被分配到文工團,1970年轉業到魯山縣電臺當播音員,退休之前,她一直在魯山縣文化館工作。

那時候,連電視劇都沒有。誰要是能上個大熒幕,簡直就太牛逼了,回來必須炫耀一圈子。

葦青也不過偶爾跳舞、唱戲或者演個話劇什麼的,對她來說,大熒幕特別遙遠,大熒幕上的演員們也是高高在上的。

她很少去電影院看電影,看一次電影回來就好幾天睡不著,因為總想著咋當演員,所以她不願意去觸碰自己的這跟弦。

於是,演員夢一直深埋在她心底。直到2005年參演電視劇《任長霞》,她的演藝生涯才算正式開始。

導演是沈好放,當時劇組在登封拍攝,葦青飾演的寇大媽,實際上已經有人演了,但導演不滿意,要換人,劇組裡有葦青的朋友,嚮導演推薦了葦青。

接到朋友的電話,她以為朋友跟她開玩笑,這麼大的電視劇找我?真是開玩笑。然後副導演又給她打電話說啥時候到哪裡去接她,她才意識到這不是開玩笑,瞬間吃驚得嘴巴都合不上。

去登封的路上她一直掐自己的腿,不相信這是真的,掐一下看疼不,以至於到了登封,腿都紫了一大塊兒。


河南魯山老太太的明星路:62歲出道,70多歲成“百億票房老奶奶”


這是她接的第一部北京大戲,她用精彩的表演征服了劇組所有人,沈導激動地對她說:“老師,您一定要去北京拍戲,您不去北京拍戲可惜了。”

得到了北京大導演的認可,葦青受寵若驚。然後,她舍下平頂山的團友們,跑北京演戲去了。

百億票房老奶奶還是一位“明星媽媽”

沒想到演著演著就火了,從《王貴與安娜》到《鐵梨花》《紅高粱》,再到《河神》,從30多歲的大媽到90歲的老太太,各個年齡段的角色她都演過,成了媽媽和奶奶專業戶,有人叫她“明星媽媽”。

而她確實是明星的媽媽。她有一兒一女,兒子就是毛孩,《炊事班的故事》中那個小毛。


河南魯山老太太的明星路:62歲出道,70多歲成“百億票房老奶奶”



河南魯山老太太的明星路:62歲出道,70多歲成“百億票房老奶奶”


這是一對有意思的母子,媽媽培養了兒子,兒子成就了媽媽。

葦青家裡掛著一幅照片,是她和兒子一起在央視的《藝術人生》做節目的時候拍的,她每次看到這張照片就思緒萬千。當時兒子是全軍最優秀的孝子,大家都讚不絕口。

葦青體會最深,毛孩一路走來所付出的,她都看在眼裡。在魯山的時候,兒子還小,喜歡跳霹靂舞,愛表演,唱歌也很好,葦青覺得他應該唱歌,就把他送到了中央音樂學院。

有一年,她去看兒子,毛孩突然對她說:媽媽,我想學表演。並拿出一份中央戲劇學院的招生簡章。她沒有太多猶豫,覺得既然兒子喜歡,就會努力學好。於是二話不說,領著毛孩走進了中戲的大門。

兒子當了中戲高材生之後,媽媽也有了討教的對象,在表演上有問題就問兒子,久而久之,媽媽也越來越專業。

可是,退休之前,葦青得了輕度抑鬱症,常常會自虐,甚至有自殺傾向。

本來因為《炊事班的故事》已經很紅的毛孩,為了照顧母親,放棄了很多演出機會,轉而當起了話劇演員。

為了讓葦青心情愉快,毛孩經常把她帶到劇組,讓她客串一些角色,在《炊事班的故事》中演毛孩的媽媽。慢慢的,葦青的病真的好轉了,名氣也越來越大。

河南魯山老太太的明星路:62歲出道,70多歲成“百億票房老奶奶”

這個過程持續了10年,兒子終於帶媽媽走出了抑鬱期。

現在,葦青的成就已經超越了兒子,但在她心裡,兒子才是最棒的。

除了兒子,葦青還有一位特級助理,就是丈夫毛慶林,他曾任平頂山日報社攝像部主人,後來在平頂山電視臺等部門工作,退休之後跟葦青一起來到北京。

葦青演戲,毛先生就給她當助理,全力支持老伴兒的事業。

在劇組,毛先生給她拿衣服,搬凳子,端茶遞水;在家裡,毛先生就是專職大廚,每天早上把粥熬好,中午的飯菜也準備好,都裝到兒子買的保溫飯盒裡,帶到拍攝現場。

中午一開飯,劇組的人都去領盒飯,烏泱泱排起長隊,這時候,毛先生就從容不迫地把葦青的飯菜擺到桌上,然後他才會去領盒飯。

但往往不是沒飯了就是沒湯了,甚至有時候菜也不多了。各種情況都有,可毛先生一個字都沒說過,葦青後來也是聽別人說的。

還有大女兒,葦青說她很有才,是影視編導,跟周潤發、周星馳和成龍都合作過。葦青剛到北京的時候就是住在女兒家裡。

又傻又幸運的老太太,不忘家鄉的山和水

現在,她成了“百億票房老奶奶”。

但她自己認為,她其實是個又傻又幸運的老太太。

為啥說自己傻?

她從來不考慮後果,演完了以後就很開心,什麼票房什麼別人的評價,她都不會去想。每次演完一個角色,她覺得演得不錯,就會給經紀人打電話說她演得有多牛逼,她會滔滔不絕從頭說到尾。


河南魯山老太太的明星路:62歲出道,70多歲成“百億票房老奶奶”


河南魯山老太太的明星路:62歲出道,70多歲成“百億票房老奶奶”

在《河神》中飾演張神婆

她演的基本上都是配角,甚至是跑龍套的角色。

但對於一個70多歲的老太太來說,不管是有臺詞還是沒臺詞的,只要是個機會,她都會把它當成生命中最後一個機會。

她的經紀人總說,葦青是用生命在演戲。

為了演好每一個角色,她養成了很多好習慣,比如抄臺詞。

她不願意當臺詞的復讀機,所以每次拿到劇本都會把臺詞一句句抄下來,然後慢慢揣摩,在演的時候,她總會給大家驚喜。

曾經,她在《三妹》這部電視劇中飾演一個盲人奶奶,為了演好盲人,她專門回到平頂山,每天都到一條有很多盲人抽籤算卦的街上轉悠,觀察盲人的各種習慣。


河南魯山老太太的明星路:62歲出道,70多歲成“百億票房老奶奶”

葦青在《三妹》中飾演齊奶奶

就像她自己說的,因為熱愛,所以見戲不要命。

那麼,為啥又是幸運的?

到北京,她很快等來了《王貴與安娜》,又蹭上《戰狼2》和《我不是藥神》的高票房。她覺得這是天上掉下來的福分,不是她成了百億老奶奶,而是她沾了百億的光。

2017年春天,魯山縣電視臺去北京專訪葦青,她非常開心,那種活潑勁兒,完全看不出是七十多的老太太。

面對老鄉的採訪,葦青覺得特別親切,她一口魯山話,交流起來完全沒有任何距離感。

光環背後的她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魯山老太太,在家裡是一位普通的妻子和母親。

家裡擺著一臺老舊的縫紉機,那是她25歲時買的,已經有40多年的歷史了,跟著她南征北戰,現在縫紉機很多地方都修補過,可她捨不得扔,因為縫紉機裝載了幾十年的回憶。

那時候,她幫別人家的孩子做衣服,還結交了很多朋友。


河南魯山老太太的明星路:62歲出道,70多歲成“百億票房老奶奶”


現在,有空了她會做一些針線工藝品,比如毛線勾出來的小孩鞋,儘管是已經過氣的老手藝,卻能排解鄉愁。

她會想起,在平頂山、魯山,帶著一批批文藝青年跳舞唱戲表演的歲月,只是她沒有想到,那時候,夢想的種子就已經生根了。

而且,在她心裡,不管現在成就多大,最應該感恩的是家鄉的山和水。她認為,魯山的山很神奇,魯山的水很智慧。

在老鄉採訪快結束的時候,老太太突然露出調皮的笑容,半開玩笑地對著鏡頭說:廣大觀眾朋友,只要你登了魯山的山,喝了魯山的水,你就一定能實現夢想。

(圖片來自網絡)

豫記版權作品,轉載請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記”,投稿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豫記,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