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成立私募!馬雲馬化騰罕見聯手,這個百億大項目正式啟動

馬雲馬化騰聯手的百億大項目有了新進展。

根據此前公告,長安、一汽、東風三大汽車央企聯合騰訊、阿里、蘇寧等互聯網巨頭共同設立合夥企業,擬斥資97.6億元投資以新能源汽車為主的共享出行產業。

日前,上述各方註冊的私募股權基金公司——南京領行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初期註冊資金1000萬,標誌著這一項目的推進正式邁出第一步。

南京領行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4月2日,南京領行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其法定代表人為王輝,註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經營範圍為“受託管理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從事股權投資管理及相關服務。

剛成立私募!馬雲馬化騰罕見聯手,這個百億大項目正式啟動

該公司股東名單十分搶眼,八大股東分別為蘇寧投資有限公司、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重慶長安汽車蘇寧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市騰訊便捷出行有限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杭州阿里巴巴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深圳世嘉利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無錫飛葉投資有限公司。

剛成立私募!馬雲馬化騰罕見聯手,這個百億大項目正式啟動

剛成立私募!馬雲馬化騰罕見聯手,這個百億大項目正式啟動

一汽、東風、長安三家國內知名的整車企業,再加上騰訊、阿里、蘇寧三家互聯網巨頭,聯手斥資百億專注於出行公司的投資,這樣的合作實屬罕見。值得一提的是,去年6月還有消息傳出,一汽、長安、東風即將合併。此次南京領行的設立,也正式將“合併”謠言擊碎。

斥資近百億投資新能源共享出行

早在近半個月前,一條消息在市場上炸開了鍋。

3月22日午間,長安汽車公告稱與騰訊、阿里、蘇寧、一汽、東風等簽署多方協議,共同投資設立南京領行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暫定名),出資總額為人民幣97.6億元。

剛成立私募!馬雲馬化騰罕見聯手,這個百億大項目正式啟動

長安汽車在公告中表示,合夥企業擬投資以新能源汽車為主的共享出行產業,組建出行公司。其中,出行公司由三大央企汽車集團聯合互聯網、金融、零售等行業頭部公司共同出資設立,項目以打造網聯化、共享化的“智慧出行新生態”為目標。

出資比例方面,公告顯示,騰訊、阿里、無錫飛葉、榮巽、南京恆創共認繳出資額22.5億元,蘇寧17億元,長安、一汽、東風各認繳出資額16億元,世嘉利10億元,如下圖:

剛成立私募!馬雲馬化騰罕見聯手,這個百億大項目正式啟動

根據公告,本次協議的主體包括:蘇寧投資有限公司,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騰訊從新出行有限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深圳世嘉利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杭州阿里巴巴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無錫飛葉投資有限公司,咸寧榮巽智慧出行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夥),南京恆創雲智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領行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也發佈公告稱,公司擬抓緊共乘及移動服務市場的快速增長,滲入移動市場。合資公司擬通過整合線上交通平臺、線下共乘及移動運營、資產管理公司、大數據中心,連繫消費者與汽車製造商。

資深互聯網分析師丁道師對懂懂筆記表示:“對於這次多家巨頭共同投資組建出行公司,如果我們把資源也算入到投資之中,就會發現這次投資的價值遠遠不止現在的近百億。我們可以發現,這次主要參與合作的企業能夠提供的不僅僅是簡單的財務投資,在後續的合作中各投資方都會在各自業務線資源中給與一定助力。”丁道師強調,其中的關鍵點包括三大車企的整車製造能力,以及蘇寧、阿里、騰訊等極具互聯網運作思維的商業巨頭,“從這些方面來看,合作價值遠非百億投資金額可以衡量。

巨頭組團入局新能源共享出行

其實,傳統車企進入共享出行領域已經不是第一次。

在2018年,國內車市剛剛經歷了28年來首次的銷量下滑。據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汽車銷量同比下滑2.8%至2808.1萬輛,為1990年以來首次年度下降。而在進入2019年之後,這股車市的寒流並沒有消散的趨勢。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2月,國內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141萬輛和148.2萬輛,環比下降40.4%和37.4%,同比下降17.4%和13.8%。

國內各大車企已經紛紛發佈了2018年的全年財報或者業績預告。長安汽車在2018年的全年業績並不太好看,該公司2018年全年累計汽車銷量為213.78萬輛,相比去年同期下滑了25%,而業績預告顯示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僅為5億元左右,相比全年同期跌幅接近100%。

一汽轎車的盈利情況也不十分樂觀。一汽轎車3月30日最新公佈的2018年年報顯示,其營業收入262億元,同比下降5.9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55億元,同比下降44.88%。

剛成立私募!馬雲馬化騰罕見聯手,這個百億大項目正式啟動

東風汽車2018年營業收入144億元,同比下降21.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54億元,同比增長175.95%。

除了汽車市場的低迷,另一個壓力來自於新能源車補貼方面的隱憂。雖然2018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達到了110萬輛(去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00萬輛),但是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不斷傳遞出的信息,大多指向“補貼清算門檻將進一步提高,部分企業或將失去補貼清算的機會”。

在這樣的情況下,揹負壓力最大的自然就是那些傳統整車企業。當自然銷量市場萎靡不振時,它們勢必尋求新的突破,而將自己的新能源車產品投入到網約車或者共享出行領域,即是很好的消化庫存方法,同時又能夠為未來的市場格局打好基礎。

與車市銷售與業績下滑成對比的是,出行領域卻持續高速增長。根據羅蘭貝格數據顯示,在過去的3年裡,共享出行創造了17.7億單的年訂單量、550萬的就業崗位、吸引了234億美元的投資。數據還顯示,未來五年,共享出行市場將以每年超80%的速度增長,超過全球增長速度。

因此,出行公司成為車企之間較量的新陣地。在這次三大車企聯合多家互聯網巨頭強勢入場之前,就已有多家整車廠宣佈進軍網約車或者共享汽車領域:

2018年7月,一汽、東風、長安就正式簽署移動出行意向協議書,確定整合三方優勢資源,合資組建T3出行服務公司;

2018年8月,長城汽車集團正式宣佈推出旗下共享出行品牌——“歐拉出行”,開展長短租、分時租賃和網約車等業務;

2018年10月,戴姆勒出行服務有限責任公司與吉利集團(新業務)有限公司宣佈,雙方將按照50:50的股比組建網約車合資公司,在中國的部分城市提供高端專車出行服務;

2018年11月,上汽集團推出定位於中高端客戶群體的“享道出行”出行品牌,正式進軍網約車業務,目前已在上海地區開啟試運營;

2018年12月14日,作為首家在中國市場拿到網約車牌照的外資車企——寶馬集團,也宣佈旗下ReachNow即時出行平臺正式在成都推出定位中高端客戶群的專車服務。

而對於騰訊、阿里這兩家互聯網領域的“帶頭大哥”共同出現在投資方陣營中,有分析表示,首先騰訊和阿里的投資是為了順應整個大的趨勢,另外二者雖然在投資併購方面大多是以競爭狀態存在,但還是過去還是有不少共同投資案例的,比如滴滴和B站。另外,此次阿里和騰訊各自的佔股並不大,所以這次的投資舉措在各自核心利益上並沒有衝突。”

來源:中國基金報記者 喬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