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第一猛將:二十回合四連勝,敵將兩死一傷一逃脫,天下揚名

說起《三國演義》中公認的第一猛將,大家的答案基本是沒有懸念的,那便是溫侯呂布呂奉先,而呂布能有這樣的地位,當然是與他勇鬥劉關張三英,力保不傷不損有關。但是,從對比的角度上說,假如三國的名將中,只有呂布、張飛、關羽等超一流高手的話,那也就顯不出這些人的實力了,換句話說,如果呂布無法從一開始證明自己超強的實力,那麼關張兄弟在挑戰他的時候,也無法證明這些人都是頂級的。因此,只有通過“割草”才能證明他們的強大,那麼呂布在迎戰劉關張之前,都遇上了哪些“平庸之輩”,他又是如何勝出的呢?

三國第一猛將:二十回合四連勝,敵將兩死一傷一逃脫,天下揚名

第一個登場的叫方悅,他是王匡的手下,手使一根混鐵大槍,也跟隨河內太守王匡在北方征戰,立功不少,但是面對著呂布,方悅就只剩下了湊數的功能,不過從他跟呂布可以過招四五回合,才被一戟刺於馬下的戰績來看,此人在三國武將中,應該算是中上等水平,對得起名將這個稱號。

三國第一猛將:二十回合四連勝,敵將兩死一傷一逃脫,天下揚名

第二位名叫穆順,此人效力於上黨太守張楊,他也是小說中第一個被呂布一回合秒殺的“倒黴蛋”。由於王匡被呂布追殺的大敗,跑了三十里,跟七路諸侯匯合後才安營紮寨,可他沒能緩過神來,呂布又殺到了,另外七家太守立刻出陣,倒要看看呂布是什麼“神人”,在這種情況下,張楊派出了他的得意將領穆順,結果穆順就差很多了,連還手招架的機會都沒有,更成全了呂布在五六回合之內,連斬兩將的功勞。

三國第一猛將:二十回合四連勝,敵將兩死一傷一逃脫,天下揚名

第三個是孔融手下大將武安國,一看他的名字,就可以確定,這是一個小說中虛構的人物,因為按照漢末時代的取名習慣,都是單字名,一般在小說中能看到雙字名的,80%以上都是小說作者虛構出來的。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需要為關公之死承擔一部分責任的傅士仁,他在正史中,應該叫“士仁”,直到《資治通鑑》才記錄他叫“傅士仁”,這個訛誤怎麼出來的,現在還不好說。總之,武安國名叫“安國”,這是小說中記載的,並不是說他複姓“武安”,單字名“國”,關於此事,就不多做分析了,因為本文討論的是呂布的神勇,而非漢末三國的取名習慣。還是說回正題,武安國屬於歷史演義小說中的一大類型,錘將,一般來說,錘將都是強力神勇型的,所以武安國也能跟呂布支撐十餘個回合,而且即使是被呂布打的身受重傷,但好歹算是保住了性命,跟呂布單挑落得如此結局,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三國第一猛將:二十回合四連勝,敵將兩死一傷一逃脫,天下揚名

第四位就是那個倖存者公孫瓚了,這也是史實的限制,白馬將軍公孫瓚作為漢末一方有名的諸侯,如果在虎牢關就死於呂布手下的話,接下來很多情節就無法繼續了——袁紹怎麼強大?更重要的是,三國“萬人迷”趙雲趙子龍,怎麼出場?所以,當呂布用了十五回合左右,讓三名對手非死便受重傷的結果,嚇得諸侯手下們,沒有人敢上前挑戰了,如果就此敗退,不光面子上過不去,一旦被呂布乘勝追擊掩殺一番的話,慘敗的後果不言而喻。因此,手下將領不敢上陣,只能諸侯自己登場,在這八大諸侯中,最強者莫過於白馬將軍,可是他在跟呂溫侯打了幾個回合後,自知不敵直接敗退下去了,也算是給各路諸侯做出了應有的樣子。而幾個回合的概念肯定是不到十回合,因此,呂布戰勝四將最多不到二十五回合就完成了。

三國第一猛將:二十回合四連勝,敵將兩死一傷一逃脫,天下揚名

這就是三國第一猛將呂布的第一次正式大戰,二十回合左右,取得了四連勝,方悅和穆順兩死,武安國重傷,只有公孫瓚僥倖逃脫,呂溫侯從此天下揚名的故事。其實這四位,按照武力來說,綜合對比也是比較強的,特別是公孫瓚並非泛泛之輩,好歹人家還有個叫劉備的“學弟”,何況他縱橫北方的白馬義從,那也不是浪得虛名。正是因為有了這些足夠強大的將領做鋪墊,呂布才能在正式開戰之前,擁有足夠的名聲和威望,再加上此前已經拿出雷霆萬鈞之勢,溫酒斬華雄的關羽做陪襯,三英戰呂布之後,徹底墊底了呂布三國第一猛將的地位。不知道各位是怎麼看的,如果您有更加高明的見解,歡迎您留言指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