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智謀不在孔明之下,本可以輔佐呂布成就霸業,可惜被呂布殺掉

他智謀不在孔明之下,本可以輔佐呂布成就霸業,可惜被呂布殺掉

如果有人問起三國演義中誰是最厲害的武將,毫無疑問是呂布。《三國演義》中誇呂布是“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武藝推崇呂布為第一。對呂布的描寫是非常華麗,手持方天畫戟,神威凜凜,更加上坐著的第一寶馬赤兔馬,更是無敵於天下。說起呂布,誰都知道,單挑無敵,1打多也能全身而退。自從三英戰呂布以後,曹操也說出“呂布非一人可敵”的話來。毫無疑問,在三國演義中,呂布是絕對的第一猛將。然而,要想有所成就,除了勇猛之外,智謀顯然更加重要。

他智謀不在孔明之下,本可以輔佐呂布成就霸業,可惜被呂布殺掉

都知道呂布的謀士是陳宮,也是非常厲害的角色,曾就因為佩服曹操的膽略而跟隨曹操。然而,在三國演義中,儘管有陳宮的輔佐,呂布還是沒有逃脫失敗的命運,死於劉備之口,曹操之手。不過,當初呂布在董卓手下時,其實有一個非常厲害的搭檔,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儒。呂布在誅殺董卓之後,將李儒也一併殺掉。毫無疑問,這是一個非常愚蠢的決定。李儒智謀不在孔明之下,如果能輔佐呂布,必定可以輔佐呂布成就霸業,可惜呂布自毀長城,殺掉了他。

他智謀不在孔明之下,本可以輔佐呂布成就霸業,可惜被呂布殺掉

在三國演義中,李儒出場的時間非常早。李儒雖然是董卓的女婿,但卻並不是靠關係而厲害,而是有實實在在的能力。李儒第一次獻計就顯露出了他遇事沉穩、行事幹練的作風,當時大將軍何進為了對付十常侍,命令董卓進京。當董卓受到大將軍的發檄後,非常開心的前往洛陽。此時李儒卻非常的冷靜,為了名正言順,勸董卓先上表。李儒說:“今雖奉詔,中間多有闇昧。何不差人上表,名正言順,大事可圖。”董卓聽從了這個建議。於是,董卓的奉詔成了名正言順之事,各地將領雖有怨恨卻也無可奈何。

他智謀不在孔明之下,本可以輔佐呂布成就霸業,可惜被呂布殺掉

相比於曹操在天子逃亡時才有機會迎接,並得以實施“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戰略。董卓進京後,明顯擁有更加充分的條件。而對於天子的價值,利用天子實行自己的意願,李儒顯然心知肚明。於是李儒勸董卓“今朝廷無主,不就此時行事,遲則有變矣。”,董卓聽從了李儒的建議,廢掉了年級稍長的漢少帝,而改立年紀更小的漢獻帝。這一戰略實施以後,董卓權傾朝野,無異於真正的漢帝。

除了善於搞權謀,李儒對於人才也很重視,對於整個團隊整體的建設也非常的上心。在李儒的主導下,董卓任用了不少社會的名流,儼然一副愛才的模樣,其中的一個代表就是蔡邕。李儒是一個優秀的謀士,能夠精準的判斷對董卓最有利的做法,而且具有長遠眼光,懂得收買人心。如果董卓能在李儒的輔佐下一直走下去,局面也能慢慢好轉。

李儒除了在內政上比較厲害,還頗具軍事頭腦。當時由於董卓擅權,導致諸侯憤怒。在三國演義中,十八路諸侯會盟討伐董卓。董卓對付不了這麼多人馬,只得聽從李儒焚燒洛陽,撤往長安的建議。李儒對十八路諸侯的各懷鬼胎看的清清楚楚,果然撤回以後,諸侯就自己開始互相征伐。

他智謀不在孔明之下,本可以輔佐呂布成就霸業,可惜被呂布殺掉

此時,十八路諸侯中,唯獨曹操一心想立大功,於是孤軍追擊董卓。李儒在撤退時,也如諸葛亮一樣,略施小計,就殺得曹操損兵折將。這一戰,幾乎是曹操最為悽慘的一戰。李儒既是董卓的內政大臣,也是外事肱骨。在《三國演義》中,王允設連環計使得呂布和董卓自相殘殺。這一計,李儒看在眼裡,於是勸董卓將貂蟬讓給呂布,可惜董卓不聽,最後死於呂布之手。

李儒本來只是一個謀臣,忠心耿耿,沒有太多的私人情感。在董卓手中,為董卓出謀劃策,深受董卓信任,為董卓獻出了太多寶貴的計策。如果不是董卓不聽勸諫,也不會死於非命。可是,這麼厲害的謀士,而且之前與呂布合作效果極佳的謀士,呂布竟然毫不懂得珍惜。

他智謀不在孔明之下,本可以輔佐呂布成就霸業,可惜被呂布殺掉

呂布在砍死董卓以後,不知道哪根筋不對,大呼曰:“助卓為虐者,皆李儒也!誰可擒之?”無緣無故的恨,李儒死在了呂布手中。李儒的一生,雖然短暫,但用計精準,而且也是對主公忠心之人。呂布如果能將李儒收歸帳下,一文一武,互相配合,霸業可成。可惜,呂布小肚雞腸,恨屋及烏,將王佐之才就這麼葬送。

如果覺得小編分析的好,就點個贊吧;如有分析不到位的地方,歡迎留言探討。

(參考資料 《三國演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