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水滸:諜戰疑雲籠罩邊關,魯智深大鬧五臺山折射一段祕史

隱水滸:諜戰疑雲籠罩邊關,魯智深大鬧五臺山折射一段祕史

洪太尉放走妖魔,時隔六十年後轉世,分身於宣和年間。《水滸傳》第一回,殿帥府太尉由“楔子”中的洪信變成了高俅,回到皇帝身邊,喚醒地窖裡走失的妖魔。於是,天下大亂。

當年,洪信在龍虎山上見到了一條大蟲和一條水桶粗細的長蟲。而今,那隻白額錦毛老虎化成人形,在少華山落草,江湖人稱“跳澗虎陳達”。那條雪花白蟒與陳達一起,揭竿而起,打家劫舍,此人便是白花蛇楊春。這兩條曾經嚇得洪太尉魂不附體的山間巨獸,不過是一個引子,或者說是一個隱喻,龍虎山的妖魔到徽宗朝已化成人形,水滸傳的大戲正式開鑼了。

有人認為,當年洪信在龍虎山上見到的是陳達、楊春,但這兩人都不是頭,少華山帶頭大哥是一個叫朱武的書生。這個朱武雖然號稱“神機軍師”,但自始至終都沒有顯露其神機的本事,彷彿是個多餘的人。《徵四寇》中朱武在大破遼國陣法,照應了施耐庵“精通陣法,廣有謀略”的描述,但續書不是施公所為,不算數。那麼,施公為什麼要寫這樣一個閒人,而且位居地煞第一呢?聯想到楔子的洪信,把“洪”鑲嵌進“朱武”之間,豈不是“朱洪武”嗎?

隱水滸:諜戰疑雲籠罩邊關,魯智深大鬧五臺山折射一段祕史

這種分析緣自施耐庵的身世傳說。據說,施公曾經投奔張士誠。這張士誠曾有一段偽降元朝的經歷,頗似宋江的招安。後來,張士誠被朱元璋擊敗,自縊而亡。於是,施耐庵仇恨朱元璋,就寫了這麼一個名叫朱武的人。

關於這一點,綠野老道深表贊同。但鑑於施耐庵的身世尚未查明,是否與張士誠有過交集,也是待考。不過,對誤走妖魔的太尉為什麼姓洪,卻也是一種靠得住的解釋。不管張士誠當皇帝,還是朱元璋坐江山,好歹驅逐了韃虜,結束了元朝統治,歷史還是向前邁進了。施耐庵著書的目的,是否是在警示朱洪武,別重蹈前朝覆轍,再失漢人江山。假如是,那麼,施耐庵就真的偉大得不得了。朱洪武後人也迷信道教,也因為黨爭而喪失天下,完顏阿骨打部落之一支滅亡了大明,中華大地再次響起“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

同理,張士誠、朱元璋、陳友諒也是“三國演義”,莫非羅貫中也是受到親身經歷的歷史,而寫就了另一大名著?漢室正統,豈不就是“漢人正統”嗎?

閒話少敘,言歸正傳,這一節要講的人物不是朱武、陳達和楊春,而是花和尚魯智深。

高俅當了殿帥府太尉,頭一個整治的就是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這王進比林沖牛逼,級別比林沖高。林沖只是個“槍棒”教頭,是教單科的。假如王進是主教官,林沖就是個射擊教官,或者格鬥教官之類。王進的老子王升更厲害,是都軍教頭,相當於總教練。

隱水滸:諜戰疑雲籠罩邊關,魯智深大鬧五臺山折射一段祕史

王進被高俅逼走,逃往延安府。途徑史家莊,教了個徒弟名叫九紋龍史進。這九紋龍可是個招事的主,因為義氣救了朱武三人,不得已上了少華山。史進不甘心當強盜,於是辭別朱武、陳達和楊春,前往延安府尋找師傅王進。沒想到,史進不識路途,竟然走到了渭州城。

史進這路迷得真的很蹊蹺,查看當年秦鳳路地圖,從華陰縣往延安府走的是直線,到渭州城(大約是甘肅平涼一帶)卻要繞一大圈。古人沒有導航,難道史進不會打聽嗎?施耐庵這麼些的目的,就是要引出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出場。這個人就是化成人身的龍虎山妖魔之一,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

魯達到底當多大的官

按照《水滸傳》的故事發展順序,魯智深是接著史進、朱武、陳達、楊春這幾個人之後,在第二回“史大郎夜走華陰縣,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出場的。當時,魯智深還用的是俗名,姓魯名達,是老種經略相公帳下提轄官,隨小種經略相公在渭州鎮守。

提轄是個什麼樣的官職,級別有多高呢?實際上,“提轄”原本不是官職,是元明清小說中設計的一個官名。據《文獻通考·職官十四》講:“ 紹興六年詔,雜買務雜賣場置提轄官一員。”也就是說,紹興六年皇帝頒詔,在雜買、務雜、賣場設置提轄官一員,負責茶、鹽、香、礬等專賣的榷貨務都茶場,掌採辦宮廷、官府雜物的雜買務雜賣場,掌製造供應宮廷用的珍巧器物的文思院,儲藏金銀錢帛的左藏庫,合稱“四提轄”。這是南宋時期的事情。

隱水滸:諜戰疑雲籠罩邊關,魯智深大鬧五臺山折射一段祕史

說白了,這個“提轄”分內外兩類,外邊的提轄實際上與現在的市場管理員類似。裡邊的,也就是官府裡的提轄,則是負責採辦和管理日雜用品的人員,大概相當於司務長、採購員、倉儲保管員之類的勤雜人員。

北宋時,也有與軍事相關的“提轄”之名,但這兩個字分別是動詞,提,就是調動的意思,轄即統轄、統領,組合起來即“提舉兵馬、提轄兵甲”。這一職責“皆守臣兼之。掌按練軍旅,督捕盜賊,以清境內。”宋代也常以知州、知府兼任這一職責,只是一個職責,而不是一種官職,表示知府的工作職責中有一項是“提轄兵馬”,好比某地方行政長官分管某項工作一樣。

魯達這個提轄,屬於內提轄,除了兼任小種經略府保安外,主要職責採辦經略府的日常生活所需,說白了,就是小種經略府裡的司務長。這種工作,才使得魯達經常出入市場、茶肆,喝茶吃酒,可以公款掛單,以權謀私隨意請人吃喝,以打發閒暇。

拳打鎮關西之前,魯達故意找茬,跑到屠宰行,要鄭屠先切十斤精肉和十斤肥肉,鄭屠切好後,問了一句:“卻才精的,怕府裡要裹餛飩;肥的臊子何用?”因為職業原因,魯達跟鄭屠混得很熟,講話也很隨意,彷彿家庭主婦光顧菜市場一樣。

魯達要找鄭屠生風,鄭屠開始賠笑臉,一旦動起手來,鄭屠也不怕他,扯了把尖刀就跟魯提轄放對。這倒不是鄭屠有多大勢力,被打死後確實也沒有黑惡勢力或者官府給他撐腰。而是魯達確實只是一個小角色,跟鄭屠打架,就好比現在單位上食堂買菜的跟菜市場賣菜的廝打一樣。

但是,魯達非常的橫,如鄭屠這類的行霸確實很怕他。這倒不是因為魯達是個凶神惡煞的人,而是手中有點權利,可以照顧攤販們的生意。但魯達生性豪爽,平白裡不會仗勢欺人。魯達的橫是骨子裡的橫,因為,他曾經當過一個很大的官。這個官是在拳打鎮關西,大罵鄭屠時講出來的,魯達曾經做過關西五路廉訪使。

隱水滸:諜戰疑雲籠罩邊關,魯智深大鬧五臺山折射一段祕史

廉訪使卻是正宗的一個官職,又稱廉訪使者,廉通“覝”,是察看的意思。關西五路廉訪使,這個官職就很大了,相當於關西這一帶的巡視組組長,專門察看地方官員的政績,糾正官員的不廉潔行為。關西五路,這個區域也很大,也是施耐庵虛擬的。北宋建國初期總設一十五路直轄中央並高於府、州、軍、監的一級監察區。魯達所處的時期,已由當初的一十五路分為二十三路。魯達所說的關西五路,實際上就是秦鳳路這一路,統轄秦、隴、成、鳳、涇、渭、原、熙、河、岷、蘭、階諸州。所謂的關西五路,實際上就是秦鳳這一路,魯達大概是五個州府的巡視組組長吧。

奇怪的是,魯達提轄官這一職位施耐庵是明寫,五路廉訪使卻是魯達自己在惱羞成怒的時候罵出來的。這似乎是施耐庵告訴讀者,魯達還有隱祕的身份。

第六回“花和尚倒拔垂楊柳,豹子頭誤入白虎堂”,此時的魯達已經改叫法號魯智深了。與林沖一見面,開門見山地自我介紹:“年幼時也曾到東京,認得令尊林提轄。”

與林沖相識的時候,大約也就三十歲上下,年幼時魯達肯定沒有做官,也沒有投奔老種經略相公,一定是跟隨父親去的東京。魯達他們到東京絕不是做買賣跑江湖,而是公務出差,大約是前往汴梁採辦貨物,因他們結實的是官方人士林提轄。

魯達能夠做到關西五路廉訪使,有可能是憑藉了父輩的背景。從魯達父子拜訪林提轄一節推測,老魯大有可能也是老種經略相公的提轄,負責來往延安府到京師之間的採辦工作。同時,還把秦鳳路一帶的特產,押運到京師進貢,以及上下打點。這樣,老魯也就有出入皇宮與大內管家們相識,也能結交朝廷大官府衙的“提轄”,路子相當野。

前文曾講到,蔡京與童貫一個在地方做官,一個在朝廷當管家,兩人相互提攜,後來都做了大官。有此人脈關係,才有魯達這麼高的官職。魯達能夠做到關西五路廉訪使,與其父的人脈有關係。而且,老種經略相公被證實並非种師道父子,他們並沒有擔任過這一職務,倒是童貫在魯達父輩這個時期,出任過秦鳳路經略。施耐庵給魯達這樣一個高官,箇中似有隱情,從書中的情節推斷,魯達很有可能是“趙員外”派遣到邊關要鎮執行特殊任務的。

既然是關西五路廉訪使,又怎麼幹上司務長了?其實不難理解,魯達一定是犯事了。魯達犯了事,老種經略相公念他有功,也喜愛這個爽直的莽漢,就把他下放到小種經略相公府裡隱藏了起來。

有一種觀點認為,魯達說“灑家始投老種經略相公,做到關西五路廉訪使。”不是說自己做到這樣大的官,而是說老種經略相公做到了關西五路廉訪使。這個不對,這句話的主語就是“灑家”,沒有其他,關西五路廉訪使就是說的魯達本人。

究竟犯了什麼事,書中沒有交代。有可能是魯達生性耿直,巡察官吏時不會通融,或者上錯船跟錯人,被人蔘奏而擼掉了官職吧。反正,魯達出場時,就是一個身負前科的司務長兼保鏢。

這樣的人後來入了佛門,修煉是必須的。但魯達又是怎樣從提轄而變作“花和尚”的呢?

瞎打鎮關西

隱水滸:諜戰疑雲籠罩邊關,魯智深大鬧五臺山折射一段祕史

讀《水滸傳》,魯提轄拳打鎮關西這一節很讓人感到解氣,感到痛快。但是,冷靜地捋一捋前因後果,發現魯達拳打鎮關西有無理取鬧,打錯對象,或者無事找茬的嫌疑,打得並不十分在理。

書中交代,魯達在茶坊偶遇史進,兩人講得投機,便相邀進酒店喝酒。兩人在大街上遇到的打把式賣狗皮膏藥的史進開手師傅打虎將李忠(不知打的哪門子虎),於是,三人一同進了酒館。三個正喝在興頭上,卻聽見隔壁有人哭泣。魯達煩躁,叫了酒保來問。酒保說,隔壁是在酒店裡挨座賣唱的父女兩人,一時間自苦了啼哭。魯達好奇(好奇害死貓),便叫酒保把這父女二人叫來,問一問情況。

這父女二人到了魯達桌前,那女兒哭哭啼啼地做了一番自我介紹,父親從旁做了註解。這段自我介紹,大概有這樣幾條信息:

第一,這父女二人姓金,女兒叫做金翠蓮,是從東京汴梁來的,到渭州來投親戚。沒想到親戚搬移去南京(應天府)了。因尋親戚不著,母親在客店裡病故了。父女二人便“流落在此生受”。

隱水滸:諜戰疑雲籠罩邊關,魯智深大鬧五臺山折射一段祕史

生受,就是受苦的意思。這父女三人既然尋親戚不遇,為何不乘早返鄉,要在他鄉異地生受呢?這父女倆並非沒有盤纏,書中沒說因盤纏耗盡,返鄉不得,母親生病、辦喪事也花了不少錢,若是一尋親戚不遇就回家,哪能淪落到“生受”呢?

再不濟,也可沿途賣唱回家啊?但他們似乎還有未了之事,必須在渭州城完成。

順便介紹一下“南京”。北宋時的南京,又叫“應天府”,是現今的河南商丘。南京與西京河南府(河南洛陽)、北京大名府,加上首都東京開封府,是北宋四京。在四京做官的人級別比其他州高,很多知府最後都做到了副相以上的高官。比如晏殊,曾任應天府南京留守,後來做到宰相兼樞密使。

金翠蓮所提到的這個應天府也大有含義,北宋有四京,為何偏偏要提應天府呢?這是後話,留待適當的時候再來探祕。

第二,財主鄭大官人虛寫了三千貫錢的賣身契,錢沒給,但卻“強媒硬保”,娶了金翠蓮做妾。

第三,金翠蓮與鄭大官人好像還很和諧,共同生活了三個月。沒想到鄭屠的大老婆不能相容,將金翠蓮趕了出去,還拿著鄭屠籤的賣身契,向金老父母索要三千貫賣身錢。金家父女還不起錢,就來到酒店賣唱。

這裡頭有鄭屠什麼事?就是不合看上了金翠蓮,然後,沒藏私房錢,不能兌現金翠蓮的賣身錢。金翠蓮恨鄭屠嗎?金翠蓮不但不恨鄭屠,而且,還期待著與他完聚。金翠蓮沒說假話,從渭州城“逃”走後,又到代州雁門縣給趙員外做外室,這對父女倒還非常樂意做著營生,只是鄭屠懼內,一時拿不出現銀罷了。

經過三個月後,金翠蓮跟鄭屠似乎還有點感情。所以,她說“他家大娘子好生利害,將奴趕打出來,不容完聚”。金翠蓮與鄭屠很想“完聚”,但他家大老婆醋罈子打翻,不容許這二人完聚。

第四,還是鄭屠的大老婆“著落店主人家追要原典身錢三千貫”,原本賣身的時候就沒得錢,現在又從哪裡拿錢還她?因此,還鄉不得。

金翠蓮講得很清楚,是鄭屠的大老婆乾的事情,魯達應該找這惡婦去理論。但是,魯達不分青紅皁白,三拳打死了鄭屠,惹下人命官司,負案外逃了。

這一情節,施耐庵是在講魯達瞎打鎮關西。但是,施耐庵筆法高明,寫成“拳打鎮關西”,讀者被魯達的一身正氣所折服,看得非常過癮。

金老父女來歷很神祕,好像有意激怒魯達找茬犯事。難道這父女二人真的設陷阱坑害魯提轄嗎?

魯達曾經當過關西五路廉訪使,金老婦女估計很熟悉魯達的履歷,見到魯達,開口便講“此間有個財主,叫做“鎮關西”鄭大官人”故意拿話激他。魯達果然被激怒,拳打鎮關西就是為了出氣,把自己職務被擼的怨氣撒在了鄭屠的身上。用魯達的話講,就是“灑家始投老種經略相公,做到關西五路廉訪使,也不枉了叫做鎮關西!你是個賣肉的躁刀屠戶,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鄭關西!”

五臺山諜影

隱水滸:諜戰疑雲籠罩邊關,魯智深大鬧五臺山折射一段祕史

話休絮煩。且說魯智深三拳打死鎮關西,收拾了行李急忙逃出渭州城。一連走了半個多月,魯達來到了代州雁門縣。這一日,大字不識一個的魯達擠在人群中看捉拿他的榜文,忽然背後有人將他攔腰抱住,叫道:“張大哥,你如何在這裡?”

魯達回頭一看,卻是在渭州城救下的金老!金老父女不是回東京汴梁了嗎?為何又出現在這裡!

代州雁門縣大約就是今天的代縣,在《水滸傳》中所講的渭州城東北方向。而東京汴梁卻在渭州城的東南方向,金老父女的行程簡直南轅北轍。據金老講,他父女二人出了渭州城,害怕鄭屠追來,就往北邊走了。途中遇到一個做買賣的老鄰居,把他們帶到了這裡。

金老難道真的是弱智之極?在渭州城的遭遇難道秒忘了?到了雁門縣,金老還不吸取教訓,依然把金翠蓮賣給了趙員外當外室。難道金老就不怕重演鄭屠大老婆將女兒趕出門的那一幕?

書中交代,魯達在路上狂奔了半個多月才到的雁門。魯達兩手空空,一路奔逃,路途尚且耗費這許多時日。金老父女是推著車,相互扶將而行,即便是與鄰居結伴而行,也比不了亡命之徒快捷,怎麼就比魯達先到,而且,還辦妥了女兒的婚事?

隱水滸:諜戰疑雲籠罩邊關,魯智深大鬧五臺山折射一段祕史

期間,金老還做了一件大事,就是在趙員外身邊反覆唸叨魯達的恩情,贏得了趙員外對魯達的敬重。所以,金老大膽地把魯達領進了女兒的住宅,趙員外真的格外關照這個殺人在逃的朝廷要犯。這不是事先設計好的,金老哪有這般本事,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搞定這一切?

這金老原本就是一個深層次間諜,金國前來中原臥底的以女色四處攪和的金國密探。想必,魯達把他們從客店裡救出時,這父女二人並沒有走遠,而是在僻靜處坐等魯達出城,然後一路尾隨,甚至暗中引導,將魯達引到了雁門。施耐庵再拙,也不至於把書寫得這麼離奇巧合得沒譜吧。

代州雁門關,是歷代險要關隘,出了關就是“胡地”。北宋時,關外就是遼國疆域。金老將魯達引到這裡,施耐庵想寓意什麼呢?

李燾在《續資治通鑑長編》中記載:“詔代州五臺山諸寺收童行者,非有人保任,毋得系籍。時雄州言契丹遣蔚、應、武、朔等州人來五臺山出家,以探刺邊事,故條約之。”

書中,金老就是這樣的老牌間諜,專門尋找漢奸到五臺山蒐集邊關情報,魯達就是金老選中的諜報人員。施耐庵這樣寫正合當時的歷史情況,只不過把這件事情安在了金國身上。

後來,施耐庵還寫到曾頭市類似的情況。與梁山泊作對的曾頭市,為頭的叫做“曾長老”,書中寫明瞭此人就是金國人。一個到大宋做生意立莊園的莊主,為何叫個和尚的名字呢?這是草蛇灰線,伏延千里的寫法,施耐庵在此點明瞭五臺山金老的身份。金國人都可以深入大宋腹地了,何況邊關五臺山呢?這金老是不是中原諸如曾長老這類的諜報組織派遣出去的呢?別忘了,金老是有一個大號的,叫做“金二”,與曾長老之“長”恰成順序排行關係。

當然,魯達是否就成了金國的奸細,書中沒有交代。施耐庵似乎也並不是要寫魯達做了和尚後投靠了契丹或者其他外夷,而是要隱寫另一段真實的歷史。

趙員外是誰

魯達在金二父女的策劃下,經趙員外推薦,上了五臺山做和尚,法號智深。

從魯達到魯智深,不過十來天時間。但是,其中的過程還有點曲折。趙員外在得知魯達是丈人的恩人後,便把魯達藏到了七寶村。這個七寶村不是上海閔行區的七寶村,而是施耐庵杜撰的一個地名。這個地名出自《阿彌陀經》,所謂七寶就是金、銀、琉璃、珊瑚、硨磲、赤珠、瑪瑙,是佛教七寶,表示七分菩提。

但是,七寶村也不安全,常有公人穿梭。趙員外便指引魯達到五臺山出家,趙員外說:“五臺山……有一個文殊院,原是文殊菩薩道場。寺裡有五七百僧人,為頭智真長老,是我弟兄。我祖上曾舍錢在寺裡,是本寺的施主檀越。”

隱水滸:諜戰疑雲籠罩邊關,魯智深大鬧五臺山折射一段祕史

這個情節,施耐庵隱寫了宋徽宗時期的宗教政策,即便是有七分菩提庇佑的地方也不安全,必須到五臺山出家,魯達才能保命。因為,五臺山是趙員外祖上就施捨的所在,趙家就是這所寺廟的檀越(施主)。可見,北宋趙家早期崇道敬佛,後來宗教政策變了,改做崇道抑佛,佛教必須是經過趙家批准才能建立寺廟。否則,做公的就要進七寶村“緝拿恩人”。

既然是五臺山的施主,也得按照當時的大宋律法經過相關的考試、考察,才能頒發度牒,成為一名正式和尚。但是,趙員外卻早有準備,道:“我曾許下剃度一僧在寺裡,已買下一道五花度牒在此,只不曾有個心腹之人了條願心。”

是趙家的寺院,當然是由趙家說了算,度牒需要買嗎?只要是心腹之人,隨時都可以頒發度牒。出個家也要“心腹之人”?魯達必定還身負趙員外的神祕使命吧。

果然,五臺山住持方丈智真長老先就吃了一悶棍。雖然知道魯達是個殺人凶犯,按照“淫殺盜妄四重戒中,隨犯一戒,即漂棄佛海邊外,故名邊罪。”,魯達絕不可收錄。但人家趙檀越咱惹不起啊,沒辦法,收錄了吧。智真長老還勸僧眾,說魯達雖然一臉凶相,但“此人上應天星,心地剛直。雖然時下凶頑,命中駁雜,久後卻得清淨。證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

忍了這口氣還不算完,還得給魯達很高的地位。剃度之時,長老拿著空頭度牒而說偈曰:“靈光一點,價值千金;佛法廣大,賜名智深。”

怎麼?一個菜鳥和尚,一剃度就和智真長老平輩?沒辦法,趙檀越說了,此人是他的表弟,智真長老敢比他輩份高嗎?

就這樣,魯達變成魯智深了。

大鬧五臺山的隱喻

魯達有了法號,不久也得了綽號。魯智深的綽號很奇怪,叫做“花和尚”。此綽號是因為當和尚以來第一次喝醉了酒,身上燥熱便脫去兩個袖子,露出了脊背上的花繡。奇怪了,魯智深做提轄時,背上也有花繡的,緣何沒有“花提轄”這個綽號?這個疑問留待今後再解。

卻說魯智深雖然當了和尚,但卻不守親規戒律,兩次喝醉酒發酒瘋,大鬧五臺山。每回犯戒惹事,僧眾都憤憤不平,向智真告狀。智真長老沒奈何,只得“且看趙員外檀越之面,容恕他這一番”。

趙檀越也不含糊,魯智深醉打山門,毀壞金剛,都由他出錢重新修繕。

隱水滸:諜戰疑雲籠罩邊關,魯智深大鬧五臺山折射一段祕史

“澶淵之盟”後,宋真宗深感喪權辱國之恥,大宋朝野也因此陷入恐慌。由此而導致社會矛盾加劇,國基動搖,皇權震動。宋真宗於是尊崇道教,大肆封禪,試圖藉助神的力量抗衡外敵。強化君權神授,偽造天書,以延續大宋國祚。

宋徽宗時期,面臨遼國、西夏、金國三面之敵,加上熙寧變法以來黨爭矛盾,朝政腐化嚴重,民怨沸騰,社會矛盾日益激化。內憂外患,促使宋徽宗效仿先祖,以神道設教,逐漸把道教制度化而成為國教。最有名的道士林靈素吹捧宋徽宗為天帝的長子,號稱“長生大帝君”,自封為“教主道德君”。而林靈素等道士可以隨時被宣召入宮,大做法事,蔡京、童貫等均位列仙班。

既然崇道,就得抑佛。政和七年下令清理佛經,並焚燬九卷。重和二年,令佛教納入道教,還將釋迦摩尼改名為大覺真仙,變成了一個道教教徒。釋迦摩尼座下弟子係數改名為仙人、大士。改僧為士,稱尼姑為德。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宋徽宗壓制佛教力度不在唐武宗之下。

宋徽宗崇道抑佛並沒有給大宋江山帶來複興的希望,反而導致宗教矛盾、社會矛盾進一步加劇。宣和二年,宋徽宗在朝野一片輿論壓力下,不得不做出妥協,恢復了一些佛教規制,史書上說“復寺院額,復德士為僧”。

魯智深醉打山門,毀壞佛教設施,而趙員外重修文殊院,就是宋徽宗壓制佛教這一段歷史的隱寫。

智真長老迫於趙檀越的勢力,不敢懲戒魯智深。而當趙宋宗教政策稍微緩解之後,立即一紙文書,把魯智深送到了東京大相國寺。臨行之時,還贈送給魯智深四句偈語:

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州而遷,遇江而止。

這四句偈語就是智真長老的一道追命符,飽受趙檀越壓制的智真,誓要為釋家扳回顏面,讓趙員外的表弟修成正果!

畢竟魯智深此去,還隱藏著哪些被施耐庵雪藏的祕事呢?且待綠野老道繼續為列為看官揭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