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壇四巨頭,由費德勒、納達爾、德約科維奇、穆雷所組成,多多少少看過體育的也略曉一二。自打我小時候起到現在15年,他們4個人的名字總是交替地出現在四大滿貫的榮譽榜。偶爾也有實力派佔據位置,如瓦林卡、德爾波特羅。每當小將開始冒尖兒,很多人總抱著新生代球員將要顛覆十年格局的期望時,初生牛犢依舊沒能扛起網壇的大旗,我們也忽略了四巨頭的長期統治帶來的絕佳效益。

"

網壇四巨頭,由費德勒、納達爾、德約科維奇、穆雷所組成,多多少少看過體育的也略曉一二。自打我小時候起到現在15年,他們4個人的名字總是交替地出現在四大滿貫的榮譽榜。偶爾也有實力派佔據位置,如瓦林卡、德爾波特羅。每當小將開始冒尖兒,很多人總抱著新生代球員將要顛覆十年格局的期望時,初生牛犢依舊沒能扛起網壇的大旗,我們也忽略了四巨頭的長期統治帶來的絕佳效益。

如何看待網壇四巨頭與掙扎逃離湖底的小將?

如果時間追溯到15年前,費德勒當道,納達爾以其紅土優勢不斷威脅費德勒的地位,德約與穆雷始終緊隨其後、不甘落伍,四人之間的強強對決逐漸成為了全世界矚目的焦點,從私下恩恩怨怨,到訓練場的明爭暗鬥,甚至粉絲還加入了“戰鬥”,搞了一次機場的死亡威脅,媒體抓住每一個噱頭主導故事,粉絲關係甚至到了極度危險的程度,公眾一呼百應。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網壇幾乎所有關注點和戲,四巨頭全部承包。

費德勒,20座大滿貫、一串難以打破的記錄、兩對雙胞胎、千萬忠實粉絲……納達爾,驚人的紅土表現和絕無僅有的紅土成績;德約科維奇,穆雷,今年的“退役論”後又選擇復出,滿足了所有人的BIG 4情懷……甚至最近,納達爾又公開表示要與費德勒組成一派,在工會上對抗小德。

"

網壇四巨頭,由費德勒、納達爾、德約科維奇、穆雷所組成,多多少少看過體育的也略曉一二。自打我小時候起到現在15年,他們4個人的名字總是交替地出現在四大滿貫的榮譽榜。偶爾也有實力派佔據位置,如瓦林卡、德爾波特羅。每當小將開始冒尖兒,很多人總抱著新生代球員將要顛覆十年格局的期望時,初生牛犢依舊沒能扛起網壇的大旗,我們也忽略了四巨頭的長期統治帶來的絕佳效益。

如何看待網壇四巨頭與掙扎逃離湖底的小將?

如果時間追溯到15年前,費德勒當道,納達爾以其紅土優勢不斷威脅費德勒的地位,德約與穆雷始終緊隨其後、不甘落伍,四人之間的強強對決逐漸成為了全世界矚目的焦點,從私下恩恩怨怨,到訓練場的明爭暗鬥,甚至粉絲還加入了“戰鬥”,搞了一次機場的死亡威脅,媒體抓住每一個噱頭主導故事,粉絲關係甚至到了極度危險的程度,公眾一呼百應。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網壇幾乎所有關注點和戲,四巨頭全部承包。

費德勒,20座大滿貫、一串難以打破的記錄、兩對雙胞胎、千萬忠實粉絲……納達爾,驚人的紅土表現和絕無僅有的紅土成績;德約科維奇,穆雷,今年的“退役論”後又選擇復出,滿足了所有人的BIG 4情懷……甚至最近,納達爾又公開表示要與費德勒組成一派,在工會上對抗小德。

如何看待網壇四巨頭與掙扎逃離湖底的小將?

無法細數他們給我們帶來的經典之戰與花邊新聞,2008年費納史詩般的溫網對決,兩個大男孩惺惺相惜、落淚相擁,一句“對不起,羅傑,這次我又贏了”,“賺足”了我們的眼淚和情懷;2009年,費納曠世經典的澳網決賽;2011年,費德勒法網半決賽成功狙擊小德;今年溫網,小德與費德勒“神仙打架”……太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比賽,費納德穆用他們的巔峰佔滿了我對網球的一半記憶。那個時代可能是許多網球人都懷念的階段,年輕小將還沒那麼層出不窮,也沒那麼多曇花一現又捲土重來的後起之秀,前十的水平一向穩定,半決賽和決賽也常常是原班人馬。

"

網壇四巨頭,由費德勒、納達爾、德約科維奇、穆雷所組成,多多少少看過體育的也略曉一二。自打我小時候起到現在15年,他們4個人的名字總是交替地出現在四大滿貫的榮譽榜。偶爾也有實力派佔據位置,如瓦林卡、德爾波特羅。每當小將開始冒尖兒,很多人總抱著新生代球員將要顛覆十年格局的期望時,初生牛犢依舊沒能扛起網壇的大旗,我們也忽略了四巨頭的長期統治帶來的絕佳效益。

如何看待網壇四巨頭與掙扎逃離湖底的小將?

如果時間追溯到15年前,費德勒當道,納達爾以其紅土優勢不斷威脅費德勒的地位,德約與穆雷始終緊隨其後、不甘落伍,四人之間的強強對決逐漸成為了全世界矚目的焦點,從私下恩恩怨怨,到訓練場的明爭暗鬥,甚至粉絲還加入了“戰鬥”,搞了一次機場的死亡威脅,媒體抓住每一個噱頭主導故事,粉絲關係甚至到了極度危險的程度,公眾一呼百應。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網壇幾乎所有關注點和戲,四巨頭全部承包。

費德勒,20座大滿貫、一串難以打破的記錄、兩對雙胞胎、千萬忠實粉絲……納達爾,驚人的紅土表現和絕無僅有的紅土成績;德約科維奇,穆雷,今年的“退役論”後又選擇復出,滿足了所有人的BIG 4情懷……甚至最近,納達爾又公開表示要與費德勒組成一派,在工會上對抗小德。

如何看待網壇四巨頭與掙扎逃離湖底的小將?

無法細數他們給我們帶來的經典之戰與花邊新聞,2008年費納史詩般的溫網對決,兩個大男孩惺惺相惜、落淚相擁,一句“對不起,羅傑,這次我又贏了”,“賺足”了我們的眼淚和情懷;2009年,費納曠世經典的澳網決賽;2011年,費德勒法網半決賽成功狙擊小德;今年溫網,小德與費德勒“神仙打架”……太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比賽,費納德穆用他們的巔峰佔滿了我對網球的一半記憶。那個時代可能是許多網球人都懷念的階段,年輕小將還沒那麼層出不窮,也沒那麼多曇花一現又捲土重來的後起之秀,前十的水平一向穩定,半決賽和決賽也常常是原班人馬。

如何看待網壇四巨頭與掙扎逃離湖底的小將?

而年輕球員是否真的可以呢?

縱觀90後軍團的其他年輕球員,有率先震盪巨頭格局但穩定性不足的迪米特洛夫,有首奪年終總決賽冠軍氣勢如虹的薩沙,有去年傷愈復出成績起伏法網高掛免戰牌的拉奧尼奇,有頻受傷病困擾成績起伏不定的參賽狂魔戈芬,善打雞血卻始終站在風口浪尖的克耶高斯……這些球員也慢慢從“新生代”晉升為“中生代”,打法獨具特色,秉性大不相同,有漸入佳境,有厚積薄發,有破釜沉舟,有涅槃重生。年輕人到底能不能接過BIG 3的大旗呢?向來被外界頻頻看好的90後小將,也馬上奔四了,留給他們的時間已經不多,我們也仍然在保持期待。而年輕人似乎更傾向於維持佛系的競爭格局。既來之則安之,若是要保持巔峰狀態,恐需在發球、正反手、網前等一系列涵蓋的所有技術環節全部搞定,才可以在大佬級選手、黑馬與路人甲之間任意遊走。

"

網壇四巨頭,由費德勒、納達爾、德約科維奇、穆雷所組成,多多少少看過體育的也略曉一二。自打我小時候起到現在15年,他們4個人的名字總是交替地出現在四大滿貫的榮譽榜。偶爾也有實力派佔據位置,如瓦林卡、德爾波特羅。每當小將開始冒尖兒,很多人總抱著新生代球員將要顛覆十年格局的期望時,初生牛犢依舊沒能扛起網壇的大旗,我們也忽略了四巨頭的長期統治帶來的絕佳效益。

如何看待網壇四巨頭與掙扎逃離湖底的小將?

如果時間追溯到15年前,費德勒當道,納達爾以其紅土優勢不斷威脅費德勒的地位,德約與穆雷始終緊隨其後、不甘落伍,四人之間的強強對決逐漸成為了全世界矚目的焦點,從私下恩恩怨怨,到訓練場的明爭暗鬥,甚至粉絲還加入了“戰鬥”,搞了一次機場的死亡威脅,媒體抓住每一個噱頭主導故事,粉絲關係甚至到了極度危險的程度,公眾一呼百應。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網壇幾乎所有關注點和戲,四巨頭全部承包。

費德勒,20座大滿貫、一串難以打破的記錄、兩對雙胞胎、千萬忠實粉絲……納達爾,驚人的紅土表現和絕無僅有的紅土成績;德約科維奇,穆雷,今年的“退役論”後又選擇復出,滿足了所有人的BIG 4情懷……甚至最近,納達爾又公開表示要與費德勒組成一派,在工會上對抗小德。

如何看待網壇四巨頭與掙扎逃離湖底的小將?

無法細數他們給我們帶來的經典之戰與花邊新聞,2008年費納史詩般的溫網對決,兩個大男孩惺惺相惜、落淚相擁,一句“對不起,羅傑,這次我又贏了”,“賺足”了我們的眼淚和情懷;2009年,費納曠世經典的澳網決賽;2011年,費德勒法網半決賽成功狙擊小德;今年溫網,小德與費德勒“神仙打架”……太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比賽,費納德穆用他們的巔峰佔滿了我對網球的一半記憶。那個時代可能是許多網球人都懷念的階段,年輕小將還沒那麼層出不窮,也沒那麼多曇花一現又捲土重來的後起之秀,前十的水平一向穩定,半決賽和決賽也常常是原班人馬。

如何看待網壇四巨頭與掙扎逃離湖底的小將?

而年輕球員是否真的可以呢?

縱觀90後軍團的其他年輕球員,有率先震盪巨頭格局但穩定性不足的迪米特洛夫,有首奪年終總決賽冠軍氣勢如虹的薩沙,有去年傷愈復出成績起伏法網高掛免戰牌的拉奧尼奇,有頻受傷病困擾成績起伏不定的參賽狂魔戈芬,善打雞血卻始終站在風口浪尖的克耶高斯……這些球員也慢慢從“新生代”晉升為“中生代”,打法獨具特色,秉性大不相同,有漸入佳境,有厚積薄發,有破釜沉舟,有涅槃重生。年輕人到底能不能接過BIG 3的大旗呢?向來被外界頻頻看好的90後小將,也馬上奔四了,留給他們的時間已經不多,我們也仍然在保持期待。而年輕人似乎更傾向於維持佛系的競爭格局。既來之則安之,若是要保持巔峰狀態,恐需在發球、正反手、網前等一系列涵蓋的所有技術環節全部搞定,才可以在大佬級選手、黑馬與路人甲之間任意遊走。

如何看待網壇四巨頭與掙扎逃離湖底的小將?

就目前來講,年輕球員顯然沒有做好準備。

在今年的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中,賽會7號種子西西帕斯苦戰5盤不敵NO.89法比亞諾;迪米持續低迷,先下兩盤被法國資格賽選手穆泰特逆轉,連續兩年止步首輪;賽會5號種子蒂姆寶寶以7-6先下一城後,被美國發球大炮奎雷伊三盤逆轉,連續兩年一輪遊;賽會6號種子小茲維列夫也同樣在先勝一盤的情況下,被世界排名僅124位的捷克球員維塞利連扳三盤逆轉。

在上面這段大約150字的敘述中,“逆轉”二字出現了三次。新生代佼佼者幾乎全在溫網碰壁,除了可能因為賽程中段略顯疲態,還可能承受了來自外界更多的關注和壓力,還因為本身的技術能力可能不適用於節奏當道的草地,譬如擅長紅土的蒂姆和擅長硬地的小茲維列夫。但是西西帕斯賽後曾一針見血地道出了冷門不斷傳遞的關鍵信息——年輕人如何才能滿血?還需輸入比賽的經驗值。提高不同賽事和場地的穩定性、增強耐心與專注度,無疑是當下年輕選手和天才少年們急需破解的環節。回顧戈芬的比賽,同樣作為90後軍團的一員,同樣更擅長紅土,面對同樣身材高大的梅德韋傑夫,反而展現出了驚人的爆發力和持久性,厚積薄發五盤艱難勝出。此外,如何對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有較為全面的認知,也是當下年輕人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

網壇四巨頭,由費德勒、納達爾、德約科維奇、穆雷所組成,多多少少看過體育的也略曉一二。自打我小時候起到現在15年,他們4個人的名字總是交替地出現在四大滿貫的榮譽榜。偶爾也有實力派佔據位置,如瓦林卡、德爾波特羅。每當小將開始冒尖兒,很多人總抱著新生代球員將要顛覆十年格局的期望時,初生牛犢依舊沒能扛起網壇的大旗,我們也忽略了四巨頭的長期統治帶來的絕佳效益。

如何看待網壇四巨頭與掙扎逃離湖底的小將?

如果時間追溯到15年前,費德勒當道,納達爾以其紅土優勢不斷威脅費德勒的地位,德約與穆雷始終緊隨其後、不甘落伍,四人之間的強強對決逐漸成為了全世界矚目的焦點,從私下恩恩怨怨,到訓練場的明爭暗鬥,甚至粉絲還加入了“戰鬥”,搞了一次機場的死亡威脅,媒體抓住每一個噱頭主導故事,粉絲關係甚至到了極度危險的程度,公眾一呼百應。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網壇幾乎所有關注點和戲,四巨頭全部承包。

費德勒,20座大滿貫、一串難以打破的記錄、兩對雙胞胎、千萬忠實粉絲……納達爾,驚人的紅土表現和絕無僅有的紅土成績;德約科維奇,穆雷,今年的“退役論”後又選擇復出,滿足了所有人的BIG 4情懷……甚至最近,納達爾又公開表示要與費德勒組成一派,在工會上對抗小德。

如何看待網壇四巨頭與掙扎逃離湖底的小將?

無法細數他們給我們帶來的經典之戰與花邊新聞,2008年費納史詩般的溫網對決,兩個大男孩惺惺相惜、落淚相擁,一句“對不起,羅傑,這次我又贏了”,“賺足”了我們的眼淚和情懷;2009年,費納曠世經典的澳網決賽;2011年,費德勒法網半決賽成功狙擊小德;今年溫網,小德與費德勒“神仙打架”……太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比賽,費納德穆用他們的巔峰佔滿了我對網球的一半記憶。那個時代可能是許多網球人都懷念的階段,年輕小將還沒那麼層出不窮,也沒那麼多曇花一現又捲土重來的後起之秀,前十的水平一向穩定,半決賽和決賽也常常是原班人馬。

如何看待網壇四巨頭與掙扎逃離湖底的小將?

而年輕球員是否真的可以呢?

縱觀90後軍團的其他年輕球員,有率先震盪巨頭格局但穩定性不足的迪米特洛夫,有首奪年終總決賽冠軍氣勢如虹的薩沙,有去年傷愈復出成績起伏法網高掛免戰牌的拉奧尼奇,有頻受傷病困擾成績起伏不定的參賽狂魔戈芬,善打雞血卻始終站在風口浪尖的克耶高斯……這些球員也慢慢從“新生代”晉升為“中生代”,打法獨具特色,秉性大不相同,有漸入佳境,有厚積薄發,有破釜沉舟,有涅槃重生。年輕人到底能不能接過BIG 3的大旗呢?向來被外界頻頻看好的90後小將,也馬上奔四了,留給他們的時間已經不多,我們也仍然在保持期待。而年輕人似乎更傾向於維持佛系的競爭格局。既來之則安之,若是要保持巔峰狀態,恐需在發球、正反手、網前等一系列涵蓋的所有技術環節全部搞定,才可以在大佬級選手、黑馬與路人甲之間任意遊走。

如何看待網壇四巨頭與掙扎逃離湖底的小將?

就目前來講,年輕球員顯然沒有做好準備。

在今年的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中,賽會7號種子西西帕斯苦戰5盤不敵NO.89法比亞諾;迪米持續低迷,先下兩盤被法國資格賽選手穆泰特逆轉,連續兩年止步首輪;賽會5號種子蒂姆寶寶以7-6先下一城後,被美國發球大炮奎雷伊三盤逆轉,連續兩年一輪遊;賽會6號種子小茲維列夫也同樣在先勝一盤的情況下,被世界排名僅124位的捷克球員維塞利連扳三盤逆轉。

在上面這段大約150字的敘述中,“逆轉”二字出現了三次。新生代佼佼者幾乎全在溫網碰壁,除了可能因為賽程中段略顯疲態,還可能承受了來自外界更多的關注和壓力,還因為本身的技術能力可能不適用於節奏當道的草地,譬如擅長紅土的蒂姆和擅長硬地的小茲維列夫。但是西西帕斯賽後曾一針見血地道出了冷門不斷傳遞的關鍵信息——年輕人如何才能滿血?還需輸入比賽的經驗值。提高不同賽事和場地的穩定性、增強耐心與專注度,無疑是當下年輕選手和天才少年們急需破解的環節。回顧戈芬的比賽,同樣作為90後軍團的一員,同樣更擅長紅土,面對同樣身材高大的梅德韋傑夫,反而展現出了驚人的爆發力和持久性,厚積薄發五盤艱難勝出。此外,如何對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有較為全面的認知,也是當下年輕人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如何看待網壇四巨頭與掙扎逃離湖底的小將?

原來跟隨在BIG 3身後有一大批中生代球員,譬如德爾波特羅、瓦林卡、特松加、伯蒂奇等人,他們曾對於BIG 3時代的網壇格局貢獻了相當大的努力,甚至書寫了不少值得載入史冊的五盤大戰和史詩對決。但時過境遷,他們真能如當初那般與三巨頭棋逢對手嗎?老將紛紛進入迷茫期,如果年輕人仍不能交出滿意的答卷,青黃不接的時代就即將到來,他們的世界排名是不是也名存實亡了呢?

"

網壇四巨頭,由費德勒、納達爾、德約科維奇、穆雷所組成,多多少少看過體育的也略曉一二。自打我小時候起到現在15年,他們4個人的名字總是交替地出現在四大滿貫的榮譽榜。偶爾也有實力派佔據位置,如瓦林卡、德爾波特羅。每當小將開始冒尖兒,很多人總抱著新生代球員將要顛覆十年格局的期望時,初生牛犢依舊沒能扛起網壇的大旗,我們也忽略了四巨頭的長期統治帶來的絕佳效益。

如何看待網壇四巨頭與掙扎逃離湖底的小將?

如果時間追溯到15年前,費德勒當道,納達爾以其紅土優勢不斷威脅費德勒的地位,德約與穆雷始終緊隨其後、不甘落伍,四人之間的強強對決逐漸成為了全世界矚目的焦點,從私下恩恩怨怨,到訓練場的明爭暗鬥,甚至粉絲還加入了“戰鬥”,搞了一次機場的死亡威脅,媒體抓住每一個噱頭主導故事,粉絲關係甚至到了極度危險的程度,公眾一呼百應。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網壇幾乎所有關注點和戲,四巨頭全部承包。

費德勒,20座大滿貫、一串難以打破的記錄、兩對雙胞胎、千萬忠實粉絲……納達爾,驚人的紅土表現和絕無僅有的紅土成績;德約科維奇,穆雷,今年的“退役論”後又選擇復出,滿足了所有人的BIG 4情懷……甚至最近,納達爾又公開表示要與費德勒組成一派,在工會上對抗小德。

如何看待網壇四巨頭與掙扎逃離湖底的小將?

無法細數他們給我們帶來的經典之戰與花邊新聞,2008年費納史詩般的溫網對決,兩個大男孩惺惺相惜、落淚相擁,一句“對不起,羅傑,這次我又贏了”,“賺足”了我們的眼淚和情懷;2009年,費納曠世經典的澳網決賽;2011年,費德勒法網半決賽成功狙擊小德;今年溫網,小德與費德勒“神仙打架”……太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比賽,費納德穆用他們的巔峰佔滿了我對網球的一半記憶。那個時代可能是許多網球人都懷念的階段,年輕小將還沒那麼層出不窮,也沒那麼多曇花一現又捲土重來的後起之秀,前十的水平一向穩定,半決賽和決賽也常常是原班人馬。

如何看待網壇四巨頭與掙扎逃離湖底的小將?

而年輕球員是否真的可以呢?

縱觀90後軍團的其他年輕球員,有率先震盪巨頭格局但穩定性不足的迪米特洛夫,有首奪年終總決賽冠軍氣勢如虹的薩沙,有去年傷愈復出成績起伏法網高掛免戰牌的拉奧尼奇,有頻受傷病困擾成績起伏不定的參賽狂魔戈芬,善打雞血卻始終站在風口浪尖的克耶高斯……這些球員也慢慢從“新生代”晉升為“中生代”,打法獨具特色,秉性大不相同,有漸入佳境,有厚積薄發,有破釜沉舟,有涅槃重生。年輕人到底能不能接過BIG 3的大旗呢?向來被外界頻頻看好的90後小將,也馬上奔四了,留給他們的時間已經不多,我們也仍然在保持期待。而年輕人似乎更傾向於維持佛系的競爭格局。既來之則安之,若是要保持巔峰狀態,恐需在發球、正反手、網前等一系列涵蓋的所有技術環節全部搞定,才可以在大佬級選手、黑馬與路人甲之間任意遊走。

如何看待網壇四巨頭與掙扎逃離湖底的小將?

就目前來講,年輕球員顯然沒有做好準備。

在今年的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中,賽會7號種子西西帕斯苦戰5盤不敵NO.89法比亞諾;迪米持續低迷,先下兩盤被法國資格賽選手穆泰特逆轉,連續兩年止步首輪;賽會5號種子蒂姆寶寶以7-6先下一城後,被美國發球大炮奎雷伊三盤逆轉,連續兩年一輪遊;賽會6號種子小茲維列夫也同樣在先勝一盤的情況下,被世界排名僅124位的捷克球員維塞利連扳三盤逆轉。

在上面這段大約150字的敘述中,“逆轉”二字出現了三次。新生代佼佼者幾乎全在溫網碰壁,除了可能因為賽程中段略顯疲態,還可能承受了來自外界更多的關注和壓力,還因為本身的技術能力可能不適用於節奏當道的草地,譬如擅長紅土的蒂姆和擅長硬地的小茲維列夫。但是西西帕斯賽後曾一針見血地道出了冷門不斷傳遞的關鍵信息——年輕人如何才能滿血?還需輸入比賽的經驗值。提高不同賽事和場地的穩定性、增強耐心與專注度,無疑是當下年輕選手和天才少年們急需破解的環節。回顧戈芬的比賽,同樣作為90後軍團的一員,同樣更擅長紅土,面對同樣身材高大的梅德韋傑夫,反而展現出了驚人的爆發力和持久性,厚積薄發五盤艱難勝出。此外,如何對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有較為全面的認知,也是當下年輕人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如何看待網壇四巨頭與掙扎逃離湖底的小將?

原來跟隨在BIG 3身後有一大批中生代球員,譬如德爾波特羅、瓦林卡、特松加、伯蒂奇等人,他們曾對於BIG 3時代的網壇格局貢獻了相當大的努力,甚至書寫了不少值得載入史冊的五盤大戰和史詩對決。但時過境遷,他們真能如當初那般與三巨頭棋逢對手嗎?老將紛紛進入迷茫期,如果年輕人仍不能交出滿意的答卷,青黃不接的時代就即將到來,他們的世界排名是不是也名存實亡了呢?

如何看待網壇四巨頭與掙扎逃離湖底的小將?

不過,換個角度來想,雖然無一能扛起90後的大旗並徹底顛覆BIG 4的強大王朝,但始終交替著威脅和試圖改寫10多年來的網壇格局,所以少了一個都會覺得缺少了點風華正茂和盛氣凌人。他們當中有的出言不遜,把自負擺上檯面,有的八卦纏身,承包了網壇外吃瓜群眾一整季的連續劇,有的也默默“剷除”黑馬,為四巨頭的最終奪冠鋪路……儘管前輩所築的城池固若金湯,儘管粉絲群體是小巫見大巫,但他們仍不懼噓聲、力爭上游,像是一群初來乍到的野獸,同獅王們在森林裡拼殺搶奪,他們骨子裡的好強與執拗功不可沒。競技賽場總需要點菸火氣,peace&love也不足以融為一首激流勇進的網壇協奏曲,好在年輕人都勇敢做自己,葆有著力爭上游、你死我活的腔調,BIG 4時代才不會顯得那樣單調無趣。我們是不是也該慶幸有這樣一群願意拼盡全力接棒網壇的小夥子們呢?

"

網壇四巨頭,由費德勒、納達爾、德約科維奇、穆雷所組成,多多少少看過體育的也略曉一二。自打我小時候起到現在15年,他們4個人的名字總是交替地出現在四大滿貫的榮譽榜。偶爾也有實力派佔據位置,如瓦林卡、德爾波特羅。每當小將開始冒尖兒,很多人總抱著新生代球員將要顛覆十年格局的期望時,初生牛犢依舊沒能扛起網壇的大旗,我們也忽略了四巨頭的長期統治帶來的絕佳效益。

如何看待網壇四巨頭與掙扎逃離湖底的小將?

如果時間追溯到15年前,費德勒當道,納達爾以其紅土優勢不斷威脅費德勒的地位,德約與穆雷始終緊隨其後、不甘落伍,四人之間的強強對決逐漸成為了全世界矚目的焦點,從私下恩恩怨怨,到訓練場的明爭暗鬥,甚至粉絲還加入了“戰鬥”,搞了一次機場的死亡威脅,媒體抓住每一個噱頭主導故事,粉絲關係甚至到了極度危險的程度,公眾一呼百應。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網壇幾乎所有關注點和戲,四巨頭全部承包。

費德勒,20座大滿貫、一串難以打破的記錄、兩對雙胞胎、千萬忠實粉絲……納達爾,驚人的紅土表現和絕無僅有的紅土成績;德約科維奇,穆雷,今年的“退役論”後又選擇復出,滿足了所有人的BIG 4情懷……甚至最近,納達爾又公開表示要與費德勒組成一派,在工會上對抗小德。

如何看待網壇四巨頭與掙扎逃離湖底的小將?

無法細數他們給我們帶來的經典之戰與花邊新聞,2008年費納史詩般的溫網對決,兩個大男孩惺惺相惜、落淚相擁,一句“對不起,羅傑,這次我又贏了”,“賺足”了我們的眼淚和情懷;2009年,費納曠世經典的澳網決賽;2011年,費德勒法網半決賽成功狙擊小德;今年溫網,小德與費德勒“神仙打架”……太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比賽,費納德穆用他們的巔峰佔滿了我對網球的一半記憶。那個時代可能是許多網球人都懷念的階段,年輕小將還沒那麼層出不窮,也沒那麼多曇花一現又捲土重來的後起之秀,前十的水平一向穩定,半決賽和決賽也常常是原班人馬。

如何看待網壇四巨頭與掙扎逃離湖底的小將?

而年輕球員是否真的可以呢?

縱觀90後軍團的其他年輕球員,有率先震盪巨頭格局但穩定性不足的迪米特洛夫,有首奪年終總決賽冠軍氣勢如虹的薩沙,有去年傷愈復出成績起伏法網高掛免戰牌的拉奧尼奇,有頻受傷病困擾成績起伏不定的參賽狂魔戈芬,善打雞血卻始終站在風口浪尖的克耶高斯……這些球員也慢慢從“新生代”晉升為“中生代”,打法獨具特色,秉性大不相同,有漸入佳境,有厚積薄發,有破釜沉舟,有涅槃重生。年輕人到底能不能接過BIG 3的大旗呢?向來被外界頻頻看好的90後小將,也馬上奔四了,留給他們的時間已經不多,我們也仍然在保持期待。而年輕人似乎更傾向於維持佛系的競爭格局。既來之則安之,若是要保持巔峰狀態,恐需在發球、正反手、網前等一系列涵蓋的所有技術環節全部搞定,才可以在大佬級選手、黑馬與路人甲之間任意遊走。

如何看待網壇四巨頭與掙扎逃離湖底的小將?

就目前來講,年輕球員顯然沒有做好準備。

在今年的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中,賽會7號種子西西帕斯苦戰5盤不敵NO.89法比亞諾;迪米持續低迷,先下兩盤被法國資格賽選手穆泰特逆轉,連續兩年止步首輪;賽會5號種子蒂姆寶寶以7-6先下一城後,被美國發球大炮奎雷伊三盤逆轉,連續兩年一輪遊;賽會6號種子小茲維列夫也同樣在先勝一盤的情況下,被世界排名僅124位的捷克球員維塞利連扳三盤逆轉。

在上面這段大約150字的敘述中,“逆轉”二字出現了三次。新生代佼佼者幾乎全在溫網碰壁,除了可能因為賽程中段略顯疲態,還可能承受了來自外界更多的關注和壓力,還因為本身的技術能力可能不適用於節奏當道的草地,譬如擅長紅土的蒂姆和擅長硬地的小茲維列夫。但是西西帕斯賽後曾一針見血地道出了冷門不斷傳遞的關鍵信息——年輕人如何才能滿血?還需輸入比賽的經驗值。提高不同賽事和場地的穩定性、增強耐心與專注度,無疑是當下年輕選手和天才少年們急需破解的環節。回顧戈芬的比賽,同樣作為90後軍團的一員,同樣更擅長紅土,面對同樣身材高大的梅德韋傑夫,反而展現出了驚人的爆發力和持久性,厚積薄發五盤艱難勝出。此外,如何對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有較為全面的認知,也是當下年輕人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如何看待網壇四巨頭與掙扎逃離湖底的小將?

原來跟隨在BIG 3身後有一大批中生代球員,譬如德爾波特羅、瓦林卡、特松加、伯蒂奇等人,他們曾對於BIG 3時代的網壇格局貢獻了相當大的努力,甚至書寫了不少值得載入史冊的五盤大戰和史詩對決。但時過境遷,他們真能如當初那般與三巨頭棋逢對手嗎?老將紛紛進入迷茫期,如果年輕人仍不能交出滿意的答卷,青黃不接的時代就即將到來,他們的世界排名是不是也名存實亡了呢?

如何看待網壇四巨頭與掙扎逃離湖底的小將?

不過,換個角度來想,雖然無一能扛起90後的大旗並徹底顛覆BIG 4的強大王朝,但始終交替著威脅和試圖改寫10多年來的網壇格局,所以少了一個都會覺得缺少了點風華正茂和盛氣凌人。他們當中有的出言不遜,把自負擺上檯面,有的八卦纏身,承包了網壇外吃瓜群眾一整季的連續劇,有的也默默“剷除”黑馬,為四巨頭的最終奪冠鋪路……儘管前輩所築的城池固若金湯,儘管粉絲群體是小巫見大巫,但他們仍不懼噓聲、力爭上游,像是一群初來乍到的野獸,同獅王們在森林裡拼殺搶奪,他們骨子裡的好強與執拗功不可沒。競技賽場總需要點菸火氣,peace&love也不足以融為一首激流勇進的網壇協奏曲,好在年輕人都勇敢做自己,葆有著力爭上游、你死我活的腔調,BIG 4時代才不會顯得那樣單調無趣。我們是不是也該慶幸有這樣一群願意拼盡全力接棒網壇的小夥子們呢?

如何看待網壇四巨頭與掙扎逃離湖底的小將?

大概是費納德穆引領的時代太深入人心了,即便有層出不窮的年輕小將殺出重圍,四人中也總有一人能夠成為最終的勝者,近13年絕大多數的大滿貫都由他們奪得。不過隨著時間流逝,傷病頻發,腳步慢了,連發際線都難以拯救,網壇異軍突起,更具天賦和更好訓練條件的年少球員對神壇之位虎視眈眈,在BIG 4的激發下也展現了頑強的生長力和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衝勁兒。我們很幸運目睹了BIG 4追趕記錄並創造歷史的過程,也見證了各方死忠粉們從“打死不相往來”的狀態昇華到了惺惺相惜溫柔相待的程度,但更欣慰年輕球員能夠慢慢承擔起接班的重任並逐漸確立起網壇地位。正因為有了他們激流勇進、力爭上游的姿態,後生可畏的年代才就此拉開序幕。明日之星的高光時刻可能遲到,但後起之秀的摸爬滾打從未缺席。

"

網壇四巨頭,由費德勒、納達爾、德約科維奇、穆雷所組成,多多少少看過體育的也略曉一二。自打我小時候起到現在15年,他們4個人的名字總是交替地出現在四大滿貫的榮譽榜。偶爾也有實力派佔據位置,如瓦林卡、德爾波特羅。每當小將開始冒尖兒,很多人總抱著新生代球員將要顛覆十年格局的期望時,初生牛犢依舊沒能扛起網壇的大旗,我們也忽略了四巨頭的長期統治帶來的絕佳效益。

如何看待網壇四巨頭與掙扎逃離湖底的小將?

如果時間追溯到15年前,費德勒當道,納達爾以其紅土優勢不斷威脅費德勒的地位,德約與穆雷始終緊隨其後、不甘落伍,四人之間的強強對決逐漸成為了全世界矚目的焦點,從私下恩恩怨怨,到訓練場的明爭暗鬥,甚至粉絲還加入了“戰鬥”,搞了一次機場的死亡威脅,媒體抓住每一個噱頭主導故事,粉絲關係甚至到了極度危險的程度,公眾一呼百應。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網壇幾乎所有關注點和戲,四巨頭全部承包。

費德勒,20座大滿貫、一串難以打破的記錄、兩對雙胞胎、千萬忠實粉絲……納達爾,驚人的紅土表現和絕無僅有的紅土成績;德約科維奇,穆雷,今年的“退役論”後又選擇復出,滿足了所有人的BIG 4情懷……甚至最近,納達爾又公開表示要與費德勒組成一派,在工會上對抗小德。

如何看待網壇四巨頭與掙扎逃離湖底的小將?

無法細數他們給我們帶來的經典之戰與花邊新聞,2008年費納史詩般的溫網對決,兩個大男孩惺惺相惜、落淚相擁,一句“對不起,羅傑,這次我又贏了”,“賺足”了我們的眼淚和情懷;2009年,費納曠世經典的澳網決賽;2011年,費德勒法網半決賽成功狙擊小德;今年溫網,小德與費德勒“神仙打架”……太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比賽,費納德穆用他們的巔峰佔滿了我對網球的一半記憶。那個時代可能是許多網球人都懷念的階段,年輕小將還沒那麼層出不窮,也沒那麼多曇花一現又捲土重來的後起之秀,前十的水平一向穩定,半決賽和決賽也常常是原班人馬。

如何看待網壇四巨頭與掙扎逃離湖底的小將?

而年輕球員是否真的可以呢?

縱觀90後軍團的其他年輕球員,有率先震盪巨頭格局但穩定性不足的迪米特洛夫,有首奪年終總決賽冠軍氣勢如虹的薩沙,有去年傷愈復出成績起伏法網高掛免戰牌的拉奧尼奇,有頻受傷病困擾成績起伏不定的參賽狂魔戈芬,善打雞血卻始終站在風口浪尖的克耶高斯……這些球員也慢慢從“新生代”晉升為“中生代”,打法獨具特色,秉性大不相同,有漸入佳境,有厚積薄發,有破釜沉舟,有涅槃重生。年輕人到底能不能接過BIG 3的大旗呢?向來被外界頻頻看好的90後小將,也馬上奔四了,留給他們的時間已經不多,我們也仍然在保持期待。而年輕人似乎更傾向於維持佛系的競爭格局。既來之則安之,若是要保持巔峰狀態,恐需在發球、正反手、網前等一系列涵蓋的所有技術環節全部搞定,才可以在大佬級選手、黑馬與路人甲之間任意遊走。

如何看待網壇四巨頭與掙扎逃離湖底的小將?

就目前來講,年輕球員顯然沒有做好準備。

在今年的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中,賽會7號種子西西帕斯苦戰5盤不敵NO.89法比亞諾;迪米持續低迷,先下兩盤被法國資格賽選手穆泰特逆轉,連續兩年止步首輪;賽會5號種子蒂姆寶寶以7-6先下一城後,被美國發球大炮奎雷伊三盤逆轉,連續兩年一輪遊;賽會6號種子小茲維列夫也同樣在先勝一盤的情況下,被世界排名僅124位的捷克球員維塞利連扳三盤逆轉。

在上面這段大約150字的敘述中,“逆轉”二字出現了三次。新生代佼佼者幾乎全在溫網碰壁,除了可能因為賽程中段略顯疲態,還可能承受了來自外界更多的關注和壓力,還因為本身的技術能力可能不適用於節奏當道的草地,譬如擅長紅土的蒂姆和擅長硬地的小茲維列夫。但是西西帕斯賽後曾一針見血地道出了冷門不斷傳遞的關鍵信息——年輕人如何才能滿血?還需輸入比賽的經驗值。提高不同賽事和場地的穩定性、增強耐心與專注度,無疑是當下年輕選手和天才少年們急需破解的環節。回顧戈芬的比賽,同樣作為90後軍團的一員,同樣更擅長紅土,面對同樣身材高大的梅德韋傑夫,反而展現出了驚人的爆發力和持久性,厚積薄發五盤艱難勝出。此外,如何對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有較為全面的認知,也是當下年輕人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如何看待網壇四巨頭與掙扎逃離湖底的小將?

原來跟隨在BIG 3身後有一大批中生代球員,譬如德爾波特羅、瓦林卡、特松加、伯蒂奇等人,他們曾對於BIG 3時代的網壇格局貢獻了相當大的努力,甚至書寫了不少值得載入史冊的五盤大戰和史詩對決。但時過境遷,他們真能如當初那般與三巨頭棋逢對手嗎?老將紛紛進入迷茫期,如果年輕人仍不能交出滿意的答卷,青黃不接的時代就即將到來,他們的世界排名是不是也名存實亡了呢?

如何看待網壇四巨頭與掙扎逃離湖底的小將?

不過,換個角度來想,雖然無一能扛起90後的大旗並徹底顛覆BIG 4的強大王朝,但始終交替著威脅和試圖改寫10多年來的網壇格局,所以少了一個都會覺得缺少了點風華正茂和盛氣凌人。他們當中有的出言不遜,把自負擺上檯面,有的八卦纏身,承包了網壇外吃瓜群眾一整季的連續劇,有的也默默“剷除”黑馬,為四巨頭的最終奪冠鋪路……儘管前輩所築的城池固若金湯,儘管粉絲群體是小巫見大巫,但他們仍不懼噓聲、力爭上游,像是一群初來乍到的野獸,同獅王們在森林裡拼殺搶奪,他們骨子裡的好強與執拗功不可沒。競技賽場總需要點菸火氣,peace&love也不足以融為一首激流勇進的網壇協奏曲,好在年輕人都勇敢做自己,葆有著力爭上游、你死我活的腔調,BIG 4時代才不會顯得那樣單調無趣。我們是不是也該慶幸有這樣一群願意拼盡全力接棒網壇的小夥子們呢?

如何看待網壇四巨頭與掙扎逃離湖底的小將?

大概是費納德穆引領的時代太深入人心了,即便有層出不窮的年輕小將殺出重圍,四人中也總有一人能夠成為最終的勝者,近13年絕大多數的大滿貫都由他們奪得。不過隨著時間流逝,傷病頻發,腳步慢了,連發際線都難以拯救,網壇異軍突起,更具天賦和更好訓練條件的年少球員對神壇之位虎視眈眈,在BIG 4的激發下也展現了頑強的生長力和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衝勁兒。我們很幸運目睹了BIG 4追趕記錄並創造歷史的過程,也見證了各方死忠粉們從“打死不相往來”的狀態昇華到了惺惺相惜溫柔相待的程度,但更欣慰年輕球員能夠慢慢承擔起接班的重任並逐漸確立起網壇地位。正因為有了他們激流勇進、力爭上游的姿態,後生可畏的年代才就此拉開序幕。明日之星的高光時刻可能遲到,但後起之秀的摸爬滾打從未缺席。

如何看待網壇四巨頭與掙扎逃離湖底的小將?

最初,我們常常單純地只要偶像拿冠軍拿到手軟;後來,我們常常回望過去令世人矚目和驚歎的英雄對決與偉大時代。但同時,我們也永遠對年輕小將充滿期待,接班人很難當,但一場場網壇經典之作是公眾都願意買單的,只是網壇還正處於一個過渡階段。靜待花開會有時,一切都順其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