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參考|“很多人沒有意識到,中美兩國有多麼相似”

“我有一個美國夢,但是由‘中國製造’。”當片尾鏡頭定格在這句話時,劇場內響起一片掌聲。

《善良的天使》紀錄片首映禮暨中美關係的未來研討會於11月24日在北京舉行,由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與東註文化聯合舉辦,美國駐華大使特里·布蘭斯塔德出席當天活動。

這是一場獨特的首映禮。沒有明星,主創團隊卻星光熠熠:兩屆奧斯卡獲獎導演柯文思執導,美國知名製作人威廉·蒙代爾和中方製片人韓軼聯合制片。沒有紅毯,海報主題詞卻力透紙背:“普通人的信念,推動中美關係堅定向前。”

製片人威廉·蒙代爾在接受本網專訪時表示,他製作紀錄片的初心就是“通過講述普通美國人和普通中國人的故事,努力化解雙方的誤解”。CCG主任王輝耀在首映禮上致辭說,在中美即將迎來建交40週年之際,該紀錄片的出品恰逢其時,在中美關係的關鍵十字路口為兩國帶來新思考。

銳參考|“很多人沒有意識到,中美兩國有多麼相似”

11月24日紀錄片《善良的天使》在北京舉辦首映禮,出席的有美國駐華大使特里·布蘭斯塔德(右二)、美方製片人威廉·蒙代爾(右四)、中方製片人韓軼(右六)、導演柯文思(右七)以及影片中主角之一梅莫(右八)等。(CCG供圖)

普通人彌合“信息赤字”

《善良的天使》以基辛格談論中美關係為開場,採訪了一些國際政要和名人,如美國前國務卿詹姆斯·貝克、馬德琳·奧爾布賴特,中國香港前行政長官董建華等。不過故事的主角並不是他們,而是那些為跨越兩國地域和文化差異做出自覺和不自覺努力的普通人。這些普通人有將珠算文化傳授給美國孩子的數學老師,有前往亞拉巴馬州中國工廠工作的移民工人,還有在美國艾奧瓦州馬斯卡廷建立“中美友好屋”的中國企業家等。

影片講述的故事之一發生在美國亞拉巴馬州最貧窮的村鎮托馬斯維爾,中國公司在這裡開設了銅礦廠,為當地解決了300多人的就業問題,讓這個30多年來都沒有外來投資的地方重獲新生。當地一位美國女性下班回到家,欣慰地看著做作業的孩子,這個月她剛從當地的中國企業領到工資給孩子繳納學費。不同於美國政客口中“中國企業搶走美國人飯碗”的說辭,這樣“普通美國人的故事”向觀眾真實地展示了中美友好往來為兩國人民帶來切身的改變和收益。

導演柯文思說,在許多美國人的眼中,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是遠在大洋彼岸孤獨神祕的挑釁者,甚至是敵人。但其實中國並不神祕,他希望兩國人民能借此片增進彼此瞭解。影片主創團隊一致認為,與其說中美之間存在“信任赤字”,不如說中美之間存在“信息赤字”。影片中這些“民間外交官”的故事能幫助搭建兩國交流和互信的橋樑。

製片人韓軼說,這就是該片精雕細刻五年、跨越四大洲拍攝、腳本累計超過850個小時的原因所在,他們希望尋找這些普通人的故事,並將之串成一串珍珠。

美國人對中國瞭解遠遠不夠

蒙代爾認為,相對而言,中國對美國的瞭解遠多於美國對中國的瞭解。美國民眾對中國的好奇心可以說在兩年前都沒有如今這麼強烈。部分原因是特朗普在總統競選中提到了中國——儘管不一定是正面評價,但引發了美國公眾對中國的好奇心。美國人這才意識到他們實在太缺乏對中國的瞭解。

蒙代爾認為應該激發更多美國人對中國的好奇心和關注度,藉助電影可能是方法之一。當年美國總統候選人艾伯特·戈爾為了讓公眾關注全球變暖問題,親自出演紀錄片《難以忽視的真相》,出乎意料地收穫過億票房。特朗普在總統競選時涉及中國的話題有可能推動更多美國人走進影院。蒙代爾希望屆時該影片可以化解中美雙方對彼此的誤解。比如,很多中國人不理解,美國雖然非常發達,但仍有很多不發達的地區。這些急需外部投資的地方其實為中美兩國提供了合作機會。

普通美國人通常只看到赴美旅遊的中國遊客,然而正如美國黑石集團主席蘇世民在影片裡所說:“我們認為他們很富裕,但他們認為自己還不夠富裕。”很多美國人沒有意識到中美兩國有很多相似點。比如,中國在享受發展紅利的同時也為全球化付出代價。

中國的付出配得上它的繁榮

來自雲南小山村的工人保萬利在埃塞爾比亞的山區修橋。遠在他鄉已三年之久,他錯過了兒子的出生。由於當地通信問題,他和妻子通電話都要爬到山頂或高處去。電話打通了,這頭聽著兒子的咿呀學語聲,電話那頭的妻子眼泛淚花……這正是蒙代爾在影片裡展示中國承受全球化代價的視角之一。

中國有6000萬留守兒童,佔中國兒童總人數的五分之一。這些兒童不得不和父母分開,由祖父母撫養長大。而西方世界對這樣的中國社會形態並不瞭解。

這種中國人已熟知的常態在柯文思看來是“最令他感動的故事”,也是“西方人眼中很難想象的犧牲”。他說:“中國的復興之路並不容易,中國人配得上他們現在擁有的經濟發展程度。”

在首映禮觀影之後,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指出,希望能有更多的類似影片在美國放映,讓美國人瞭解中國對開放型世界經濟抱有善意,中國靠自己的努力得到今天。

“民間外交家”搭建溝通橋樑

片尾擁有“中國製造”美國夢的梅莫·馬塔來自美國得州,他在上海擔任一所學校橄欖球隊的教練,娶了中國妻子。工作中,馬塔要求中國學生自己穿球服,不能由父母代勞,學生家長也慢慢習慣了這位“洋教練”倡導獨立自主的西式教育。生活中,夫妻二人手拉手在鄉下田間散步,相約年老後回到這個安靜的地方生活。

點滴平凡的畫面讓觀眾幾乎忘卻這是多元文化家庭,美國人與中國人其實多麼相似,大家的目標、夢想與期待同樣是更美好的未來。

蒙代爾說,如果我們遵循一種所謂“民間外交家”的做法,推動普通的美國人和中國人搭建互相瞭解的橋樑,彌合雙方的差異,那麼中美關係就可以從彼此容忍差異的現狀,發展到化差異為資源的未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