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末期納粹德國陸軍處在設計階段的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原型'

"
"
二戰末期納粹德國陸軍處在設計階段的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原型

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德語Grossfuss Sturmgewehr)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由德國Grossfuss(格羅斯福斯)公司的設計師Kurt Horn(庫爾霍恩)開發的原型武器。格羅斯福斯公司因生產MG 42通用機槍(GPMG)而著稱。

在二戰進行到最後階段,進攻德國的蘇聯紅軍繳獲了9支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原型機,其中5支是在德國庫默斯多夫(Kummersdorf)試驗場發現的。直到1945年,在庫默斯多夫還設立了德國陸軍的武器辦公室,該辦公室還設有炮兵系列未來武器開發中心。

"
二戰末期納粹德國陸軍處在設計階段的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原型

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德語Grossfuss Sturmgewehr)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由德國Grossfuss(格羅斯福斯)公司的設計師Kurt Horn(庫爾霍恩)開發的原型武器。格羅斯福斯公司因生產MG 42通用機槍(GPMG)而著稱。

在二戰進行到最後階段,進攻德國的蘇聯紅軍繳獲了9支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原型機,其中5支是在德國庫默斯多夫(Kummersdorf)試驗場發現的。直到1945年,在庫默斯多夫還設立了德國陸軍的武器辦公室,該辦公室還設有炮兵系列未來武器開發中心。

二戰末期納粹德國陸軍處在設計階段的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原型

"
二戰末期納粹德國陸軍處在設計階段的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原型

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德語Grossfuss Sturmgewehr)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由德國Grossfuss(格羅斯福斯)公司的設計師Kurt Horn(庫爾霍恩)開發的原型武器。格羅斯福斯公司因生產MG 42通用機槍(GPMG)而著稱。

在二戰進行到最後階段,進攻德國的蘇聯紅軍繳獲了9支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原型機,其中5支是在德國庫默斯多夫(Kummersdorf)試驗場發現的。直到1945年,在庫默斯多夫還設立了德國陸軍的武器辦公室,該辦公室還設有炮兵系列未來武器開發中心。

二戰末期納粹德國陸軍處在設計階段的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原型

二戰末期納粹德國陸軍處在設計階段的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原型

據蘇聯文件資料顯示,這些槍被蘇聯稱為“Avtomat Horn”(霍恩突擊步槍)。根據維基百科提供的資料,當時蘇聯紅軍還抓獲了設計師本人以及槍的原理圖。霍恩大部分時間都在蘇聯的74號工廠工作,也就是後來的Izmash(伊熱夫斯克機器製造廠),這其中還包括其他著名的德國武器設計師,如Hugo Schmeisser(其父親就是有名的Louis Schmeisser“路易斯·施邁瑟”),他開發了著名的MP 44(StG 44)突擊步槍。

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究竟生產了多少具體數量不詳,根據蘇聯提供的資料顯示,從當時繳獲的圖紙和樣本分析,該槍在尺寸上有明顯差異,由此證明該槍仍然處於設計修改階段。

"
二戰末期納粹德國陸軍處在設計階段的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原型

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德語Grossfuss Sturmgewehr)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由德國Grossfuss(格羅斯福斯)公司的設計師Kurt Horn(庫爾霍恩)開發的原型武器。格羅斯福斯公司因生產MG 42通用機槍(GPMG)而著稱。

在二戰進行到最後階段,進攻德國的蘇聯紅軍繳獲了9支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原型機,其中5支是在德國庫默斯多夫(Kummersdorf)試驗場發現的。直到1945年,在庫默斯多夫還設立了德國陸軍的武器辦公室,該辦公室還設有炮兵系列未來武器開發中心。

二戰末期納粹德國陸軍處在設計階段的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原型

二戰末期納粹德國陸軍處在設計階段的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原型

據蘇聯文件資料顯示,這些槍被蘇聯稱為“Avtomat Horn”(霍恩突擊步槍)。根據維基百科提供的資料,當時蘇聯紅軍還抓獲了設計師本人以及槍的原理圖。霍恩大部分時間都在蘇聯的74號工廠工作,也就是後來的Izmash(伊熱夫斯克機器製造廠),這其中還包括其他著名的德國武器設計師,如Hugo Schmeisser(其父親就是有名的Louis Schmeisser“路易斯·施邁瑟”),他開發了著名的MP 44(StG 44)突擊步槍。

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究竟生產了多少具體數量不詳,根據蘇聯提供的資料顯示,從當時繳獲的圖紙和樣本分析,該槍在尺寸上有明顯差異,由此證明該槍仍然處於設計修改階段。

二戰末期納粹德國陸軍處在設計階段的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原型

在庫爾霍恩的個人筆記上曾經記錄到,當年德國Heereswaffenamt(HWA)“陸軍武器辦公室”對原槍設計有如下要求:步槍必須採用槍機後坐操作原理;使用MKB 42(H)步槍的彈匣和彈藥;火力為500發/每分鐘,重量為4千克,與MKb 42(H)的總長度和槍管長度一樣。德國陸軍之所以這樣強調,目的就是,這種操作方式的設計簡單,轉換零部件少且生產成本低。然而,使用7.92×33mm Kurz子彈比衝鋒槍使用的手槍彈威力要大,對槍機的要求相對要高,通常需要一個重約1.5公斤的槍機。

庫爾霍恩找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創新方案,即採用氣體延遲後坐式操作方式(德語:Gasdruckverschluss)。該基本原理就像德國HKP7型手槍一樣,槍在擊發後,部分火藥燃氣從槍管彈膛前方的小孔進入槍管下方的氣室內,當套筒開始後坐時,作用在與套筒前端相連的活塞上的火藥燃氣給套筒一個向前的阻力,這樣就延遲了套筒的後坐,從而減輕了後坐力,使槍支工作更加平穩。這種操作方法將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的槍機重量減輕到大約0.8-0.9公斤。

"
二戰末期納粹德國陸軍處在設計階段的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原型

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德語Grossfuss Sturmgewehr)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由德國Grossfuss(格羅斯福斯)公司的設計師Kurt Horn(庫爾霍恩)開發的原型武器。格羅斯福斯公司因生產MG 42通用機槍(GPMG)而著稱。

在二戰進行到最後階段,進攻德國的蘇聯紅軍繳獲了9支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原型機,其中5支是在德國庫默斯多夫(Kummersdorf)試驗場發現的。直到1945年,在庫默斯多夫還設立了德國陸軍的武器辦公室,該辦公室還設有炮兵系列未來武器開發中心。

二戰末期納粹德國陸軍處在設計階段的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原型

二戰末期納粹德國陸軍處在設計階段的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原型

據蘇聯文件資料顯示,這些槍被蘇聯稱為“Avtomat Horn”(霍恩突擊步槍)。根據維基百科提供的資料,當時蘇聯紅軍還抓獲了設計師本人以及槍的原理圖。霍恩大部分時間都在蘇聯的74號工廠工作,也就是後來的Izmash(伊熱夫斯克機器製造廠),這其中還包括其他著名的德國武器設計師,如Hugo Schmeisser(其父親就是有名的Louis Schmeisser“路易斯·施邁瑟”),他開發了著名的MP 44(StG 44)突擊步槍。

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究竟生產了多少具體數量不詳,根據蘇聯提供的資料顯示,從當時繳獲的圖紙和樣本分析,該槍在尺寸上有明顯差異,由此證明該槍仍然處於設計修改階段。

二戰末期納粹德國陸軍處在設計階段的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原型

在庫爾霍恩的個人筆記上曾經記錄到,當年德國Heereswaffenamt(HWA)“陸軍武器辦公室”對原槍設計有如下要求:步槍必須採用槍機後坐操作原理;使用MKB 42(H)步槍的彈匣和彈藥;火力為500發/每分鐘,重量為4千克,與MKb 42(H)的總長度和槍管長度一樣。德國陸軍之所以這樣強調,目的就是,這種操作方式的設計簡單,轉換零部件少且生產成本低。然而,使用7.92×33mm Kurz子彈比衝鋒槍使用的手槍彈威力要大,對槍機的要求相對要高,通常需要一個重約1.5公斤的槍機。

庫爾霍恩找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創新方案,即採用氣體延遲後坐式操作方式(德語:Gasdruckverschluss)。該基本原理就像德國HKP7型手槍一樣,槍在擊發後,部分火藥燃氣從槍管彈膛前方的小孔進入槍管下方的氣室內,當套筒開始後坐時,作用在與套筒前端相連的活塞上的火藥燃氣給套筒一個向前的阻力,這樣就延遲了套筒的後坐,從而減輕了後坐力,使槍支工作更加平穩。這種操作方法將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的槍機重量減輕到大約0.8-0.9公斤。

二戰末期納粹德國陸軍處在設計階段的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原型

"
二戰末期納粹德國陸軍處在設計階段的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原型

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德語Grossfuss Sturmgewehr)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由德國Grossfuss(格羅斯福斯)公司的設計師Kurt Horn(庫爾霍恩)開發的原型武器。格羅斯福斯公司因生產MG 42通用機槍(GPMG)而著稱。

在二戰進行到最後階段,進攻德國的蘇聯紅軍繳獲了9支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原型機,其中5支是在德國庫默斯多夫(Kummersdorf)試驗場發現的。直到1945年,在庫默斯多夫還設立了德國陸軍的武器辦公室,該辦公室還設有炮兵系列未來武器開發中心。

二戰末期納粹德國陸軍處在設計階段的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原型

二戰末期納粹德國陸軍處在設計階段的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原型

據蘇聯文件資料顯示,這些槍被蘇聯稱為“Avtomat Horn”(霍恩突擊步槍)。根據維基百科提供的資料,當時蘇聯紅軍還抓獲了設計師本人以及槍的原理圖。霍恩大部分時間都在蘇聯的74號工廠工作,也就是後來的Izmash(伊熱夫斯克機器製造廠),這其中還包括其他著名的德國武器設計師,如Hugo Schmeisser(其父親就是有名的Louis Schmeisser“路易斯·施邁瑟”),他開發了著名的MP 44(StG 44)突擊步槍。

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究竟生產了多少具體數量不詳,根據蘇聯提供的資料顯示,從當時繳獲的圖紙和樣本分析,該槍在尺寸上有明顯差異,由此證明該槍仍然處於設計修改階段。

二戰末期納粹德國陸軍處在設計階段的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原型

在庫爾霍恩的個人筆記上曾經記錄到,當年德國Heereswaffenamt(HWA)“陸軍武器辦公室”對原槍設計有如下要求:步槍必須採用槍機後坐操作原理;使用MKB 42(H)步槍的彈匣和彈藥;火力為500發/每分鐘,重量為4千克,與MKb 42(H)的總長度和槍管長度一樣。德國陸軍之所以這樣強調,目的就是,這種操作方式的設計簡單,轉換零部件少且生產成本低。然而,使用7.92×33mm Kurz子彈比衝鋒槍使用的手槍彈威力要大,對槍機的要求相對要高,通常需要一個重約1.5公斤的槍機。

庫爾霍恩找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創新方案,即採用氣體延遲後坐式操作方式(德語:Gasdruckverschluss)。該基本原理就像德國HKP7型手槍一樣,槍在擊發後,部分火藥燃氣從槍管彈膛前方的小孔進入槍管下方的氣室內,當套筒開始後坐時,作用在與套筒前端相連的活塞上的火藥燃氣給套筒一個向前的阻力,這樣就延遲了套筒的後坐,從而減輕了後坐力,使槍支工作更加平穩。這種操作方法將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的槍機重量減輕到大約0.8-0.9公斤。

二戰末期納粹德國陸軍處在設計階段的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原型

二戰末期納粹德國陸軍處在設計階段的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原型

步槍底部視圖和頂視圖

霍恩採用固定在由金屬衝壓而成的槍匣上的槍管,槍管上有一個很像手槍套筒的長槍機。在燃燒室的上方是一個小的氣體活塞,它與燃燒室前面的一個氣口相連;活塞的一端通過接頭連接到槍機,另一端通過一個小彈簧連接到槍匣;隨著槍機進一步向後移動,活塞也略微側向移動,使大部分氣體逸出而不會產生進一步的壓力。小彈簧的作用是確保活塞頭在反向後坐時返回到位。

這種步槍是錘式擊發,採用了相當複雜的火控機構,以防止走火和槍機彈跳。這兩種情況對步槍都是相當危險的,因為該槍的槍機相對要輕得多。蘇聯在戰後的測試中,發現霍恩的步槍有許多不足之處。步槍重心不平衡,拉機柄的拉伸長度令人很不滿意,槍托安裝不牢靠,彈匣釋放不靈活。當然,因為步槍畢竟仍處於發展階段,所有這些問題都可以得到解決。

槍的瞄準範圍固定在300米,配有單發,自動射擊和保險三向選擇開關。該槍的拉機柄有兩個,左右一個,蘇聯測試人員發現這種設計相當無創意,因為它們在自動射擊時可能會彈中操作者的手。

"
二戰末期納粹德國陸軍處在設計階段的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原型

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德語Grossfuss Sturmgewehr)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由德國Grossfuss(格羅斯福斯)公司的設計師Kurt Horn(庫爾霍恩)開發的原型武器。格羅斯福斯公司因生產MG 42通用機槍(GPMG)而著稱。

在二戰進行到最後階段,進攻德國的蘇聯紅軍繳獲了9支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原型機,其中5支是在德國庫默斯多夫(Kummersdorf)試驗場發現的。直到1945年,在庫默斯多夫還設立了德國陸軍的武器辦公室,該辦公室還設有炮兵系列未來武器開發中心。

二戰末期納粹德國陸軍處在設計階段的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原型

二戰末期納粹德國陸軍處在設計階段的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原型

據蘇聯文件資料顯示,這些槍被蘇聯稱為“Avtomat Horn”(霍恩突擊步槍)。根據維基百科提供的資料,當時蘇聯紅軍還抓獲了設計師本人以及槍的原理圖。霍恩大部分時間都在蘇聯的74號工廠工作,也就是後來的Izmash(伊熱夫斯克機器製造廠),這其中還包括其他著名的德國武器設計師,如Hugo Schmeisser(其父親就是有名的Louis Schmeisser“路易斯·施邁瑟”),他開發了著名的MP 44(StG 44)突擊步槍。

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究竟生產了多少具體數量不詳,根據蘇聯提供的資料顯示,從當時繳獲的圖紙和樣本分析,該槍在尺寸上有明顯差異,由此證明該槍仍然處於設計修改階段。

二戰末期納粹德國陸軍處在設計階段的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原型

在庫爾霍恩的個人筆記上曾經記錄到,當年德國Heereswaffenamt(HWA)“陸軍武器辦公室”對原槍設計有如下要求:步槍必須採用槍機後坐操作原理;使用MKB 42(H)步槍的彈匣和彈藥;火力為500發/每分鐘,重量為4千克,與MKb 42(H)的總長度和槍管長度一樣。德國陸軍之所以這樣強調,目的就是,這種操作方式的設計簡單,轉換零部件少且生產成本低。然而,使用7.92×33mm Kurz子彈比衝鋒槍使用的手槍彈威力要大,對槍機的要求相對要高,通常需要一個重約1.5公斤的槍機。

庫爾霍恩找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創新方案,即採用氣體延遲後坐式操作方式(德語:Gasdruckverschluss)。該基本原理就像德國HKP7型手槍一樣,槍在擊發後,部分火藥燃氣從槍管彈膛前方的小孔進入槍管下方的氣室內,當套筒開始後坐時,作用在與套筒前端相連的活塞上的火藥燃氣給套筒一個向前的阻力,這樣就延遲了套筒的後坐,從而減輕了後坐力,使槍支工作更加平穩。這種操作方法將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的槍機重量減輕到大約0.8-0.9公斤。

二戰末期納粹德國陸軍處在設計階段的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原型

二戰末期納粹德國陸軍處在設計階段的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原型

步槍底部視圖和頂視圖

霍恩採用固定在由金屬衝壓而成的槍匣上的槍管,槍管上有一個很像手槍套筒的長槍機。在燃燒室的上方是一個小的氣體活塞,它與燃燒室前面的一個氣口相連;活塞的一端通過接頭連接到槍機,另一端通過一個小彈簧連接到槍匣;隨著槍機進一步向後移動,活塞也略微側向移動,使大部分氣體逸出而不會產生進一步的壓力。小彈簧的作用是確保活塞頭在反向後坐時返回到位。

這種步槍是錘式擊發,採用了相當複雜的火控機構,以防止走火和槍機彈跳。這兩種情況對步槍都是相當危險的,因為該槍的槍機相對要輕得多。蘇聯在戰後的測試中,發現霍恩的步槍有許多不足之處。步槍重心不平衡,拉機柄的拉伸長度令人很不滿意,槍托安裝不牢靠,彈匣釋放不靈活。當然,因為步槍畢竟仍處於發展階段,所有這些問題都可以得到解決。

槍的瞄準範圍固定在300米,配有單發,自動射擊和保險三向選擇開關。該槍的拉機柄有兩個,左右一個,蘇聯測試人員發現這種設計相當無創意,因為它們在自動射擊時可能會彈中操作者的手。

二戰末期納粹德國陸軍處在設計階段的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原型

"
二戰末期納粹德國陸軍處在設計階段的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原型

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德語Grossfuss Sturmgewehr)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由德國Grossfuss(格羅斯福斯)公司的設計師Kurt Horn(庫爾霍恩)開發的原型武器。格羅斯福斯公司因生產MG 42通用機槍(GPMG)而著稱。

在二戰進行到最後階段,進攻德國的蘇聯紅軍繳獲了9支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原型機,其中5支是在德國庫默斯多夫(Kummersdorf)試驗場發現的。直到1945年,在庫默斯多夫還設立了德國陸軍的武器辦公室,該辦公室還設有炮兵系列未來武器開發中心。

二戰末期納粹德國陸軍處在設計階段的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原型

二戰末期納粹德國陸軍處在設計階段的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原型

據蘇聯文件資料顯示,這些槍被蘇聯稱為“Avtomat Horn”(霍恩突擊步槍)。根據維基百科提供的資料,當時蘇聯紅軍還抓獲了設計師本人以及槍的原理圖。霍恩大部分時間都在蘇聯的74號工廠工作,也就是後來的Izmash(伊熱夫斯克機器製造廠),這其中還包括其他著名的德國武器設計師,如Hugo Schmeisser(其父親就是有名的Louis Schmeisser“路易斯·施邁瑟”),他開發了著名的MP 44(StG 44)突擊步槍。

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究竟生產了多少具體數量不詳,根據蘇聯提供的資料顯示,從當時繳獲的圖紙和樣本分析,該槍在尺寸上有明顯差異,由此證明該槍仍然處於設計修改階段。

二戰末期納粹德國陸軍處在設計階段的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原型

在庫爾霍恩的個人筆記上曾經記錄到,當年德國Heereswaffenamt(HWA)“陸軍武器辦公室”對原槍設計有如下要求:步槍必須採用槍機後坐操作原理;使用MKB 42(H)步槍的彈匣和彈藥;火力為500發/每分鐘,重量為4千克,與MKb 42(H)的總長度和槍管長度一樣。德國陸軍之所以這樣強調,目的就是,這種操作方式的設計簡單,轉換零部件少且生產成本低。然而,使用7.92×33mm Kurz子彈比衝鋒槍使用的手槍彈威力要大,對槍機的要求相對要高,通常需要一個重約1.5公斤的槍機。

庫爾霍恩找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創新方案,即採用氣體延遲後坐式操作方式(德語:Gasdruckverschluss)。該基本原理就像德國HKP7型手槍一樣,槍在擊發後,部分火藥燃氣從槍管彈膛前方的小孔進入槍管下方的氣室內,當套筒開始後坐時,作用在與套筒前端相連的活塞上的火藥燃氣給套筒一個向前的阻力,這樣就延遲了套筒的後坐,從而減輕了後坐力,使槍支工作更加平穩。這種操作方法將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的槍機重量減輕到大約0.8-0.9公斤。

二戰末期納粹德國陸軍處在設計階段的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原型

二戰末期納粹德國陸軍處在設計階段的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原型

步槍底部視圖和頂視圖

霍恩採用固定在由金屬衝壓而成的槍匣上的槍管,槍管上有一個很像手槍套筒的長槍機。在燃燒室的上方是一個小的氣體活塞,它與燃燒室前面的一個氣口相連;活塞的一端通過接頭連接到槍機,另一端通過一個小彈簧連接到槍匣;隨著槍機進一步向後移動,活塞也略微側向移動,使大部分氣體逸出而不會產生進一步的壓力。小彈簧的作用是確保活塞頭在反向後坐時返回到位。

這種步槍是錘式擊發,採用了相當複雜的火控機構,以防止走火和槍機彈跳。這兩種情況對步槍都是相當危險的,因為該槍的槍機相對要輕得多。蘇聯在戰後的測試中,發現霍恩的步槍有許多不足之處。步槍重心不平衡,拉機柄的拉伸長度令人很不滿意,槍托安裝不牢靠,彈匣釋放不靈活。當然,因為步槍畢竟仍處於發展階段,所有這些問題都可以得到解決。

槍的瞄準範圍固定在300米,配有單發,自動射擊和保險三向選擇開關。該槍的拉機柄有兩個,左右一個,蘇聯測試人員發現這種設計相當無創意,因為它們在自動射擊時可能會彈中操作者的手。

二戰末期納粹德國陸軍處在設計階段的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原型

二戰末期納粹德國陸軍處在設計階段的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原型

直到二戰結束後十年,西方才知道了Grossfuss Sturmgewehr(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的存在及其基本操作原理。根據1958年美國陸軍軍械部的一本書中這樣描述:

位於柏林的Grossfuss公司生產了一種獨特的延遲迴吹氣驅動系統,這種系統從未見過任何樣品。報告顯示,Grossfuss武器曾展示給Waffenkommission(德語意為:武器委員會),但顯然從未到達WaPruf 2(德國陸軍武器局第二處)。Heereswaffenamt(陸軍武器辦公室)用於開發和測試。發展歷史可以追溯到1944年末或1945年初。

Grossfuss Sturmgewehr(格羅斯福斯突擊步槍)基本規格

  • 類型:突擊步槍
  • 發源地:納粹德國
  • 重:4.7千克(10.4磅)
  • 長度:930毫米(36.6英寸)
  • 槍管長:410毫米(16.1英寸)
  • 口徑:7.9毫米
  • 子彈:7.92×33mm Kurz彈
  • 操作方式:氣體延遲後坐
  • 火速:500-550轉/分鐘
  • 槍口初速:633米/秒
  • 彈匣:30發可拆卸StG 44盒式彈匣
  • 固定鐵瞄準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