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這款裝備曾讓越炮兵不敢開一槍一炮:如今要來的更加先進凶猛

陸軍 射擊 軍事 軍事天地 2017-05-05

上世紀80年代的西南作戰中,我軍炮兵部隊大出風頭,有幾仗幾乎完全靠炮兵解決戰鬥,這其中有一款新裝備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這就是:炮兵偵察雷達。即利用雷達技術,追蹤空中的炮彈飛行彈道,反向推算出發射陣地的位置,從而為實施壓制提供情報。當時我軍使用引進的英制辛柏林反炮兵雷達,它曾讓越炮兵不敢開一槍一炮,否則必招至毀滅性的打擊。

我軍這款裝備曾讓越炮兵不敢開一槍一炮:如今要來的更加先進凶猛

我軍早期列裝的炮兵偵察雷達

這一技術為上世紀70年代,才成熟起來的技術,當時屬於絕密別的裝備,價格自然極為昂貴,後來中國進口美製AN/TPQ-37,僅4部價格就高達6200萬美元。即然重要,那自然要學會造,從仿製起步,如:仿“辛伯林”的371雷達,再進行模仿設計,比如:SLC-2型,與AN/TPQ-37類似卻不是仿製品,如今自主研發,再有戰事,那麼我們要拿出拉的炮兵偵察雷達更加先進凶猛。至於多先進?自用型不能說,不過有出口型參考一下,比如:RA2型,一款近年才推向國際市場的出口型炮兵偵察雷達。

我軍這款裝備曾讓越炮兵不敢開一槍一炮:如今要來的更加先進凶猛

如今列裝的型號

該雷達採用6乘6的越野輪式機動車底盤,以提高其機動能力,具備了相當強的越野能力,其公路機動時速在100公里以上。真正關鍵依然是車上面的設備,其全部設備都集中到一輛車上,相比之下,美製AN/TPQ-37等需要分成幾個部分運輸。如此一來,雷達系統展開與收起快,僅3到5分鐘,反應能力強。

車輛駕駛室後方就是一個方艙,就是雷達系統的控制室,負責處理雷達獲取的信息,車輛後部為雷達天線,外形類似於大平板,平時收起,以利於運輸,工作時支撐起來,相控陣雷達天線使用的是二維有源相控陣技術體制,高效率的第三代半導體功率器件。這就使得整部雷達的效率比較高,功率密度也比較大。

我軍這款裝備曾讓越炮兵不敢開一槍一炮:如今要來的更加先進凶猛

RA2型

關於其性能,從國外展會上了解的情況:一分鐘可以處理850個目標,反應速度低於8秒,也就是說,對方的炮出膛8秒內可鎖定炮位,其定位精度達到30米,這個水平可保證引導本方火力對其進行有效摧毀。

2016年,珠海航展時,廠商人員在接受採訪時,宣稱以遠程模式工作時,對一般榴彈可以實現50公里的探測距離。注意,這個“一般榴彈”,通常來說,應指105或122毫米口徑,那麼對155毫米榴彈應達到60公里。

我軍這款裝備曾讓越炮兵不敢開一槍一炮:如今要來的更加先進凶猛

我軍的炮兵部隊,有了炮兵偵察雷達,作戰效能大大提高

目前國外的大口徑身管火炮的最大射程也只有40公里,實戰中極少會超過30公里,也就是這部雷達可以監視敵炮兵的一切作戰活動。至於射程更大的火炮,只有中國製造的產品了。

除了偵察對方的炮兵陣地位置外,也可以為已方炮兵射擊提供校射支援,同時也具備兼職警戒探測能力,最基本的就是對低空目標監視功能,也就是把低空飛行的直升機等雷達反射信號,據稱為其有效距離達到75公里,可以代理低空警戒雷達的職能。也可以對海面艦船目標監視能力,號稱對100噸級的小艇擁有75公里的探測距離,還具有對地面活動目標的監視能力。其實,都是在處理信號時,將與炮彈反射信號不同的信號區分出來,再進行一次獨立處理,進行選擇時的處理問題了。

我軍這款裝備曾讓越炮兵不敢開一槍一炮:如今要來的更加先進凶猛

另一款國產型號

如此對比的話,可以發現,該雷達相當有競爭力,不比任何國外型號差。屬於現代化的數字化雷達系統,其信息都是數字化的,也有接入作戰系統的接口,可以通過數據鏈轉發給指揮部或作戰單位,以對目標實施壓制,成為整個作戰體系之中,一個重要的信息收集點。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以及實際情況來和不同的武器裝備形成作戰體系配合作戰。甚至可以優化陣地選擇,並自主優選工作參數,以幫助最大化的實現雷達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