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笑而不語!這國又膨脹了,竟叫囂同時打贏中巴兩個核大國!

陸軍 武器 自行火炮 亞洲 大國之翼 2017-06-12

美俄笑而不語!這國又膨脹了,竟叫囂同時打贏中巴兩個核大國!

作者:張屹;圖片來自網絡

在世界上,印度一向是作為國際政治當中一朵“奇葩”而存在,比如混亂而神奇的民主制度,對自身國力的迷之自信,時時顯露的軍事野心等,而近日,印度陸軍參謀長針對印度未來所面臨威脅所出言論再次強化印度在世界人民心中“奇葩”的形象。

不久前,印度陸軍參謀長比平 拉沃特在接受亞洲國際新聞社一次採訪中稱印度陸軍已經做好充分準備,在面對中國和巴基斯坦及國內動亂時進行一場“兩線半”戰爭。他同時還說:“這是為確保我們在同其它國家進行空間、經濟等多方面競爭時也能留出合作空間。”此外,在談到與中國戰爭時他還表示,現在情況已經很不一樣,印度海陸空三軍都得到長足發展,對中國已經可以從“嚇阻”轉為“威懾”。

美俄笑而不語!這國又膨脹了,竟叫囂同時打贏中巴兩個核大國!

印度這位參謀長的言論可謂充滿雄心壯志,似乎不久後在他的帶領下印度陸軍將橫掃歐羅巴威震亞細亞,中巴這等“撮爾小邦”只配臣服於腳下。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兩線作戰向來被視為兵家大忌,因為這樣無法實現最大限度集中兵力於一點以爭取相對優勢,許多世界級大國最終沙場飲恨也多源於被迫兩線作戰。上世界九十年代後期,美國作為全球唯一超級大國曾經提出“同時打贏兩場局部戰爭”,但很快這一戰略被證實不可行,最終被淘汰。兩線作戰已經違背基本軍事常識,而印度此番提出“兩線半”戰略,壯志豪情早已無需多言。

現實講,這位參謀長所言恰反映出印度的地緣無奈。中巴關係密切,無論印度對哪一方發動戰爭都可能引來另一方積極介入,兩線作戰幾乎不可避免,而印度國內民族矛盾尖銳,一旦發生大規模對外戰爭很可能誘發國內種族暴亂,“兩線半”一定程度上是客觀現實絕非印度有意為之。印度為達成這一目標也確實做出很多建設,比如目前印度擁有世界最龐大山地作戰部隊,全部部署於中印邊境,為配合對華軍事戰略部署,印度政府還宣佈要建設73條全天候公路與14條有戰略意義鐵路,一旦戰端開啟這支山地部隊將承擔阻擊甚至擊敗中國軍隊重任,為印度同時擊敗巴基斯坦平定國內動亂爭取時間。

美俄笑而不語!這國又膨脹了,竟叫囂同時打贏中巴兩個核大國!

印度雄心勃勃,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十年前印度政府便出臺大規模北方基礎設施建設計劃,時至今日戰略意義鐵路還停留於圖紙,公路也僅開通22條。反觀中國,已有青藏鐵路剛進行大規模升級,大批公路、鐵路與空中航線已構成立體高效運輸網。印度軍隊目前主戰裝備大多數都已老化,60年代自行火炮,70年代主戰坦克,80年代野戰防空系統等比比皆是。海空軍裝備更是涵蓋了冷戰初期到21世紀初期這一個廣闊時間跨度。而印度自主研發的國產武器多數都是拖延數十年的老項目,“石弩”自行火炮研發開始於80年代,“阿瓊”主戰坦克開始研發於1974年,大名鼎鼎的LCA戰鬥機研發也起始於80年代。這些項目都拖延了二三十年,幾乎是一降生就落後了,本身也成為需要改進的“舊裝備”。中國軍工則從一開始就堅定走國產化,如今已經發展成涵蓋多領域並可自主研發與生產並充分供應本國國防需要的綜合體系。

人要有理想,國家同樣要有理想,可欺凌他人的理想是野心,是貪念,是世界禍亂之源。印度“兩線半”奇葩戰略背後正是抱著政治軍事上壓制中巴目的,因為若能與中巴妥善處理爭端保持良好關係,所謂“兩線威脅”就根本不會存在。印度此時並不需要制定何種軍事戰略,其應當進行國家層面反省,為何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綜合實力遠落後印度的中國今日能躋身世界大國行列,而常常被西方誇獎為“世界最大民主國家”並以為傲的印度卻落於中國身後?是真的國家軍事戰略不適當還是國家本身建設方向出了問題?悟明這點之時也許就是印度除卻“奇葩”聲名之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