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阿甘”——榮譽勳章獲得者薩米·李·戴維斯

陸軍 榴彈炮 迫擊炮 軍事歷史 二戰 彼得堡的肥天鵝 2018-11-29


“真正的阿甘”——榮譽勳章獲得者薩米·李·戴維斯


對於軍事愛好者來說,電影《阿甘正傳》應該是一部耳熟能詳的經典大片。在影片中,憨厚的阿甘參與美軍的越南戰爭,奮不顧身地在槍林彈雨之中救出了多名夥伴,最後因此獲得總統親自頒發的美國軍隊最高獎項——國會榮譽勳章。事實上,電影中的阿甘的受勳鏡頭,是借用一名真正的榮譽勳章獲得者的歷史視頻紀錄,而阿甘在越南的種種事蹟,可以說是向這位真正的英雄表達敬意!這名“真正的阿甘”,便是本文的主角,薩米·李·戴維斯。

“真正的阿甘”——榮譽勳章獲得者薩米·李·戴維斯

真正的阿甘——榮譽勳章獲得者薩米·李·戴維斯

戴維斯生於1946年11月1日,父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是一名炮兵部隊的炮手,使得戴維斯從小就對軍旅生活有相當的瞭解。1965年12月,19歲的戴維斯從電視上看到了林登·約翰遜總統為士兵頒發國會榮譽勳章的鏡頭。由於出身軍人世家,他非常清楚這枚勳章意味著什麼,暗暗地下定決心:“當我長大,我也想像這些人一樣成為優秀的士兵!”

機會很快來了。僅僅6個月之後,戴維斯高中畢業,隨即報名參軍,成為陸軍炮兵部隊的一名炮手。可以說,小戴維斯算得上是子承父業。

“真正的阿甘”——榮譽勳章獲得者薩米·李·戴維斯

二戰戰場上的美軍炮兵陣地,戴維斯進入了和當年父親一樣的炮兵部隊


完成炮兵訓練後不久,戴維斯便被派到了越南執行作戰任務,在第九步兵師第四炮兵團第二營的C號炮位擔當105榴彈炮的炮手。在電影《阿甘正傳》中,阿甘參軍之後交上了一位黑人好兄弟——布巴。現實中,戴維斯來到越南之後也和黑人打上了交道,不過,和電影相反,戴維斯的黑人戰友卻是個大麻煩:C炮組的指揮官詹姆斯·甘軍士,以嚴酷無情的作風著稱。戴維斯對此回憶說:

甘軍士經常要我們將M16步槍的彈夾卸下來,將子彈逐顆逐顆地擦亮,然後再裝回彈夾裡面去。在夜裡,他還會將我們三個炮組成員抓出來,蒙上眼睛,進行裝填演練。我們要在一片漆黑中,靠手的感覺設定炮彈的引信,並且裝填到炮膛中。我們感覺甘軍士的所作所為完全是無理取鬧。我當時相信他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是黑人,在軍中遭到很多歧視,所以想要以此報復我們這些白人炮手而已。

“真正的阿甘”——榮譽勳章獲得者薩米·李·戴維斯

阿甘遇上了好兄弟布巴,但戴維斯沒有那麼好的運氣

不過,和風餐露宿的阿甘相比,戴維斯的榴彈炮手生活非常愜意。炮兵部隊的日常任務很簡單:響應無線電的呼叫,調整火炮射擊,摧毀遠處的敵軍陣地。一旦無線電呼叫停止,炮兵部隊的任務就完成了,接下來就是無所事事的時間。在閒得讓人發瘋的日子裡,戴維斯遭到了其他同伴的取笑。“我的名字剛好跟一個黑人女歌手相同,不管是黑人還是白人同伴都拿我的名字來開玩笑,”戴維斯對此是相當的哭笑不得。

“真正的阿甘”——榮譽勳章獲得者薩米·李·戴維斯

在越南作戰的美軍炮兵,當沒有部隊呼叫炮擊支援的時候,他們只能坐在泥地裡無所事事


“真正的阿甘”——榮譽勳章獲得者薩米·李·戴維斯

越南戰場上的戴維斯

愉快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1967年11月18日,戴維斯所在的C炮組和另外三個炮組一同開拔最前線,通過直升機吊運到在該禮縣以西一個三角洲地帶設立的前哨站。在這裡奮戰的美軍部隊遭遇了北越軍隊的頑強反擊。他們要面對的是一整個北越加強團,大概由1500名北越軍人組成。由於敵軍的猛烈火力,美軍步兵不得不退縮到一個名叫“棍棒”的火力基地裡面。戴維斯他們的職責,就是為這些苦守基地的步兵提供掩護。

“真正的阿甘”——榮譽勳章獲得者薩米·李·戴維斯

得益於強大的空中輸送力量,美軍的炮兵可以通過陸航的直升機迅速地機動轉移陣地,出現在戰場上有需要的地方

凌晨2點鐘,酣夢正甜的戴維斯隱約聽到了迫擊炮擊發時那標誌性的響聲。他爬了起來,迷迷糊糊地問戰友:“我們帶來了迫擊炮嗎?”答案是否定的——很顯然,這是越南人在為他們的夜襲行動做最後的火力準備。在整整半個小時裡,北越軍隊不斷地對“棍棒”基地進行炮擊,迫擊炮炮彈如同雨點般落下。突然間,四周開始安靜下來,戴維斯抬起頭,越過沙包向河對岸望去,深知越南人很快就會發動夜襲。

“真正的阿甘”——榮譽勳章獲得者薩米·李·戴維斯

北越軍隊的迫擊炮小組,在發動進攻之前,越南人總喜歡通過迫擊炮進行火力準備

“裝填箭霰彈!”甘軍士的聲音從黑暗中傳來。箭霰彈是一種特殊的105毫米炮彈,內部裝填有180000枚鋼製飛鏢。擊發前,榴彈炮會盡可能地壓低炮管,炮彈出膛後,裝填的飛鏢會瞬間全部釋放,向前方鋪天蓋地噴射而出,有如密集的鋼鐵風暴一般掃過戰場、無情地殺傷輕裝甲的步兵。可以說,裝填了這種炮彈之後,105毫米榴彈炮就瞬間變成一杆超大口徑的霰彈槍,在短兵相接的叢林環境裡,堪稱人擋殺人、佛擋殺佛。

在這個漆黑的晚上,甘軍士之前那些“無理取鬧”的行為,開始顯現出效果了:即使是在一片漆黑之中,C炮組的裝填動作依然十分利落,所有要領一氣呵成。接下來,戴維斯緊握擊發繩,等待著甘軍士的命令。炮口前方出現了北越步兵的身影,吶喊著越衝越近,就在敵人就要衝到炮位跟前的時候,甘軍士拍了拍戴維斯的肩膀,給出了開火的信號。戴維斯拉動擊發繩,105毫米榴彈炮發出怒吼, 180000枚炙熱的鋼製飛鏢脫膛而出,直撲北越士兵而去。

“真正的阿甘”——榮譽勳章獲得者薩米·李·戴維斯

M546型105毫米箭霰彈,其內部填充了大量飛鏢,裝填了這種炮彈的105毫米榴彈炮頓時變身成為一杆大口徑霰彈槍

“真正的阿甘”——榮譽勳章獲得者薩米·李·戴維斯

105毫米箭霰彈的散佈和射程的關係示意圖

就在箭霰彈大發神威的同時,不遠處的林子裡,一名北越軍隊的RPG火箭射手依靠C炮組開炮時的火光確定了對手的位置。這名射手耐心地調整肩上的RPG發射器,然後對C炮組的炮位打出了致命一擊。隨著一聲轟然巨響,火箭彈直接擊中了C炮組的榴彈炮!轉眼之間,這門曾經威風凜凜的榴彈炮啞火了,甘軍士被破片擊中胸部、倒在地上,其他兩名炮組成員也被衝擊波吹飛,而戴維斯則被炸到旁邊一個散兵坑裡,失去知覺。當戴維斯醒來之後,發現自己已經是孤身一人。原來在黑夜中,趕來救援的美軍士兵沒有找到戴維斯,所有人都認為他已經死了,於是將其餘三名炮組成員救走,撤回後方。

“真正的阿甘”——榮譽勳章獲得者薩米·李·戴維斯

北越軍隊的RPG火箭發射手,由於C炮組開火時的火光暴露了自身的位置,導致炮位遭到火箭彈的射擊

戴維斯緊咬牙關爬出散兵坑,緊接著又是一聲震耳欲聾的轟鳴,他全身上下一陣劇痛,再次被轟倒在地。事後查明,當時的美軍部隊判定戴維斯已經死亡,C炮組已經全軍覆滅,為了阻擊越軍,後方的另外幾門榴彈炮陸續開始往失陷的C炮組方向開炮,一發發箭霰彈接二連三的炸開!在鋼鐵風暴的洗禮下,戴維斯被十幾枚炙熱的飛鏢命中,腿部、背部和一側的腎臟受傷,全身鮮血淋漓,痛苦不堪。為了提醒後方人員C炮位還有幸存者,戴維斯忍著疼痛獨自裝填了火炮,對準衝上陣地的北越士兵猛然開火。打出幾輪炮擊之後,他又拿起了自己的步槍,對衝上炮位的北越士兵開槍掃射,一口氣打出了200多發子彈。

“真正的阿甘”——榮譽勳章獲得者薩米·李·戴維斯

炮彈使用的鋼製飛鏢,戴維斯被十餘枚這種鋼製飛鏢擊中,其中一枚甚至擊中他的要害

突然間,河對岸傳來了美軍士兵的聲音:“不要開火!我們是美國大兵!”戴維斯轉頭望去,一名嚴重受傷的戰友正揮舞自己的頭盔,大喊著尋求幫助。“總得有人去救他!”戴維斯回憶說,“我立刻想起了父親對我說的話‘永遠不要拋棄你的同袍!’”於是,身負重傷、無法游泳的戴維斯,找到一張泥地上休息用的充氣床墊,把這個當作救生圈趟過了小河。很快,他找到了求助聲的源頭——兩名受重傷的黑人士兵和一名看起來已經陣亡的白人士兵,正擠在一個散兵坑裡。

“這傢伙已經死了,不要帶上他,他會害死我們全部人的!”一名黑人士兵對他說。戴維斯堅決地拒絕了他的要求,然後半拉半拽地將這名白人士兵的“屍體”拉上了氣墊,而那兩名傷情較輕的黑人士兵則在河岸邊等待。將白人士兵安全送過河之後,戴維斯折返回來,繼續將另外兩名黑人士兵也救了回去。

“真正的阿甘”——榮譽勳章獲得者薩米·李·戴維斯

阿甘在電影中救出了多名戰友,而戴維斯的事蹟毫不遜色

隨後,這四名傷員被立刻帶到基地的帳篷裡,接受救助。戴維斯與重傷的甘軍士重逢了。此時此刻,甘軍士已經無法說話,但是通過眼神傳達了他想說的信息。這一刻,戴維斯終於明白了:之前甘軍士的所作所為,並非遭到種族歧視之後的報復,而是高標準嚴要求的磨練。“他每踢我們一腳都是在訓練我們,這一晚他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戴維斯回憶說。

“真正的阿甘”——榮譽勳章獲得者薩米·李·戴維斯

電影《阿甘正傳》中,湯姆·漢克斯扮演的阿甘勇敢救助同伴的一幕,這實際上是在向其原型——戴維斯致敬

第二天早上,晨光照亮大地的時候,調到“棍棒”火力基地的4門榴彈炮、41名炮組人員裡面,只有12人依然堅守在自己的戰位上。美軍的救援直升機匆匆趕來,接走了基地內所有的傷員。在機上,美軍醫護人員驚喜地發現戴維斯帶回來的那具白人士兵“屍體”仍然有一絲心跳。也就是說,戴維斯在身負重傷之後,總共救出了三條人命。

隨後,所有傷員都被緊急送到了戰地醫院中。戴維斯身上傷口的飛鏢很快就被取出,然後縫上針線。但是他的腎臟被細菌感染,導致高燒41度不斷。醫務人員認為戴維斯的情況已經回天乏術,把他放置在一張輪椅上,將床位讓給了其他更有希望的傷員。

巧合的是,在附近的一張病床上,正好躺著其中一名戴維斯救回來的黑人士兵。“他怎麼了?”黑人士兵向路過的護士詢問戴維斯的情況。護士告知他戴維斯需要輸血,但是醫院缺乏血漿,無法繼續搶救。“輸我的!”黑人士兵威脅護士說,“這不是請求!不然我就要殺光整家醫院的人!”沒有辦法,護士只好將他的血液輸給了戴維斯。就這樣,戴維斯救出的那名黑人士兵,最後又成了自己的救命恩人!

1968年11月19日,在“棍棒”火力基地的戰鬥結束整整一年零一天之後,戴維斯來到白宮,接受約翰遜總統為他親手頒發的國會榮譽勳章。不到三年前,高中生戴維斯只能在電視上觀賞這一幕盛況、憧憬著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為英雄——現在他已經夢想成真。

“真正的阿甘”——榮譽勳章獲得者薩米·李·戴維斯

授勳儀式上的戴維斯,約翰遜總統正親手為他戴上榮譽勳章

戴維斯渴望重返戰場,但是鑑於傷勢影響被迫退伍,開始餐廳廚師的職業生涯。二十多年之後,戴維斯突然接到了五角大樓的電話,得知好萊塢的一個電影劇組希望借用他在受勳時的鏡頭,用來拍攝影片——這就是後來世人所熟知的《阿甘正傳》。

在電影中,阿甘與黑人戰友的手足之情,以及在越南戰場上勇救同伴的事蹟,很明顯就是在致敬真正的榮譽勳章獲獎者——薩米·利·戴維斯。而約翰遜總統為戴維斯授勳的片段在經過CG特效修改之後,戴維斯的頭部被替換成阿甘的扮演者,湯姆·漢克斯的形象。這部影片一經上映便好評如潮,勇奪多項奧斯卡大獎,成為當年最為賣座的作品之一。

“真正的阿甘”——榮譽勳章獲得者薩米·李·戴維斯

電影《阿甘正傳》中,約翰遜總統為阿甘頒發榮譽勳章的片段,即使藉助上一張圖片作為對比,也很難看出其中的破綻

除了在大片中“被飾演”之外,作為榮譽勳章獲獎者的戴維斯還努力地在國會奔走,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向議員們闡述改善戰地醫療條件的重要性。雖然在越南留下的舊傷依然困擾著戴維斯,但是他仍然堅持每年到20多家中小學做演講,講述自己在越南的親身經歷。今天,這位真正的“阿甘”依然生活在美國的伊利諾伊州,平靜地度過他的晚年。

“真正的阿甘”——榮譽勳章獲得者薩米·李·戴維斯

正在講臺上演講的戴維斯,這位“真正的阿甘”依然堅持為下一代講述自己在越南的經歷


來源:點兵堂(本人經授權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