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軍人榮譽:從兩份丟失的立功喜報說起……

陸軍 軍事 解放軍報記者部 2017-04-30
聚焦軍人榮譽:從兩份丟失的立功喜報說起……

東部戰區陸軍某裝甲旅新任職排長走進該旅王傑紀念館,學習繼承老班長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光榮傳統。趙 聰攝

——關於“軍人職業榮譽現狀”的新聞調查(上)

■記者朱達 特約記者李勇 通訊員徐浩

在軍人的字典裡,“榮譽”無疑是分量厚重的兩個字,誠如一位軍事家所言:“在一切高尚的感情中,榮譽心是人的最高尚的感情之一,是戰爭中軍隊獲得靈魂的生命力。”然而,一些地方對軍人榮譽和權益的忽視與冷漠,導致有關優撫政策和擁軍法規成了“空頭文件”。

某部曾對發往10個省份的立功喜報展開追蹤調查,發現除了4個省份的喜報送達官兵家中,其餘地方立功喜報要麼“迷了路”,要麼需要軍屬自行領取……

調查在延伸,反思在發酵。去年,東部戰區陸軍某部圍繞“軍人職業榮譽現狀”展開調研,少尉黃羅生參加座談時聽到的故事,折射出軍人職業榮譽“貶值”的隱憂。

軍人社會地位“矮化”,讓他彷徨和疑惑——

某旅一名來自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的大學生士兵入伍後,原本和他感情很好的女友很快聽到了來自身邊親友的非議:“現在當兵不吃香了”“他和你不般配”……女孩最終選擇分手,坦言她可以忍受兩地煎熬,但忍受不了這樣的輿論壓力。與這名士兵的境況類似,該旅有20多名新兵,入伍不久女朋友也因承受不了“輿論壓力”,宣告與“兵哥哥”吹燈 。

軍人權利待遇“縮水”,讓他焦急和憂慮——

某旅新兵王亦答家境富裕,他被軍事題材影視作品中的軍人形象感動、吸引,在國外讀完高中後毅然回國報名參軍。一次外出,他按照當地惠軍政策持士兵證免費乘坐公交車,卻被幾名乘客指責為“特權”。他很不解:軍人按照政策規定享受的福利,為啥無緣無故被亂扣帽子?無獨有偶,很多戰友在“軍人窗口”優先購票時也有類似遭遇。

軍人價值認同“弱化”,讓他無奈和深思——

一次,某部官兵到駐地學校為師生組織軍訓。隊列訓練間隙,一對母子的對話深深刺痛了官兵的心。孩子看到整齊威武的隊列動作後,對母親說:“媽媽,長大了我也要當解放軍!”誰知這位母親說:“你不當兵照樣有人當,學習不好沒出路的孩子才當兵!”這句話,可能是一些地方“當兵冷”“徵兵難”的思想根源。

調研中的事情一件件、一樁樁,在黃羅生內心深處刻下一道弧線:“革命戰爭年代不用說立功受獎,一身軍裝、一聲軍人的稱呼,都足以令全社會尊崇、敬仰,隨著和平日久,價值觀漸趨多元化,軍人這個字眼不再那麼神聖了,軍事職業的吸引力不再那麼強了,社會對軍事職業的認可度不那麼高了,軍人職業榮譽面臨‘打折’的境地。”

一項調查似乎驗證了他的憂慮——2016年,一家媒體的網絡調查中心對社會“年度看好和不看好的職業”作出評價。調查結果顯示:軍人職業的看好度排在醫生、教師、電商、公務員等職業之後,名列第11位。

如果說,軍隊是拱衛和平發展的長城,那麼軍人職業榮譽感就是一座“精神長城”。

如何為這座“精神長城”固本強基?在座談中,黃羅生對調研組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經濟社會發展了,軍人榮譽指數不應當是“遞減函數”……

聚焦軍人榮譽:從兩份丟失的立功喜報說起……

軍地領導一起將立功喜報和慰問品送到上海警備區某特警團戰士姚志強家中,他的父親姚念峰手捧獎盃、獎狀自豪地接受當地媒體採訪。張寧峰

—— 關於“軍人職業榮譽現狀”的新聞調查(下)

■記者朱達 特約記者黃建東、韓志言

軍人價值,既包含來自軍營的內賦價值,更包含來自社會的他賦價值。

那麼,軍人職業榮譽作為一朵“精神之花”,同樣不能“無土栽培”。它需要文化的雨露催生,政府支持的土壤助長,政策機制的骨幹支撐,社會關愛的養分呵護。

一位哲人說過:“崇尚軍人榮譽作為一種文化形態,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生存與發展起著重要作用。”不斷培養全民的國防意識、提高憂患意識,以此潛移默化地開展國防教育,取得社會對增強軍人職業榮譽的心靈情感支持、輿論氛圍支持、思想理論支持,是提高國防“軟實力”基礎性工程。

聚焦軍人榮譽:從兩份丟失的立功喜報說起……

範振雲(左)、範振興(右)和父親(中)在布達拉宮前合影留念

在浙江省衢州市菁才中學的“軍人校友榮譽牆”上,雙胞胎兄弟範振興、範振雲進藏戍邊16載的故事被師生們津津樂道。

近年來,浙江省台州、衢州等地的國防教育辦公室,會同當地人武部、民政局,指導50多所中小學,將優秀軍人校友的先進事蹟整理出來,創建“軍人校友榮譽牆”,使國防教育常態化進入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為中小學生的“成長季”提供養料。

榮譽牆猶如“播種機”,使學生們自覺學習軍人令行禁止、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榮譽牆就像動員令,中學生袁睿說:“每次看都有收穫,越看當兵的念頭越強烈!”

軍人職業榮譽不是一個抽象的空中樓閣,需要物質平臺依託,同時要為這座平臺提供堅實的法治和政策支撐,在不斷解決軍人退役安置、家屬就業、子女入學、家庭救助等難題中,讓軍人職業更有尊嚴。

“一個擁軍大禮包讓子弟兵有了更多幸福感、獲得感!”兩年前,原浙江軍事法院副院長寧志堅充滿著糾結——他調動工作後,一直與愛人王英瓊兩地分居,王英瓊擔心隨軍後會丟掉來之不易的事業單位崗位,一直很彷徨。

聚焦軍人榮譽:從兩份丟失的立功喜報說起……

(資料圖)

2015年5月1日,我國首部保障軍人軍屬權益的地方性法規《浙江省軍人軍屬權益保障條例》施行,針對隨軍家屬就業難的實際,開展“軍人配偶就業工程”,為軍屬就業提供“兜底保障”,隨軍後可在杭州對口安置。惠軍舉措不止於此——

配偶隨軍的家庭在部隊和駐軍所在地無住房的,可以按照駐軍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規定申請保障性住房;軍人軍屬合法權益受侵害後,可減免訴訟費;遠離體系醫院的部隊官兵,可就近選擇地方醫療保障點就醫;戰士入伍前依法取得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可以依法保留……

維護、提高軍人職業榮譽作為一項規模宏大的“軍民融合工程”,既要加強“頂層設計”和宏觀指導,也要拓展培塑主流價值觀、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平臺,提高社會民眾對軍人職業的認同度和讚譽度。

“戰士建功軍營,家鄉盛傳美名”。去年4月,某特警團大禮堂成為“媒體的盛會”:32名軍事訓練成績優異、工作表現突出的戰士,面對來自家鄉媒體記者的一支支“長槍短炮”,自豪地介紹著自己愛軍精武的事蹟。部隊聯繫各地黨委政府部門,邀請官兵家鄉的記者,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傳播子弟兵建功軍營的風采……

“夯實理解認同之基,鋪好培養踐行之路”,要使維護軍人職業榮譽培養的路子走得更加寬廣和久遠,就要發動和激勵社會民眾人人蔘與、人人認同、人人投入。

聚焦軍人榮譽:從兩份丟失的立功喜報說起……

(資料圖)

“緬懷革命先烈、珍惜幸福生活、共創美好未來!” 2016年烈士紀念日,南京市95對新婚夫婦通過微信、微博、熱線電話等方式踴躍報名,參加在雨花臺烈士陵園舉行的向英烈獻花活動。

那天,細雨淋溼了潔白的婚紗和筆挺的西裝,有一對盲人新婚夫婦,在雨中一路互相攙扶著,堅持完成了所有的儀式。他們在邁入婚姻殿堂的美好時刻,用實際行動表達了對先烈的緬懷,並向同齡人發出倡議——弘揚優良傳統,繼承先烈遺志。他們說,這樣的儀式能讓國防觀念深植人心,讓軍人榮譽之花綻放在每個人的心田。

作者 | 記者朱達、特約記者李勇、黃建東、韓志言 通訊員徐 浩

來源 | 解放軍報融媒體

聚焦軍人榮譽:從兩份丟失的立功喜報說起……

本期編審:田 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