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建軍90週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傳奇

陸軍 抗日戰爭 中國近代史 劉伯承 黨史博採 2017-07-18

紀念建軍90週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傳奇

文/韓洪泉

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腳踏著祖國的大地,揹負著民族的希望,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我們是工農的子弟,我們是人民的武裝,從無畏懼,絕不屈服,英勇戰鬥,直到把反動派消滅乾淨,毛澤東的旗幟高高飄揚。聽!風在呼嘯軍號響。聽!革命歌聲多嘹亮!同志們整齊步伐奔向解放的戰場,同志們整齊步伐奔赴祖國的邊疆。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向最後的勝利,向全國的解放!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

紀念建軍90週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傳奇

作為人類歷史上產生最早、歷時最長的一個軍種,陸軍的歷史與軍隊的歷史一樣漫長,而人民陸軍的歷史則與人民解放軍的歷史一樣悠久。在革命戰爭年代,陸軍是人民軍隊中唯一的軍種,其中步兵又成為絕對主體。新中國成立以後,解放軍迅速發展成為諸軍兵種合成的現代化軍隊,但在很長時間裡,陸軍仍佔有絕對優勢的比例,居於舉足輕重的地位,“大陸軍”之說便是這一狀況的反映。新形勢下,陸軍正面臨著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經歷著一次脫胎換骨的蛻變。從某種意義上說,人民陸軍的傳奇故事,也是人民解放軍光輝歷史的一道縮影。

沿革篇:從中國工農紅軍到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

1927年8月1日凌晨,江西南昌城起義的槍聲,宣告了一支新型人民軍隊的誕生。起義軍雖然沿用了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的番號,卻是中國共產黨所掌握和影響的一支武裝力量。9月11日,毛澤東領導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爆發,起義部隊編為工農革命軍第1軍第1師,因此毛澤東《西江月·秋收起義》詞中有“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之句。1928年4月,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軍餘部和湘南農民起義軍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率領的部隊會師,兩支部隊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4軍,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同年5月,中共中央制定的《軍事工作大綱》中首次提出了比較全面的建軍設想,規定黨領導下的革命武裝“正式定名為紅軍”。1930年5月,中共中央在上海召開全國紅軍代表會議,提出了關於紅軍的決議案,並確定集中各地紅軍組建正規軍團,加強軍隊正規建設。這次大會後,各地紅軍先後集中整編,主力部隊建立了方面軍和軍團,主要有紅1軍團(總指揮朱德、政治委員毛澤東)、紅3軍團(總指揮彭德懷、政治委員滕代遠)、紅2軍團(總指揮賀龍、政治委員周逸群)等。1930年8月下旬,紅1、紅3軍團合編為紅一方面軍,朱德任總司令,毛澤東任總政治委員。鄂豫皖蘇區的主力紅軍則編為紅四方面軍,徐向前任總指揮,陳昌浩任政治委員。在此前後,軍隊指揮機關逐步建立和發展,炮兵、工兵、通信兵等技術兵種也從無到有創立起來,各地紅軍在勝利進行歷次反“圍剿”鬥爭中得到很大發展。土地革命戰爭後期,由於“左”傾錯誤的影響和反“圍剿”鬥爭的失敗,南方各根據地的主力紅軍先後進行戰略轉移,至1936年10月,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在西北地區勝利會師。

紀念建軍90週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傳奇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的槍聲,宣告了人民軍隊的誕生。圖為油畫《南昌起義》(莫樸畫)。

“鐵流兩萬五千裡,直向著一個堅定的方向!苦鬥十年,鍛鍊成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一旦強虜寇邊疆,慷慨悲歌奔戰場。”和著《八路軍進行曲》的昂揚節拍,人民軍隊踏上了抗日戰爭的新徵途。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軍委發佈改編令,將中國工農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及陝北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紅軍前敵總指揮部改為八路軍總指揮部,朱德任總指揮,彭德懷任副總指揮,葉劍英任參謀長,左權任副參謀長。八路軍下轄3個師和總部直屬隊,其中第115師主要由紅一方面軍和陝北紅軍部隊編成,林彪任師長,聶榮臻任副師長;第120師主要由紅二方面軍部隊編成,賀龍任師長,蕭克任副師長;第129師主要由紅四方面軍部隊編成,劉伯承任師長,徐向前任副師長,全軍共4.6萬人。9月11日,按全國統一戰鬥序列,八路軍改番號為第18集團軍,但八路軍的稱呼仍被廣大指戰員和人民群眾習慣地沿用下來。同時,南方八省的紅軍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葉挺任軍長,項英任副軍長,全軍編為4個支隊,共1萬餘人。從此,數萬紅軍將士摘下心愛的八角帽,換上國民革命軍軍服,奔向抗日殺敵的疆場。此外,東北抗日聯軍、華南抗日遊擊隊等也是黨領導下的人民抗日武裝。至抗戰勝利,人民軍隊在取得對敵作戰勝利的同時,自身也得到巨大發展,正規軍由出師時的5萬餘人發展到132萬餘人,民兵達268萬餘人。

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軍隊開始有了正規的統稱“中國人民解放軍”,並一直沿用到今天。“解放軍”的稱謂在抗戰後期就已經出現了,劉少奇、朱德等領導人都專門提到過這個問題,並在華南人民抗日遊擊隊和八路軍山東軍區部隊中開始正式使用。1946年6月全面內戰爆發後,在新華社和毛澤東的文章中多次公開出現“人民解放軍”的提法。10月3日的《解放日報》社論中,第一次完整提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稱謂。1947年10月1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發表,並提出了“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口號。在東北地區,1945年10月組建了東北人民自治軍,11月改稱東北民主聯軍,1948年1月1日起改稱東北人民解放軍,至此中國人民解放軍各部隊的稱謂完全統一。1948年11月1日至1949年4月18日,中央軍委相繼發出《關於全軍組織及部隊番號的規定》《關於各野戰軍番號改按序列數排列的指示》和《對全國特種部隊番號的規定》,對全軍部隊進行整編,在人民軍隊歷史上第一次統一了全軍的番號和編制。經過整編,中國人民解放軍野戰部隊有第一(西北)、第二(中原)、第三(華東)、第四(東北)4個野戰軍,以及由中央軍委直接指揮的第18、第19、第20兵團,共計16個兵團、51個軍,218萬人。陸軍中的技術兵種在這一時期也有了飛躍式發展,至1949年9月底,全軍共有2個特種兵司令部,2個特種兵縱隊,共有火炮2.9萬餘門,工兵發展到7個團,裝甲兵發展到2個戰車師,鐵道兵建立了鐵道兵團。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解放軍以建設現代化、正規化革命軍隊作為總方針、總任務,在短短几年的時間裡便實現了由陸軍為主體的單一兵種向諸軍兵種合成軍隊的轉變。陸軍中的炮兵、裝甲兵、防空兵、鐵道兵等技術兵種全面發展,軍隊面貌發生了極大的改變,基本實現了毛澤東1950年所提出的“中國必須建設強大的國防軍”的目標。20世紀50年代,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根據主要作戰對象、作戰方向、地形條件、交通狀況等因素和減少指揮層次的需要,將原來的6個大軍區改劃為12個大軍區,即瀋陽軍區、北京軍區、濟南軍區、南京軍區、廣州軍區、武漢軍區、昆明軍區、成都軍區、蘭州軍區、新疆軍區、西藏軍區、內蒙古軍區,第二年又增設福州軍區(“文革”初,西藏、內蒙古軍區降為省軍區)。1985年5月23日到6月6日召開的軍委擴大會議上,作出了一個震驚世界的決策:通過《軍隊體制改革、精簡整編方案》,決定軍隊員額減少100萬。這一輪改革中陸軍是重點,11個大軍區合併為7個(瀋陽軍區、北京軍區、蘭州軍區、濟南軍區、南京軍區、廣州軍區、成都軍區),撤銷了31個軍級單位和4054個師團級單位;總部以下各級機關經過合併精簡,減少中間層次,三總部機關編制人員精簡了47%;保留的陸軍統一整編為集團軍,同時將裝甲兵部隊的全部,炮兵、高炮部隊的大部及部分野戰工兵部隊編入陸軍集團軍序列;陸軍淘汰了騾馬,實現了摩托化和半機械化;組建預備役部隊和應急機動作戰部隊,縣市人民武裝部改歸地方政府建制,實行軍隊和地方的雙重領導體制。這一輪軍事改革尤其是陸軍集團軍的組建,標誌著人民解放軍的現代化、正規化建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20世紀90年代以後,解放軍按照“精兵、合成、高效”的方針穩步推進改革,陸軍現代化、正規化建設水平不斷提高。

紀念建軍90週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傳奇

◆2015年12月31日,解放軍陸軍領導機構等成立大會在京舉行。圖為習近平主席將陸軍軍旗授予陸軍司令員李作成、政治委員劉雷。

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解放軍聚焦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努力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現代化軍隊,新一輪國防和軍隊改革紮實推進。2015年9月3日,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大會上宣佈:中國將裁減軍隊員額30萬。這充分彰顯了我國同世界各國一道共護和平、共謀發展、共享繁榮的誠意和願望。12月31日,解放軍陸軍領導機構、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在北京八一大樓舉行成立大會,習近平授軍旗並致訓詞。2016年2月1日,解放軍東部戰區、南部戰區、西部戰區、北部戰區、中部戰區在北京八一大樓舉行成立大會,習近平授軍旗併發布訓令。其後,五大戰區陸軍也宣告誕生。這是兩個必將寫進解放軍歷史的日子,也是必將載入人民陸軍發展史冊的日子。習近平在訓詞中強調:陸軍是黨最早建立和領導的武裝力量,歷史悠久,敢打善戰,戰功卓著,為黨和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勳。陸軍對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陸軍全體官兵要弘揚陸軍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適應信息化時代陸軍建設模式和運用方式的深刻變化,探索陸軍發展特點和規律,按照機動作戰、立體攻防的戰略要求,加強頂層設計和領導管理,優化力量結構和部隊編成,加快實現區域防衛型向全域作戰型轉變,努力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新型陸軍。以此為標誌,陸軍的建設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歷史階段。

人物篇:英雄軍隊的英雄群像

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90年來,人民解放軍中湧現出許多傑出的軍事家和數不清的英模人物、英雄集體。他們的深邃思想、卓犖才華、英勇品格、犧牲精神,是人民軍隊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支柱和主觀條件。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歷史上,有許多運籌帷幄、功勳卓著的軍事家。人們所熟知的十位開國元帥和十位開國大將,以及36位軍事家,就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1955年我國第一次實行軍銜制度時,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者共10人: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獲得大將軍銜者共10人:粟裕、徐海東、黃克誠、陳賡、譚政、蕭勁光、張雲逸、羅瑞卿、王樹聲、許光達。1955年9月27日,授予元帥軍銜及勳章典禮在北京隆重舉行,毛澤東親自為7位在京的元帥授銜(林彪、劉伯承、葉劍英3位元帥未參加授銜典禮)。同一天,國務院舉行授予將官軍銜和勳章典禮,周恩來親自為在京將官授銜。首次授銜,上將55名、中將175名、少將800名,加上補授和晉升,到1965年取消軍銜制度時止,共授予上將57名、中將177名、少將1360名。由於歷史的原因,來自陸軍的將帥佔了絕大多數。

紀念建軍90週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傳奇

◆滄海橫流,中國人民解放軍90年的光輝歷史上,將星雲集,燦若星河。圖為1955年首次授銜會場。

1989年,在編纂出版《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卷》過程中,有關部門對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60多年來眾多高級將領進行了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歷史評價,由中央軍委正式確認了33位軍事家。1994年,在《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卷》基礎上編纂《中國軍事百科全書》過程中,經中央軍委審議確定增補黃公略、方誌敏、劉志丹3人為軍事家。這36位將帥被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家”或“中國當代軍事家”。36位軍事家依次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鄧小平、彭德懷、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葉挺、楊尚昆、李先念、粟裕、徐海東、黃克誠、陳賡、譚政、蕭勁光、張雲逸、羅瑞卿、王樹聲、許光達、許繼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左權、彭雪楓、羅炳輝、黃公略、方誌敏、劉志丹、林彪。

綜觀人民軍隊的這些傑出領導人,他們的歷史地位是與其歷史功勳和歷史貢獻直接相關的。在各個歷史時期和歷次革命鬥爭中,他們或運籌帷幄、廟算決勝,或浴血殺敵、陷陣衝鋒,為人民軍隊的發展和共和國的誕生建立了卓越功勳。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義,是黨獨立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十大元帥中的7位(朱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聶榮臻、葉劍英)、十位大將中的4位(粟裕、陳賡、張雲逸、許光達)直接或間接參加了這次起義,其他開國將軍就更多了。

紀念建軍90週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傳奇

◆全軍基層部隊統一懸掛張貼的八位英模畫像。

90年來,人民解放軍中湧現出不可計數的英雄模範人物和集體,他們的事蹟彪炳史冊,他們的精神感天動地,他們的名字永垂不朽。強渡大渡河十七勇士,飛奪瀘定橋二十二勇士,氣壯山河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壯士,劉老莊八十二壯士,南京路上好八連,神槍手四連,硬骨頭六連,學習毛主席著作紅九連等,都是人民解放軍歷史長空中熠熠閃光的星座。《中國人民解放軍英雄模範名錄》收錄的自1927年至1999年在各個革命時期由不同機關授予榮譽稱號的英模,就達4300餘人。2009年,中共中央宣傳部、組織部、解放軍總政治部等11個部門聯合組織評選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其中許多都是解放軍歷史上的英模人物,如馬本齋、方誌敏、王爾琢、王克勤、鄧萍、盧德銘、葉挺、左權、關嚮應、劉伯堅、劉志丹、尋淮洲、朱瑞、許繼慎、吳煥先、張思德、曠繼勳、李兆麟、楊靖宇、陳樹湘、周逸群、羅炳輝、段德昌、趙尚志、趙博生、彭雪楓、董振堂,以及丁曉兵、方永剛、毛岸英、王傑、劉英俊、楊利偉、楊根思、蘇寧、邱少雲、麥賢得、歐陽海、羅盛教、黃繼光、雷鋒等,都是人民解放軍歷史長河中巍巍屹立的群像。經中央軍委批准,在全軍基層部隊統一懸掛張貼8位英模的畫像,也是其中最為傑出的一批代表,他們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典範張思德,為建立新中國而英勇捐軀的董存瑞,赴湯蹈火無所畏懼的黃繼光,視紀律重於生命的邱少雲,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雷鋒,獻身國防現代化建設的蘇寧,新時期英雄戰士李向群,忠誠履行使命的模範指揮員楊業功。這8位英模是人民解放軍歷史上英模人物的代表,他們的英模事蹟是我軍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新時期部隊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動教材。

裝備篇:從“小米加步槍”到信息化裝備體系

我黨我軍歷來高度重視人民軍隊的現代化建設,利用一切可能的時機和條件提高武器裝備的現代化水平。習近平強調,在戰爭制勝問題上,人是決定因素;同時也要看到,隨著軍事技術不斷髮展,裝備因素的重要性在上升,人的因素、裝備因素結合得越來越緊密,人與裝備已經高度一體化,重視裝備因素也就是重視人的因素。這一科學論斷為指導軍隊現代化建設、打贏現代化戰爭提供了基本遵循。

紀念建軍90週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傳奇

◆從《秋收起義》油畫中,可以看出當年人民軍隊武器簡陋,甚至還使用大刀、梭鏢等冷兵器。

革命戰爭年代,人民軍隊的武器裝備在大多數時間裡是落後於敵軍的。人民解放軍用“小米加步槍”打敗了國民黨軍隊的“飛機和大炮”,就是一個形象而生動的概括。賀龍“兩把菜刀鬧革命”的故事,可以說是人民軍隊初創時期裝備之簡陋和落後狀況的一個縮影。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由於環境侷限,武器裝備保障十分困難。比如中央根據地第一次反“圍剿”鬥爭中,還遠遠達不到人手一支槍,經常幾名紅軍共用一杆槍,許多甚至仍使用大刀、長矛、紅纓槍等冷兵器。紅軍的武器裝備,主要來自戰場上的繳獲。同時,各戰略區紅軍也建立起一些兵工廠,能夠生產子彈和手榴彈等,還能修復損壞不太嚴重的槍、炮等武器。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後期的彈藥,已大部分由自己的兵工廠供給。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新四軍的武器裝備與日軍相比處於絕對劣勢,但他們在發揮英勇頑強戰鬥作風的同時,充分發揮革命創造性,使手中武器產生最大殺傷效果,並創造性地開展了地雷戰、地道戰等,令日寇聞風喪膽。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的武器裝備有了一個大的發展。這同樣主要來源於戰場上的繳獲,如解放戰爭第一年繳獲各類炮6166門,第二年繳獲8920門,第三年繳獲2.9萬門。周恩來曾幽默地指出:“蔣介石做了很好的運輸大隊長。”在毛澤東總結的十大軍事原則中,第9條就是:“以俘獲敵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員,補充自己。我軍人力物力的來源,主要在前線。”這反映了當時的實際情況。這一時期,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極為關心陸軍各技術兵種(當時稱為特種兵)的發展,尤其是炮兵、工兵的武器裝備建設,要求“盡一切可能建立和擴充各地的炮兵和工兵”。強大的炮兵和工兵,成為人民解放軍取得最終勝利的重要因素。

紀念建軍90週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傳奇

◆2015年的九三閱兵,集中展示了新中國陸軍裝備發展的最新成果,展示了大國陸軍的時代風采。

新中國成立後,解放軍的武器裝備建設進入了新的時代。1949年10月1日的開國大典閱兵,雖然陸、海、空三軍都參加了,但仍然是以陸軍為主,尤其以陸軍中的步兵和騎兵為主。1.6萬名受閱官兵中,技術兵只佔3%。受閱武器,則仍是繳獲來的“萬國造”。為迅速改變這一狀況,國家在經濟還很困難的情況下,一方面購買蘇聯武器裝備以應急需,另一方面著手建立國防科技工業領導機構、科研院所,新建和擴建軍隊企業,至50年代末,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國防工業體系,初步具備了生產比較先進的武器裝備的能力。至1959年國慶10週年閱兵時,包括59式坦克在內的“中國造”新式武器紛紛亮相,標誌著陸軍武器裝備實現了國產化、制式化。經過幾十年來的發展,今天的中國陸軍已形成了以直升機、裝甲突擊車輛、防空和火力壓制武器等為骨幹的陸上作戰裝備體系。從井岡山的大刀長矛到新中國成立之初的騾馬化,從20世紀80年代的摩托化到90年代的初步機械化,新世紀的人民陸軍已經發展成為諸兵種合成軍種,以陸軍航空兵、電子對抗兵、炮兵、裝甲兵、工程兵、防化兵為主體的兵種部隊在陸軍編制中已佔三分之二以上。陸軍裝備不再是坦克、大炮、衝鋒槍“三大件”,主戰坦克更新換代,步兵登上了新式步戰車、新型履帶式裝甲輸送車。陸軍有了自己的防空導彈、自行火炮,已具備強大的火力、快速的機動力和良好的防護力。這是我軍建設史上一個了不起的飛躍,它標誌著陸軍的現代化建設已經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2015年的九三閱兵,更是集中展示了新中國陸軍裝備發展的最新成果,展示了大國陸軍的時代風采。

征程篇:人民陸軍的光輝戰鬥歷史

90載風雷陣陣,90載凱歌聲聲。人民解放軍的90年,是在戰爭中發展壯大、屢挫而不撓、勝敵而益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90年。從革命戰爭年代到和平建設時期,人民軍隊經受了炮火硝煙的洗禮與和平演變的考驗,譜寫了一曲曲卓絕鬥爭與輝煌勝利交響的凱歌。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頭的槍聲,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鬥爭的開始。此後,各地黨組織先後發動領導了250多次武裝起義,地域遍佈大江南北湘鄂粵贛等14個省的200多個市縣,發動了近100萬群眾和數萬革命部隊。毛澤東、朱德領導的紅4軍在井岡山根據地堅持鬥爭,成為全國紅軍和革命根據地的一面旗幟。經過近3年的艱苦鬥爭,到1930年夏初,紅軍游擊戰爭已在全國20多個地區形成星火燎原之勢。紅軍上山下湖,深入廣大農村,廣泛開展游擊戰爭,先後殲滅國民黨軍約7萬人,並建立起井岡山、贛南閩西、湘鄂西、鄂豫皖、湘贛、湘鄂贛、贛東北、右江等10多塊革命根據地和較大的戰略區。在戰火中誕生的紅軍,又在戰火的淬鍊中完成了戰略基地的初步創建,初步實現了戰略展開。其後,紅軍開始由以游擊戰為主向以運動戰為主轉變,在蘇區人民的支持下,連續取得第一至四次反“圍剿”鬥爭的勝利,累計殲敵20多萬人,創造了以弱勝強的奇蹟。由於“左”傾錯誤的影響和敵軍力量的強大,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鬥爭最終失敗。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南方各主要根據地的紅軍陸續撤出蘇區,先後進行戰略轉移,在陝甘地區勝利會師,這就是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徵。紅軍長征,以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頑強的戰鬥精神,書寫了人類戰爭史上的壯麗篇章。

紀念建軍90週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傳奇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新四軍在艱苦的環境中浴血奮戰、殺敵禦侮。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新四軍等黨領導下的抗日武裝,在艱苦的環境中浴血奮戰、殺敵禦侮。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115師首戰平型關,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聲望。11月8日太原失守後,在華北以國民黨軍為主體的正規戰爭基本結束,以八路軍為主體的游擊戰爭上升到主要地位。於是,當時的華北戰場上就出現了人們常說的這樣一種奇觀:日軍大舉進攻,步步進逼;國民黨軍屢戰屢敗,節節後退;八路軍則挺進日軍後方,廣泛開展敵後游擊戰爭。黃土嶺一戰,日軍“山地戰術家”、獨立混成第2旅團旅團長阿部規秀中將被擊斃,侵略者發出了“名將之花凋謝在太行山上”的哀嘆。新四軍挺進華中敵後,接連取得蔣家河口、韋崗等戰鬥的勝利。陳毅為之賦詩:“故國旌旗到江南,終夜驚呼敵膽寒。鎮江城下初遭遇,脫手斬得小樓蘭。”1940年的百團大戰,給日偽軍以沉重打擊,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蔣介石也致電朱德、彭德懷錶示:“貴部窺破好機,斷然出擊,予敵甚大打擊,良用嘉慰。”八年全國抗戰中,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共對敵作戰12.5萬次,殲滅日偽軍171.4萬餘人,其中日軍52.7萬餘人,抗擊了58%至75%的侵華日軍和幾乎全部偽軍。這些輝煌的戰績和鐵的事實無不證明:人民軍隊確實是當之無愧的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紀念建軍90週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傳奇

◆1950年—1953年的抗美援朝戰爭,中國人民志願軍不負祖國人民重託,取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保衛了共和國領土主權的完整。

東鄰寇仇甫去,內戰烽煙又起。1946年6月,國民黨悍然撕毀停戰協定和政協決議,以圍攻中原解放區為起點,挑起了全面內戰。人民解放軍被迫實行自衛作戰,全國解放戰爭即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由此開始。在戰爭爆發的第一年裡,人民解放軍貫徹中共中央制定的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不計一城一地之得失,注重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先粉碎了國民黨軍的全面進攻,接著基本打破了其對陝北解放區和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使整個戰局發生了有利於解放軍的重大變化。1947年7月,以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為開端,三軍配合、兩翼牽制、內外線協同,形成了主次結合、呼應靈便、渾然一體的戰略進攻態勢。國民黨的全面防禦和分區防禦先後被打破,戰爭的主動權完全易手。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的戰略決戰階段,在短短4個多月的時間裡,人民解放軍在東北、華東和華北戰場上,連續進行了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三大戰役共殲滅國民黨軍隊154萬餘人,使國民黨賴以維持統治的主要軍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毀。“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揮師江南,以摧枯拉朽之勢一舉解放了南京、上海、杭州、武漢等重要城市和蘇南、皖南、浙江廣大地區,以及江西、湖北、福建三省部分地區,奠定了解放全國的基礎。以此為起點,人民解放軍分別向華東、中南、西北、西南地區各省舉行了空前規模的大進軍,橫掃千軍如卷席,至1950年6月,解放了除臺、澎、金、馬、南海諸島等島嶼以外的廣大國土,全國解放戰爭取得最後勝利。

紀念建軍90週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傳奇

◆走過90年光輝歷程的人民陸軍,必將在新的征程上建立新的業績、續寫新的輝煌!

新中國成立以來,人民解放軍堅決履行保衛祖國的神聖職責,沉重打擊來犯之敵,勝利地完成了各項作戰任務,保衛了共和國的領土主權完整。其中尤以抗美援朝戰爭最為精彩和悲壯。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大舉越過三八線北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處境危急,新中國的安全也受到嚴重威脅。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彭德懷司令員的率領下,“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投入了一場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正義之戰。志願軍入朝後,在中共中央的決策指揮下,堅持正確的戰爭指導和靈活的作戰指導,充分發揮政治工作的獨特優勢,特別是通過第一至五次戰役,很快打開了戰爭局面,爭取了戰略主動。美國被迫接受停戰談判,但戰場和談判桌上的雙重鬥爭遠未止息。在兩年零一個月的“邊打邊談”時期,中國人民志願軍採取“持久作戰、積極防禦”的作戰方針,以陣地戰為主要作戰形式,以打促談,越戰越強,先後粉碎了美軍的“絞殺戰”、細菌戰,牢牢掌握了戰場主動權。1953年7月27日,雙方簽署停戰協定,這場戰爭正式結束。在歷時兩年零九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共斃傷俘敵71萬餘人,最終以絕對劣勢的武器裝備,與朝鮮人民軍一起將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從鴨綠江邊打回到三八線,並迫使美國簽字停戰,從而取得了這場戰爭的偉大勝利。

新時期以來,人民解放軍陸軍部隊在有效履行使命任務尤其是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建立了特殊功勳。無論是關係國計民生的重點工程建設,還是各種各樣的社會公益活動;無論是搶險救災的第一線,還是思想文化領域的精神文明建設;無論是維護國家和人民日益拓展利益的果斷亮劍,還是維護世界和平的正義行動,都留下了解放軍指戰員的矯健英姿和光輝足跡。歷史已經證明:人民解放軍無愧為共和國的鋼鐵長城,無愧為世界和平的堅強捍衛者。已走過90年光輝歷程的人民陸軍,必將在新的征程上建立新的業績、續寫新的輝煌!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

轉載請註明轉自《黨史博採》。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黨史博採微信公眾號:dangshibocai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