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江這個千年古村,曾出現在歷史教課書上的古三國地圖中

點擊上方“微聚廬江”可訂閱哦!

廬江這個千年古村,曾出現在歷史教課書上的古三國地圖中廬江這個千年古村,曾出現在歷史教課書上的古三國地圖中

東西挑兩鎮,南北擔河山。

名揚旗夾石,風雨越千年。

廬江這個千年古村,曾出現在歷史教課書上的古三國地圖中廬江這個千年古村,曾出現在歷史教課書上的古三國地圖中

夾板村之稱謂,是因便就簡的原故,中間少了一字,全稱應是“夾板石村”。她是廬江縣南鄉一塊最不起眼最荒僻的地方,人稱“老夾板”,意謂老態龍鍾,衰而無用,以至方誌叢書幾乎略而不記。是的,此地一沒出過高官顯貴,蜚聲朝野;二沒有名山大川,遊人鶩逐;三沒有文人雅士,寶墨遺存。唯有一對名符其實的千年遺物“夾板石”,現在也是殘缺不全,羞於面世。別無他物可以滋彰。

廬江這個千年古村,曾出現在歷史教課書上的古三國地圖中

然而,是物皆有三分相,況乎山川一隅,黎庶一方,雪泥鴻爪,古物猶存。我想,就憑“夾板石”這千年不變的地名和這一對夾旗古石條,也值得引起人們回眸一視。她雖沒有名門閨秀深宅藏嬌的矜持,也沒有小家碧玉八面玲瓏的灑脫,可她有樸實勤勞、無怨無悔的韌性。她是從遠古走來的質樸村姑,含羞蘊藉,奮發年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出於裔胞之地,桑梓之情,我想提起禿筆斗膽一試,以期將這塊少人著墨的荒漠之地在此留下一點印記。

廬江這個千年古村,曾出現在歷史教課書上的古三國地圖中

夾板石名字的來由是實有其物,其石兩塊,相對而立。全長約四米餘,寬五十公分左右,厚二十五公分左右,是赫色麻石條,上各有兩個圓孔。原立在夾板石街道西邊的大土包旁,地面部分就有兩米左右,小時候上學常在此處玩耍,中間都能擠進兩個人,可見當時夾旗杆用的樹木有多高大,屯兵的氣勢有多恢宏。怪不得 1962 年,我在礬山中學上初中時,學校發的歷史課本所配的地圖冊上,三國地圖就在廬江這個位置上清清楚楚地標有“夾板石”三字地名,當時我很興奮,在幾位同學面前炫耀“我們的夾板石還在歷史書上呢”。這也真實地證明“夾板石”確確實實是三國時曹操一個重要的軍事據點。如若文革前的初中教課書現在有存檔,肯定能查出來。這也和我們小時候聽長者說的故事相吻合。

廬江這個千年古村,曾出現在歷史教課書上的古三國地圖中

相傳三國時曹操率軍到黃陂湖(當時也不知叫啥名字)南岸,這裡依山傍水,丘壑縱橫,便選一塊較平坦的地方豎起大旗,招兵買馬,屯兵操練,尤其湖泊就在腳下,更便於訓練水軍。現在的夾板石西南 300 米左右有一大型土臺,名曰盆形地,極像倒扣的澡盆,據說是古代人工挑築的。小時候聽老人們說這是曹操的點將臺,當時就在這操練兵馬,鑼鼓喧天,熱鬧非凡。天天如此,這就驚動了山上的老虎和獅子,它們從來沒見過這陣勢,某日,有隻老虎隨獅子想來看新鮮,當走到觀音洞山頂,正準備下山時,演兵場上突然擊鼓如雷,獅子嚇得轉身一跳,正壓在後面的老虎身上,老虎連嚇帶壓,頓時屁滾尿流,所以至今觀音洞山下終年都有一汪靜泉汩汩流出,本地人世代都稱之為“老虎尿”。至於“老虎尿”的傳說,此地有多種版本,在此不再一一贅述。這些也不知是那個朝代傳下來,是真是假誰也說不清,無從考證,只作故事傳了下來。

廬江這個千年古村,曾出現在歷史教課書上的古三國地圖中

前天在潘敏先生處翻看他案頭的《廬江名村》稿集時,見其中有篇文章介紹廬江金牛的旗杆石,據說也是三國時曹操豎的夾旗石。這並不矛盾,曹操徵吳率軍幾十萬,有多少屯兵據點,誰也說不清,所以只能以名字來區別,當然就有了“旗杆石”“夾板石”,還有其他什麼名字的。據史料記載,公元 215 年吳主孫權親率 10 萬大軍進攻合肥,曹操派大將張遼星夜馳援,在此駐軍,豎帥旗訓練兵馬屯集糧草,此地是接應前線的重要軍事據點,前有湖泊河流,水運便利。後有崇山峻嶺,曲折迴環。進可以攻,退可以守。張遼賴以成竹在胸故而逍遙津一戰全勝。再說“旗杆石”全長只有 2.4 米高,露地面肯定只有 1 米多,比“夾板石”全長 4 米多小多了,由此推斷,夾板石當時駐軍的規模比旗杆石大多了,因此歷史教課書上的古三國地圖所標註的“夾板石”所在地就是一直沒更名的夾板石村,這是毫無疑問的。因此,夾板村應是千年古村。

名字由來豈等閒,屯兵百萬震河山。

三分天下非心願,一統旌旗作令頒。

冷落春秋千載過,流離風雨十年間。

可憐圍堰為砧石,古物擔橋也汗顏。

廬江這個千年古村,曾出現在歷史教課書上的古三國地圖中

說起這兩塊夾板石,甚是可惜。豎立了一千多年,風吹雨打,雷轟電劈,還是不歪不斜,完好無損。但在文革期間,掃四舊時將其挖出,一塊在原夾板公社油坊後面的環山溝上擔作人行過橋,一塊在盆形地下面的大堰壩上作墊石,改革開放後,此石被人移來移去,現已斷成幾截,如果能修補成形,物歸原處,重新豎立並加以保護,也是流芳千古的功德之舉。我想,夾板的名字是由她而來,此石一毀,將永無考據,後人不知究裡,夾板石的名字終將湮沒在歷史的汪洋大海中,唉!故編詩一首以記之:

丈許身軀嘆半埋,

關情切切對西街。

已堪赤壁焚雄旅,

不意紅羊劫賤柴。

冷暖無須施尺帛,

興衰只盼見形骸。

為求邑志存名字,

俚語編詩掛一牌。

廬江這個千年古村,曾出現在歷史教課書上的古三國地圖中

夾板村的地理位置在原缺口和泥河兩個老鎮之間,東距缺口十里,西距泥河也是十里,南接礬山,北臨黃陂湖。解放前曾一度被劃入泥河區公所管轄,解放後最初劃入黃屯區,後更名為缺口區,現易名為龍橋鎮。也曾併入礬山鄉,但始終沿襲古名“夾板石”。因考慮方便順口減掉石字,稱之為“夾板”,這是解放後的事。1958 年在缺口小農場成立光輝人民公社時,轄名為“夾板生產大隊”,簡稱夾板大隊,後改為“夾板公社”、“夾板鄉”“夾板村”等等,一直至今。

廬江這個千年古村,曾出現在歷史教課書上的古三國地圖中

這塊方圓數十里的彈丸之地地形地貌卻是麻雀雖小,肝膽俱全,幾乎是廬江縣的縮影。有山川,有湖泊,有河流,有丘陵,衝凹雜錯,山塝縱橫。山林疊翠,潭溪積韻,全縣所有的農副物產這裡幾乎都有。田地分佈比較均衡,山塝崗巒是旱地,丘陵衝壑是梯田,下面是幾片圩區連綿不斷,1958 年大躍進圍墾黃陂湖灘造田三千餘畝名曰“躍進圩”。這裡真正的名門顯族不多,解放前條牛擔種的殷實之戶不少,耕讀之家幾乎莊莊都有,但少之又少。解放後文化教育才逐漸普及。一方土養一方人,自古以來,此地民風純樸、尊崇傳統禮教,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而復始,繁衍子孫,四時隨序,順其自然。

春有:

菜田金疊塝,修籜擠山丘。

布穀催耕樂,村姑採蕨遊。

夏見:

荷塘清戲鯉,芋壠繞村頭。

才刈連衝麥,又拋禾繡球。

秋喜:

圩滿黃金稻,魚蝦逐浪潮。

清風揚馥桂,煮酒慶豐饒。

冬聞:

鷗鷺湖塘集,尋巢不遠征。

農家值年貨,鑼鼓慶昇平。

廬江這個千年古村,曾出現在歷史教課書上的古三國地圖中

四季皆景,更替不衰。人們在勞作之餘,物靜天忙之時,每逢歲稔之年總是以各種娛樂方式來充實生活。藕塘黃家的鑼鼓,韓衝楊家的琴笛,吳塝的大鼓書,夏院的舞獅燈,那都是遠近聞名,蜚聲百里的品牌。尤其改革開放以來,這裡的人們一向以勤勞儉樸、靈活機變著稱,以辛勞的汗水作業田間地頭。以敏銳的嗅覺把握改革的機遇外出打工創業,一切皆為脫貧致富為目的。所以夾板這方熱土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草屋換瓦房,九十年代瓦房換樓房的速度,在全縣都是可以排在前列的。記得 20 年前我在合肥常住,有位外地朋友一道來我老家夾板鄉,車從礬山下的花園三叉路口轉向西,過高山到彎崗直奔夾板石,一路上目之所及皆是樓房櫛比,窗明几淨,間有紅樓別墅,豪靚生輝。當時這位朋友大吃一驚,連連讚歎。當時的路況並不好,一路顛簸,他說車轉入這種路本以為肯定是窮鄉僻壤,蠻荒之地,誰知此處竟然是別有洞天,這地方怎麼這麼富有,發展這麼快,家家都住上樓房了。殊不知物極必反,窮則思變,老夾板原來確實窮得叮噹響,得益於改革的春風,黨的好政策。我曾發自內心寫了首讚頌偉人鄧小平的詩,此詩多次獲獎:拯世有靈丹,無須靠錦冠。擎旗揮巨手,一語去飢寒。又,萬物又欣榮,春風點畫工。輕輕吹著色,蓄勢在嚴冬。

如今的夾板,名字雖舊,面目全新,鐵路斜越,公路橫穿。人們的觀念也隨改革的大潮,復興的步伐而煥然一新。改天換地,熱火朝天。開鄉興業,引福進門。昂首跨入新時代,騰驤起勢,如日蒸蒸。

往期精彩回顧

■不負好春光,這個週末和家人一起踏青賞花遊廬江!

■這個組織不一般!榮獲安徽電視臺“上榜好人”,聽聽他們的故事

■滄桑古渡話“柴埠”(地名裡的廬江第27期)

■你記憶中廬江農村是啥樣子?眼見為實,看看現在她們的變化……

作者/蘇繼向

編輯/汪小桃

在看的親,麻煩點一下再走喲

廬江這個千年古村,曾出現在歷史教課書上的古三國地圖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