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饑荒年代他從海外把米運回國拯救無數同胞,他就是陸豐華僑盧文儀'

"

廣東和福建是中國華僑和華裔最多的兩個省份,而處於沿海位置的海陸豐華僑和華裔亦不在少數,他們為海陸豐的建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他們心中,無不希望祖國富強,使他們得以揚眉吐氣。因此,在各個歷史時期,廣大華僑、華人為了祖國的富強,人民的康樂,出錢出力,竭盡其赤子之心。他們愛國愛鄉的熱忱與感人事蹟,史不盡言。大塘村就是其縮影。

據1985年出版的《陸豐縣地名志編目詞條》記載:橋衝鎮大塘村旅居馬來西亞、香港等地的華僑及後裔有近1000人。他們大多數人是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遠走南洋,或因為其他原因而去到香港等地。我村有些華僑在當地富甲一方,頗有作為,如旅馬華僑盧文儀、盧保欽、盧清添等。

"

廣東和福建是中國華僑和華裔最多的兩個省份,而處於沿海位置的海陸豐華僑和華裔亦不在少數,他們為海陸豐的建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他們心中,無不希望祖國富強,使他們得以揚眉吐氣。因此,在各個歷史時期,廣大華僑、華人為了祖國的富強,人民的康樂,出錢出力,竭盡其赤子之心。他們愛國愛鄉的熱忱與感人事蹟,史不盡言。大塘村就是其縮影。

據1985年出版的《陸豐縣地名志編目詞條》記載:橋衝鎮大塘村旅居馬來西亞、香港等地的華僑及後裔有近1000人。他們大多數人是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遠走南洋,或因為其他原因而去到香港等地。我村有些華僑在當地富甲一方,頗有作為,如旅馬華僑盧文儀、盧保欽、盧清添等。

饑荒年代他從海外把米運回國拯救無數同胞,他就是陸豐華僑盧文儀

"

廣東和福建是中國華僑和華裔最多的兩個省份,而處於沿海位置的海陸豐華僑和華裔亦不在少數,他們為海陸豐的建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他們心中,無不希望祖國富強,使他們得以揚眉吐氣。因此,在各個歷史時期,廣大華僑、華人為了祖國的富強,人民的康樂,出錢出力,竭盡其赤子之心。他們愛國愛鄉的熱忱與感人事蹟,史不盡言。大塘村就是其縮影。

據1985年出版的《陸豐縣地名志編目詞條》記載:橋衝鎮大塘村旅居馬來西亞、香港等地的華僑及後裔有近1000人。他們大多數人是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遠走南洋,或因為其他原因而去到香港等地。我村有些華僑在當地富甲一方,頗有作為,如旅馬華僑盧文儀、盧保欽、盧清添等。

饑荒年代他從海外把米運回國拯救無數同胞,他就是陸豐華僑盧文儀

饑荒年代他從海外把米運回國拯救無數同胞,他就是陸豐華僑盧文儀

盧文儀先生(1865年至1943年)十九歲賣身到印尼日裡地方與資本家種植菸草,做了三年僅供食宿的苦工,才脫離了資本家的制約而自謀生計,從小生意做起,經營得當,逐漸發家,後承包園地種起橡膠,其時適值一戰,橡膠暴漲,獲利巨大,資本迅速膨漲,一舉而富甲於魯乃埠。隨著資本的雄厚,他又在檳城地區投資地產業、建築業,擁有大量的房地產,單商店就有四百餘間,地租收入也是一大財源,於是又成為檳城鉅富之一。財豐而位高,他被稱為大頭家,併為惠州屬旅居馬來亞之同鄉會選舉為會長。

發家後的盧文儀不忘家鄉建設,對家鄉的慈善、公益、文教、福利等事業熱情關心。他於1924年匯回鉅款在大塘村建設河岸大水閘,挖開新河道直通大塘村,又在大塘村建設市場,共有商店六十間,佔地百畝,使大塘村面貌一新,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為陸豐農村增彩添色。隨後又派其祕書盧乾初回陸豐與縣府商謀舉辦森林公益會,出資植樹造林,並用其收益興辦陸豐教育事業,擬先在碣石、金廂等地試辦,然後推廣全縣。他了解大塘村沿河諸村落的河邊水稻田地,時受滷潮威脅,往往十年三收,他做出規劃準備從橋衝山至望堯村前三十餘里河岸,建築為水泥石堤,以防禦滷潮而保障岸內的稻田。這兩件事情將要著手興辦時,因國內形勢動亂,以致這件工作未有施行。

"

廣東和福建是中國華僑和華裔最多的兩個省份,而處於沿海位置的海陸豐華僑和華裔亦不在少數,他們為海陸豐的建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他們心中,無不希望祖國富強,使他們得以揚眉吐氣。因此,在各個歷史時期,廣大華僑、華人為了祖國的富強,人民的康樂,出錢出力,竭盡其赤子之心。他們愛國愛鄉的熱忱與感人事蹟,史不盡言。大塘村就是其縮影。

據1985年出版的《陸豐縣地名志編目詞條》記載:橋衝鎮大塘村旅居馬來西亞、香港等地的華僑及後裔有近1000人。他們大多數人是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遠走南洋,或因為其他原因而去到香港等地。我村有些華僑在當地富甲一方,頗有作為,如旅馬華僑盧文儀、盧保欽、盧清添等。

饑荒年代他從海外把米運回國拯救無數同胞,他就是陸豐華僑盧文儀

饑荒年代他從海外把米運回國拯救無數同胞,他就是陸豐華僑盧文儀

盧文儀先生(1865年至1943年)十九歲賣身到印尼日裡地方與資本家種植菸草,做了三年僅供食宿的苦工,才脫離了資本家的制約而自謀生計,從小生意做起,經營得當,逐漸發家,後承包園地種起橡膠,其時適值一戰,橡膠暴漲,獲利巨大,資本迅速膨漲,一舉而富甲於魯乃埠。隨著資本的雄厚,他又在檳城地區投資地產業、建築業,擁有大量的房地產,單商店就有四百餘間,地租收入也是一大財源,於是又成為檳城鉅富之一。財豐而位高,他被稱為大頭家,併為惠州屬旅居馬來亞之同鄉會選舉為會長。

發家後的盧文儀不忘家鄉建設,對家鄉的慈善、公益、文教、福利等事業熱情關心。他於1924年匯回鉅款在大塘村建設河岸大水閘,挖開新河道直通大塘村,又在大塘村建設市場,共有商店六十間,佔地百畝,使大塘村面貌一新,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為陸豐農村增彩添色。隨後又派其祕書盧乾初回陸豐與縣府商謀舉辦森林公益會,出資植樹造林,並用其收益興辦陸豐教育事業,擬先在碣石、金廂等地試辦,然後推廣全縣。他了解大塘村沿河諸村落的河邊水稻田地,時受滷潮威脅,往往十年三收,他做出規劃準備從橋衝山至望堯村前三十餘里河岸,建築為水泥石堤,以防禦滷潮而保障岸內的稻田。這兩件事情將要著手興辦時,因國內形勢動亂,以致這件工作未有施行。

饑荒年代他從海外把米運回國拯救無數同胞,他就是陸豐華僑盧文儀

一九二七年之後,我省連年年成不景,陸豐更是時艱歲荒,盧文儀先生每年都從泰國購運大米回縣,賑濟災民,救濟辦法有的寄託縣政府辦理;有的直接運到災區發放。從一九三四年至一九三八年間,每年都運回大批大米與縣政府施賑,縣府也以賑米煮粥在紅學廣場(現在的縣糧管所內)設立施粥站救濟災民,尤其是一九三八年,我省發生饑荒,糧價暴漲,餓殍遍野,盧文儀先生運回大宗大米到我縣和汕頭地區救濟饑民,又捐贈款項與碣石信登善堂為施棺之用,善堂送給盧文儀“樂善可風”四個金字大匾,以表其善行。盧文儀一生不忘家鄉公益事業,晚年信念更篤。一九四○年特邀請我縣曾留法學者馬斯臧先生(一九二九年是陸豐縣龍山中學校長,一九三○年至一九三一年任陸豐縣教育局長,曾慘編過我縣縣誌)到馬來亞檳城其家裡,商討開發陸豐縣資源、開辦公益事業的計劃,可惜一九四一年太平洋戰爭爆發,馬來亞淪於日手,其時到處烽煙遍地、戰火紛飛,而盧文儀先生和馬斯臧先生也竟於一九四三年先後逝世,其於家鄉的建設計劃,竟告落空。

日寇投降後,盧文儀先生兩個兒子盧良山(一九○六年至一九八一年)盧佛養(一九一一年生)繼承父業,奮發圖強,銳意經營,在馬來亞的產業資財,更為膨大發展,盧良山先生是檳城光華日報董事長,惠州旅馬來亞同鄉會主席;盧佛養先生是英國劍橋大學碩士,英聯邦太平洋紳士,並曾是馬來亞羽毛球選手。兄弟兩人對當地華僑及家鄉福利公益事業,也常解囊捐助,熱心貢獻。他們時時匯款回大塘村舉辦社會福利事業,如移墳上山,建築義冢,興辦學校教育等。一九八五年良山先生遺孀和佛養先生叔嫂兩人共樂捐人民幣四十萬元,在大塘村興建一所全新小學校,佔地四十畝,樓房五大座,其中包括教室二十四間,辦公廳、食堂、宿舍、禮堂俱全。盧文儀先生及其後代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熱情幫助家鄉建設之壯舉,深為我市人民所稱頌、懷念。

"

廣東和福建是中國華僑和華裔最多的兩個省份,而處於沿海位置的海陸豐華僑和華裔亦不在少數,他們為海陸豐的建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他們心中,無不希望祖國富強,使他們得以揚眉吐氣。因此,在各個歷史時期,廣大華僑、華人為了祖國的富強,人民的康樂,出錢出力,竭盡其赤子之心。他們愛國愛鄉的熱忱與感人事蹟,史不盡言。大塘村就是其縮影。

據1985年出版的《陸豐縣地名志編目詞條》記載:橋衝鎮大塘村旅居馬來西亞、香港等地的華僑及後裔有近1000人。他們大多數人是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遠走南洋,或因為其他原因而去到香港等地。我村有些華僑在當地富甲一方,頗有作為,如旅馬華僑盧文儀、盧保欽、盧清添等。

饑荒年代他從海外把米運回國拯救無數同胞,他就是陸豐華僑盧文儀

饑荒年代他從海外把米運回國拯救無數同胞,他就是陸豐華僑盧文儀

盧文儀先生(1865年至1943年)十九歲賣身到印尼日裡地方與資本家種植菸草,做了三年僅供食宿的苦工,才脫離了資本家的制約而自謀生計,從小生意做起,經營得當,逐漸發家,後承包園地種起橡膠,其時適值一戰,橡膠暴漲,獲利巨大,資本迅速膨漲,一舉而富甲於魯乃埠。隨著資本的雄厚,他又在檳城地區投資地產業、建築業,擁有大量的房地產,單商店就有四百餘間,地租收入也是一大財源,於是又成為檳城鉅富之一。財豐而位高,他被稱為大頭家,併為惠州屬旅居馬來亞之同鄉會選舉為會長。

發家後的盧文儀不忘家鄉建設,對家鄉的慈善、公益、文教、福利等事業熱情關心。他於1924年匯回鉅款在大塘村建設河岸大水閘,挖開新河道直通大塘村,又在大塘村建設市場,共有商店六十間,佔地百畝,使大塘村面貌一新,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為陸豐農村增彩添色。隨後又派其祕書盧乾初回陸豐與縣府商謀舉辦森林公益會,出資植樹造林,並用其收益興辦陸豐教育事業,擬先在碣石、金廂等地試辦,然後推廣全縣。他了解大塘村沿河諸村落的河邊水稻田地,時受滷潮威脅,往往十年三收,他做出規劃準備從橋衝山至望堯村前三十餘里河岸,建築為水泥石堤,以防禦滷潮而保障岸內的稻田。這兩件事情將要著手興辦時,因國內形勢動亂,以致這件工作未有施行。

饑荒年代他從海外把米運回國拯救無數同胞,他就是陸豐華僑盧文儀

一九二七年之後,我省連年年成不景,陸豐更是時艱歲荒,盧文儀先生每年都從泰國購運大米回縣,賑濟災民,救濟辦法有的寄託縣政府辦理;有的直接運到災區發放。從一九三四年至一九三八年間,每年都運回大批大米與縣政府施賑,縣府也以賑米煮粥在紅學廣場(現在的縣糧管所內)設立施粥站救濟災民,尤其是一九三八年,我省發生饑荒,糧價暴漲,餓殍遍野,盧文儀先生運回大宗大米到我縣和汕頭地區救濟饑民,又捐贈款項與碣石信登善堂為施棺之用,善堂送給盧文儀“樂善可風”四個金字大匾,以表其善行。盧文儀一生不忘家鄉公益事業,晚年信念更篤。一九四○年特邀請我縣曾留法學者馬斯臧先生(一九二九年是陸豐縣龍山中學校長,一九三○年至一九三一年任陸豐縣教育局長,曾慘編過我縣縣誌)到馬來亞檳城其家裡,商討開發陸豐縣資源、開辦公益事業的計劃,可惜一九四一年太平洋戰爭爆發,馬來亞淪於日手,其時到處烽煙遍地、戰火紛飛,而盧文儀先生和馬斯臧先生也竟於一九四三年先後逝世,其於家鄉的建設計劃,竟告落空。

日寇投降後,盧文儀先生兩個兒子盧良山(一九○六年至一九八一年)盧佛養(一九一一年生)繼承父業,奮發圖強,銳意經營,在馬來亞的產業資財,更為膨大發展,盧良山先生是檳城光華日報董事長,惠州旅馬來亞同鄉會主席;盧佛養先生是英國劍橋大學碩士,英聯邦太平洋紳士,並曾是馬來亞羽毛球選手。兄弟兩人對當地華僑及家鄉福利公益事業,也常解囊捐助,熱心貢獻。他們時時匯款回大塘村舉辦社會福利事業,如移墳上山,建築義冢,興辦學校教育等。一九八五年良山先生遺孀和佛養先生叔嫂兩人共樂捐人民幣四十萬元,在大塘村興建一所全新小學校,佔地四十畝,樓房五大座,其中包括教室二十四間,辦公廳、食堂、宿舍、禮堂俱全。盧文儀先生及其後代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熱情幫助家鄉建設之壯舉,深為我市人民所稱頌、懷念。

饑荒年代他從海外把米運回國拯救無數同胞,他就是陸豐華僑盧文儀

"

廣東和福建是中國華僑和華裔最多的兩個省份,而處於沿海位置的海陸豐華僑和華裔亦不在少數,他們為海陸豐的建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他們心中,無不希望祖國富強,使他們得以揚眉吐氣。因此,在各個歷史時期,廣大華僑、華人為了祖國的富強,人民的康樂,出錢出力,竭盡其赤子之心。他們愛國愛鄉的熱忱與感人事蹟,史不盡言。大塘村就是其縮影。

據1985年出版的《陸豐縣地名志編目詞條》記載:橋衝鎮大塘村旅居馬來西亞、香港等地的華僑及後裔有近1000人。他們大多數人是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遠走南洋,或因為其他原因而去到香港等地。我村有些華僑在當地富甲一方,頗有作為,如旅馬華僑盧文儀、盧保欽、盧清添等。

饑荒年代他從海外把米運回國拯救無數同胞,他就是陸豐華僑盧文儀

饑荒年代他從海外把米運回國拯救無數同胞,他就是陸豐華僑盧文儀

盧文儀先生(1865年至1943年)十九歲賣身到印尼日裡地方與資本家種植菸草,做了三年僅供食宿的苦工,才脫離了資本家的制約而自謀生計,從小生意做起,經營得當,逐漸發家,後承包園地種起橡膠,其時適值一戰,橡膠暴漲,獲利巨大,資本迅速膨漲,一舉而富甲於魯乃埠。隨著資本的雄厚,他又在檳城地區投資地產業、建築業,擁有大量的房地產,單商店就有四百餘間,地租收入也是一大財源,於是又成為檳城鉅富之一。財豐而位高,他被稱為大頭家,併為惠州屬旅居馬來亞之同鄉會選舉為會長。

發家後的盧文儀不忘家鄉建設,對家鄉的慈善、公益、文教、福利等事業熱情關心。他於1924年匯回鉅款在大塘村建設河岸大水閘,挖開新河道直通大塘村,又在大塘村建設市場,共有商店六十間,佔地百畝,使大塘村面貌一新,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為陸豐農村增彩添色。隨後又派其祕書盧乾初回陸豐與縣府商謀舉辦森林公益會,出資植樹造林,並用其收益興辦陸豐教育事業,擬先在碣石、金廂等地試辦,然後推廣全縣。他了解大塘村沿河諸村落的河邊水稻田地,時受滷潮威脅,往往十年三收,他做出規劃準備從橋衝山至望堯村前三十餘里河岸,建築為水泥石堤,以防禦滷潮而保障岸內的稻田。這兩件事情將要著手興辦時,因國內形勢動亂,以致這件工作未有施行。

饑荒年代他從海外把米運回國拯救無數同胞,他就是陸豐華僑盧文儀

一九二七年之後,我省連年年成不景,陸豐更是時艱歲荒,盧文儀先生每年都從泰國購運大米回縣,賑濟災民,救濟辦法有的寄託縣政府辦理;有的直接運到災區發放。從一九三四年至一九三八年間,每年都運回大批大米與縣政府施賑,縣府也以賑米煮粥在紅學廣場(現在的縣糧管所內)設立施粥站救濟災民,尤其是一九三八年,我省發生饑荒,糧價暴漲,餓殍遍野,盧文儀先生運回大宗大米到我縣和汕頭地區救濟饑民,又捐贈款項與碣石信登善堂為施棺之用,善堂送給盧文儀“樂善可風”四個金字大匾,以表其善行。盧文儀一生不忘家鄉公益事業,晚年信念更篤。一九四○年特邀請我縣曾留法學者馬斯臧先生(一九二九年是陸豐縣龍山中學校長,一九三○年至一九三一年任陸豐縣教育局長,曾慘編過我縣縣誌)到馬來亞檳城其家裡,商討開發陸豐縣資源、開辦公益事業的計劃,可惜一九四一年太平洋戰爭爆發,馬來亞淪於日手,其時到處烽煙遍地、戰火紛飛,而盧文儀先生和馬斯臧先生也竟於一九四三年先後逝世,其於家鄉的建設計劃,竟告落空。

日寇投降後,盧文儀先生兩個兒子盧良山(一九○六年至一九八一年)盧佛養(一九一一年生)繼承父業,奮發圖強,銳意經營,在馬來亞的產業資財,更為膨大發展,盧良山先生是檳城光華日報董事長,惠州旅馬來亞同鄉會主席;盧佛養先生是英國劍橋大學碩士,英聯邦太平洋紳士,並曾是馬來亞羽毛球選手。兄弟兩人對當地華僑及家鄉福利公益事業,也常解囊捐助,熱心貢獻。他們時時匯款回大塘村舉辦社會福利事業,如移墳上山,建築義冢,興辦學校教育等。一九八五年良山先生遺孀和佛養先生叔嫂兩人共樂捐人民幣四十萬元,在大塘村興建一所全新小學校,佔地四十畝,樓房五大座,其中包括教室二十四間,辦公廳、食堂、宿舍、禮堂俱全。盧文儀先生及其後代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熱情幫助家鄉建設之壯舉,深為我市人民所稱頌、懷念。

饑荒年代他從海外把米運回國拯救無數同胞,他就是陸豐華僑盧文儀

饑荒年代他從海外把米運回國拯救無數同胞,他就是陸豐華僑盧文儀

然隨著時間的推移等原因,華僑華裔與家鄉的聯繫竟接近斷絕,開平碉樓申世遺時,聯合國派遣馬來西亞籍華裔盧光裕先生去當地考察,大塘村竟幾乎沒人知道他就是盧文儀的孫子,家鄉的華裔。所以我們要與港澳臺和國外的華僑華裔加強交流,更應該更加主動的與他們交流,不應該對他們陌生。我們要以他們為榜樣,家鄉興衰我有責!

"

廣東和福建是中國華僑和華裔最多的兩個省份,而處於沿海位置的海陸豐華僑和華裔亦不在少數,他們為海陸豐的建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他們心中,無不希望祖國富強,使他們得以揚眉吐氣。因此,在各個歷史時期,廣大華僑、華人為了祖國的富強,人民的康樂,出錢出力,竭盡其赤子之心。他們愛國愛鄉的熱忱與感人事蹟,史不盡言。大塘村就是其縮影。

據1985年出版的《陸豐縣地名志編目詞條》記載:橋衝鎮大塘村旅居馬來西亞、香港等地的華僑及後裔有近1000人。他們大多數人是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遠走南洋,或因為其他原因而去到香港等地。我村有些華僑在當地富甲一方,頗有作為,如旅馬華僑盧文儀、盧保欽、盧清添等。

饑荒年代他從海外把米運回國拯救無數同胞,他就是陸豐華僑盧文儀

饑荒年代他從海外把米運回國拯救無數同胞,他就是陸豐華僑盧文儀

盧文儀先生(1865年至1943年)十九歲賣身到印尼日裡地方與資本家種植菸草,做了三年僅供食宿的苦工,才脫離了資本家的制約而自謀生計,從小生意做起,經營得當,逐漸發家,後承包園地種起橡膠,其時適值一戰,橡膠暴漲,獲利巨大,資本迅速膨漲,一舉而富甲於魯乃埠。隨著資本的雄厚,他又在檳城地區投資地產業、建築業,擁有大量的房地產,單商店就有四百餘間,地租收入也是一大財源,於是又成為檳城鉅富之一。財豐而位高,他被稱為大頭家,併為惠州屬旅居馬來亞之同鄉會選舉為會長。

發家後的盧文儀不忘家鄉建設,對家鄉的慈善、公益、文教、福利等事業熱情關心。他於1924年匯回鉅款在大塘村建設河岸大水閘,挖開新河道直通大塘村,又在大塘村建設市場,共有商店六十間,佔地百畝,使大塘村面貌一新,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為陸豐農村增彩添色。隨後又派其祕書盧乾初回陸豐與縣府商謀舉辦森林公益會,出資植樹造林,並用其收益興辦陸豐教育事業,擬先在碣石、金廂等地試辦,然後推廣全縣。他了解大塘村沿河諸村落的河邊水稻田地,時受滷潮威脅,往往十年三收,他做出規劃準備從橋衝山至望堯村前三十餘里河岸,建築為水泥石堤,以防禦滷潮而保障岸內的稻田。這兩件事情將要著手興辦時,因國內形勢動亂,以致這件工作未有施行。

饑荒年代他從海外把米運回國拯救無數同胞,他就是陸豐華僑盧文儀

一九二七年之後,我省連年年成不景,陸豐更是時艱歲荒,盧文儀先生每年都從泰國購運大米回縣,賑濟災民,救濟辦法有的寄託縣政府辦理;有的直接運到災區發放。從一九三四年至一九三八年間,每年都運回大批大米與縣政府施賑,縣府也以賑米煮粥在紅學廣場(現在的縣糧管所內)設立施粥站救濟災民,尤其是一九三八年,我省發生饑荒,糧價暴漲,餓殍遍野,盧文儀先生運回大宗大米到我縣和汕頭地區救濟饑民,又捐贈款項與碣石信登善堂為施棺之用,善堂送給盧文儀“樂善可風”四個金字大匾,以表其善行。盧文儀一生不忘家鄉公益事業,晚年信念更篤。一九四○年特邀請我縣曾留法學者馬斯臧先生(一九二九年是陸豐縣龍山中學校長,一九三○年至一九三一年任陸豐縣教育局長,曾慘編過我縣縣誌)到馬來亞檳城其家裡,商討開發陸豐縣資源、開辦公益事業的計劃,可惜一九四一年太平洋戰爭爆發,馬來亞淪於日手,其時到處烽煙遍地、戰火紛飛,而盧文儀先生和馬斯臧先生也竟於一九四三年先後逝世,其於家鄉的建設計劃,竟告落空。

日寇投降後,盧文儀先生兩個兒子盧良山(一九○六年至一九八一年)盧佛養(一九一一年生)繼承父業,奮發圖強,銳意經營,在馬來亞的產業資財,更為膨大發展,盧良山先生是檳城光華日報董事長,惠州旅馬來亞同鄉會主席;盧佛養先生是英國劍橋大學碩士,英聯邦太平洋紳士,並曾是馬來亞羽毛球選手。兄弟兩人對當地華僑及家鄉福利公益事業,也常解囊捐助,熱心貢獻。他們時時匯款回大塘村舉辦社會福利事業,如移墳上山,建築義冢,興辦學校教育等。一九八五年良山先生遺孀和佛養先生叔嫂兩人共樂捐人民幣四十萬元,在大塘村興建一所全新小學校,佔地四十畝,樓房五大座,其中包括教室二十四間,辦公廳、食堂、宿舍、禮堂俱全。盧文儀先生及其後代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熱情幫助家鄉建設之壯舉,深為我市人民所稱頌、懷念。

饑荒年代他從海外把米運回國拯救無數同胞,他就是陸豐華僑盧文儀

饑荒年代他從海外把米運回國拯救無數同胞,他就是陸豐華僑盧文儀

然隨著時間的推移等原因,華僑華裔與家鄉的聯繫竟接近斷絕,開平碉樓申世遺時,聯合國派遣馬來西亞籍華裔盧光裕先生去當地考察,大塘村竟幾乎沒人知道他就是盧文儀的孫子,家鄉的華裔。所以我們要與港澳臺和國外的華僑華裔加強交流,更應該更加主動的與他們交流,不應該對他們陌生。我們要以他們為榜樣,家鄉興衰我有責!

饑荒年代他從海外把米運回國拯救無數同胞,他就是陸豐華僑盧文儀

參考文獻:《華僑鉅子盧文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