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如大浪淘沙但終究燕過留痕,細數那些陸豐之最'

"

根據我縣有文字記載的史料,將陸豐最早的事物、事件蒐集整理如下,供參考

最早的寺——法留山燈光寺,建於唐貞元初年(公元786年)。

"

根據我縣有文字記載的史料,將陸豐最早的事物、事件蒐集整理如下,供參考

最早的寺——法留山燈光寺,建於唐貞元初年(公元786年)。

歷史如大浪淘沙但終究燕過留痕,細數那些陸豐之最

最早的進士——宋宣和甲辰科(公元1124年)邑人方邦基考中進士。

最早的橋——博美蛟溪橋,南宋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邑人林亞東主持修建。

"

根據我縣有文字記載的史料,將陸豐最早的事物、事件蒐集整理如下,供參考

最早的寺——法留山燈光寺,建於唐貞元初年(公元786年)。

歷史如大浪淘沙但終究燕過留痕,細數那些陸豐之最

最早的進士——宋宣和甲辰科(公元1124年)邑人方邦基考中進士。

最早的橋——博美蛟溪橋,南宋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邑人林亞東主持修建。

歷史如大浪淘沙但終究燕過留痕,細數那些陸豐之最

最早的颱風災害記錄——南宋乾道五年(公無1169年)6月臺風大作,毀壞船隻30餘艘。

最早的陂頭——河田(現陸河縣)布金後福村陂頭——蔡公陂,可灌溉農田100餘畝,南寧嘉定二年(公年1209年)春,邑人蔡冠修建。

"

根據我縣有文字記載的史料,將陸豐最早的事物、事件蒐集整理如下,供參考

最早的寺——法留山燈光寺,建於唐貞元初年(公元786年)。

歷史如大浪淘沙但終究燕過留痕,細數那些陸豐之最

最早的進士——宋宣和甲辰科(公元1124年)邑人方邦基考中進士。

最早的橋——博美蛟溪橋,南宋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邑人林亞東主持修建。

歷史如大浪淘沙但終究燕過留痕,細數那些陸豐之最

最早的颱風災害記錄——南宋乾道五年(公無1169年)6月臺風大作,毀壞船隻30餘艘。

最早的陂頭——河田(現陸河縣)布金後福村陂頭——蔡公陂,可灌溉農田100餘畝,南寧嘉定二年(公年1209年)春,邑人蔡冠修建。

歷史如大浪淘沙但終究燕過留痕,細數那些陸豐之最

最早的書院——法留山書院,南宋寶祐五年(公元1257年),潭沖人林雷煥興建。

最早的人口記當——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調查戶口記錄:坊廓、石帆、吉康(現陸河縣)三都、共有人口7480人。

最早的地震記錄——明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六月。陸豐發生地震,聲如雷,數目乃止。

"

根據我縣有文字記載的史料,將陸豐最早的事物、事件蒐集整理如下,供參考

最早的寺——法留山燈光寺,建於唐貞元初年(公元786年)。

歷史如大浪淘沙但終究燕過留痕,細數那些陸豐之最

最早的進士——宋宣和甲辰科(公元1124年)邑人方邦基考中進士。

最早的橋——博美蛟溪橋,南宋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邑人林亞東主持修建。

歷史如大浪淘沙但終究燕過留痕,細數那些陸豐之最

最早的颱風災害記錄——南宋乾道五年(公無1169年)6月臺風大作,毀壞船隻30餘艘。

最早的陂頭——河田(現陸河縣)布金後福村陂頭——蔡公陂,可灌溉農田100餘畝,南寧嘉定二年(公年1209年)春,邑人蔡冠修建。

歷史如大浪淘沙但終究燕過留痕,細數那些陸豐之最

最早的書院——法留山書院,南宋寶祐五年(公元1257年),潭沖人林雷煥興建。

最早的人口記當——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調查戶口記錄:坊廓、石帆、吉康(現陸河縣)三都、共有人口7480人。

最早的地震記錄——明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六月。陸豐發生地震,聲如雷,數目乃止。

歷史如大浪淘沙但終究燕過留痕,細數那些陸豐之最

最早的下雪記錄——明崇禎九年(公元1636年)12月。陸豐下大雪,許多樹木,農作物被凍死。

"

根據我縣有文字記載的史料,將陸豐最早的事物、事件蒐集整理如下,供參考

最早的寺——法留山燈光寺,建於唐貞元初年(公元786年)。

歷史如大浪淘沙但終究燕過留痕,細數那些陸豐之最

最早的進士——宋宣和甲辰科(公元1124年)邑人方邦基考中進士。

最早的橋——博美蛟溪橋,南宋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邑人林亞東主持修建。

歷史如大浪淘沙但終究燕過留痕,細數那些陸豐之最

最早的颱風災害記錄——南宋乾道五年(公無1169年)6月臺風大作,毀壞船隻30餘艘。

最早的陂頭——河田(現陸河縣)布金後福村陂頭——蔡公陂,可灌溉農田100餘畝,南寧嘉定二年(公年1209年)春,邑人蔡冠修建。

歷史如大浪淘沙但終究燕過留痕,細數那些陸豐之最

最早的書院——法留山書院,南宋寶祐五年(公元1257年),潭沖人林雷煥興建。

最早的人口記當——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調查戶口記錄:坊廓、石帆、吉康(現陸河縣)三都、共有人口7480人。

最早的地震記錄——明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六月。陸豐發生地震,聲如雷,數目乃止。

歷史如大浪淘沙但終究燕過留痕,細數那些陸豐之最

最早的下雪記錄——明崇禎九年(公元1636年)12月。陸豐下大雪,許多樹木,農作物被凍死。

歷史如大浪淘沙但終究燕過留痕,細數那些陸豐之最

最早傳入天主教的鄉村——公元1801年,泰國歸僑鄒前王母(揭陽縣大澤鄉人),到東坑大溪畲梅樹村(現陸河縣)定居傳教。

最早的教堂——清光緒四年(公年1878年),英國基督教牧師藍大蔚到甲子傳教,建陸豐第一座基督教堂。

"

根據我縣有文字記載的史料,將陸豐最早的事物、事件蒐集整理如下,供參考

最早的寺——法留山燈光寺,建於唐貞元初年(公元786年)。

歷史如大浪淘沙但終究燕過留痕,細數那些陸豐之最

最早的進士——宋宣和甲辰科(公元1124年)邑人方邦基考中進士。

最早的橋——博美蛟溪橋,南宋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邑人林亞東主持修建。

歷史如大浪淘沙但終究燕過留痕,細數那些陸豐之最

最早的颱風災害記錄——南宋乾道五年(公無1169年)6月臺風大作,毀壞船隻30餘艘。

最早的陂頭——河田(現陸河縣)布金後福村陂頭——蔡公陂,可灌溉農田100餘畝,南寧嘉定二年(公年1209年)春,邑人蔡冠修建。

歷史如大浪淘沙但終究燕過留痕,細數那些陸豐之最

最早的書院——法留山書院,南宋寶祐五年(公元1257年),潭沖人林雷煥興建。

最早的人口記當——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調查戶口記錄:坊廓、石帆、吉康(現陸河縣)三都、共有人口7480人。

最早的地震記錄——明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六月。陸豐發生地震,聲如雷,數目乃止。

歷史如大浪淘沙但終究燕過留痕,細數那些陸豐之最

最早的下雪記錄——明崇禎九年(公元1636年)12月。陸豐下大雪,許多樹木,農作物被凍死。

歷史如大浪淘沙但終究燕過留痕,細數那些陸豐之最

最早傳入天主教的鄉村——公元1801年,泰國歸僑鄒前王母(揭陽縣大澤鄉人),到東坑大溪畲梅樹村(現陸河縣)定居傳教。

最早的教堂——清光緒四年(公年1878年),英國基督教牧師藍大蔚到甲子傳教,建陸豐第一座基督教堂。

歷史如大浪淘沙但終究燕過留痕,細數那些陸豐之最

最早的學堂——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廢科舉制度創新學,陸豐龍山書院改為陸豐縣高等小學堂。

最早的師範班——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陸豐龍山高等小學堂附設簡易範班。

"

根據我縣有文字記載的史料,將陸豐最早的事物、事件蒐集整理如下,供參考

最早的寺——法留山燈光寺,建於唐貞元初年(公元786年)。

歷史如大浪淘沙但終究燕過留痕,細數那些陸豐之最

最早的進士——宋宣和甲辰科(公元1124年)邑人方邦基考中進士。

最早的橋——博美蛟溪橋,南宋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邑人林亞東主持修建。

歷史如大浪淘沙但終究燕過留痕,細數那些陸豐之最

最早的颱風災害記錄——南宋乾道五年(公無1169年)6月臺風大作,毀壞船隻30餘艘。

最早的陂頭——河田(現陸河縣)布金後福村陂頭——蔡公陂,可灌溉農田100餘畝,南寧嘉定二年(公年1209年)春,邑人蔡冠修建。

歷史如大浪淘沙但終究燕過留痕,細數那些陸豐之最

最早的書院——法留山書院,南宋寶祐五年(公元1257年),潭沖人林雷煥興建。

最早的人口記當——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調查戶口記錄:坊廓、石帆、吉康(現陸河縣)三都、共有人口7480人。

最早的地震記錄——明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六月。陸豐發生地震,聲如雷,數目乃止。

歷史如大浪淘沙但終究燕過留痕,細數那些陸豐之最

最早的下雪記錄——明崇禎九年(公元1636年)12月。陸豐下大雪,許多樹木,農作物被凍死。

歷史如大浪淘沙但終究燕過留痕,細數那些陸豐之最

最早傳入天主教的鄉村——公元1801年,泰國歸僑鄒前王母(揭陽縣大澤鄉人),到東坑大溪畲梅樹村(現陸河縣)定居傳教。

最早的教堂——清光緒四年(公年1878年),英國基督教牧師藍大蔚到甲子傳教,建陸豐第一座基督教堂。

歷史如大浪淘沙但終究燕過留痕,細數那些陸豐之最

最早的學堂——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廢科舉制度創新學,陸豐龍山書院改為陸豐縣高等小學堂。

最早的師範班——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陸豐龍山高等小學堂附設簡易範班。

歷史如大浪淘沙但終究燕過留痕,細數那些陸豐之最

最早的饑荒——1943年3-5月,陸豐縣全縣大天旱,全縣50多萬畝農作物,丟荒和晒死24萬畝,加上日本從海上封鎖進口大米,全縣死亡及逃荒未回的人數達13萬3千多人。

最大的水庫——龍潭水庫,位於陂洋鎮龍潭管區北面群山之中,水庫容量1.128億立方。

"

根據我縣有文字記載的史料,將陸豐最早的事物、事件蒐集整理如下,供參考

最早的寺——法留山燈光寺,建於唐貞元初年(公元786年)。

歷史如大浪淘沙但終究燕過留痕,細數那些陸豐之最

最早的進士——宋宣和甲辰科(公元1124年)邑人方邦基考中進士。

最早的橋——博美蛟溪橋,南宋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邑人林亞東主持修建。

歷史如大浪淘沙但終究燕過留痕,細數那些陸豐之最

最早的颱風災害記錄——南宋乾道五年(公無1169年)6月臺風大作,毀壞船隻30餘艘。

最早的陂頭——河田(現陸河縣)布金後福村陂頭——蔡公陂,可灌溉農田100餘畝,南寧嘉定二年(公年1209年)春,邑人蔡冠修建。

歷史如大浪淘沙但終究燕過留痕,細數那些陸豐之最

最早的書院——法留山書院,南宋寶祐五年(公元1257年),潭沖人林雷煥興建。

最早的人口記當——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調查戶口記錄:坊廓、石帆、吉康(現陸河縣)三都、共有人口7480人。

最早的地震記錄——明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六月。陸豐發生地震,聲如雷,數目乃止。

歷史如大浪淘沙但終究燕過留痕,細數那些陸豐之最

最早的下雪記錄——明崇禎九年(公元1636年)12月。陸豐下大雪,許多樹木,農作物被凍死。

歷史如大浪淘沙但終究燕過留痕,細數那些陸豐之最

最早傳入天主教的鄉村——公元1801年,泰國歸僑鄒前王母(揭陽縣大澤鄉人),到東坑大溪畲梅樹村(現陸河縣)定居傳教。

最早的教堂——清光緒四年(公年1878年),英國基督教牧師藍大蔚到甲子傳教,建陸豐第一座基督教堂。

歷史如大浪淘沙但終究燕過留痕,細數那些陸豐之最

最早的學堂——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廢科舉制度創新學,陸豐龍山書院改為陸豐縣高等小學堂。

最早的師範班——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陸豐龍山高等小學堂附設簡易範班。

歷史如大浪淘沙但終究燕過留痕,細數那些陸豐之最

最早的饑荒——1943年3-5月,陸豐縣全縣大天旱,全縣50多萬畝農作物,丟荒和晒死24萬畝,加上日本從海上封鎖進口大米,全縣死亡及逃荒未回的人數達13萬3千多人。

最大的水庫——龍潭水庫,位於陂洋鎮龍潭管區北面群山之中,水庫容量1.128億立方。

歷史如大浪淘沙但終究燕過留痕,細數那些陸豐之最

最多的年產鹽量——1963上全縣鹽達76436噸。

凌春鵬蒐集

圖來源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