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副總裁蔣國飛:區塊鏈在建立信任 ICO亂象在摧毀信任

亂象 信任 玥玥 2018-07-25
導讀:因而新技術火得一塌糊塗時,大公司的態度總是格外受關注。比如最近爆紅的區塊鏈,百度推出“萊茨狗”、網易推出“星球”,大家對其關注總是會超過一半的創業公司的。

導讀:因而新技術火得一塌糊塗時,大公司的態度總是格外受關注。比如最近爆紅的區塊鏈,百度推出“萊茨狗”、網易推出“星球”,大家對其關注總是會超過一半的創業公司的。

PrEpQAkLBs6RTELwrAZHHnVj7AwGURuEn5gDPVcv.jpeg

一旦大公司開始重壓某個新方向,對創業公司來說,既是認可也是挑戰。

因而新技術火得一塌糊塗時,大公司的態度總是格外受關注。比如最近爆紅的區塊鏈,百度推出“萊茨狗”、網易推出“星球”,大家對其關注總是會超過一半的創業公司的。

互聯網兩極的AT在這方面刷存在感倒比較少。不過,讓人意外的是略低調的阿里被評為了區塊鏈專利數量全球第一。據此前36氪報道,知識產權產業媒體 IPRdaily 聯合 incoPat 創新指數研究中心於發佈“2017全球區塊鏈企業專利排行榜(前100名)”,阿里巴巴、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瑞卓喜投分別位列第一、第三和第四。其中,阿里巴巴的區塊鏈專利申請大部分出自螞蟻金服。

今天,螞蟻金服副總裁、技術實驗室負責人蔣國飛(Jeff Jiang)分享了過去兩年多對區塊鏈的探索與思考,36氪記者在會後對其做了採訪。蔣國飛加入螞蟻不到一年,主要負責螞蟻的創新業務的探索,包括區塊鏈和物聯網等。

ICO在走向區塊鏈的反面

ICO或者數字貨幣的這波行情,讓區塊鏈技術重新進入公眾的視野。在蔣國飛看來,ICO卻在走向區塊鏈的反面。他表示,把區塊鏈等同於ICO是最大的謬誤,區塊鏈的技術魅力在於建立信任,而ICO亂像卻在摧毀信任

他認為,技術技術本身無罪,但應用到具體的情境下,就要具體討論。他認為,ICO之罪不在於技術,而在於相較於IPO而言,其披露機制太不完善。ICO確實是利用了區塊鏈技術來實現發幣的激勵機制,但去中心的融資實際上去掉的是對融資主體的責任約束。公眾只知道項目放在公鏈上的數據,其他幾乎一無所知,但IPO則通過非常詳盡的財務、法務和業務披露機制去保證信任。

他強調,螞蟻金服申請的區塊鏈專利數量全球第一,但沒有一件和ICO有關。螞蟻表示,關注的是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不會發幣。

從公開渠道可以查到的專利類目來看,阿里沒有一件專利是關於數字貨幣方向的。對此,螞蟻金服技術實驗室區塊鏈專家胡丹青曾經向36氪表示,螞蟻金服是把區塊鏈當作信任鏈接設施去推進的,從數據的可信開始,然後到物的可信、資產的可信。其選擇的落地場景都有一個共同點:解決普通人缺乏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比如公益捐款、房屋租賃、互助保險和正品溯源等。

他利用醫療行業數據分享和租房涉及的智能合約解釋了區塊鏈的作用:

“區塊鏈的本質是改變生產關係,所以關鍵是平等。”之前行業建立共享機制,做法往往是建設一箇中央系統。後者與其他接入主體的關係並不完全平等,中央系統掌握了所有數據。引入了區塊鏈則讓消除了該主體,讓所有主體平等一致地分享數據。

另外是租房中的智能門鎖,租賃雙方和中介可以在一開始簽署合同時就利用智能設置好密碼何時失效、或者基於什麼條件失效(比如沒交房租)。原來名義上是自動化執行,但實際上權力是中心化的,掌握在系統運維者手中,區跨鏈這可以保證多方同意後誰都無權篡改。

不是所有場景都需要、都能中心化

螞蟻金服極力撇清區塊鏈與代幣發行的關係,而不發幣往往意味著將以私有鏈和聯盟鏈的形式進行。

幣圈/鏈圈有不少觀點認為,私有鏈和聯盟鏈的價值只在於提升了原來業務的效率,降低了一定的信任成本;區塊鏈真正顛覆性的地方應該是公鏈,公鏈離不開發幣,去中心化的代幣發行機制營造出生態,代幣的持有讓交易雙反與平臺的利益統一起來。這才是真正改變生產關係,進入中心化的新網絡時代。

目前,秉承類似理念的去中心化平臺項目已在著手研發,包括36氪報道過的去中心化交易所Calculex、氣象交易平臺WeatherBlock、電商公鏈CyberMiles等。基本上我們都可以把他們理解為去中心化版的淘寶。

蔣國飛對於完全中心化持謹慎的態度。他觀察到,除了數字貨幣,目前公鏈很難找到大規模的應用。

跟“去中心原教旨主義者”的態度不同,他並不認為去中心化都是好的。一來不是所有事情都應該去中心化,可能中心化的機制非常有效,“有時候國家機構背書,也挺好”;二來不是所有事情都能去中心化,生產關係有時候是“機構決定的,而不是個人來決定”。

“光討論去中心化的問題和中心化是個偽命題,因為要取決於什麼場景。另外有時候不是你想去中心化就能去中心化,因為有機構的存在。”

區塊鏈是互聯網級別的技術嗎?

區塊鏈未來的發展前景頗有爭議,今天的圓桌會議上,有嘉賓表示區塊鏈應用場景非常有限,根本無法與人工智能、互聯網這樣的技術相提並論;也有人認為區塊鏈是下一個互聯網,它將帶領人類進入新網絡時代。

蔣國飛認為,區塊鏈將是比AI影響還廣泛的技術,將改變大量商業應用和商業模式。因為區塊鏈可以說是解決信任和高效協同最理想的技術方案,這是未來數字世界的基石。但是技術目前的大規模應用還面臨著幾個問題:

首先,蔣國飛多次提到,區塊鏈技術落地更大的挑戰在技術之外,這是一個需要多方協同的事情,“完成了人之間的共識,才能有機器之間的共識”。讓多方達成共識在現實往往面臨各種障礙,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應用場景最終都妥協成為只有一家參與方的私有鏈。因此,他強調區塊鏈不僅是個物理科學,還是個社會科學。

其次便是技術問題,包括分佈式賬本中的隱私保護問題,多鏈平臺間的互通問題,在百級到千級節點廣域網部署中的性能問題等。他表示,螞蟻目前已經研發出並行的共識算法,可以達到每秒25000筆的TPS。

2018,區塊鏈將從概念走向應用

區塊鏈技術潛力巨大,但他認為目前存在巨大泡沫。連75歲高齡的媽媽都開始問蔣國飛什麼是區塊鏈,他體會到了泡沫,“當一個社會中大量的人在談這個概念,卻沒有多少落地應用時,我認為這其中肯定有泡沫”。

不過,蔣國飛預測,2018年,區塊鏈將從概念大量走向商業應用,就像“回到人間”。

首先,在金融服務和供應鏈管理等場景中,一些區塊鏈應用會從概念性證明階段(PoC)落地到實際商用系統。越來越多的傳統行業會思考已有商業模式,擁抱嘗試區塊鏈技術。

其次,共識機制和網絡決策等核心技術發展會持續改善區塊鏈系統的性能和規模。在比特幣和以太坊後,會出現第三代區塊鏈技術架構。

第三,零知識證明等方面的進展會改進區塊鏈系統上的安全和隱私模型, 進一步解決互信和隱私的矛盾。

最後,在多個平臺共存的情況下,跨平臺多鏈互聯,實現跨鏈價值轉移和數據交換會成為區塊鏈技術的一個重點。

原標題:螞蟻副總裁蔣國飛:區塊鏈在建立信任,ICO亂像在摧毀信任

螞蟻副總裁蔣國飛:區塊鏈在建立信任 ICO亂象在摧毀信任
本文來源: 鳳凰網 / 責任編輯:郭玥旻我要糾錯
聲明:金色財經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比特幣實時價格 ¥55620.92(數據來源:火幣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