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山越嶺5小時,龍川7旬村民徒步背食物回村,因為“村中還有老人”

翻山越嶺5小時,龍川7旬村民徒步背食物回村,因為“村中還有老人”

在此次救災行動中

河源湧現出很多平凡的英雄

有太多太多暖心、感人的場景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翻山越嶺5小時,龍川7旬村民徒步背食物回村,因為“村中還有老人”

“村中還有老人,我不能把他們扔下”

龍川重災區雁化村民守望相助,攜手共渡難關

大災面前,守望相助。龍川縣貝嶺鎮雁化村村民在與外界中斷聯繫的4天4夜中,積極開展自救,相互關照,沒有丟下一名老人和孩子,攜手共渡難關,譜寫了一曲文明鄉風的感人樂章。

翻山越嶺5小時,龍川7旬村民徒步背食物回村,因為“村中還有老人”

15日,村民盧遠紅和另外11名村民背起大米、油、水、菜等食物回村救援。

災後第4天的6月15日下午4時26分,盧遠紅和另外11名村民背起大米、油、水、菜等食物,義無反顧地朝著村中走去。她的腳下是一條徹底被泥石流掩埋的進村公路。行走在利用倒下的樹木搭建起的臨時便道上,稍有不慎,她就有可能滑進過膝深的泥水中。在她的頭頂,則是山體滑坡後裸露的黃泥土,鬆散的泥土時不時滑落下來,路上險象環生。

翻山越嶺5小時,龍川7旬村民徒步背食物回村,因為“村中還有老人”

“村中還有老人,我不能把他們扔下。”有路人問盧遠紅,你既然已經走出了村子,為什麼還要回去?盧遠紅給出了這樣的答案。雁化村的青壯年基本上外出務工,留下的就是老少婦孺。在大災面前,一些老人的生活變得更加困難。

鄰里守望,不離不棄。本著這樣的信念,在留守村中的鎮村幹部的帶領下,盧遠紅和村民一起,翻過一個個滑坡泥石堆,蹚過泥漿,手腳並用,花2個多小時才走到平常步行只需要半個小時的村口。爬到村口的山頂上,他們一起把鎮政府發放的物資扛回去。這樣往返一趟,前後要花5個小時。他們當中,年紀最大的71歲,最小的37歲,其中過半數是婦女。

翻山越嶺5小時,龍川7旬村民徒步背食物回村,因為“村中還有老人”

他們扛回來的物資沒有放回家中,而是統一放到了雁化村災區群眾安置點雁化小學。搬完物資後,盧遠紅和其他村民並沒有停下來休息,而是分工合作,有人去外面擔水,有人將扛回來的食物做成飯菜,提供給安置點的60多名群眾食用。

“有村幹部在,鎮幹部在,我們都不要怕,堅持一下就會挺過去的。”參與扛糧食的71歲村民吳文生說,大災大難面前,黨和政府沒有忘記他們,人民解放軍也一直在幫助他們,自己更應該積極自救,共同渡過難關,戰勝災難。

連平縣內莞鎮顯村村村主任黃志標

帶領三百村民生死大轉移,無人傷亡

9時村裡水位開始上漲、10時300餘名村民安全轉移、10時30分村莊被洪水淹沒……6月10日洪水來臨時,在不到2個小時的時間裡,數百名群眾在連平縣內莞鎮顯村村村主任黃志標的帶領下,上演生死大轉移,實現了無一傷亡。

10日一大早,連平縣多地下起滂沱大雨,原本在縣城打算送孩子上學的黃志標,突然接到了學校的停課短信通知,隨後他又看到了縣裡發佈的暴雨紅色預警,這讓他立馬警覺起來,立刻從縣城趕回了村裡,此時還只是8時多,誰也沒有想到,一場洪災即將席捲顯村村。

翻山越嶺5小時,龍川7旬村民徒步背食物回村,因為“村中還有老人”

黃志標和村民一起清理洪水過後沖積的淤泥垃圾。

返村途中,黃志標看到位於大席河上游上坪鎮出現洪災的信息,立即蹲守在大席河邊觀察河水上漲情況。“這個時候跟平時沒有什麼區別,水位不高,河水離沿河道路還有1米多高。”不過,僅僅過了半個小時,河水就漲到了路面上。黃志標回憶,見到河水漲勢凶猛,情況十分危急,他便立即聯繫村幹部,開始將群眾轉移至地勢較高的105國道邊。

“當時,我們立即拉響了村裡的防空警報,村幹部分頭挨家挨戶通知村民轉移,102戶中有97戶村民很快轉移,另外5戶由於地勢較高在洪災中倖免。”回憶起大轉移時的危險場景,黃志標至今仍心有餘悸。“在轉移過程中,經歷過一些曲折,有些群眾不相信會出危險,不少人見下了大雨、幹不了活,還想回家睡覺。”黃志標告訴記者,在當時的情況下,對於不願意轉移的村民,村幹部立即採取“強硬措施”,強行將他們帶走。

“村裡有1個孤寡老人和2個身體有障礙的殘疾人,我們用車把他們安全轉移了出去。有些村民還想著把家裡一些貴重物品帶出去,被我們及時勸止了。”黃志標回憶,上午10時,村民全部轉移,洪水已漫過一樓房屋的窗子。10時30分左右,隨著大席河的洪峰湧進,顯村村成為一片澤國。

此時,300多名村民已全部被安全轉移到了105國道,無一人傷亡。看著安然無恙的村民,全身被汗水雨水浸透的黃志標終於鬆了一口氣。後來,除了一些投親靠友的村民外,在村幹部的護送下,黃志標又將50多村民轉移到了內莞中學安置點。顯村村成為內莞鎮首個轉移到安置點的村。

被大席河環繞的顯村村,原本是一個依山傍水的美麗村莊,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推動下,一個2000多平方米的大廣場、1.8公里沿河景觀道路等基礎設施相繼建成,美麗鄉村建設初見成效。然而,這場洪水讓顯村村戶均損失約5萬元,成為內莞鎮受災較為嚴重的村之一。

記者見到黃志標時,他正在和村民一起清理洪水過後沖積的淤泥垃圾。“村裡水、電、通訊都已經恢復,有3臺挖掘機、6臺渣土車正在抓緊清理垃圾。接下來,我們將組織群眾迅速修復水渠和清理滿是沙石的農田。”黃志標說。

“解決居民溫飽問題後,在黨和政府和各界愛心人士的關心下,我們將重新修復沿河道路等基礎設施,繼續發展特色民宿、特色水果、特色旅遊、特色文化等鄉村特色產業,將顯村村打造成生態宜居、產業振興的樣板村。”對於顯村村未來的救災復產工作,黃志標信心滿滿。

和平熱水南湖村村民周向前

洪流中,他抓住樹和橡皮艇,2小時沒鬆手

和平縣熱水鎮南湖村是“6·10”洪災的重災區,周屋自然村則是南湖村受災最嚴重的村莊。說起當時洪水洶洶而來的情景,村民說至今想想都還害怕。說到救援人員時,村民們都提到了同村村民周向前。“他很了不起,護著4個人在水裡泡了兩個小時,很不容易。”一村民滿懷敬佩之情地說。

翻山越嶺5小時,龍川7旬村民徒步背食物回村,因為“村中還有老人”

周向前(穿藍色衣服者)用橡皮艇轉移受困村民。

村民口中的周向前今年48歲,是一名水泥工。洪水來臨前,他正在鎮裡忙活著。但是連日的暴雨讓他一直擔憂,10日上午9時許,他小跑到附近的河邊看看水勢。“看到河水越來越急,我覺得不大對勁。”當他回到村裡時,已經有許多村民跑到河邊看不斷上漲的水位。周向前看到河水上漲很快,心想照這個陣勢看,估計要遭洪水了。“不要看了,趕緊往高處走,要遭水淹了。”他一邊通知附近的村民趕緊撤離,一邊往家裡趕。“我到家時,村裡水位最深處已達到80多釐米。”周向前說,這個時候,村裡的橋已被急速上漲的河水淹沒了。也就是說,救援人員根本無法進村進行救援。眼看著洪水已漲到1米深了,周向前問:“村裡還有多少人沒走?”在得知還有近30名村民被困在村裡後,他立即和其他幾名水性較好的村民找來村裡備用的橡皮艇,一邊開展自救,一邊等待救援。

上午11時許,周向前接到一個電話,稱有4名村民被困,其中有2名小孩,急需救援。在快速趕到該村民家並順利將他們接到橡皮艇上後,由於洪水漲勢迅猛,加之體力消耗嚴重,儘管周向前他們找來了繩子綁住皮划艇以更方便救援,但是湍急的洪水和被大水衝下來的木頭等漂浮物一下子將他們衝了出去。“那個衝擊力太大了,連綁在皮划艇上的繩子都被沖斷了。”周向前說,看著橡皮艇失控,他和另外兩名救援人員趕緊死死地拽住皮划艇,經過一番奮力的推、拉、拽,橡皮艇終於牢牢地被牽住了。這時,他一邊安撫著被嚇哭的小孩,一邊推著橡皮艇慢慢前行。

翻山越嶺5小時,龍川7旬村民徒步背食物回村,因為“村中還有老人”

其實,此時的洪水已漲到近2米深了。腳踩不到地,周向前他們不敢貿然前行。恰巧此時,周向前看到了河邊有兩棵桂花樹。他立即一手抓住一棵桂花樹,一手緊緊抓著橡皮艇,並和其他兩名村民合作,將橡皮艇卡在兩棵樹之間,以此來保證安全和節省體力,等待救援。這一抓就是近2個小時。周向前說,在等待的2個小時裡,雖然又冷又餓,但是那時唯一的想法就是一定不能鬆手,一定要堅持到救援人員到來。雖然心裡也很擔心,但他還是不停地安慰橡皮艇上的村民:“武警很快就來救我們了,不用害怕!”

下午2時許,隨著救援隊的到來,4名受困村民被轉移到了安全地帶。這時,周向前才感覺到自己已接近虛脫。儘管如此,但在鄰近的村民家換了衣服、啃了幾塊餅乾後,他又再次加入到救援隊伍中,跟武警官兵一起將村民轉移到更安全的地方。

記者/陳小玲、趙鋒、馮曉銘、曾俊霖、敖海衝、黃世軍、謝少娜、葉春雨

編輯/傅澤彪 校對/黃永聰

實習生/袁影嫻

翻山越嶺5小時,龍川7旬村民徒步背食物回村,因為“村中還有老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