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城俗稱“臥牛城”,傳說此城從未被人攻破過,李自成當年不但沒有降服這頭“臥牛”,還被射瞎一隻眼睛

李自成 胡宗南 武器 閻錫山 《軍事文摘》 《軍事文摘》 2017-08-06

1948年3月—5月,為了配合我軍西北、中原地區的戰略進攻,併為爾後解放山西全境創造條件,晉冀魯豫軍區決定發起臨汾戰役。臨汾戰役由徐向前元帥指揮,是人民解放軍由運動戰向陣地戰轉移的重要戰役之一。此次戰鬥,我軍首開“無炮攻堅”之先例,以坑道爆破之法,對臨汾城施以強攻之術,被毛主席稱讚為“城市攻堅作戰的典範”。

臨汾城俗稱“臥牛城”,傳說此城從未被人攻破過,李自成當年不但沒有降服這頭“臥牛”,還被射瞎一隻眼睛

臨汾戰役態勢圖

臥牛城,東方的“馬其諾防線”

臨汾,位於山西省南部同蒲鐵路線上,是汾河下游的物資集散中心和晉南戰略要點。臨汾城依託自然地形,建在一個大土丘上,內高外低,城高壕深,好像伏在汾河東岸的一頭黃牛,俗稱“臥牛城”,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傳說此城從未被人攻破過,明朝末年李自成率軍攻城,不但沒有降服這頭“臥牛”,還被射瞎了一隻眼睛。

1948年初,人民解放軍攻克運城後,臨汾已成了一座孤城。臨汾守敵最高指揮機關為“保衛臨汾總指揮部”,總指揮為閻錫山部第6集團軍副總司令兼晉南武裝總指揮樑培璜。駐臨汾的國民黨軍有閻錫山部第66師的3個團,以及胡宗南部第30旅的2個團,加上城內原有的保安團、補充團、自衛縱隊以及10多個縣的保警隊和還鄉團,總兵力約2.5萬人。

樑培璜深知這2.5萬人一半是地方團隊,且大多是從晉南各縣城潰退下來的敗兵,戰鬥力極差,難以和強大的人民解放軍對抗。因此樑的如意算盤就是憑藉工事固守,負隅頑抗。於是樑培璜搜刮大量人力物力,在臨汾周圍築起4道防線,構成了完整的防禦體系。

第1道為外圍警戒陣地。由城東、城南、城北3000米,城西向外延伸8000米內較大的村鎮構成。築有碉堡、明暗火力點和外壕、電網、地雷等障礙物,形成了獨立支撐點。

第2道為護城陣地。由環城周圍的27組碉堡構成。每組3個碉堡,呈品字形佈局,距城50~80米不等,周圍並有地堡、闇火力點和外壕、鐵絲網、地雷等副防禦物,有的還有暗道通向城內。這些明碉暗堡不但能獨立作戰,而且相互之間、與城牆之間又構成嚴密的立體交叉火力網。

臨汾城俗稱“臥牛城”,傳說此城從未被人攻破過,李自成當年不但沒有降服這頭“臥牛”,還被射瞎一隻眼睛

臨汾戰役中,徐向前(前排左一)與指戰員在敵人施放過毒氣的前沿陣地上

第3道為外壕和城牆主陣地。外壕深20米、寬30米,緊貼城牆,內外沿和壕底築有闇火力點和副防禦物。城牆高15米,寬25~30米。城牆上有上、中、下3層火力點,對內還修有倒打火力點。城上每隔百米築有橫斷牆,各段均可獨立作戰。

第4道為城內縱深陣地和地道工事。城牆之內有一道寬、深均為3~6米的內壕,壕內每隔15米有1個伏地堡。城內沿街各要道和高大建築物上,築有11個巷戰據點。交戰中,閻軍還在鼓樓東側挖了一道戰壕和眾多步槍、機槍掩體。

此外,在城東偏南與主城相連的東關,相當於主城的1/4大小,也構築有僅次於主城的堅固防禦工事。

面對這樣堅固的城防,臨汾守軍總指揮樑培璜曾得意地說:“八路軍作戰,向來是以少勝多,我們把臨汾城周邊工事,築成東方的馬其諾,也來個以少勝多!”

提前發起戰鬥,首戰告捷

為了拔除這個國民黨軍在晉南的最後一個據點,徐向前主動報請中央軍委,要求組織臨汾攻堅戰,軍委很快覆電批准。1948年2月3日,晉冀魯豫軍區組成臨汾前線指揮所,由軍區第一副司令員徐向前任前方指揮所司令員,統一指揮第8、第13縱隊以及晉綏軍區2個旅、太嶽軍區8個團等,共約5.3萬人。

臨汾城俗稱“臥牛城”,傳說此城從未被人攻破過,李自成當年不但沒有降服這頭“臥牛”,還被射瞎一隻眼睛

臨汾戰役中,婦女運糧到前線

1948年2月21日—23日,臨汾前指召開營以上會議,8縱司令員王新亭總結了攻打運城的經驗,徐向前親自作了攻打臨汾的戰鬥動員。之後,各部隊立即展開以攻堅作戰為內容的練兵運動。

3月1日,徐向前作出戰役部署:呂梁軍區部隊一部位於汾河以西,牽制城西守敵;8縱位於城南,13縱位於城東,太嶽部隊位於城北,形成向心合圍態勢,首先掃清守軍外圍警戒陣地,拔除護城據點,攻克東關,爾後進攻主城。在戰術上採取兩面圍攻的打法,力爭將守軍主力消滅於外圍陣地,並決定於3月10日發起戰鬥。

3月5日,前指得到情報:胡宗南為挽救其在西北戰場的失敗,顧不得臨汾垂危,急於空運30旅到西安。徐向前當機立斷,果斷決定提前3天發起戰役,命令8縱在3月7日凌晨前奇襲堯廟機場,粉碎了胡宗南運兵至西北戰場的“金蟬脫殼”計劃。

王新亭接到命令後,立即帶部隊日夜兼程,提前到達預定位置。3月7日晨,24旅72團以迫擊炮襲擊飛機場,守軍正有10架運輸機裝運部隊,當即被擊中2架,其餘8架倉皇飛逃。最終,30旅只運走4個連的兵力,其餘仍留在臨汾。

乘勝清掃外圍,奪佔東關

按照部署,攻城部隊隨後從城南、城東和城北3面合圍臨汾城。8縱在城南攻佔了柴村、張吳、喬家莊、堯廟宮等據點;太嶽部隊在城北和城東攻佔了高河店、南北焦堡、南北孝村等據點;13縱殲滅汾河西之敵後,冒雨返回接替城東防地,開始拔除外圍據點的作戰。至16日,我軍攻佔了臨汾城外圍和東關外壕的主要據點。經過1周準備,前指定於3月23日,由13縱組織攻擊,先行奪取臨汾城的東關。

臨汾城俗稱“臥牛城”,傳說此城從未被人攻破過,李自成當年不但沒有降服這頭“臥牛”,還被射瞎一隻眼睛

解放軍攻城突擊隊從缺口突入城內

東關是臨汾城的主要屏障,城牆高11米,上寬6米,基厚11米,守軍為第66師全部及補訓1團共4000餘人,有山炮5門,120毫米迫擊炮3門,82毫米迫擊炮14門。在我軍攻打東關之前,守軍為發揮火力,把東關緊靠城牆的房屋全部拆除,形成了一片開闊地帶。

從3月23日起,我軍開始對東關進行攻擊。然而,攻擊部隊卻遇到了前所未遇的困難。雙方都必須以塹壕對塹壕、地堡對地堡、坑道對坑道作戰,每個據點都經過了異常慘烈的爭奪。我軍只有8縱第23、第24旅有城市攻堅經驗,其他部隊多數剛由地方武裝民兵改編為野戰軍,還沒有完成由游擊戰、運動戰向攻堅戰的轉變,據點在我軍爭奪後,又被守軍反覆奪回。

至27日,城東的13縱以2個團的兵力,兩次進攻東關,卻均受挫。與此同時,8縱由城南打到城北,24旅兩次攻打興隆殿受挫,旅長王墉中彈犧牲。太嶽部隊兩次奪取4號碉和5號碉,均得而復失。據此,前指命令停止攻擊,整頓部隊,總結經驗。

3月31日,前指召開團以上幹部會議,總結爭奪護城據點戰鬥的經驗教訓。會上,前指調整戰役部署,確定集中主要兵力、兵器,先打東關,然後再依託東關進攻臨汾城,並決定以坑道爆破為突破城牆的主要手段。由於8縱在攻打運城時有坑道破城的攻堅經驗,主攻東關的任務由8縱23旅擔負。

4月1日,23旅轉移至東關以北之康莊地區,協同13縱攻打東關。24旅、太嶽部隊和呂梁部隊分別位於城南、城北、城西三面,擔任助攻牽制任務。

4月4日,23旅第68團接替發電廠友鄰陣地,決定由發電廠的地下向東關城牆掘進4條破關坑道。

臨汾城俗稱“臥牛城”,傳說此城從未被人攻破過,李自成當年不但沒有降服這頭“臥牛”,還被射瞎一隻眼睛

臨汾火車站

與此同時,地面上展開了爭奪外壕的激烈戰鬥。23旅首先集中炮火摧毀和封鎖了距我軍200米的城牆上守軍火力點,58團5連在炮火掩護下,以4條交通壕作掩護迅速推進,驅逐了外壕外沿之敵,掩護68團坑道推進。

守軍一面以炮火攔阻,用步兵連續向外反撲,一面在外壕底部修地堡,挖“T”字形深溝,阻止坑道接近,但在戰士們的英勇抗擊下,都一一宣告失敗,爆破坑道順利通過外壕,進至東關城牆下。

4月10日12時,4條爆破坑道完成裝藥。同時,我軍92門82毫米以上火炮完成射擊準備,擔任突擊任務的第68、69兩團也進入攻擊陣地。

4月10日16時,我軍以強大炮火向敵縱深炮兵陣地進行攻擊,並對突擊部隊正面城牆上的火力點進行破壞射擊。17時,我軍輕重武器按預定分工,將城上殘餘火力點完全封鎖。同時,猛烈炮擊東關各要點及內壕。

4月10日18時,隨著兩聲巨響,東關城牆被炸開17米和25米寬的兩個大缺口。68團3營和69團1營乘爆破煙塵,冒著飛舞的沙石,奮勇發起衝擊,1分鐘就衝上了城頭,佔領了突破口,二梯隊緊跟著入城投入戰鬥。至11日凌晨,守軍第66師大部被殲,師長徐其昌率少數殘兵逃入臨汾城內,東關被我軍佔領。

做“土行孫”,讓守軍坐上“土飛機”

奪取東關後,中央軍委覆電徐向前司令員,祝賀我軍攻克東關。徐向前更堅定了戰鬥到底的決心,他很形象地對大家說:“我們面對的敵人,是個硬核桃,你決心不大,牙齒不堅硬,就甭想咬碎它。”他還說:“打到鬍子白了,也要把臨汾拿下來!”

臨汾城俗稱“臥牛城”,傳說此城從未被人攻破過,李自成當年不但沒有降服這頭“臥牛”,還被射瞎一隻眼睛

繳獲的炮彈

隨著我軍步步緊逼,閻錫山接連3次發電報令樑培璜:“人盡物盡,城存成功,城亡成仁。”殘暴成性的樑培璜一面脅迫士兵為其賣命,一面大肆搜捕城內青壯年和學生補充兵員,強迫居民加修工事,增築碉堡,將東城牆內200米以內民房全部摧毀,挖掘內壕,加修闇火力點,決心死守。

臨汾守軍除了加強防守、不斷反撲外,甚至不惜向我軍陣地施放毒氣。同時,由太原、天津、西安起飛的敵機日夜轟炸我軍陣地,爭奪登城陣地的戰鬥異常激烈,形成了空中、地面和地下三層的立體爭奪戰。

面對守軍拼死抵抗,徐向前想到古典小說《封神演義》中有個土行孫,能鑽地行走,來無影去無蹤。他臨機一動,覺得打臨汾也可以採用“土行孫戰法”:在炮火不強、堅城難摧的情況下,不再從正面硬攻,採取挖地道進行炸藥爆破的方法,直接把敵人炸上天,讓臨汾守軍好好嚐嚐“土飛機”的滋味。

4月15日,徐向前決定從城東、城南兩面控制外壕,完成破城坑道,然後用坑道爆破城牆並隨後發起總攻。19日,徐向前部署8縱由主城東南角至東門以北攻城;13縱由主城南門樓至東南角東段攻城;太嶽部隊由東門以北至東北角攻城,3支部隊同時開始控制外壕和挖掘坑道的艱苦鬥爭。

挖掘破城坑道是一場緊張、激烈而又十分艱苦的鬥爭,守軍在東關嘗過坑道的厲害,所以在主城防禦中絞盡腦汁,採取了多種對付坑道的辦法,雙方都在鬥智鬥勇。守軍在坑道內遍設監聽甕,晝夜輪班偷聽我軍地下作業的聲音,發現動靜即以“T”形和“Y”形防禦坑道向我方對挖,臨近後則以炸藥破壞我方坑道,有時甚至不惜在坑道內放毒;在地面上則以各種手段偵察我方坑道的位置,窺得跡象後立即以飛機、炮火猛烈轟擊,還不斷派小股部隊襲擊我軍坑道作業。

臨汾城俗稱“臥牛城”,傳說此城從未被人攻破過,李自成當年不但沒有降服這頭“臥牛”,還被射瞎一隻眼睛

臨汾戰役攻克了國民黨在晉南的最後一個據點

為粉碎敵人的破壞活動,保衛坑道安全掘進,攻城部隊與守軍展開了“以挖對挖、以聽對聽、以炸對炸”的針鋒相對的鬥爭。我軍主坑道都採取嚴密偽裝,嚴格控制聲響,戰士們用手指代替鍬鎬,用膝蓋代替腳板,用彈藥箱代替小平車,無聲無息地進行坑道作業,發現守軍對挖後,我軍主坑道拐彎繞開或以支坑道將敵誘引過去。同時,主坑道內設置監聽組和突擊組,聽到敵人的作業聲,即主動接近敵人,先行爆炸。敵人吃了幾次虧,再不敢像開始那樣放肆地對挖了。

到5月初,坑道掘進越靠近城牆,敵人從城內伸過來的破壞坑道也越多。至5月12日,我軍城東一線挖掘的15條破城坑道,以及環繞破城坑道兩側和上方挖掘的40多條掩護坑道,就只剩下23旅的3條了,其餘全被敵人炸燬,有的甚至被炸10餘次之多。

5月16日,23旅兩條各長110米的破城大坑道完成裝填任務:一條裝黑色炸藥6200千克,一條裝黃色炸藥3000千克。準備工作完成後,原本計劃5月18日發起總攻,但當日忽然在坑道內聽到守軍向我方對挖的聲音,情況緊急,徐向前立即決定將總攻時間提前到17日19時。

5月17日19時,3顆信號彈升起後,隨著山崩地裂的聲響,臨汾城牆被炸開兩個30多米寬的大缺口。由23旅68團、69團和24旅71團組成的兩支登城突擊隊迅速登上城牆,向城牆兩側和縱深發展。經過激烈巷戰,至24時,全殲臨汾守軍,臨汾戰役結束。

臨汾戰役共進行72天,斃傷俘國民黨軍2.5萬餘人,守城司令樑培璜、徐其昌被活捉。這次戰役拔除了國民黨軍在晉南的最後據點,使呂梁、太嶽兩解放區連成一片,有力支援了西北和中原戰場作戰。5月19日,中共中央發來賀電:“慶祝你們解放臨汾,全殲閻胡守敵的偉大勝利!尚望繼續努力,為消滅全部敵軍,解放全華北而奮鬥!”

在臨汾戰役中,因8縱第23旅戰功卓著,經徐向前提議並報中央軍委批准,命名該旅為“臨汾旅”,並授予“光榮的臨汾旅”錦旗。

版權聲明:本文刊載於《軍事文摘》雜誌2017年第8期,作者:張苗 張猛。如需轉載請務必註明“轉自《軍事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