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蘇祠荔枝紅,東坡先生的鄉愁在這裡'

"
"
又見蘇祠荔枝紅,東坡先生的鄉愁在這裡

"
又見蘇祠荔枝紅,東坡先生的鄉愁在這裡

又見蘇祠荔枝紅,東坡先生的鄉愁在這裡

在三蘇祠博物館裡的老井旁,一棵4米多高的荔枝樹格外引人注目,它長的枝繁葉茂,一串串紅彤彤的荔枝,把枝丫壓彎了腰,訴說著眉山人對蘇東坡無盡的思念。

蘇祠丹荔

"
又見蘇祠荔枝紅,東坡先生的鄉愁在這裡

又見蘇祠荔枝紅,東坡先生的鄉愁在這裡

在三蘇祠博物館裡的老井旁,一棵4米多高的荔枝樹格外引人注目,它長的枝繁葉茂,一串串紅彤彤的荔枝,把枝丫壓彎了腰,訴說著眉山人對蘇東坡無盡的思念。

蘇祠丹荔

又見蘇祠荔枝紅,東坡先生的鄉愁在這裡

1068年

蘇軾三十三歲,為父親守孝期滿。臨行前,在家中手栽荔枝樹,與三老(王慶源、楊君素、蔡子華)約定,樹長成即歸眉山。

1090年

世事難料,蘇軾這一去,便再也沒有回眉山!二十二年後,蘇軾曾作《寄蔡子華》詩:“故人送我東來時,手栽荔子待我歸,荔子已丹吾發白,猶作江南未歸客。”

2004年

由於這棵荔枝樹根部腐爛,三蘇祠工作人員把它挖出來做成根雕,成為了三蘇祠的寶貝。

2007年

為了紀念蘇東坡,工作人員在原址上重新栽種了一棵荔枝樹,現在每年碩果累累。

2017年

蘇軾粉絲想花千元買一顆丹荔,被三蘇祠婉拒了。隨後,三蘇祠舉辦“品蘇祠丹荔 話東坡鄉愁”的活動,把荔枝免費分享給遊客品嚐。

2019年7月11日

“故人送我東來時,手栽荔子待我歸。荔子已丹吾發白,猶作江南未歸客。”上午9點,在三蘇祠荔枝樹下,蘇學專家王晉川、眉山三蘇祠博物館副館長李曉蘋、東坡小學的師生們、小小講解員們、現場的遊客以及小松鼠們齊聚一堂,吟荔枝、話荔枝、品荔枝,完成了東坡先生未能完成的心願。

"
又見蘇祠荔枝紅,東坡先生的鄉愁在這裡

又見蘇祠荔枝紅,東坡先生的鄉愁在這裡

在三蘇祠博物館裡的老井旁,一棵4米多高的荔枝樹格外引人注目,它長的枝繁葉茂,一串串紅彤彤的荔枝,把枝丫壓彎了腰,訴說著眉山人對蘇東坡無盡的思念。

蘇祠丹荔

又見蘇祠荔枝紅,東坡先生的鄉愁在這裡

1068年

蘇軾三十三歲,為父親守孝期滿。臨行前,在家中手栽荔枝樹,與三老(王慶源、楊君素、蔡子華)約定,樹長成即歸眉山。

1090年

世事難料,蘇軾這一去,便再也沒有回眉山!二十二年後,蘇軾曾作《寄蔡子華》詩:“故人送我東來時,手栽荔子待我歸,荔子已丹吾發白,猶作江南未歸客。”

2004年

由於這棵荔枝樹根部腐爛,三蘇祠工作人員把它挖出來做成根雕,成為了三蘇祠的寶貝。

2007年

為了紀念蘇東坡,工作人員在原址上重新栽種了一棵荔枝樹,現在每年碩果累累。

2017年

蘇軾粉絲想花千元買一顆丹荔,被三蘇祠婉拒了。隨後,三蘇祠舉辦“品蘇祠丹荔 話東坡鄉愁”的活動,把荔枝免費分享給遊客品嚐。

2019年7月11日

“故人送我東來時,手栽荔子待我歸。荔子已丹吾發白,猶作江南未歸客。”上午9點,在三蘇祠荔枝樹下,蘇學專家王晉川、眉山三蘇祠博物館副館長李曉蘋、東坡小學的師生們、小小講解員們、現場的遊客以及小松鼠們齊聚一堂,吟荔枝、話荔枝、品荔枝,完成了東坡先生未能完成的心願。

又見蘇祠荔枝紅,東坡先生的鄉愁在這裡

活動現場,大家還玩起了接“li”音飛花令。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嫦娟”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

大家你一言我一句,接得好不熱鬧。

"
又見蘇祠荔枝紅,東坡先生的鄉愁在這裡

又見蘇祠荔枝紅,東坡先生的鄉愁在這裡

在三蘇祠博物館裡的老井旁,一棵4米多高的荔枝樹格外引人注目,它長的枝繁葉茂,一串串紅彤彤的荔枝,把枝丫壓彎了腰,訴說著眉山人對蘇東坡無盡的思念。

蘇祠丹荔

又見蘇祠荔枝紅,東坡先生的鄉愁在這裡

1068年

蘇軾三十三歲,為父親守孝期滿。臨行前,在家中手栽荔枝樹,與三老(王慶源、楊君素、蔡子華)約定,樹長成即歸眉山。

1090年

世事難料,蘇軾這一去,便再也沒有回眉山!二十二年後,蘇軾曾作《寄蔡子華》詩:“故人送我東來時,手栽荔子待我歸,荔子已丹吾發白,猶作江南未歸客。”

2004年

由於這棵荔枝樹根部腐爛,三蘇祠工作人員把它挖出來做成根雕,成為了三蘇祠的寶貝。

2007年

為了紀念蘇東坡,工作人員在原址上重新栽種了一棵荔枝樹,現在每年碩果累累。

2017年

蘇軾粉絲想花千元買一顆丹荔,被三蘇祠婉拒了。隨後,三蘇祠舉辦“品蘇祠丹荔 話東坡鄉愁”的活動,把荔枝免費分享給遊客品嚐。

2019年7月11日

“故人送我東來時,手栽荔子待我歸。荔子已丹吾發白,猶作江南未歸客。”上午9點,在三蘇祠荔枝樹下,蘇學專家王晉川、眉山三蘇祠博物館副館長李曉蘋、東坡小學的師生們、小小講解員們、現場的遊客以及小松鼠們齊聚一堂,吟荔枝、話荔枝、品荔枝,完成了東坡先生未能完成的心願。

又見蘇祠荔枝紅,東坡先生的鄉愁在這裡

活動現場,大家還玩起了接“li”音飛花令。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嫦娟”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

大家你一言我一句,接得好不熱鬧。

又見蘇祠荔枝紅,東坡先生的鄉愁在這裡

活動最後,由三蘇祠工作人員採摘蘇祠丹荔,分給現場的每一位遊客品嚐。

“三蘇祠的荔枝很甜、汁水也很豐富,相信蘇東坡如果品嚐了也會覺得很好……”大家紛紛對三蘇祠的荔枝點贊。

活動現場,三蘇祠還免費發放 “東坡吃荔枝主題明信片”,大家品嚐著新鮮的荔枝,再把這份鄉愁寄出,讓遠方的親朋好友,也來感受這濃濃的家鄉情。

事實上,正因為三蘇祠的丹荔飽含了蘇東坡太多的鄉愁,也飽含了太多眉山人對蘇東坡的懷念,意義非凡,也被顯珍貴。

"
又見蘇祠荔枝紅,東坡先生的鄉愁在這裡

又見蘇祠荔枝紅,東坡先生的鄉愁在這裡

在三蘇祠博物館裡的老井旁,一棵4米多高的荔枝樹格外引人注目,它長的枝繁葉茂,一串串紅彤彤的荔枝,把枝丫壓彎了腰,訴說著眉山人對蘇東坡無盡的思念。

蘇祠丹荔

又見蘇祠荔枝紅,東坡先生的鄉愁在這裡

1068年

蘇軾三十三歲,為父親守孝期滿。臨行前,在家中手栽荔枝樹,與三老(王慶源、楊君素、蔡子華)約定,樹長成即歸眉山。

1090年

世事難料,蘇軾這一去,便再也沒有回眉山!二十二年後,蘇軾曾作《寄蔡子華》詩:“故人送我東來時,手栽荔子待我歸,荔子已丹吾發白,猶作江南未歸客。”

2004年

由於這棵荔枝樹根部腐爛,三蘇祠工作人員把它挖出來做成根雕,成為了三蘇祠的寶貝。

2007年

為了紀念蘇東坡,工作人員在原址上重新栽種了一棵荔枝樹,現在每年碩果累累。

2017年

蘇軾粉絲想花千元買一顆丹荔,被三蘇祠婉拒了。隨後,三蘇祠舉辦“品蘇祠丹荔 話東坡鄉愁”的活動,把荔枝免費分享給遊客品嚐。

2019年7月11日

“故人送我東來時,手栽荔子待我歸。荔子已丹吾發白,猶作江南未歸客。”上午9點,在三蘇祠荔枝樹下,蘇學專家王晉川、眉山三蘇祠博物館副館長李曉蘋、東坡小學的師生們、小小講解員們、現場的遊客以及小松鼠們齊聚一堂,吟荔枝、話荔枝、品荔枝,完成了東坡先生未能完成的心願。

又見蘇祠荔枝紅,東坡先生的鄉愁在這裡

活動現場,大家還玩起了接“li”音飛花令。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嫦娟”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

大家你一言我一句,接得好不熱鬧。

又見蘇祠荔枝紅,東坡先生的鄉愁在這裡

活動最後,由三蘇祠工作人員採摘蘇祠丹荔,分給現場的每一位遊客品嚐。

“三蘇祠的荔枝很甜、汁水也很豐富,相信蘇東坡如果品嚐了也會覺得很好……”大家紛紛對三蘇祠的荔枝點贊。

活動現場,三蘇祠還免費發放 “東坡吃荔枝主題明信片”,大家品嚐著新鮮的荔枝,再把這份鄉愁寄出,讓遠方的親朋好友,也來感受這濃濃的家鄉情。

事實上,正因為三蘇祠的丹荔飽含了蘇東坡太多的鄉愁,也飽含了太多眉山人對蘇東坡的懷念,意義非凡,也被顯珍貴。

又見蘇祠荔枝紅,東坡先生的鄉愁在這裡

"
又見蘇祠荔枝紅,東坡先生的鄉愁在這裡

又見蘇祠荔枝紅,東坡先生的鄉愁在這裡

在三蘇祠博物館裡的老井旁,一棵4米多高的荔枝樹格外引人注目,它長的枝繁葉茂,一串串紅彤彤的荔枝,把枝丫壓彎了腰,訴說著眉山人對蘇東坡無盡的思念。

蘇祠丹荔

又見蘇祠荔枝紅,東坡先生的鄉愁在這裡

1068年

蘇軾三十三歲,為父親守孝期滿。臨行前,在家中手栽荔枝樹,與三老(王慶源、楊君素、蔡子華)約定,樹長成即歸眉山。

1090年

世事難料,蘇軾這一去,便再也沒有回眉山!二十二年後,蘇軾曾作《寄蔡子華》詩:“故人送我東來時,手栽荔子待我歸,荔子已丹吾發白,猶作江南未歸客。”

2004年

由於這棵荔枝樹根部腐爛,三蘇祠工作人員把它挖出來做成根雕,成為了三蘇祠的寶貝。

2007年

為了紀念蘇東坡,工作人員在原址上重新栽種了一棵荔枝樹,現在每年碩果累累。

2017年

蘇軾粉絲想花千元買一顆丹荔,被三蘇祠婉拒了。隨後,三蘇祠舉辦“品蘇祠丹荔 話東坡鄉愁”的活動,把荔枝免費分享給遊客品嚐。

2019年7月11日

“故人送我東來時,手栽荔子待我歸。荔子已丹吾發白,猶作江南未歸客。”上午9點,在三蘇祠荔枝樹下,蘇學專家王晉川、眉山三蘇祠博物館副館長李曉蘋、東坡小學的師生們、小小講解員們、現場的遊客以及小松鼠們齊聚一堂,吟荔枝、話荔枝、品荔枝,完成了東坡先生未能完成的心願。

又見蘇祠荔枝紅,東坡先生的鄉愁在這裡

活動現場,大家還玩起了接“li”音飛花令。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嫦娟”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

大家你一言我一句,接得好不熱鬧。

又見蘇祠荔枝紅,東坡先生的鄉愁在這裡

活動最後,由三蘇祠工作人員採摘蘇祠丹荔,分給現場的每一位遊客品嚐。

“三蘇祠的荔枝很甜、汁水也很豐富,相信蘇東坡如果品嚐了也會覺得很好……”大家紛紛對三蘇祠的荔枝點贊。

活動現場,三蘇祠還免費發放 “東坡吃荔枝主題明信片”,大家品嚐著新鮮的荔枝,再把這份鄉愁寄出,讓遠方的親朋好友,也來感受這濃濃的家鄉情。

事實上,正因為三蘇祠的丹荔飽含了蘇東坡太多的鄉愁,也飽含了太多眉山人對蘇東坡的懷念,意義非凡,也被顯珍貴。

又見蘇祠荔枝紅,東坡先生的鄉愁在這裡

又見蘇祠荔枝紅,東坡先生的鄉愁在這裡

投稿郵箱:3304331669@qq.com

版權聲明: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如需轉載,請留言聯繫我們。部分文字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版權人及時聯繫。TEL:028-38166877

更多精彩內容請拿起手機微信關注“眉山東坡文化”~

來源:品東坡

編輯:熊莉

審核:周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