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魚兒已經上鉤,為啥總是提竿無魚呢?看看是不是這三個原因'

"

明明已經上鉤了,怎麼提起來就是沒有魚呢?相信很多使用拋竿的朋友多多少少都會碰到這樣的情況。望著空空的魚鉤,失望是自然的,心中亦是困惑重重。是提竿手法不對?還是魚兒太狡猾?還是……

"

明明已經上鉤了,怎麼提起來就是沒有魚呢?相信很多使用拋竿的朋友多多少少都會碰到這樣的情況。望著空空的魚鉤,失望是自然的,心中亦是困惑重重。是提竿手法不對?還是魚兒太狡猾?還是……

明明魚兒已經上鉤,為啥總是提竿無魚呢?看看是不是這三個原因

使用拋竿釣魚很愜意,不但遠投得心應手,而且與大物搏鬥時亦是驚心動魄、酣暢淋漓,怎一個爽字了得。不過,很多釣友在使用拋竿時也遇到了一些甜蜜的煩惱,比如:明明魚兒上鉤了,當把鉤組提上岸一看,卻時常是空空如也。這不禁讓釣友們傷透了腦筋。針對這一問題,筆者通過大量的分析比較,積累了一些心得,寫出來供大家參考。

總體上看來,提竿無魚一般是因為以下三種原因:

首要的原因是錯失提竿良機。就這種情況,筆者僅以鯉魚和鱖魚來加以說明。鯉魚就餌的時候,釣者一般會有兩次提竿良機。一旦錯失,鯉魚就會吐鉤逃走。究其原因,是鯉魚天性使然。鯉魚是比較狡猾的水中動物,它並不是見到食物就吞下,而是先小心翼翼試探、品嚐,當它覺得食物確實可口且沒有危險時才會放心地將其吞下。

當鯉魚吞食完魚餌、準備轉身遊走時,會牽動竿梢緩緩下壓,甚至彎成弓形,此時便是首次提竿的最佳時機,或早或晚都會影響結果。假如第一次提竿時機因故錯過了,這時最好就不要動竿了,否則會驚跑窩中之魚。過一會兒,該魚很有可能還會回來進行反覆試探,直到確定無危險後才會再去吞食魚餌。

這時反饋到竿梢上的情況就是竿梢的動作由輕微點動變成緩慢下彎,並且瞬間出現回彈。通常的情況是竿梢下彎時鈴鐺並不太響,有時甚至根本就不響,到了回彈時鈴聲反倒變得清脆起來。倘若正值魚吐鉤(竿梢回彈)之時去提竿,肯定落空。釣狡猾的鯉魚如此,釣其他雜食性魚類也大同小異。

鱖魚就餌時傳到竿梢上的信號非常有趣,也非常容易辨別。如果大家發現竿尖出現了小幅度劃圈信號,這就表明是鱖魚到了,但這時千萬不要貿然提竿。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釣鱖魚更是要謹記這句話。因釣鱖魚的釣餌多為小鰟鮍、泥鰍、小鯽魚或小青蛙等,這類活餌的個體重量均在30克~50克之間,體型也是有長有扁,鱖魚吞食這類鮮活的小動物需要一個過程。

如果在鱖魚剛把魚餌吞入、但沒有將魚鉤吞入的時候提竿,自然會竹籃打水一場空。當我們發現竿梢開始緩慢下彎,並且出現了大"哈腰"動作,接著又緩緩回彈,這正是鱖魚在繼續吞嚥且正欲溜走的表現。此時仍不要貿然提竿,一般要等到鱖魚經過兩到三次吞食、從時間上來看差不多是10秒~15秒鐘之後再提竿,這樣的結果幾乎是百發百中。換言之,垂釣者在用鮮活的釣餌挑戰某種肉食性凶猛魚類時,一定要給水下魚兒足夠的吞嚥時間,如在鉤餌尚未全部入口的情況就提竿,註定與大魚無緣。

"

明明已經上鉤了,怎麼提起來就是沒有魚呢?相信很多使用拋竿的朋友多多少少都會碰到這樣的情況。望著空空的魚鉤,失望是自然的,心中亦是困惑重重。是提竿手法不對?還是魚兒太狡猾?還是……

明明魚兒已經上鉤,為啥總是提竿無魚呢?看看是不是這三個原因

使用拋竿釣魚很愜意,不但遠投得心應手,而且與大物搏鬥時亦是驚心動魄、酣暢淋漓,怎一個爽字了得。不過,很多釣友在使用拋竿時也遇到了一些甜蜜的煩惱,比如:明明魚兒上鉤了,當把鉤組提上岸一看,卻時常是空空如也。這不禁讓釣友們傷透了腦筋。針對這一問題,筆者通過大量的分析比較,積累了一些心得,寫出來供大家參考。

總體上看來,提竿無魚一般是因為以下三種原因:

首要的原因是錯失提竿良機。就這種情況,筆者僅以鯉魚和鱖魚來加以說明。鯉魚就餌的時候,釣者一般會有兩次提竿良機。一旦錯失,鯉魚就會吐鉤逃走。究其原因,是鯉魚天性使然。鯉魚是比較狡猾的水中動物,它並不是見到食物就吞下,而是先小心翼翼試探、品嚐,當它覺得食物確實可口且沒有危險時才會放心地將其吞下。

當鯉魚吞食完魚餌、準備轉身遊走時,會牽動竿梢緩緩下壓,甚至彎成弓形,此時便是首次提竿的最佳時機,或早或晚都會影響結果。假如第一次提竿時機因故錯過了,這時最好就不要動竿了,否則會驚跑窩中之魚。過一會兒,該魚很有可能還會回來進行反覆試探,直到確定無危險後才會再去吞食魚餌。

這時反饋到竿梢上的情況就是竿梢的動作由輕微點動變成緩慢下彎,並且瞬間出現回彈。通常的情況是竿梢下彎時鈴鐺並不太響,有時甚至根本就不響,到了回彈時鈴聲反倒變得清脆起來。倘若正值魚吐鉤(竿梢回彈)之時去提竿,肯定落空。釣狡猾的鯉魚如此,釣其他雜食性魚類也大同小異。

鱖魚就餌時傳到竿梢上的信號非常有趣,也非常容易辨別。如果大家發現竿尖出現了小幅度劃圈信號,這就表明是鱖魚到了,但這時千萬不要貿然提竿。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釣鱖魚更是要謹記這句話。因釣鱖魚的釣餌多為小鰟鮍、泥鰍、小鯽魚或小青蛙等,這類活餌的個體重量均在30克~50克之間,體型也是有長有扁,鱖魚吞食這類鮮活的小動物需要一個過程。

如果在鱖魚剛把魚餌吞入、但沒有將魚鉤吞入的時候提竿,自然會竹籃打水一場空。當我們發現竿梢開始緩慢下彎,並且出現了大"哈腰"動作,接著又緩緩回彈,這正是鱖魚在繼續吞嚥且正欲溜走的表現。此時仍不要貿然提竿,一般要等到鱖魚經過兩到三次吞食、從時間上來看差不多是10秒~15秒鐘之後再提竿,這樣的結果幾乎是百發百中。換言之,垂釣者在用鮮活的釣餌挑戰某種肉食性凶猛魚類時,一定要給水下魚兒足夠的吞嚥時間,如在鉤餌尚未全部入口的情況就提竿,註定與大魚無緣。

明明魚兒已經上鉤,為啥總是提竿無魚呢?看看是不是這三個原因

造成提竿無魚的第二個原因是揚竿角度有誤。起竿、揚竿的瞬間能否中魚與"高炮手"的手法高低有直接關係。倘若提竿的角度產生了偏差,也會導致剛上鉤的魚脫鉤逃逸。其中道理再簡單不過了,角度把握得準確無誤,中鉤的機率就高,反之就有可能落空。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水是在不間斷地運動著,只不過是看上去相對較平穩罷了。

在自然水域,根據水流速度的快慢,我們將其分成穩水、緩流、二流、急流等。如果將鉤餌投於穩水或緩流,因水流較平穩,暗流又小,鉤餌的落點往往就是釣點。但是投鉤餌於流水就不一樣了,因為這裡的水流始終處於劇烈運動狀態,有經驗的"高炮手"經常把二流及緩流與二流的結合部作為拋鉤的範圍。

不過,當拋出的釣組落入幾十米以外的水域時,鉤組在水流的衝擊作用下會迅速向下遊移動,離原來的落點越來越遠,少則一二十米,多則三四十米。這時的拋竿和主線就形成了一個斜角。在這種情形之下,魚若咬鉤,應該如何提竿呢?筆者在各大釣場經常會看見這樣一幕:魚訊傳來,某釣友一個箭步上去,管它什麼角度不角度,直接哈腰抓竿、挺身後揚。

不過細心的人會發現,此時操竿者根本沒理會雖然竿子是正對前方提起的,可長長的釣線早已隨水流漂移到下游去了。這種不考慮角度的操竿方式,頂多只能挑起風線和一部分水線而已,大部分水線和釣組的移動卻很小,但釣組這微小的移動足以讓魚兒受驚逃跑。其實以筆者的經驗,不管釣線被水流衝出去多遠、與拋竿形成多大的角度,起竿時的方向只要正對著釣線漂移的方向,就能帶動鉤組以迅猛之勢刺中魚兒,而不是把魚兒嚇跑了。

"

明明已經上鉤了,怎麼提起來就是沒有魚呢?相信很多使用拋竿的朋友多多少少都會碰到這樣的情況。望著空空的魚鉤,失望是自然的,心中亦是困惑重重。是提竿手法不對?還是魚兒太狡猾?還是……

明明魚兒已經上鉤,為啥總是提竿無魚呢?看看是不是這三個原因

使用拋竿釣魚很愜意,不但遠投得心應手,而且與大物搏鬥時亦是驚心動魄、酣暢淋漓,怎一個爽字了得。不過,很多釣友在使用拋竿時也遇到了一些甜蜜的煩惱,比如:明明魚兒上鉤了,當把鉤組提上岸一看,卻時常是空空如也。這不禁讓釣友們傷透了腦筋。針對這一問題,筆者通過大量的分析比較,積累了一些心得,寫出來供大家參考。

總體上看來,提竿無魚一般是因為以下三種原因:

首要的原因是錯失提竿良機。就這種情況,筆者僅以鯉魚和鱖魚來加以說明。鯉魚就餌的時候,釣者一般會有兩次提竿良機。一旦錯失,鯉魚就會吐鉤逃走。究其原因,是鯉魚天性使然。鯉魚是比較狡猾的水中動物,它並不是見到食物就吞下,而是先小心翼翼試探、品嚐,當它覺得食物確實可口且沒有危險時才會放心地將其吞下。

當鯉魚吞食完魚餌、準備轉身遊走時,會牽動竿梢緩緩下壓,甚至彎成弓形,此時便是首次提竿的最佳時機,或早或晚都會影響結果。假如第一次提竿時機因故錯過了,這時最好就不要動竿了,否則會驚跑窩中之魚。過一會兒,該魚很有可能還會回來進行反覆試探,直到確定無危險後才會再去吞食魚餌。

這時反饋到竿梢上的情況就是竿梢的動作由輕微點動變成緩慢下彎,並且瞬間出現回彈。通常的情況是竿梢下彎時鈴鐺並不太響,有時甚至根本就不響,到了回彈時鈴聲反倒變得清脆起來。倘若正值魚吐鉤(竿梢回彈)之時去提竿,肯定落空。釣狡猾的鯉魚如此,釣其他雜食性魚類也大同小異。

鱖魚就餌時傳到竿梢上的信號非常有趣,也非常容易辨別。如果大家發現竿尖出現了小幅度劃圈信號,這就表明是鱖魚到了,但這時千萬不要貿然提竿。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釣鱖魚更是要謹記這句話。因釣鱖魚的釣餌多為小鰟鮍、泥鰍、小鯽魚或小青蛙等,這類活餌的個體重量均在30克~50克之間,體型也是有長有扁,鱖魚吞食這類鮮活的小動物需要一個過程。

如果在鱖魚剛把魚餌吞入、但沒有將魚鉤吞入的時候提竿,自然會竹籃打水一場空。當我們發現竿梢開始緩慢下彎,並且出現了大"哈腰"動作,接著又緩緩回彈,這正是鱖魚在繼續吞嚥且正欲溜走的表現。此時仍不要貿然提竿,一般要等到鱖魚經過兩到三次吞食、從時間上來看差不多是10秒~15秒鐘之後再提竿,這樣的結果幾乎是百發百中。換言之,垂釣者在用鮮活的釣餌挑戰某種肉食性凶猛魚類時,一定要給水下魚兒足夠的吞嚥時間,如在鉤餌尚未全部入口的情況就提竿,註定與大魚無緣。

明明魚兒已經上鉤,為啥總是提竿無魚呢?看看是不是這三個原因

造成提竿無魚的第二個原因是揚竿角度有誤。起竿、揚竿的瞬間能否中魚與"高炮手"的手法高低有直接關係。倘若提竿的角度產生了偏差,也會導致剛上鉤的魚脫鉤逃逸。其中道理再簡單不過了,角度把握得準確無誤,中鉤的機率就高,反之就有可能落空。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水是在不間斷地運動著,只不過是看上去相對較平穩罷了。

在自然水域,根據水流速度的快慢,我們將其分成穩水、緩流、二流、急流等。如果將鉤餌投於穩水或緩流,因水流較平穩,暗流又小,鉤餌的落點往往就是釣點。但是投鉤餌於流水就不一樣了,因為這裡的水流始終處於劇烈運動狀態,有經驗的"高炮手"經常把二流及緩流與二流的結合部作為拋鉤的範圍。

不過,當拋出的釣組落入幾十米以外的水域時,鉤組在水流的衝擊作用下會迅速向下遊移動,離原來的落點越來越遠,少則一二十米,多則三四十米。這時的拋竿和主線就形成了一個斜角。在這種情形之下,魚若咬鉤,應該如何提竿呢?筆者在各大釣場經常會看見這樣一幕:魚訊傳來,某釣友一個箭步上去,管它什麼角度不角度,直接哈腰抓竿、挺身後揚。

不過細心的人會發現,此時操竿者根本沒理會雖然竿子是正對前方提起的,可長長的釣線早已隨水流漂移到下游去了。這種不考慮角度的操竿方式,頂多只能挑起風線和一部分水線而已,大部分水線和釣組的移動卻很小,但釣組這微小的移動足以讓魚兒受驚逃跑。其實以筆者的經驗,不管釣線被水流衝出去多遠、與拋竿形成多大的角度,起竿時的方向只要正對著釣線漂移的方向,就能帶動鉤組以迅猛之勢刺中魚兒,而不是把魚兒嚇跑了。

明明魚兒已經上鉤,為啥總是提竿無魚呢?看看是不是這三個原因

最後一個原因,是不可避免的各種偶然因素。其實細究起來,釣具的因素、釣餌的因素、釣組落點的因素、魚兒自身的因素等等,都會影響上魚的成功率,下面筆者將逐一說明。

先說釣具,咱們從鉛墜開始。拋竿主線上滑動自如的通心鉛墜在提竿收線的過程中,常常會被堅硬的石塊或溝坎等障礙物撞得遍體鱗傷。最要命的情況就是鉛墜被磕得變形了,堵死了通孔,這樣的話鉛墜將會牢牢鎖定在緊挨鉤組的主線末端,活墜就變成了不能移動的死墜,失去了沿線滑動、調節鉤組重量的功能。

這時候,上鉤之魚是最難受的,岸上有人用力扯著,魚兒脣上鋼鉤的旁邊還拖著一顆百克左右的鉛疙瘩。這樣來回甩來甩去,極易造成魚兒脣豁脫鉤。倘若不及時更換,還會給以後的垂釣埋下隱患,不知要跑掉多少魚呢!

"

明明已經上鉤了,怎麼提起來就是沒有魚呢?相信很多使用拋竿的朋友多多少少都會碰到這樣的情況。望著空空的魚鉤,失望是自然的,心中亦是困惑重重。是提竿手法不對?還是魚兒太狡猾?還是……

明明魚兒已經上鉤,為啥總是提竿無魚呢?看看是不是這三個原因

使用拋竿釣魚很愜意,不但遠投得心應手,而且與大物搏鬥時亦是驚心動魄、酣暢淋漓,怎一個爽字了得。不過,很多釣友在使用拋竿時也遇到了一些甜蜜的煩惱,比如:明明魚兒上鉤了,當把鉤組提上岸一看,卻時常是空空如也。這不禁讓釣友們傷透了腦筋。針對這一問題,筆者通過大量的分析比較,積累了一些心得,寫出來供大家參考。

總體上看來,提竿無魚一般是因為以下三種原因:

首要的原因是錯失提竿良機。就這種情況,筆者僅以鯉魚和鱖魚來加以說明。鯉魚就餌的時候,釣者一般會有兩次提竿良機。一旦錯失,鯉魚就會吐鉤逃走。究其原因,是鯉魚天性使然。鯉魚是比較狡猾的水中動物,它並不是見到食物就吞下,而是先小心翼翼試探、品嚐,當它覺得食物確實可口且沒有危險時才會放心地將其吞下。

當鯉魚吞食完魚餌、準備轉身遊走時,會牽動竿梢緩緩下壓,甚至彎成弓形,此時便是首次提竿的最佳時機,或早或晚都會影響結果。假如第一次提竿時機因故錯過了,這時最好就不要動竿了,否則會驚跑窩中之魚。過一會兒,該魚很有可能還會回來進行反覆試探,直到確定無危險後才會再去吞食魚餌。

這時反饋到竿梢上的情況就是竿梢的動作由輕微點動變成緩慢下彎,並且瞬間出現回彈。通常的情況是竿梢下彎時鈴鐺並不太響,有時甚至根本就不響,到了回彈時鈴聲反倒變得清脆起來。倘若正值魚吐鉤(竿梢回彈)之時去提竿,肯定落空。釣狡猾的鯉魚如此,釣其他雜食性魚類也大同小異。

鱖魚就餌時傳到竿梢上的信號非常有趣,也非常容易辨別。如果大家發現竿尖出現了小幅度劃圈信號,這就表明是鱖魚到了,但這時千萬不要貿然提竿。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釣鱖魚更是要謹記這句話。因釣鱖魚的釣餌多為小鰟鮍、泥鰍、小鯽魚或小青蛙等,這類活餌的個體重量均在30克~50克之間,體型也是有長有扁,鱖魚吞食這類鮮活的小動物需要一個過程。

如果在鱖魚剛把魚餌吞入、但沒有將魚鉤吞入的時候提竿,自然會竹籃打水一場空。當我們發現竿梢開始緩慢下彎,並且出現了大"哈腰"動作,接著又緩緩回彈,這正是鱖魚在繼續吞嚥且正欲溜走的表現。此時仍不要貿然提竿,一般要等到鱖魚經過兩到三次吞食、從時間上來看差不多是10秒~15秒鐘之後再提竿,這樣的結果幾乎是百發百中。換言之,垂釣者在用鮮活的釣餌挑戰某種肉食性凶猛魚類時,一定要給水下魚兒足夠的吞嚥時間,如在鉤餌尚未全部入口的情況就提竿,註定與大魚無緣。

明明魚兒已經上鉤,為啥總是提竿無魚呢?看看是不是這三個原因

造成提竿無魚的第二個原因是揚竿角度有誤。起竿、揚竿的瞬間能否中魚與"高炮手"的手法高低有直接關係。倘若提竿的角度產生了偏差,也會導致剛上鉤的魚脫鉤逃逸。其中道理再簡單不過了,角度把握得準確無誤,中鉤的機率就高,反之就有可能落空。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水是在不間斷地運動著,只不過是看上去相對較平穩罷了。

在自然水域,根據水流速度的快慢,我們將其分成穩水、緩流、二流、急流等。如果將鉤餌投於穩水或緩流,因水流較平穩,暗流又小,鉤餌的落點往往就是釣點。但是投鉤餌於流水就不一樣了,因為這裡的水流始終處於劇烈運動狀態,有經驗的"高炮手"經常把二流及緩流與二流的結合部作為拋鉤的範圍。

不過,當拋出的釣組落入幾十米以外的水域時,鉤組在水流的衝擊作用下會迅速向下遊移動,離原來的落點越來越遠,少則一二十米,多則三四十米。這時的拋竿和主線就形成了一個斜角。在這種情形之下,魚若咬鉤,應該如何提竿呢?筆者在各大釣場經常會看見這樣一幕:魚訊傳來,某釣友一個箭步上去,管它什麼角度不角度,直接哈腰抓竿、挺身後揚。

不過細心的人會發現,此時操竿者根本沒理會雖然竿子是正對前方提起的,可長長的釣線早已隨水流漂移到下游去了。這種不考慮角度的操竿方式,頂多只能挑起風線和一部分水線而已,大部分水線和釣組的移動卻很小,但釣組這微小的移動足以讓魚兒受驚逃跑。其實以筆者的經驗,不管釣線被水流衝出去多遠、與拋竿形成多大的角度,起竿時的方向只要正對著釣線漂移的方向,就能帶動鉤組以迅猛之勢刺中魚兒,而不是把魚兒嚇跑了。

明明魚兒已經上鉤,為啥總是提竿無魚呢?看看是不是這三個原因

最後一個原因,是不可避免的各種偶然因素。其實細究起來,釣具的因素、釣餌的因素、釣組落點的因素、魚兒自身的因素等等,都會影響上魚的成功率,下面筆者將逐一說明。

先說釣具,咱們從鉛墜開始。拋竿主線上滑動自如的通心鉛墜在提竿收線的過程中,常常會被堅硬的石塊或溝坎等障礙物撞得遍體鱗傷。最要命的情況就是鉛墜被磕得變形了,堵死了通孔,這樣的話鉛墜將會牢牢鎖定在緊挨鉤組的主線末端,活墜就變成了不能移動的死墜,失去了沿線滑動、調節鉤組重量的功能。

這時候,上鉤之魚是最難受的,岸上有人用力扯著,魚兒脣上鋼鉤的旁邊還拖著一顆百克左右的鉛疙瘩。這樣來回甩來甩去,極易造成魚兒脣豁脫鉤。倘若不及時更換,還會給以後的垂釣埋下隱患,不知要跑掉多少魚呢!

明明魚兒已經上鉤,為啥總是提竿無魚呢?看看是不是這三個原因

再者就是魚鉤。魚鉤用久了,會失去原有的靈敏性,穿透力亦會大打折扣。在平時的垂釣中,大家可能會遇到這種奇怪的情況:上鉤之魚口腔內壁前沿帶有明顯劃傷。我們細緻觀察發現,傷痕是血溝狀的,這證明該魚之前曾吃過鉤,血溝無疑為鈍鉤所致。

有些新手一直被跑魚困擾,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很少檢查魚鉤的情況,經常使用著那隻早該"下崗"的鈍鉤。用鈍鉤釣魚,跑魚不可避免。另外,鉤的型號與上鉤之魚的大小不成比例也是一條不容忽視的重要跑魚因素,像"小馬拉大車"這樣的情況也是要不得的。

"

明明已經上鉤了,怎麼提起來就是沒有魚呢?相信很多使用拋竿的朋友多多少少都會碰到這樣的情況。望著空空的魚鉤,失望是自然的,心中亦是困惑重重。是提竿手法不對?還是魚兒太狡猾?還是……

明明魚兒已經上鉤,為啥總是提竿無魚呢?看看是不是這三個原因

使用拋竿釣魚很愜意,不但遠投得心應手,而且與大物搏鬥時亦是驚心動魄、酣暢淋漓,怎一個爽字了得。不過,很多釣友在使用拋竿時也遇到了一些甜蜜的煩惱,比如:明明魚兒上鉤了,當把鉤組提上岸一看,卻時常是空空如也。這不禁讓釣友們傷透了腦筋。針對這一問題,筆者通過大量的分析比較,積累了一些心得,寫出來供大家參考。

總體上看來,提竿無魚一般是因為以下三種原因:

首要的原因是錯失提竿良機。就這種情況,筆者僅以鯉魚和鱖魚來加以說明。鯉魚就餌的時候,釣者一般會有兩次提竿良機。一旦錯失,鯉魚就會吐鉤逃走。究其原因,是鯉魚天性使然。鯉魚是比較狡猾的水中動物,它並不是見到食物就吞下,而是先小心翼翼試探、品嚐,當它覺得食物確實可口且沒有危險時才會放心地將其吞下。

當鯉魚吞食完魚餌、準備轉身遊走時,會牽動竿梢緩緩下壓,甚至彎成弓形,此時便是首次提竿的最佳時機,或早或晚都會影響結果。假如第一次提竿時機因故錯過了,這時最好就不要動竿了,否則會驚跑窩中之魚。過一會兒,該魚很有可能還會回來進行反覆試探,直到確定無危險後才會再去吞食魚餌。

這時反饋到竿梢上的情況就是竿梢的動作由輕微點動變成緩慢下彎,並且瞬間出現回彈。通常的情況是竿梢下彎時鈴鐺並不太響,有時甚至根本就不響,到了回彈時鈴聲反倒變得清脆起來。倘若正值魚吐鉤(竿梢回彈)之時去提竿,肯定落空。釣狡猾的鯉魚如此,釣其他雜食性魚類也大同小異。

鱖魚就餌時傳到竿梢上的信號非常有趣,也非常容易辨別。如果大家發現竿尖出現了小幅度劃圈信號,這就表明是鱖魚到了,但這時千萬不要貿然提竿。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釣鱖魚更是要謹記這句話。因釣鱖魚的釣餌多為小鰟鮍、泥鰍、小鯽魚或小青蛙等,這類活餌的個體重量均在30克~50克之間,體型也是有長有扁,鱖魚吞食這類鮮活的小動物需要一個過程。

如果在鱖魚剛把魚餌吞入、但沒有將魚鉤吞入的時候提竿,自然會竹籃打水一場空。當我們發現竿梢開始緩慢下彎,並且出現了大"哈腰"動作,接著又緩緩回彈,這正是鱖魚在繼續吞嚥且正欲溜走的表現。此時仍不要貿然提竿,一般要等到鱖魚經過兩到三次吞食、從時間上來看差不多是10秒~15秒鐘之後再提竿,這樣的結果幾乎是百發百中。換言之,垂釣者在用鮮活的釣餌挑戰某種肉食性凶猛魚類時,一定要給水下魚兒足夠的吞嚥時間,如在鉤餌尚未全部入口的情況就提竿,註定與大魚無緣。

明明魚兒已經上鉤,為啥總是提竿無魚呢?看看是不是這三個原因

造成提竿無魚的第二個原因是揚竿角度有誤。起竿、揚竿的瞬間能否中魚與"高炮手"的手法高低有直接關係。倘若提竿的角度產生了偏差,也會導致剛上鉤的魚脫鉤逃逸。其中道理再簡單不過了,角度把握得準確無誤,中鉤的機率就高,反之就有可能落空。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水是在不間斷地運動著,只不過是看上去相對較平穩罷了。

在自然水域,根據水流速度的快慢,我們將其分成穩水、緩流、二流、急流等。如果將鉤餌投於穩水或緩流,因水流較平穩,暗流又小,鉤餌的落點往往就是釣點。但是投鉤餌於流水就不一樣了,因為這裡的水流始終處於劇烈運動狀態,有經驗的"高炮手"經常把二流及緩流與二流的結合部作為拋鉤的範圍。

不過,當拋出的釣組落入幾十米以外的水域時,鉤組在水流的衝擊作用下會迅速向下遊移動,離原來的落點越來越遠,少則一二十米,多則三四十米。這時的拋竿和主線就形成了一個斜角。在這種情形之下,魚若咬鉤,應該如何提竿呢?筆者在各大釣場經常會看見這樣一幕:魚訊傳來,某釣友一個箭步上去,管它什麼角度不角度,直接哈腰抓竿、挺身後揚。

不過細心的人會發現,此時操竿者根本沒理會雖然竿子是正對前方提起的,可長長的釣線早已隨水流漂移到下游去了。這種不考慮角度的操竿方式,頂多只能挑起風線和一部分水線而已,大部分水線和釣組的移動卻很小,但釣組這微小的移動足以讓魚兒受驚逃跑。其實以筆者的經驗,不管釣線被水流衝出去多遠、與拋竿形成多大的角度,起竿時的方向只要正對著釣線漂移的方向,就能帶動鉤組以迅猛之勢刺中魚兒,而不是把魚兒嚇跑了。

明明魚兒已經上鉤,為啥總是提竿無魚呢?看看是不是這三個原因

最後一個原因,是不可避免的各種偶然因素。其實細究起來,釣具的因素、釣餌的因素、釣組落點的因素、魚兒自身的因素等等,都會影響上魚的成功率,下面筆者將逐一說明。

先說釣具,咱們從鉛墜開始。拋竿主線上滑動自如的通心鉛墜在提竿收線的過程中,常常會被堅硬的石塊或溝坎等障礙物撞得遍體鱗傷。最要命的情況就是鉛墜被磕得變形了,堵死了通孔,這樣的話鉛墜將會牢牢鎖定在緊挨鉤組的主線末端,活墜就變成了不能移動的死墜,失去了沿線滑動、調節鉤組重量的功能。

這時候,上鉤之魚是最難受的,岸上有人用力扯著,魚兒脣上鋼鉤的旁邊還拖著一顆百克左右的鉛疙瘩。這樣來回甩來甩去,極易造成魚兒脣豁脫鉤。倘若不及時更換,還會給以後的垂釣埋下隱患,不知要跑掉多少魚呢!

明明魚兒已經上鉤,為啥總是提竿無魚呢?看看是不是這三個原因

再者就是魚鉤。魚鉤用久了,會失去原有的靈敏性,穿透力亦會大打折扣。在平時的垂釣中,大家可能會遇到這種奇怪的情況:上鉤之魚口腔內壁前沿帶有明顯劃傷。我們細緻觀察發現,傷痕是血溝狀的,這證明該魚之前曾吃過鉤,血溝無疑為鈍鉤所致。

有些新手一直被跑魚困擾,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很少檢查魚鉤的情況,經常使用著那隻早該"下崗"的鈍鉤。用鈍鉤釣魚,跑魚不可避免。另外,鉤的型號與上鉤之魚的大小不成比例也是一條不容忽視的重要跑魚因素,像"小馬拉大車"這樣的情況也是要不得的。

明明魚兒已經上鉤,為啥總是提竿無魚呢?看看是不是這三個原因

最後是子線。包括筆者本人在內的很多釣者,為了提高釣小鯽魚的靈敏度和命中率,執意留短綁鉤的子線(3釐米左右)。然而垂釣是充滿不確定性的活動,如果遇到大鯉魚吃鉤,短子線如何應付得了?眾所周知,釣鯉魚的子線長度不得小於10釐米。雖然鯉、鯽都是藉助吸入式的呼吸運動來完成攝食的,但二者的個兒頭相差太大了,因此它們吸食的力道也有很大的差別。

大鯉魚在吸食散落的餌屑時,魚口產生的強大氣流會把鋼鉤吸起來。但因子線太短,魚鉤受到子線的制約,很難被吸進魚嘴。這樣就會造成魚吞鉤的深度不夠,其最終結果還是難以命中。上面提到的三個小疏忽,看似出於偶然,其實並非偶然。早該換掉的墜、鉤、線(子線)如果因為粗心和懶惰而沒有及時更換,必然導致提竿無魚的結局。

"

明明已經上鉤了,怎麼提起來就是沒有魚呢?相信很多使用拋竿的朋友多多少少都會碰到這樣的情況。望著空空的魚鉤,失望是自然的,心中亦是困惑重重。是提竿手法不對?還是魚兒太狡猾?還是……

明明魚兒已經上鉤,為啥總是提竿無魚呢?看看是不是這三個原因

使用拋竿釣魚很愜意,不但遠投得心應手,而且與大物搏鬥時亦是驚心動魄、酣暢淋漓,怎一個爽字了得。不過,很多釣友在使用拋竿時也遇到了一些甜蜜的煩惱,比如:明明魚兒上鉤了,當把鉤組提上岸一看,卻時常是空空如也。這不禁讓釣友們傷透了腦筋。針對這一問題,筆者通過大量的分析比較,積累了一些心得,寫出來供大家參考。

總體上看來,提竿無魚一般是因為以下三種原因:

首要的原因是錯失提竿良機。就這種情況,筆者僅以鯉魚和鱖魚來加以說明。鯉魚就餌的時候,釣者一般會有兩次提竿良機。一旦錯失,鯉魚就會吐鉤逃走。究其原因,是鯉魚天性使然。鯉魚是比較狡猾的水中動物,它並不是見到食物就吞下,而是先小心翼翼試探、品嚐,當它覺得食物確實可口且沒有危險時才會放心地將其吞下。

當鯉魚吞食完魚餌、準備轉身遊走時,會牽動竿梢緩緩下壓,甚至彎成弓形,此時便是首次提竿的最佳時機,或早或晚都會影響結果。假如第一次提竿時機因故錯過了,這時最好就不要動竿了,否則會驚跑窩中之魚。過一會兒,該魚很有可能還會回來進行反覆試探,直到確定無危險後才會再去吞食魚餌。

這時反饋到竿梢上的情況就是竿梢的動作由輕微點動變成緩慢下彎,並且瞬間出現回彈。通常的情況是竿梢下彎時鈴鐺並不太響,有時甚至根本就不響,到了回彈時鈴聲反倒變得清脆起來。倘若正值魚吐鉤(竿梢回彈)之時去提竿,肯定落空。釣狡猾的鯉魚如此,釣其他雜食性魚類也大同小異。

鱖魚就餌時傳到竿梢上的信號非常有趣,也非常容易辨別。如果大家發現竿尖出現了小幅度劃圈信號,這就表明是鱖魚到了,但這時千萬不要貿然提竿。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釣鱖魚更是要謹記這句話。因釣鱖魚的釣餌多為小鰟鮍、泥鰍、小鯽魚或小青蛙等,這類活餌的個體重量均在30克~50克之間,體型也是有長有扁,鱖魚吞食這類鮮活的小動物需要一個過程。

如果在鱖魚剛把魚餌吞入、但沒有將魚鉤吞入的時候提竿,自然會竹籃打水一場空。當我們發現竿梢開始緩慢下彎,並且出現了大"哈腰"動作,接著又緩緩回彈,這正是鱖魚在繼續吞嚥且正欲溜走的表現。此時仍不要貿然提竿,一般要等到鱖魚經過兩到三次吞食、從時間上來看差不多是10秒~15秒鐘之後再提竿,這樣的結果幾乎是百發百中。換言之,垂釣者在用鮮活的釣餌挑戰某種肉食性凶猛魚類時,一定要給水下魚兒足夠的吞嚥時間,如在鉤餌尚未全部入口的情況就提竿,註定與大魚無緣。

明明魚兒已經上鉤,為啥總是提竿無魚呢?看看是不是這三個原因

造成提竿無魚的第二個原因是揚竿角度有誤。起竿、揚竿的瞬間能否中魚與"高炮手"的手法高低有直接關係。倘若提竿的角度產生了偏差,也會導致剛上鉤的魚脫鉤逃逸。其中道理再簡單不過了,角度把握得準確無誤,中鉤的機率就高,反之就有可能落空。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水是在不間斷地運動著,只不過是看上去相對較平穩罷了。

在自然水域,根據水流速度的快慢,我們將其分成穩水、緩流、二流、急流等。如果將鉤餌投於穩水或緩流,因水流較平穩,暗流又小,鉤餌的落點往往就是釣點。但是投鉤餌於流水就不一樣了,因為這裡的水流始終處於劇烈運動狀態,有經驗的"高炮手"經常把二流及緩流與二流的結合部作為拋鉤的範圍。

不過,當拋出的釣組落入幾十米以外的水域時,鉤組在水流的衝擊作用下會迅速向下遊移動,離原來的落點越來越遠,少則一二十米,多則三四十米。這時的拋竿和主線就形成了一個斜角。在這種情形之下,魚若咬鉤,應該如何提竿呢?筆者在各大釣場經常會看見這樣一幕:魚訊傳來,某釣友一個箭步上去,管它什麼角度不角度,直接哈腰抓竿、挺身後揚。

不過細心的人會發現,此時操竿者根本沒理會雖然竿子是正對前方提起的,可長長的釣線早已隨水流漂移到下游去了。這種不考慮角度的操竿方式,頂多只能挑起風線和一部分水線而已,大部分水線和釣組的移動卻很小,但釣組這微小的移動足以讓魚兒受驚逃跑。其實以筆者的經驗,不管釣線被水流衝出去多遠、與拋竿形成多大的角度,起竿時的方向只要正對著釣線漂移的方向,就能帶動鉤組以迅猛之勢刺中魚兒,而不是把魚兒嚇跑了。

明明魚兒已經上鉤,為啥總是提竿無魚呢?看看是不是這三個原因

最後一個原因,是不可避免的各種偶然因素。其實細究起來,釣具的因素、釣餌的因素、釣組落點的因素、魚兒自身的因素等等,都會影響上魚的成功率,下面筆者將逐一說明。

先說釣具,咱們從鉛墜開始。拋竿主線上滑動自如的通心鉛墜在提竿收線的過程中,常常會被堅硬的石塊或溝坎等障礙物撞得遍體鱗傷。最要命的情況就是鉛墜被磕得變形了,堵死了通孔,這樣的話鉛墜將會牢牢鎖定在緊挨鉤組的主線末端,活墜就變成了不能移動的死墜,失去了沿線滑動、調節鉤組重量的功能。

這時候,上鉤之魚是最難受的,岸上有人用力扯著,魚兒脣上鋼鉤的旁邊還拖著一顆百克左右的鉛疙瘩。這樣來回甩來甩去,極易造成魚兒脣豁脫鉤。倘若不及時更換,還會給以後的垂釣埋下隱患,不知要跑掉多少魚呢!

明明魚兒已經上鉤,為啥總是提竿無魚呢?看看是不是這三個原因

再者就是魚鉤。魚鉤用久了,會失去原有的靈敏性,穿透力亦會大打折扣。在平時的垂釣中,大家可能會遇到這種奇怪的情況:上鉤之魚口腔內壁前沿帶有明顯劃傷。我們細緻觀察發現,傷痕是血溝狀的,這證明該魚之前曾吃過鉤,血溝無疑為鈍鉤所致。

有些新手一直被跑魚困擾,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很少檢查魚鉤的情況,經常使用著那隻早該"下崗"的鈍鉤。用鈍鉤釣魚,跑魚不可避免。另外,鉤的型號與上鉤之魚的大小不成比例也是一條不容忽視的重要跑魚因素,像"小馬拉大車"這樣的情況也是要不得的。

明明魚兒已經上鉤,為啥總是提竿無魚呢?看看是不是這三個原因

最後是子線。包括筆者本人在內的很多釣者,為了提高釣小鯽魚的靈敏度和命中率,執意留短綁鉤的子線(3釐米左右)。然而垂釣是充滿不確定性的活動,如果遇到大鯉魚吃鉤,短子線如何應付得了?眾所周知,釣鯉魚的子線長度不得小於10釐米。雖然鯉、鯽都是藉助吸入式的呼吸運動來完成攝食的,但二者的個兒頭相差太大了,因此它們吸食的力道也有很大的差別。

大鯉魚在吸食散落的餌屑時,魚口產生的強大氣流會把鋼鉤吸起來。但因子線太短,魚鉤受到子線的制約,很難被吸進魚嘴。這樣就會造成魚吞鉤的深度不夠,其最終結果還是難以命中。上面提到的三個小疏忽,看似出於偶然,其實並非偶然。早該換掉的墜、鉤、線(子線)如果因為粗心和懶惰而沒有及時更換,必然導致提竿無魚的結局。

明明魚兒已經上鉤,為啥總是提竿無魚呢?看看是不是這三個原因

說完釣具,說說釣餌。大家知道,用麵食主攻大型魚類,麵糰(如葡萄鉤)要調製得軟硬適度,以能將麵糰(指甲大小的面蛋)釣餌揉搓到人耳垂般的軟硬度為最佳。面餌過軟掛不住鉤,在水中泡一會兒便會溶化;面餌過硬更不行,有的釣友圖省事,將面蛋搞得又乾又硬,在水下浸泡幾個小時都不溶化,如此堅固的釣餌即使被魚吞進嘴裡也難以中鉤,提竿當然是十提九空。

還有嫩玉米粒釣餌,只適合鉤門寬、鉤深大的伊勢尼型大號鉤。若用小號鉤,因鉤門狹窄,一粒玉米就裝滿了,命中率極低。

此外,挑戰肉食性魚類運用的葷餌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常用的葷類釣餌多為長條形狀,像整條的蚯蚓、螞蟥、泥鰍、小蝦等等。這類葷餌有一個最大的弊端,那就是附於鉤上的葷餌只佔去極少部分,多餘的部分都遠離鉤尖之外。魚類捕食獵物,第一口咬的不一定是掛鉤的位置,而多是葷餌的頭部或者尾部。

當葷餌的多餘部分被魚叼住後又甩又拽,竿梢上的鈴鐺就會立刻傳來信息。可此時釣鉤尚未進入口中,提竿必空無疑。因此,只有等到鈴聲突然大作或者連續響的時候,才表明魚兒已經將鉤子吞進口中,此時提竿方有把握。

"

明明已經上鉤了,怎麼提起來就是沒有魚呢?相信很多使用拋竿的朋友多多少少都會碰到這樣的情況。望著空空的魚鉤,失望是自然的,心中亦是困惑重重。是提竿手法不對?還是魚兒太狡猾?還是……

明明魚兒已經上鉤,為啥總是提竿無魚呢?看看是不是這三個原因

使用拋竿釣魚很愜意,不但遠投得心應手,而且與大物搏鬥時亦是驚心動魄、酣暢淋漓,怎一個爽字了得。不過,很多釣友在使用拋竿時也遇到了一些甜蜜的煩惱,比如:明明魚兒上鉤了,當把鉤組提上岸一看,卻時常是空空如也。這不禁讓釣友們傷透了腦筋。針對這一問題,筆者通過大量的分析比較,積累了一些心得,寫出來供大家參考。

總體上看來,提竿無魚一般是因為以下三種原因:

首要的原因是錯失提竿良機。就這種情況,筆者僅以鯉魚和鱖魚來加以說明。鯉魚就餌的時候,釣者一般會有兩次提竿良機。一旦錯失,鯉魚就會吐鉤逃走。究其原因,是鯉魚天性使然。鯉魚是比較狡猾的水中動物,它並不是見到食物就吞下,而是先小心翼翼試探、品嚐,當它覺得食物確實可口且沒有危險時才會放心地將其吞下。

當鯉魚吞食完魚餌、準備轉身遊走時,會牽動竿梢緩緩下壓,甚至彎成弓形,此時便是首次提竿的最佳時機,或早或晚都會影響結果。假如第一次提竿時機因故錯過了,這時最好就不要動竿了,否則會驚跑窩中之魚。過一會兒,該魚很有可能還會回來進行反覆試探,直到確定無危險後才會再去吞食魚餌。

這時反饋到竿梢上的情況就是竿梢的動作由輕微點動變成緩慢下彎,並且瞬間出現回彈。通常的情況是竿梢下彎時鈴鐺並不太響,有時甚至根本就不響,到了回彈時鈴聲反倒變得清脆起來。倘若正值魚吐鉤(竿梢回彈)之時去提竿,肯定落空。釣狡猾的鯉魚如此,釣其他雜食性魚類也大同小異。

鱖魚就餌時傳到竿梢上的信號非常有趣,也非常容易辨別。如果大家發現竿尖出現了小幅度劃圈信號,這就表明是鱖魚到了,但這時千萬不要貿然提竿。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釣鱖魚更是要謹記這句話。因釣鱖魚的釣餌多為小鰟鮍、泥鰍、小鯽魚或小青蛙等,這類活餌的個體重量均在30克~50克之間,體型也是有長有扁,鱖魚吞食這類鮮活的小動物需要一個過程。

如果在鱖魚剛把魚餌吞入、但沒有將魚鉤吞入的時候提竿,自然會竹籃打水一場空。當我們發現竿梢開始緩慢下彎,並且出現了大"哈腰"動作,接著又緩緩回彈,這正是鱖魚在繼續吞嚥且正欲溜走的表現。此時仍不要貿然提竿,一般要等到鱖魚經過兩到三次吞食、從時間上來看差不多是10秒~15秒鐘之後再提竿,這樣的結果幾乎是百發百中。換言之,垂釣者在用鮮活的釣餌挑戰某種肉食性凶猛魚類時,一定要給水下魚兒足夠的吞嚥時間,如在鉤餌尚未全部入口的情況就提竿,註定與大魚無緣。

明明魚兒已經上鉤,為啥總是提竿無魚呢?看看是不是這三個原因

造成提竿無魚的第二個原因是揚竿角度有誤。起竿、揚竿的瞬間能否中魚與"高炮手"的手法高低有直接關係。倘若提竿的角度產生了偏差,也會導致剛上鉤的魚脫鉤逃逸。其中道理再簡單不過了,角度把握得準確無誤,中鉤的機率就高,反之就有可能落空。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水是在不間斷地運動著,只不過是看上去相對較平穩罷了。

在自然水域,根據水流速度的快慢,我們將其分成穩水、緩流、二流、急流等。如果將鉤餌投於穩水或緩流,因水流較平穩,暗流又小,鉤餌的落點往往就是釣點。但是投鉤餌於流水就不一樣了,因為這裡的水流始終處於劇烈運動狀態,有經驗的"高炮手"經常把二流及緩流與二流的結合部作為拋鉤的範圍。

不過,當拋出的釣組落入幾十米以外的水域時,鉤組在水流的衝擊作用下會迅速向下遊移動,離原來的落點越來越遠,少則一二十米,多則三四十米。這時的拋竿和主線就形成了一個斜角。在這種情形之下,魚若咬鉤,應該如何提竿呢?筆者在各大釣場經常會看見這樣一幕:魚訊傳來,某釣友一個箭步上去,管它什麼角度不角度,直接哈腰抓竿、挺身後揚。

不過細心的人會發現,此時操竿者根本沒理會雖然竿子是正對前方提起的,可長長的釣線早已隨水流漂移到下游去了。這種不考慮角度的操竿方式,頂多只能挑起風線和一部分水線而已,大部分水線和釣組的移動卻很小,但釣組這微小的移動足以讓魚兒受驚逃跑。其實以筆者的經驗,不管釣線被水流衝出去多遠、與拋竿形成多大的角度,起竿時的方向只要正對著釣線漂移的方向,就能帶動鉤組以迅猛之勢刺中魚兒,而不是把魚兒嚇跑了。

明明魚兒已經上鉤,為啥總是提竿無魚呢?看看是不是這三個原因

最後一個原因,是不可避免的各種偶然因素。其實細究起來,釣具的因素、釣餌的因素、釣組落點的因素、魚兒自身的因素等等,都會影響上魚的成功率,下面筆者將逐一說明。

先說釣具,咱們從鉛墜開始。拋竿主線上滑動自如的通心鉛墜在提竿收線的過程中,常常會被堅硬的石塊或溝坎等障礙物撞得遍體鱗傷。最要命的情況就是鉛墜被磕得變形了,堵死了通孔,這樣的話鉛墜將會牢牢鎖定在緊挨鉤組的主線末端,活墜就變成了不能移動的死墜,失去了沿線滑動、調節鉤組重量的功能。

這時候,上鉤之魚是最難受的,岸上有人用力扯著,魚兒脣上鋼鉤的旁邊還拖著一顆百克左右的鉛疙瘩。這樣來回甩來甩去,極易造成魚兒脣豁脫鉤。倘若不及時更換,還會給以後的垂釣埋下隱患,不知要跑掉多少魚呢!

明明魚兒已經上鉤,為啥總是提竿無魚呢?看看是不是這三個原因

再者就是魚鉤。魚鉤用久了,會失去原有的靈敏性,穿透力亦會大打折扣。在平時的垂釣中,大家可能會遇到這種奇怪的情況:上鉤之魚口腔內壁前沿帶有明顯劃傷。我們細緻觀察發現,傷痕是血溝狀的,這證明該魚之前曾吃過鉤,血溝無疑為鈍鉤所致。

有些新手一直被跑魚困擾,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很少檢查魚鉤的情況,經常使用著那隻早該"下崗"的鈍鉤。用鈍鉤釣魚,跑魚不可避免。另外,鉤的型號與上鉤之魚的大小不成比例也是一條不容忽視的重要跑魚因素,像"小馬拉大車"這樣的情況也是要不得的。

明明魚兒已經上鉤,為啥總是提竿無魚呢?看看是不是這三個原因

最後是子線。包括筆者本人在內的很多釣者,為了提高釣小鯽魚的靈敏度和命中率,執意留短綁鉤的子線(3釐米左右)。然而垂釣是充滿不確定性的活動,如果遇到大鯉魚吃鉤,短子線如何應付得了?眾所周知,釣鯉魚的子線長度不得小於10釐米。雖然鯉、鯽都是藉助吸入式的呼吸運動來完成攝食的,但二者的個兒頭相差太大了,因此它們吸食的力道也有很大的差別。

大鯉魚在吸食散落的餌屑時,魚口產生的強大氣流會把鋼鉤吸起來。但因子線太短,魚鉤受到子線的制約,很難被吸進魚嘴。這樣就會造成魚吞鉤的深度不夠,其最終結果還是難以命中。上面提到的三個小疏忽,看似出於偶然,其實並非偶然。早該換掉的墜、鉤、線(子線)如果因為粗心和懶惰而沒有及時更換,必然導致提竿無魚的結局。

明明魚兒已經上鉤,為啥總是提竿無魚呢?看看是不是這三個原因

說完釣具,說說釣餌。大家知道,用麵食主攻大型魚類,麵糰(如葡萄鉤)要調製得軟硬適度,以能將麵糰(指甲大小的面蛋)釣餌揉搓到人耳垂般的軟硬度為最佳。面餌過軟掛不住鉤,在水中泡一會兒便會溶化;面餌過硬更不行,有的釣友圖省事,將面蛋搞得又乾又硬,在水下浸泡幾個小時都不溶化,如此堅固的釣餌即使被魚吞進嘴裡也難以中鉤,提竿當然是十提九空。

還有嫩玉米粒釣餌,只適合鉤門寬、鉤深大的伊勢尼型大號鉤。若用小號鉤,因鉤門狹窄,一粒玉米就裝滿了,命中率極低。

此外,挑戰肉食性魚類運用的葷餌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常用的葷類釣餌多為長條形狀,像整條的蚯蚓、螞蟥、泥鰍、小蝦等等。這類葷餌有一個最大的弊端,那就是附於鉤上的葷餌只佔去極少部分,多餘的部分都遠離鉤尖之外。魚類捕食獵物,第一口咬的不一定是掛鉤的位置,而多是葷餌的頭部或者尾部。

當葷餌的多餘部分被魚叼住後又甩又拽,竿梢上的鈴鐺就會立刻傳來信息。可此時釣鉤尚未進入口中,提竿必空無疑。因此,只有等到鈴聲突然大作或者連續響的時候,才表明魚兒已經將鉤子吞進口中,此時提竿方有把握。

明明魚兒已經上鉤,為啥總是提竿無魚呢?看看是不是這三個原因

很多老釣友都知道,水下環境的好與壞也會直接影響著上鉤率,因此鉤組落點因素對上魚的影響也同樣不可忽視。凡是老練的"高炮手",都會把河床地形複雜的水域選作上佳釣點。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原因就是地形越複雜,聚集的魚越多,而且這片水域往往還是"臥虎藏龍"之地,經常有大物出沒。

不過正因為水下地形較複雜,提竿跑魚也就在所難免了。這裡邊既有技術問題,也有運氣問題。投鉤準不準?能否將鉤組拋到或者接近原來的點?這是拋投技術問題;鉤組落點能不能避開了水下障礙物,為提竿擒魚鋪平了道路?這又是運氣問題。

由此可以斷定,水下隱藏的障礙物往往是造成跑魚的"罪魁禍首"。假如鉤組落點之下恰巧是溝坎、土埂、石頭、石縫和倒木等雜物,提竿時更要小心謹慎,可別讓煮熟的鴨子給飛了。

"

明明已經上鉤了,怎麼提起來就是沒有魚呢?相信很多使用拋竿的朋友多多少少都會碰到這樣的情況。望著空空的魚鉤,失望是自然的,心中亦是困惑重重。是提竿手法不對?還是魚兒太狡猾?還是……

明明魚兒已經上鉤,為啥總是提竿無魚呢?看看是不是這三個原因

使用拋竿釣魚很愜意,不但遠投得心應手,而且與大物搏鬥時亦是驚心動魄、酣暢淋漓,怎一個爽字了得。不過,很多釣友在使用拋竿時也遇到了一些甜蜜的煩惱,比如:明明魚兒上鉤了,當把鉤組提上岸一看,卻時常是空空如也。這不禁讓釣友們傷透了腦筋。針對這一問題,筆者通過大量的分析比較,積累了一些心得,寫出來供大家參考。

總體上看來,提竿無魚一般是因為以下三種原因:

首要的原因是錯失提竿良機。就這種情況,筆者僅以鯉魚和鱖魚來加以說明。鯉魚就餌的時候,釣者一般會有兩次提竿良機。一旦錯失,鯉魚就會吐鉤逃走。究其原因,是鯉魚天性使然。鯉魚是比較狡猾的水中動物,它並不是見到食物就吞下,而是先小心翼翼試探、品嚐,當它覺得食物確實可口且沒有危險時才會放心地將其吞下。

當鯉魚吞食完魚餌、準備轉身遊走時,會牽動竿梢緩緩下壓,甚至彎成弓形,此時便是首次提竿的最佳時機,或早或晚都會影響結果。假如第一次提竿時機因故錯過了,這時最好就不要動竿了,否則會驚跑窩中之魚。過一會兒,該魚很有可能還會回來進行反覆試探,直到確定無危險後才會再去吞食魚餌。

這時反饋到竿梢上的情況就是竿梢的動作由輕微點動變成緩慢下彎,並且瞬間出現回彈。通常的情況是竿梢下彎時鈴鐺並不太響,有時甚至根本就不響,到了回彈時鈴聲反倒變得清脆起來。倘若正值魚吐鉤(竿梢回彈)之時去提竿,肯定落空。釣狡猾的鯉魚如此,釣其他雜食性魚類也大同小異。

鱖魚就餌時傳到竿梢上的信號非常有趣,也非常容易辨別。如果大家發現竿尖出現了小幅度劃圈信號,這就表明是鱖魚到了,但這時千萬不要貿然提竿。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釣鱖魚更是要謹記這句話。因釣鱖魚的釣餌多為小鰟鮍、泥鰍、小鯽魚或小青蛙等,這類活餌的個體重量均在30克~50克之間,體型也是有長有扁,鱖魚吞食這類鮮活的小動物需要一個過程。

如果在鱖魚剛把魚餌吞入、但沒有將魚鉤吞入的時候提竿,自然會竹籃打水一場空。當我們發現竿梢開始緩慢下彎,並且出現了大"哈腰"動作,接著又緩緩回彈,這正是鱖魚在繼續吞嚥且正欲溜走的表現。此時仍不要貿然提竿,一般要等到鱖魚經過兩到三次吞食、從時間上來看差不多是10秒~15秒鐘之後再提竿,這樣的結果幾乎是百發百中。換言之,垂釣者在用鮮活的釣餌挑戰某種肉食性凶猛魚類時,一定要給水下魚兒足夠的吞嚥時間,如在鉤餌尚未全部入口的情況就提竿,註定與大魚無緣。

明明魚兒已經上鉤,為啥總是提竿無魚呢?看看是不是這三個原因

造成提竿無魚的第二個原因是揚竿角度有誤。起竿、揚竿的瞬間能否中魚與"高炮手"的手法高低有直接關係。倘若提竿的角度產生了偏差,也會導致剛上鉤的魚脫鉤逃逸。其中道理再簡單不過了,角度把握得準確無誤,中鉤的機率就高,反之就有可能落空。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水是在不間斷地運動著,只不過是看上去相對較平穩罷了。

在自然水域,根據水流速度的快慢,我們將其分成穩水、緩流、二流、急流等。如果將鉤餌投於穩水或緩流,因水流較平穩,暗流又小,鉤餌的落點往往就是釣點。但是投鉤餌於流水就不一樣了,因為這裡的水流始終處於劇烈運動狀態,有經驗的"高炮手"經常把二流及緩流與二流的結合部作為拋鉤的範圍。

不過,當拋出的釣組落入幾十米以外的水域時,鉤組在水流的衝擊作用下會迅速向下遊移動,離原來的落點越來越遠,少則一二十米,多則三四十米。這時的拋竿和主線就形成了一個斜角。在這種情形之下,魚若咬鉤,應該如何提竿呢?筆者在各大釣場經常會看見這樣一幕:魚訊傳來,某釣友一個箭步上去,管它什麼角度不角度,直接哈腰抓竿、挺身後揚。

不過細心的人會發現,此時操竿者根本沒理會雖然竿子是正對前方提起的,可長長的釣線早已隨水流漂移到下游去了。這種不考慮角度的操竿方式,頂多只能挑起風線和一部分水線而已,大部分水線和釣組的移動卻很小,但釣組這微小的移動足以讓魚兒受驚逃跑。其實以筆者的經驗,不管釣線被水流衝出去多遠、與拋竿形成多大的角度,起竿時的方向只要正對著釣線漂移的方向,就能帶動鉤組以迅猛之勢刺中魚兒,而不是把魚兒嚇跑了。

明明魚兒已經上鉤,為啥總是提竿無魚呢?看看是不是這三個原因

最後一個原因,是不可避免的各種偶然因素。其實細究起來,釣具的因素、釣餌的因素、釣組落點的因素、魚兒自身的因素等等,都會影響上魚的成功率,下面筆者將逐一說明。

先說釣具,咱們從鉛墜開始。拋竿主線上滑動自如的通心鉛墜在提竿收線的過程中,常常會被堅硬的石塊或溝坎等障礙物撞得遍體鱗傷。最要命的情況就是鉛墜被磕得變形了,堵死了通孔,這樣的話鉛墜將會牢牢鎖定在緊挨鉤組的主線末端,活墜就變成了不能移動的死墜,失去了沿線滑動、調節鉤組重量的功能。

這時候,上鉤之魚是最難受的,岸上有人用力扯著,魚兒脣上鋼鉤的旁邊還拖著一顆百克左右的鉛疙瘩。這樣來回甩來甩去,極易造成魚兒脣豁脫鉤。倘若不及時更換,還會給以後的垂釣埋下隱患,不知要跑掉多少魚呢!

明明魚兒已經上鉤,為啥總是提竿無魚呢?看看是不是這三個原因

再者就是魚鉤。魚鉤用久了,會失去原有的靈敏性,穿透力亦會大打折扣。在平時的垂釣中,大家可能會遇到這種奇怪的情況:上鉤之魚口腔內壁前沿帶有明顯劃傷。我們細緻觀察發現,傷痕是血溝狀的,這證明該魚之前曾吃過鉤,血溝無疑為鈍鉤所致。

有些新手一直被跑魚困擾,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很少檢查魚鉤的情況,經常使用著那隻早該"下崗"的鈍鉤。用鈍鉤釣魚,跑魚不可避免。另外,鉤的型號與上鉤之魚的大小不成比例也是一條不容忽視的重要跑魚因素,像"小馬拉大車"這樣的情況也是要不得的。

明明魚兒已經上鉤,為啥總是提竿無魚呢?看看是不是這三個原因

最後是子線。包括筆者本人在內的很多釣者,為了提高釣小鯽魚的靈敏度和命中率,執意留短綁鉤的子線(3釐米左右)。然而垂釣是充滿不確定性的活動,如果遇到大鯉魚吃鉤,短子線如何應付得了?眾所周知,釣鯉魚的子線長度不得小於10釐米。雖然鯉、鯽都是藉助吸入式的呼吸運動來完成攝食的,但二者的個兒頭相差太大了,因此它們吸食的力道也有很大的差別。

大鯉魚在吸食散落的餌屑時,魚口產生的強大氣流會把鋼鉤吸起來。但因子線太短,魚鉤受到子線的制約,很難被吸進魚嘴。這樣就會造成魚吞鉤的深度不夠,其最終結果還是難以命中。上面提到的三個小疏忽,看似出於偶然,其實並非偶然。早該換掉的墜、鉤、線(子線)如果因為粗心和懶惰而沒有及時更換,必然導致提竿無魚的結局。

明明魚兒已經上鉤,為啥總是提竿無魚呢?看看是不是這三個原因

說完釣具,說說釣餌。大家知道,用麵食主攻大型魚類,麵糰(如葡萄鉤)要調製得軟硬適度,以能將麵糰(指甲大小的面蛋)釣餌揉搓到人耳垂般的軟硬度為最佳。面餌過軟掛不住鉤,在水中泡一會兒便會溶化;面餌過硬更不行,有的釣友圖省事,將面蛋搞得又乾又硬,在水下浸泡幾個小時都不溶化,如此堅固的釣餌即使被魚吞進嘴裡也難以中鉤,提竿當然是十提九空。

還有嫩玉米粒釣餌,只適合鉤門寬、鉤深大的伊勢尼型大號鉤。若用小號鉤,因鉤門狹窄,一粒玉米就裝滿了,命中率極低。

此外,挑戰肉食性魚類運用的葷餌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常用的葷類釣餌多為長條形狀,像整條的蚯蚓、螞蟥、泥鰍、小蝦等等。這類葷餌有一個最大的弊端,那就是附於鉤上的葷餌只佔去極少部分,多餘的部分都遠離鉤尖之外。魚類捕食獵物,第一口咬的不一定是掛鉤的位置,而多是葷餌的頭部或者尾部。

當葷餌的多餘部分被魚叼住後又甩又拽,竿梢上的鈴鐺就會立刻傳來信息。可此時釣鉤尚未進入口中,提竿必空無疑。因此,只有等到鈴聲突然大作或者連續響的時候,才表明魚兒已經將鉤子吞進口中,此時提竿方有把握。

明明魚兒已經上鉤,為啥總是提竿無魚呢?看看是不是這三個原因

很多老釣友都知道,水下環境的好與壞也會直接影響著上鉤率,因此鉤組落點因素對上魚的影響也同樣不可忽視。凡是老練的"高炮手",都會把河床地形複雜的水域選作上佳釣點。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原因就是地形越複雜,聚集的魚越多,而且這片水域往往還是"臥虎藏龍"之地,經常有大物出沒。

不過正因為水下地形較複雜,提竿跑魚也就在所難免了。這裡邊既有技術問題,也有運氣問題。投鉤準不準?能否將鉤組拋到或者接近原來的點?這是拋投技術問題;鉤組落點能不能避開了水下障礙物,為提竿擒魚鋪平了道路?這又是運氣問題。

由此可以斷定,水下隱藏的障礙物往往是造成跑魚的"罪魁禍首"。假如鉤組落點之下恰巧是溝坎、土埂、石頭、石縫和倒木等雜物,提竿時更要小心謹慎,可別讓煮熟的鴨子給飛了。

明明魚兒已經上鉤,為啥總是提竿無魚呢?看看是不是這三個原因

另外,在魚兒攝食的過程中,其頭顱的方向是不斷變化著的,這就造成魚嘴與魚餌的接觸點也是不確定的。如果魚兒將餌和鉤同時吞下,魚口恰好正對準"高炮"的方位(即魚口與主線恰巧形成垂直狀態),釣友們在這種情況下猛然起竿後揚,極有可能出現 "滑膛"現象——即釣餌從魚口中抽出,魚兒逃之夭夭,鉤線毫髮無損。對於這樣的跑魚,我們就只能望竿興嘆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