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彩廷的故事」最後的三個選擇'

李秀明 泥石流 騰衝 長春暴雨 保山新聞網 2019-08-10
"

編者按

郭彩廷同志是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騰衝市猴橋鎮的一名普通幹部。今年7月11日,郭彩廷在下鄉扶貧、搶險救援途中,遭遇山洪不幸罹難,年僅47歲。

7月18日,中共雲南省委決定,追授郭彩廷同志為“雲南省優秀共產黨員”,並號召全省廣大黨員幹部要向郭彩廷同志學習,學習他對黨忠誠、信念堅定的政治品格,學習他作風務實、捨己為人的高尚情操,學習他顧全大局、團結幹事的協作精神,學習他勇於擔當、乾淨做事的優良作風。

保山日報在已刊發系列專題文章的基礎上,從即日起推出“郭彩廷的故事”欄目,講述郭彩廷的一些小故事,以憑慰逝者,啟迪讀者。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面臨無數的選擇。

7月11日這天清晨,在短短的幾個小時內,郭彩廷作出了他一生中最後的三個不同尋常的選擇……

已經連續兩天了,騰衝市猴橋鎮持續遭遇特大暴雨,山洪暴發,道路塌方,農田被淹。通往外界的道路中斷,猴橋鎮成了一個孤島。

當天清晨,早早起床的郭彩廷每隔幾分鐘就到門外的走廊上看看大雨是否有小一點的可能。看著大雨一點都沒有停下來的跡象,他心急如焚。他實在等不下去了,因為今天是膽扎社區秀水村傈僳族特困戶蔡國帥家廂房扶正的日子。

蔡國帥家的廂樓要倒了。3天前,郭彩廷就聯繫了施工隊,準備了材料,就連施工的日子都是他確定的,就定在7月11日這天中午開工。

7點30分,妻子李秀明去學校上課。她上課前反覆勸說郭彩廷,一定要等雨晴了再去膽扎。郭彩廷當時答應得很乾脆,說一定等雨停了再去。李秀明到了學校才幾分鐘,就接到郭彩廷的電話,說他已經在路上了,一定要去呢,有兩戶特困戶的房子危險。

李秀明在電話裡大罵了郭彩廷一通。聽到李秀明的聲音不對,同事就過來問是怎麼回事。李秀明用手捂著電話,把情況簡單地告訴了同事。等李秀明試圖再和郭彩廷說話的時候才發現,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郭彩廷已經掛掉了電話。

在鎮政府大院上車前,辦公室的同事也都勸他說,等一下看看,等雨小些再去。

作為土生土長的郭彩廷,出發前明明知道這樣惡劣的天氣,路途一定會很艱險,但他還是不顧妻子和同事的再三勸阻,義無反顧地上路了。

是留下,還是冒雨前行。郭彩廷選擇了後者。這是他當天做出的第一個選擇。

7時55分,按照昨晚的約定,郭彩廷約上輔警谷立奇,各自駕車離開鎮政府,前往膽扎村。

途中路遇塌方,郭彩廷停下車,立即打電話聯繫挖掘機對道路進行疏通。在等待挖掘機趕來的過程中,郭彩廷用手機拍了道路塌方的照片,上傳到工作群裡,並打電話向領導做了彙報。在上傳圖片下面,他註明“蘇江後面1.5公里處”。這條信息顯示的時間是“09:16”。

這條信息在提醒人們,前方有危險,注意安全。

大約30分鐘後,挖掘機來到塌方的地方。心急如焚的他,不斷催促加緊施工,因為他想第一時間趕到群眾家裡,去指揮施工。此時,他已清楚地意識到,前行的道路已經非常凶險了,但他仍然沒有退縮。道路搶通出一條便道後,他囑咐挖掘機駕駛員要把塌方儘可能清理掉,保證道路可以順暢通行。這時的郭彩廷沒有選擇折返,只是一心想著儘快趕到傈僳寨子,解決群眾住房的安危,他依舊驅車前行、勇往直前。這是他當天做出的第二個選擇。

雨很大,前進的道路有多處出現大大小小的塌方,路越來越難走了。

在一個叫一碗水的地方,郭彩廷走在前面,突然發現道路旁上邊坡的泥土在滑動,泥石流正沿著公路向自己湧來。這一瞬間,他沒有選擇立即倒車,而是把頭和手伸出窗外,一邊不停地揮手示意後面的谷立奇後退,一邊大喊著“快退!快退!有泥石流。”

在災難突然降臨的瞬間,他毫不猶疑地將生的希望留給了年輕的同事,這是他做出的第三個選擇,也是他生命中最後一個選擇。

隨後在短短的幾秒鐘時間裡,當谷立奇馬上將車輛後退到轉彎處停下時,郭彩廷卻被泥石流連人帶車衝下了右側幾十米深的山谷。

那快速地揮手,竟成了永訣!

那“快退!快退!有泥石流。”的大聲吼叫,成了他一生中最壯麗的語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