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見城牆下青草顏色異常,下令用熱湯灌進,為何隨即慘叫四起

與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對峙的湘軍曾國荃部,在圍攻太平軍大本營天京城的2年時間裡,曾大規模使用“穴地攻城”的戰法。

此戰法簡而言之,就是派人挖掘地道,直抵城牆底下埋炸藥,然後採用爆破手段炸塌城牆,為湘軍接下去的攻城強行打開一個缺口。

極具黑色幽默的是,這款“穴地攻城”的最早應用者,正是與湘軍血戰多年的太平軍。曾國荃現學現賣,把它用在李秀成固守的天京城上,倒是頗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意味。

李秀成見城牆下青草顏色異常,下令用熱湯灌進,為何隨即慘叫四起

早期的太平軍,大多是由貧苦農民、燒炭工人、幫會分子、赤貧礦工等組成。起義最初爆發的廣西紫荊山地區,自古客家人與當地人圍繞著土地、水源等糾紛,隔三差五大小規模的械鬥從未斷絕,對格鬥技巧、戰術運用倒也熟門熟路。

比如燒炭工出身的楊秀清、蕭朝貴,手底下領著一大幫人進山燒炭,其械鬥技巧、號召能力和管理手段,便鑄就了他們將來在太平天國起義中與生俱來的領袖氣質。

這些人不僅在野外戰鬥力彪悍,而且還能很快適應堅城、營壘等作戰環境。他們集中擅長挖掘作業的礦工、挖煤工,專門設置名為“土營”的掘進部隊,讓他們在歷次攻城戰鬥中挖地道、埋炸藥、轟城牆。

這款創造性的挖地道改進戰法,配合上威力驚人的炸藥爆破手段,往往令作戰思維陳舊的清軍防不勝防,一個個城池紛紛落於太平軍之手。

李秀成見城牆下青草顏色異常,下令用熱湯灌進,為何隨即慘叫四起

有樣學樣,在被太平軍屢次擊敗之後,曾國藩統帥的湘軍逐漸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戰法,其精髓就是“結硬寨,打呆仗”六個字。

具體到執行環節,便是不吝惜軍費和時間,通過大規模修建壕溝、土牆等方式,強化營壘陣地防守,避免與戰鬥力彪悍的太平軍硬碰硬死磕。等到對手被圍困耗損得奄奄一息時,再做下一步的短兵相接。

在此作戰思想指導下,湘軍在攻打太平天國的首都天京時,前後圍困的時間便長達兩年之久。

即便是在拔除了天京城外圍所有的堡壘要地後,曾國荃仍不願意直接對著高大的城牆爬梯子攻堅,而是選擇挖地道爆破城牆的方式,企圖為湘軍接下去的進攻打開一個缺口。

李秀成見城牆下青草顏色異常,下令用熱湯灌進,為何隨即慘叫四起

挖地道是太平軍的拿手好戲,李秀成自然深知其中的門道。當他發覺城牆下青草的顏色,幾天來由綠轉黃變化異常時,便知曉是湘軍在地底下開挖起了地道。

中空的地道阻隔了地表青草對水分的吸收,影響了它們的正常生長。沿著顏色異樣的青草分佈範圍,甚至可以精準定位湘軍挖掘地道的方位。

對準這些地塊灌進滾燙的熱水,立馬就能使原本就氣流不暢地的地道環境,更加悶熱潮溼,裡頭的湘軍兵勇受盡煎熬,自然就要哭爹喊娘得慘叫不已。

除了觀察草色灌熱水,太平軍還在城牆腳下隔一定距離擺放一個大陶缸,利用陶缸對地底下動靜的放大作用,讓士兵貼著缸壁探聽湘軍挖地道的位置。然後或灌熱水、或對挖地道、或深挖壕溝,破壞敵人的地道爆破行動。

李秀成見城牆下青草顏色異常,下令用熱湯灌進,為何隨即慘叫四起

只可惜被圍2年的天京城,實在已經耗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顧得東顧不得西。

地面上,湘軍擺開上百門大炮日夜輪番轟擊;地面下,曾國荃的挖土部隊依然在炮火的掩護下,馬不停蹄得挖掘通往城牆的地道。

李秀成兩頭不能兼顧,終於讓湘軍僥倖挖成了一條直通天京城牆的地道。

隨著一聲爆炸的巨響,城牆被炸開了一個缺口。得到曾國荃自由搶劫命令的湘軍兵勇,在錢財和女人的刺激下,紛紛如亡命徒般衝入城中,終結了太平天國長達14年的神權統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