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國內外公認的人文鼎盛時期,史學方面自然也相當發達。當時許多文人士大夫公開或私下都有記錄朝野雜史的習慣,如初期王禹偁寫關於趙匡胤時代的《建隆遺事》,詩文大家歐陽修主持編寫《新唐書》和《新五代史》,南宋大詩人陸游也私下寫《南唐書》等,都是文人寫史非常著名的例子。宋代最重要的史學家毫無疑問是司馬光、徐夢莘、李燾和李心傳,號稱四大家,其中二李都是四川人。

揭祕宋代四川史學成就:李燾與李心傳續寫“通鑑體”輝煌

丹稜縣紀念李燾的塑像

二李的代表作《續資治通鑑長編》和《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不論內容和體例,都是繼承司馬光《資治通鑑》特色的鴻篇鉅製,成為後世研究宋朝歷史繞不開的必讀書,除了真正關注宋史領域,今天多數人對他們的生平事蹟以及對在學術界的貢獻似乎都瞭解不多。

一、眉山丹稜人李燾續寫《資治通鑑》

李燾據說是唐朝宗室曹王之後,生於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正是北宋大廈將傾之際。幸運的是,李燾一直成長在相對安寧的巴蜀之地。他與北宋著名的三蘇父子為同鄉,都是眉州人(丹稜縣當時就屬眉州,今也屬於眉山市管轄),李燾刻苦求學,年紀輕輕的時候,遭遇兩宋交替,深感憂患之情,寫了反正議十四篇,表達對中興的期望,提出一些具體見解。

李燾前面大半輩子都生活在四川,包括做一些地方官。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李燾考中進士出任華陽縣主簿(屬於成都府),再調雅州推官(今雅安市)。孝宗乾道八年(1172),改任瀘州(今瀘州市)。當時巴蜀各地流行王安石的學說,強調新穎獨到的見解。雖然從學問上有積極作用,但很多人學識功力不到位,往往不求甚解,過於標新立異,對文人士子求學並不是好事。李燾就反對這種方式,認為應該鑽研古籍,將學問底子做紮實再提出屬於自己的獨到見解。

李燾對宋朝建立以來的歷史進行長時間研究積累,最後仿照司馬光《資治通鑑》,撰成《續資治通鑑長編》,受朝野上下一致稱讚,到臨安出任禮部侍郎,後進敷文閣學士、提舉佑神觀兼侍講、同修國史。李燾還舉薦尤袤、劉清之等十人出任史官。

揭祕宋代四川史學成就:李燾與李心傳續寫“通鑑體”輝煌

中華書局版續資治通鑑長編

淳熙十一年(1184)春,李燾上書希望告老還鄉,宋孝宗優詔不許,還多次詢問他的病情。給事中宇文價傳達孝宗的旨意,李燾十分感動,只好打消歸鄉念頭。又向宇文價詢問時事,聽說四川乞求減少酒課稅額,還親自寫劄子建議孝宗實行。這一年,孝宗準其以敷文閣學士致仕,不久病故,享年七十歲,追贈光祿大夫,賜諡“文簡”。臨終前遺言:“臣年七十,死不為夭,所恨報國缺然。”贈太師、溫國公。

後人根據李燾的生平經歷,認為《續資治通鑑長編》應該是紹興二十四年(1154)開始編寫,正好四十歲,處於年富力強階段。他當時在知成都府雙流縣任上,於公務之外“日翻史冊,匯次國朝事實。謂司馬光修史,先為《百官公卿表》十五卷,後頗散佚。乃遍求正史、實錄,傍採家集、野史,增廣門類,起建隆,迄靖康,合新舊官制,成一百四十二卷。其重編者僅七之一,《長編》之書蓋始於此”,顯然,李燾是有心學習司馬光《資治通鑑》的方法,繼續這一恢弘鉅著。

不過,李燾四十歲時雖然精力和學識都處於巔峰,但要說一出手就順利完成這種多卷本的大部頭歷史書,也並不客觀。他前面蒐集資料,甚至撰寫部分大綱、要點甚至草稿,時間恐怕還要更早一些。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李燾回顧自己的史學生涯曾表示,他為編這套意圖續寫《資治通鑑》的鴻篇鉅製“網羅收拾垂四十年”。那麼追溯時間,應該在李燾去龍鶴山讀書以後不久。

龍鶴山,位於眉山市丹稜縣郊三公里左右,李燾在半山腰專門建造了一座巽崖書屋,一直留存到清代,擴建更名為“巽崖書院”,為享譽蜀中的三大書院之一,可惜清代後期譭棄了沒能保留下來。如今半山腰的一塊巨大岩石上,還鐫刻有“巽崖書屋”四個大字。因為宋孝宗後來書寫“龍鵠山”三字賜給李燾,紀念他曾經在這裡讀書鑽研學問,龍鶴山在南宋時就改名龍鵠山了。從宋孝宗對李燾編寫史書的特殊封賞,也能夠了解到李燾對整理宋朝史事的起源,的確應該是在龍鶴山建造書屋讀書治學時開始。

揭祕宋代四川史學成就:李燾與李心傳續寫“通鑑體”輝煌

龍鵠山巽崖書屋舊址題壁

事實上,對於這樣一部大部頭著作,李燾也並非一次順利寫完,而是分階段完成。自隆興元年(1163)至淳熙四年(1177),李燾先後四次分批完成。隆興元年,李燾在知榮州任上(今自貢市榮縣),當時四十九歲,進呈太祖朝部分。自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到開寶九年(976),計十七年,分成十七卷。乾道四年(1168)又進上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等部分,共一百零八卷,寫成一百七十五冊和《目錄》冊。還專門附上一篇《進〈續資治通鑑長編〉表》,講述編寫目的和意義,因此可知,李燾對司馬光在北宋主持編撰《資治通鑑》的深刻影響,李燾在編纂方法上基本是完全仿照《資治通鑑》體例,只不過,當年司馬光手下有許多才華出眾的助手,而李燾幾乎是憑藉一人之功完成,儘管文字總體可能不如《資治通鑑》,但今天人們只要研究北宋歷史,沒有人能夠繞開李燾這部書,已經足以說明其永恆的價值。

淳熙元年(1174),李燾六十歲,又進神宗朝《長編》,自治平四年(1067年)至元符三年(1100年),計四百一十七卷。淳熙三年(1176),孝宗已經充分認識到李燾對總結宋朝史事的巨大貢獻,提升為祕書監,權同修國史,兼任實錄院同修撰,讓李燾發揮編撰史書的特長。淳熙四年(1177),徽宗、欽宗二朝編成,孝宗稱讚他“無愧司馬光”。由此,北宋時期的歷史全部完成。

由於《續資治通鑑長編》是李燾一個人的工作,他也非常清楚自己蒐集編撰這部書的匆忙,所以不斷地修訂改進。完成修訂的時間一說是淳熙七年(1180),一說是淳熙十年(1183),而馬端臨《文獻通考·經籍考》認為是在淳熙九年(1182)。

《續資治通鑑長編》的巨大成就是毋庸置疑的,基本取自當時留存的第一手史料,儘管不能說絕對可信,比如宋太祖之死和宋太宗繼位這等千古疑案一類。加上李燾的這部書已經代表朝廷官府,難免會有模糊和避忌之處。如果綜合比較關於北宋歷史的史書價值,基本學術界還是公認會優先考慮《長編》,地位絕對在元代編撰的《宋史》之前。

揭祕宋代四川史學成就:李燾與李心傳續寫“通鑑體”輝煌

續資治通鑑長編書頁

因為這部書的總體特色是“寧失於繁,無失於略”。李燾的編寫過程是按長編法進行,先以年月為叢目,叢目既成,乃修長編。李燾對史料進行考訂,也是遵司馬光的考異法,所以另一大史學家李心傳評說李燾是“仿司馬氏《通鑑》,踵為之”。“大略皆溫公舊規”(陳振孫語)。

李燾從形式方法上是全面繼承了司馬光通鑑體史書的長處,但《長編》的具體內容與《資治通鑑》的旨趣還是較有差異。都知道,司馬光其實是一套寫作班子的主持人,他是根據下面作者完成的書稿進行最後統稿,“刪削冗長,舉撮機要,專取關國家盛衰,系生民休慼,善可為法,惡可戒者,為編年一書”,加上司馬光本人也是寫作高手,所以最終《資治通鑑》前後文風和史學觀點基本保持一致,大多體現了司馬光本人的許多傾向。

而李燾編寫《續資治通鑑長編》是“統會眾說,掊擊偽辨,使奸欺訛訕不能乘隙亂真,祖宗之豐功盛德益以昭明”(《進續資治通鑑長編表》)。因此,李燾為了弘揚宋朝建立以來的種種成就,首先就基本保留了原來史料中的許多史實和諸多細節,顯出其內容完整性。其次他十分尊敬前輩司馬光的貢獻,認為自己前後花費近四十年心血的鉅著,不敢稱作《續資治通鑑》,只能稱作是《續資治通鑑長編》,從著作本身上認為還是一種記錄宋朝的“史稿”,不算正式的史書,非常謙虛,足以令後人景仰。

李燾一生精力過人,就這樣一部皇皇鉅著之外,據說還有不少其他著作。史書上列出名單的就有《巽巖文集》、《四朝通史》五十卷、《唐宰相譜》一卷、《江左方鎮年表》六卷、《晉司馬氏本支》、《齊樑本支》、《王謝世表》、《五代三衙將帥年表》各一卷,《春秋學》、《易學》五卷、《春秋學》十卷等五十餘種,可惜大多都失傳了。

揭祕宋代四川史學成就:李燾與李心傳續寫“通鑑體”輝煌

中華書局版建炎以來系年要錄

二、樂山井研李心傳與兩宋交替的《建炎以來系年要錄》

李心傳,隆州井研(今樂山市井研縣)人,南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生,比李燾小五十歲。十四歲隨父李舜臣離開家鄉到臨安(今浙江杭州)生活,他的父親李舜臣與李燾基本是同輩人,也是一個很厲害的學者。

李舜臣和李燾類似,前半生都生活工作在四川。與四川出身的大將張浚關係不錯,曾作為屬下參與抗擊金軍,很受器重。後來,李舜臣和另一個四川出身的名臣虞允文共同安撫民生,由虞允文推薦到朝廷任職。

李舜臣在孝宗後期擔任宗正寺(管天子宗族事)主簿,這時的李心傳已經是少年,到了臨安府以後,就有機會閱讀官藏史書。淳熙八年(1181)冬,李舜臣在臨安任所病故。在著名學者樓鑰等人幫助下,其子心傳、道傳、性傳“扶其柩回鄉”,回到四川井研縣安葬。宋朝理學思想已經很重,李氏子孫雖然已經生活在外地,落葉歸根這一傳統依然看的很重。

揭祕宋代四川史學成就:李燾與李心傳續寫“通鑑體”輝煌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書頁

宋寧宗慶元元年(1195),李心傳三十歲時參加鄉試,未能上榜,於是安心閉門著書,尤其專心從事史學研究。當時,李燾的《續資治通鑑長編》在南宋朝野視為模範著作,李心傳非常敬佩這個四川同鄉前輩,也決心仿李燾的《續資治通鑑長編》體例,再接著把宋朝歷史編寫下去。李燾的史書剛好完成到北宋末的靖康時期,李心傳編成的《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二百卷,詳細記述了延續的宋高宗時期。從建炎元年(1127)至紹興三十二年(1162)共三十六年間的史事。

李心傳在《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甲集序中曾說:“心傳年十四五時,侍先君子宮行都,頗得竊窺玉煤所藏金匾石室之副;退而過庭,則獲聞名卿才大夫之議論。每念渡江以來,紀載未備,使明君、良臣、名儒、猛將之行事,猶鬱而未彰。至於七十年間,兵戎財賦之源流,禮樂制度之因革,有司之傳,往往失墜,甚可惜也。乃緝建炎至今朝野所聞之事,凡不涉一時之利害與諸人之得失者,分門著錄,起丁未(建炎元年,1127 )迄壬戌(嘉泰二年,1202 ),汰類相從,凡六百有五事,勒為二十卷。”他的友人許奕在上《要錄》的奏狀中也說:“李心傳博通群書,尤熟本朝故事。嘗謂中興以來,明君良臣,豐功盛烈,雖已見之《實錄》等書,而南渡之初,一時私家記錄,往往傳聞失實,私意亂真,垂之方來,何所考信?於是纂輯科條,編年紀載,專以《日曆》、《會要》為本,然後網羅天下放失舊聞,可信者取之,可削者辮之,可疑者闊之,集眾說之長,酌繁簡之中,久而成編。”

可以瞭解,李心傳編著這部書,正是趁著父親李舜臣出任宗正寺主簿的有利條件,詳細閱讀了宮中保存的各種官修史籍和檔案副本,後來接觸一些同僚、學者,聽取也們關於舊事的議論,再加上幾十年的蒐集整理,專心著述,終於寫成《要錄》、《雜記》這兩部關於宋朝歷史的不朽鉅著,《要錄》重點記錄了宋高宗一朝歷史,而《雜記》也是模仿司馬光著名的史料筆記《涑水記聞》,以條目形式記錄宋朝一些史事的傳聞和說法,算是寫史的參考和留下資料備考的輔助性材料,是筆記史料中的名著。

李心傳的《要錄》依然是通鑑體模式,以編年敘事為經絡,繼承《通鑑》和《長編》的傳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價說:“其書雖取法李燾,而精審較勝”。李心傳在編寫《要錄》過程中,對於宋朝文人士大夫記錄見聞留下的各種筆記著作,包括他親身接觸許多前輩長者的口頭敘述都經過一番仔細審讀。李心傳並不缺乏資料,但考驗功力的地方就在於選擇和整理,加上宋高宗一代是兩宋交替的大轉折時期,朝野上下有大量關於時事傳聞的記載,由於這些記載的見聞、詳略、政見不同,對人物的評論也有所不同,對許多人物事蹟眾說紛紜。

揭祕宋代四川史學成就:李燾與李心傳續寫“通鑑體”輝煌

中華書局版建炎以來系年要錄

李心傳當然主要是以記錄朝局大事為主,以《高宗日曆》、《中興會要》等官書為基礎,參考一百多種私家記載、文集、傳記、行狀、碑銘等,進行細緻考訂,採用他認為是可信的,辨別他認為不可信的,他的優點是在一些有分歧的地方一一進行了說明。對重要事件,本文不能全載的,也有註明。

由於李心傳本人處的時代較晚,許多官方資料在秦檜、秦熺父子修改之後,李心傳的史書免不了有一些失實的瑕疵,但這與李心傳本人的史學水平沒有直接關係。《要錄》一書總體上詳細記錄宋高宗一代政事、軍事、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內容,也記錄了金太宗完顏晟、金熙宗完顏亶、金海陵王完顏亮三代的相關史事,為研究兩宋之交的重要史籍之一,同時,該書可與徐夢莘的《三朝北盟會編》互為補充。書名《要錄》,體現了對史實的摘要而記,也表達了李心傳僅僅作為對宋高宗一朝史事的基礎整理,同樣體現了非常謙虛的史家風範,這與《長編》所定寧繁毋略的原則多少有所不同。

《要錄》只記載高宗三十六年間事,篇幅居然達二百卷,尤其建炎元年至紹興九年這十三年,幾乎每年十卷,遠比《長編》分卷詳細。據《雜記》卷首所載,當年這一書名多寫作《高宗系年要錄》,《宋史》本傳也作《高宗系年錄》,但自《四庫全書》定為《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以後,後人基本沿用這個名稱。其實,從該書名稱演變看,似乎李心傳原本是想要完成一部內容更為廣泛的編年體史書,《高宗系年要錄》只是其中一部分,接下去應還包括孝宗、光宗、寧宗等不同時期的系年要錄。孝宗要錄應該完成,但可惜已不傳,而光宗、寧宗要錄已否寫成也不可知了。

揭祕宋代四川史學成就:李燾與李心傳續寫“通鑑體”輝煌

中華書局版建炎以來朝野雜記

李心傳是南宋李燾之後的又一史學大家。後被崔與之、許奕、魏了翁等二十三人聯合舉薦為史館校勘,賜進士出身,專修《中興四朝帝紀》,書未寫成,又停下改為編撰《十三朝會要》,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書成,授工部侍郎。

雖然李心傳在仕途經歷上只出任過一些小官,隨著南宋後期各種危機顯現,他還是十分關心民生疾苦,當時南方出現旱災,李心傳卻上書言事,希望朝廷救助百姓。但由於李心傳在奏疏裡提到希望皇帝檢討自身,下罪己詔書。宋理宗當時正以積極進取自居,“端平入洛”以後,以為聯合蒙古達成了消滅金朝宿敵的理想,怎麼會聽一個區區小官的建議?李心傳被罷免去職,奉祠居於潮州。

理宗淳祐三年(1243年),李心傳終於退下來,就在這一年病逝,年七十八歲。李心傳也是著作等身的一代學術大家,除了《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和《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兩部大書外,還有《舊聞證誤》十五卷、《學易編》五卷、《誦詩訓》五卷、《春秋考》十三卷、《禮辨》二十三卷、《讀史考》十二卷、《道命錄》五卷、《西陲泰定錄》九十卷、《辨南遷錄》一卷、詩文一百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