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酒後寫下一首名作,白居易說:我不如你!第五句流傳最廣

​劉禹錫有一首非常著名的懷古詩:

《西塞山懷古》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後世評價這首詩是“唐人懷古絕唱”,可見評價之高。

據說,這首詩讓白居易也讚歎不已。


劉禹錫酒後寫下一首名作,白居易說:我不如你!第五句流傳最廣



原來,劉禹錫和白居易是好朋友。有一天,元稹、劉禹錫、韋楚客三個人在白居易家裡聚會喝酒。

喝著喝著,他們談起了南北朝的興廢往事。白居易說:今天我們都聚在一起,不如一人寫一首《金陵懷古》的詩。

此時的劉禹錫雖然官職低微,卻當仁不讓地拿著紙和筆,準備第一個寫。他滿滿的斟了一杯酒,喝完後,不加思索,揮筆而成,就是這首《西塞山懷古》。

寫完後,白居易拿過來一看,連連稱讚,他說:我們四人一起探尋詩的精蘊,猶如同去深水裡抓龍,你先做成了好詩,好比得了龍下巴下面珍貴的寶珠,餘下的只有一些鱗片和四爪,還有何用?

白居易說:你的這首詩寫得最好。我們三個人再寫,也比不上你這首。索性我們都不寫了。


劉禹錫酒後寫下一首名作,白居易說:我不如你!第五句流傳最廣



他們三人讀著劉禹錫的這首詩,一直喝酒,一邊吟誦體味。

能讓白居易誇讚的詩,詩肯定是好。這個故事,真實性存疑,有人說是後人附會而作。

故事我們已經無法判斷真假,我們能夠確定的是,劉禹錫的這首《西塞山懷古》確是傑作。

那麼,這首詩,它究竟好在哪裡呢?

這首懷古詩講述的是晉武帝司馬炎伐吳的故事。

公元280年(西晉太康元年),晉武帝司馬炎命王濬率領以高大的戰船“樓船”組成的西晉水軍,順江而下,討伐東吳。詩人便以這件史事為題,開頭寫“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便黯然消失。益州金陵,相距遙遙,一“下”即“收”,表明速度之快。

兩字對舉就渲染出一方是勢如破竹,一方則是聞風喪膽,強弱懸殊,高下立判。


劉禹錫酒後寫下一首名作,白居易說:我不如你!第五句流傳最廣



第二聯便順勢而下,直寫戰事及其結果。東吳的亡國之君孫皓,憑藉長江天險,並在江中暗置鐵錐,再加以千尋鐵鏈橫鎖江面,自以為是萬全之計,誰知王濬用大筏數十,沖走鐵錐,以火炬燒燬鐵鏈,結果順流鼓棹,徑造三山,直取金陵。

詩的前四句,洗煉、緊湊,在對比之中寫出了雙方的強弱,進攻的路線,攻守的方式,戰爭的結局。

第五句總結人世興衰,第六句點出西塞山,“山形依舊”,而人事大變。這一句將人事之變化,六朝之短促展現得淋漓盡致。

第七句宕開一筆,直寫“今逢”之世,第八句說往日的軍事堡壘,如今已荒廢在一片秋風蘆荻之中。這殘破荒涼的遺蹟,便是六朝覆滅的見證,便是分裂失敗的象徵,也是“今逢四海為家日”、江山一統的結果。懷古慨今,收束了全詩。全詩借古諷今,沉鬱感傷,但繁簡得當,直點現實。

劉禹錫的這首詩,寓深刻的思想於縱橫開闔、酣暢流利的風調之中,詩人好像是在客觀地敘述往事,描繪古蹟,其實並非如此,劉禹錫此時寫就這個六朝覆滅的教訓,希望唐代統治者吸引教訓,這對於當時驕侈腐敗的唐王朝來說,也是一面很好的鏡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