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宋剛建立就搞出大新聞:徐羨之等弒君作亂,劉義隆意外上位'

"

征服後秦之後,劉裕開始加速篡位的腳步。他先是指派王韶之縊殺晉安帝,立其弟司馬德文為帝,即晉恭帝。後又進爵為宋王,獲天子禮遇。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丁卯日(7月10日),劉裕代晉稱帝,東晉滅亡。劉裕改國號為“宋”,改元永初。

兩年之後,劉裕病逝。就在此時,隨劉裕一起南征北戰的軍政大佬和豪門士族勾結起來,殺死了宋少帝劉義符和廬陵王劉義真。

六月癸丑,徐羨之等使中書舍人邢安泰弒帝於金昌亭。——《宋書》卷四·本紀第四·少帝

徐羨之不欲劉義真即位,利用劉義真與少帝不和睦,奏請廢其為庶人,徙新安郡。景平二年六月,徐羨之遣使殺劉義真於徙所,時年十八。——《宋書》卷六十一·列傳第二十一·武三王

"

征服後秦之後,劉裕開始加速篡位的腳步。他先是指派王韶之縊殺晉安帝,立其弟司馬德文為帝,即晉恭帝。後又進爵為宋王,獲天子禮遇。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丁卯日(7月10日),劉裕代晉稱帝,東晉滅亡。劉裕改國號為“宋”,改元永初。

兩年之後,劉裕病逝。就在此時,隨劉裕一起南征北戰的軍政大佬和豪門士族勾結起來,殺死了宋少帝劉義符和廬陵王劉義真。

六月癸丑,徐羨之等使中書舍人邢安泰弒帝於金昌亭。——《宋書》卷四·本紀第四·少帝

徐羨之不欲劉義真即位,利用劉義真與少帝不和睦,奏請廢其為庶人,徙新安郡。景平二年六月,徐羨之遣使殺劉義真於徙所,時年十八。——《宋書》卷六十一·列傳第二十一·武三王

劉宋剛建立就搞出大新聞:徐羨之等弒君作亂,劉義隆意外上位


他們為何會幹出這種事呢?據說是為了帝國大業。但真實的原因,顯然是想讓劉宋退回東晉時的政治格局。

在東晉的那種格局下,帝國真正的主宰不是皇帝或皇族,而是軍政大佬和豪門士族。只要皇帝或皇族不能令軍政大佬和豪門士族滿意,立刻就會死於非命。

劉裕的家族人丁稀少,在劉裕的叔伯之中,並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大人物;在劉裕的兄弟之中,也只有一個劉道憐,且沒有什麼能力;劉裕的兒子們還沒有成長起來,年齡最大的劉義符也只有19歲,此時的劉氏皇族,好像正處於最衰弱的時刻。

根據劉氏皇族的上述情況來看,軍政大佬和豪門士族的判斷似乎是沒有問題的。但當以謝晦、徐羨之和傅亮等人為首的叛臣集團殺掉宋少帝劉義符和廬陵王劉義真之後,卻發現事情遠比他們所想象的要複雜。

俗話說“蟻多咬死象”,劉氏皇族雖然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大人物,但架不住他們所代表的利益集團強大呀!劉裕取代東晉後,意味著皇族已經徹底凌駕於豪門士族之上,這個時候,豪門士族能為軍政大佬提供的援助本就是極其有限的。

"

征服後秦之後,劉裕開始加速篡位的腳步。他先是指派王韶之縊殺晉安帝,立其弟司馬德文為帝,即晉恭帝。後又進爵為宋王,獲天子禮遇。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丁卯日(7月10日),劉裕代晉稱帝,東晉滅亡。劉裕改國號為“宋”,改元永初。

兩年之後,劉裕病逝。就在此時,隨劉裕一起南征北戰的軍政大佬和豪門士族勾結起來,殺死了宋少帝劉義符和廬陵王劉義真。

六月癸丑,徐羨之等使中書舍人邢安泰弒帝於金昌亭。——《宋書》卷四·本紀第四·少帝

徐羨之不欲劉義真即位,利用劉義真與少帝不和睦,奏請廢其為庶人,徙新安郡。景平二年六月,徐羨之遣使殺劉義真於徙所,時年十八。——《宋書》卷六十一·列傳第二十一·武三王

劉宋剛建立就搞出大新聞:徐羨之等弒君作亂,劉義隆意外上位


他們為何會幹出這種事呢?據說是為了帝國大業。但真實的原因,顯然是想讓劉宋退回東晉時的政治格局。

在東晉的那種格局下,帝國真正的主宰不是皇帝或皇族,而是軍政大佬和豪門士族。只要皇帝或皇族不能令軍政大佬和豪門士族滿意,立刻就會死於非命。

劉裕的家族人丁稀少,在劉裕的叔伯之中,並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大人物;在劉裕的兄弟之中,也只有一個劉道憐,且沒有什麼能力;劉裕的兒子們還沒有成長起來,年齡最大的劉義符也只有19歲,此時的劉氏皇族,好像正處於最衰弱的時刻。

根據劉氏皇族的上述情況來看,軍政大佬和豪門士族的判斷似乎是沒有問題的。但當以謝晦、徐羨之和傅亮等人為首的叛臣集團殺掉宋少帝劉義符和廬陵王劉義真之後,卻發現事情遠比他們所想象的要複雜。

俗話說“蟻多咬死象”,劉氏皇族雖然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大人物,但架不住他們所代表的利益集團強大呀!劉裕取代東晉後,意味著皇族已經徹底凌駕於豪門士族之上,這個時候,豪門士族能為軍政大佬提供的援助本就是極其有限的。

劉宋剛建立就搞出大新聞:徐羨之等弒君作亂,劉義隆意外上位


叛臣集團中的某人本想擁立劉義恭(12歲)當皇帝,所以由程道惠出面提建議。但他們的這處雙簧卻遭到了徐羨之的否定。

侍中程道惠勸立第五皇弟義恭,羨之不許。——《宋書》卷四十三·列傳第三·徐羨之傅亮檀道濟

這件事證明了一點:叛臣集團只是機緣巧合湊在一起行事,他們本身的利益點並不一致,否則斷不會出現拆自己人的臺這種事。

在這種背景下,叛臣集團決定擁立劉裕的三子劉義隆當皇帝。劉義隆已經18歲了,是荊州刺史。

仍改授都督荊益寧雍樑秦六州豫州之河南廣平揚州之義成鬆滋四郡諸軍事、西中郎將、荊州刺史,持節如故。永初元年,封宜都王,食邑三千戶。——《宋書》·卷五·本紀第五·文帝

讓一個年長的皇子當皇帝,雖然會讓叛臣集團控制皇帝的難度增大,但它也可以讓皇族對這起事件的反抗情緒降到最低。

叛臣集團為了證明自己殺皇帝、殺親王的行為,完全是基於忠君愛國的思相,就模糊了擁立劉義隆的利害關係,表示自己從來沒有想過立劉義恭當皇帝。

總而言之,如果他們殺宋少帝劉義符不是出於忠君愛國之心,那他們早就擁立一個年幼的小皇帝(劉義恭)了,怎麼可能一心讓劉義隆當皇帝呢?

事實上,如果叛臣集團能夠齊心協力地擁立一位年幼皇帝,他們早就這樣做了。

最初,叛臣集團非常有信心把劉義隆變成傀儡,他們讓謝晦佔據上游(江陵)、澶道濟佔據下游(廣陵),並把精銳的軍隊都配給他們,徐羨之、傅亮和王弘佔據中央政府的重要崗位。

初,晦與徐羨之、傅亮謀為自全之計,晦據上流,而檀道濟鎮廣陵,各有強兵,以制持朝廷。——《宋書》卷四十四·列傳第四·謝晦

他們認為:在這種背景下,劉義隆就算當了皇帝,也只有乖乖地接受他們的擺佈。但接下來發生的事卻讓出乎他們的意料,劉義隆開始反擊了。

"

征服後秦之後,劉裕開始加速篡位的腳步。他先是指派王韶之縊殺晉安帝,立其弟司馬德文為帝,即晉恭帝。後又進爵為宋王,獲天子禮遇。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丁卯日(7月10日),劉裕代晉稱帝,東晉滅亡。劉裕改國號為“宋”,改元永初。

兩年之後,劉裕病逝。就在此時,隨劉裕一起南征北戰的軍政大佬和豪門士族勾結起來,殺死了宋少帝劉義符和廬陵王劉義真。

六月癸丑,徐羨之等使中書舍人邢安泰弒帝於金昌亭。——《宋書》卷四·本紀第四·少帝

徐羨之不欲劉義真即位,利用劉義真與少帝不和睦,奏請廢其為庶人,徙新安郡。景平二年六月,徐羨之遣使殺劉義真於徙所,時年十八。——《宋書》卷六十一·列傳第二十一·武三王

劉宋剛建立就搞出大新聞:徐羨之等弒君作亂,劉義隆意外上位


他們為何會幹出這種事呢?據說是為了帝國大業。但真實的原因,顯然是想讓劉宋退回東晉時的政治格局。

在東晉的那種格局下,帝國真正的主宰不是皇帝或皇族,而是軍政大佬和豪門士族。只要皇帝或皇族不能令軍政大佬和豪門士族滿意,立刻就會死於非命。

劉裕的家族人丁稀少,在劉裕的叔伯之中,並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大人物;在劉裕的兄弟之中,也只有一個劉道憐,且沒有什麼能力;劉裕的兒子們還沒有成長起來,年齡最大的劉義符也只有19歲,此時的劉氏皇族,好像正處於最衰弱的時刻。

根據劉氏皇族的上述情況來看,軍政大佬和豪門士族的判斷似乎是沒有問題的。但當以謝晦、徐羨之和傅亮等人為首的叛臣集團殺掉宋少帝劉義符和廬陵王劉義真之後,卻發現事情遠比他們所想象的要複雜。

俗話說“蟻多咬死象”,劉氏皇族雖然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大人物,但架不住他們所代表的利益集團強大呀!劉裕取代東晉後,意味著皇族已經徹底凌駕於豪門士族之上,這個時候,豪門士族能為軍政大佬提供的援助本就是極其有限的。

劉宋剛建立就搞出大新聞:徐羨之等弒君作亂,劉義隆意外上位


叛臣集團中的某人本想擁立劉義恭(12歲)當皇帝,所以由程道惠出面提建議。但他們的這處雙簧卻遭到了徐羨之的否定。

侍中程道惠勸立第五皇弟義恭,羨之不許。——《宋書》卷四十三·列傳第三·徐羨之傅亮檀道濟

這件事證明了一點:叛臣集團只是機緣巧合湊在一起行事,他們本身的利益點並不一致,否則斷不會出現拆自己人的臺這種事。

在這種背景下,叛臣集團決定擁立劉裕的三子劉義隆當皇帝。劉義隆已經18歲了,是荊州刺史。

仍改授都督荊益寧雍樑秦六州豫州之河南廣平揚州之義成鬆滋四郡諸軍事、西中郎將、荊州刺史,持節如故。永初元年,封宜都王,食邑三千戶。——《宋書》·卷五·本紀第五·文帝

讓一個年長的皇子當皇帝,雖然會讓叛臣集團控制皇帝的難度增大,但它也可以讓皇族對這起事件的反抗情緒降到最低。

叛臣集團為了證明自己殺皇帝、殺親王的行為,完全是基於忠君愛國的思相,就模糊了擁立劉義隆的利害關係,表示自己從來沒有想過立劉義恭當皇帝。

總而言之,如果他們殺宋少帝劉義符不是出於忠君愛國之心,那他們早就擁立一個年幼的小皇帝(劉義恭)了,怎麼可能一心讓劉義隆當皇帝呢?

事實上,如果叛臣集團能夠齊心協力地擁立一位年幼皇帝,他們早就這樣做了。

最初,叛臣集團非常有信心把劉義隆變成傀儡,他們讓謝晦佔據上游(江陵)、澶道濟佔據下游(廣陵),並把精銳的軍隊都配給他們,徐羨之、傅亮和王弘佔據中央政府的重要崗位。

初,晦與徐羨之、傅亮謀為自全之計,晦據上流,而檀道濟鎮廣陵,各有強兵,以制持朝廷。——《宋書》卷四十四·列傳第四·謝晦

他們認為:在這種背景下,劉義隆就算當了皇帝,也只有乖乖地接受他們的擺佈。但接下來發生的事卻讓出乎他們的意料,劉義隆開始反擊了。

劉宋剛建立就搞出大新聞:徐羨之等弒君作亂,劉義隆意外上位


雙方的交鋒圍繞著宋少帝劉義符的身後名譽而展開。

叛臣集團殺死了劉義符,自然希望能夠把劉義符徹底妖魔化,只有這樣才能證明他們不是亂臣賊子,但宜都王劉義隆卻不會允許他們這樣醜化自己的哥哥。

傅亮到荊州之後,劉義隆並沒有立刻接見他。當他見到見到傅亮之後,立刻開始哭天抹地,反覆表達一個意思:我的哥哥們死得好慘啊!劉義隆的下屬也跟著一起流眼淚。

在做完這番表演(也許是真情流露)後,劉義隆質問傅亮:“你們為什麼要殺我哥哥?”面對此情此景,傅亮頓時嚇得渾身冒汗,因為他實在摸不清劉義隆此時的態度。

甲戌,王發江陵,引見傅亮,號泣,哀動左右。既而問義真及少帝薨廢本末,悲哭嗚咽,侍側都莫能仰視。亮流汗沾背,不能對。——《資治通鑑》·宋紀二

如果劉義隆真要給他哥報仇,傅亮恐怕當場就要人頭落地。在這種背景下,傅亮哪敢繼續妖魔化劉義符呢?於是他只能含糊其詞地給劉義符找了一些罪名。

比如說:先皇剛死,身為皇帝的劉義符就開始喝酒唱歌玩樂,面對他這種大逆不道的行為,我們做為輔政大臣,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為了帝國利益,我們就把皇帝殺掉了。

時帝於華林園為列肆,親自酤賣。又開瀆聚土,以象破岡埭,與左右引船唱呼,以為歡樂。夕遊天淵池,即龍舟而寢。——《宋書》卷四·本紀第四·少帝

在我看來:傅亮這番話說了還不如不說。就因為皇帝在守孝其間喝酒唱歌玩樂,臣子就能把皇帝就地正法?

不要說在那個皇權名義上神聖不可侵犯的年代,就是在統治者自稱公僕的年代,最高統治者犯了劉義符這種錯誤,一個引咎辭職也足夠了。可劉義符在那個皇權名義上神聖不可侵犯的年代,卻因為這種離奇的原因被臣子殺了!

更聳人聽聞的事還在於:廬陵王劉義真也是因為類似的理由被殺。如果這就是所謂的忠心,那麼這種忠心恐怕還真沒有哪個皇帝敢接受。

生殺大權是皇帝最主要的一項權力,如果帝國這樣重大的人事變動和生死裁決,都是由幾個所謂的忠臣一手包辦,那皇帝還叫皇帝嗎?

"

征服後秦之後,劉裕開始加速篡位的腳步。他先是指派王韶之縊殺晉安帝,立其弟司馬德文為帝,即晉恭帝。後又進爵為宋王,獲天子禮遇。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丁卯日(7月10日),劉裕代晉稱帝,東晉滅亡。劉裕改國號為“宋”,改元永初。

兩年之後,劉裕病逝。就在此時,隨劉裕一起南征北戰的軍政大佬和豪門士族勾結起來,殺死了宋少帝劉義符和廬陵王劉義真。

六月癸丑,徐羨之等使中書舍人邢安泰弒帝於金昌亭。——《宋書》卷四·本紀第四·少帝

徐羨之不欲劉義真即位,利用劉義真與少帝不和睦,奏請廢其為庶人,徙新安郡。景平二年六月,徐羨之遣使殺劉義真於徙所,時年十八。——《宋書》卷六十一·列傳第二十一·武三王

劉宋剛建立就搞出大新聞:徐羨之等弒君作亂,劉義隆意外上位


他們為何會幹出這種事呢?據說是為了帝國大業。但真實的原因,顯然是想讓劉宋退回東晉時的政治格局。

在東晉的那種格局下,帝國真正的主宰不是皇帝或皇族,而是軍政大佬和豪門士族。只要皇帝或皇族不能令軍政大佬和豪門士族滿意,立刻就會死於非命。

劉裕的家族人丁稀少,在劉裕的叔伯之中,並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大人物;在劉裕的兄弟之中,也只有一個劉道憐,且沒有什麼能力;劉裕的兒子們還沒有成長起來,年齡最大的劉義符也只有19歲,此時的劉氏皇族,好像正處於最衰弱的時刻。

根據劉氏皇族的上述情況來看,軍政大佬和豪門士族的判斷似乎是沒有問題的。但當以謝晦、徐羨之和傅亮等人為首的叛臣集團殺掉宋少帝劉義符和廬陵王劉義真之後,卻發現事情遠比他們所想象的要複雜。

俗話說“蟻多咬死象”,劉氏皇族雖然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大人物,但架不住他們所代表的利益集團強大呀!劉裕取代東晉後,意味著皇族已經徹底凌駕於豪門士族之上,這個時候,豪門士族能為軍政大佬提供的援助本就是極其有限的。

劉宋剛建立就搞出大新聞:徐羨之等弒君作亂,劉義隆意外上位


叛臣集團中的某人本想擁立劉義恭(12歲)當皇帝,所以由程道惠出面提建議。但他們的這處雙簧卻遭到了徐羨之的否定。

侍中程道惠勸立第五皇弟義恭,羨之不許。——《宋書》卷四十三·列傳第三·徐羨之傅亮檀道濟

這件事證明了一點:叛臣集團只是機緣巧合湊在一起行事,他們本身的利益點並不一致,否則斷不會出現拆自己人的臺這種事。

在這種背景下,叛臣集團決定擁立劉裕的三子劉義隆當皇帝。劉義隆已經18歲了,是荊州刺史。

仍改授都督荊益寧雍樑秦六州豫州之河南廣平揚州之義成鬆滋四郡諸軍事、西中郎將、荊州刺史,持節如故。永初元年,封宜都王,食邑三千戶。——《宋書》·卷五·本紀第五·文帝

讓一個年長的皇子當皇帝,雖然會讓叛臣集團控制皇帝的難度增大,但它也可以讓皇族對這起事件的反抗情緒降到最低。

叛臣集團為了證明自己殺皇帝、殺親王的行為,完全是基於忠君愛國的思相,就模糊了擁立劉義隆的利害關係,表示自己從來沒有想過立劉義恭當皇帝。

總而言之,如果他們殺宋少帝劉義符不是出於忠君愛國之心,那他們早就擁立一個年幼的小皇帝(劉義恭)了,怎麼可能一心讓劉義隆當皇帝呢?

事實上,如果叛臣集團能夠齊心協力地擁立一位年幼皇帝,他們早就這樣做了。

最初,叛臣集團非常有信心把劉義隆變成傀儡,他們讓謝晦佔據上游(江陵)、澶道濟佔據下游(廣陵),並把精銳的軍隊都配給他們,徐羨之、傅亮和王弘佔據中央政府的重要崗位。

初,晦與徐羨之、傅亮謀為自全之計,晦據上流,而檀道濟鎮廣陵,各有強兵,以制持朝廷。——《宋書》卷四十四·列傳第四·謝晦

他們認為:在這種背景下,劉義隆就算當了皇帝,也只有乖乖地接受他們的擺佈。但接下來發生的事卻讓出乎他們的意料,劉義隆開始反擊了。

劉宋剛建立就搞出大新聞:徐羨之等弒君作亂,劉義隆意外上位


雙方的交鋒圍繞著宋少帝劉義符的身後名譽而展開。

叛臣集團殺死了劉義符,自然希望能夠把劉義符徹底妖魔化,只有這樣才能證明他們不是亂臣賊子,但宜都王劉義隆卻不會允許他們這樣醜化自己的哥哥。

傅亮到荊州之後,劉義隆並沒有立刻接見他。當他見到見到傅亮之後,立刻開始哭天抹地,反覆表達一個意思:我的哥哥們死得好慘啊!劉義隆的下屬也跟著一起流眼淚。

在做完這番表演(也許是真情流露)後,劉義隆質問傅亮:“你們為什麼要殺我哥哥?”面對此情此景,傅亮頓時嚇得渾身冒汗,因為他實在摸不清劉義隆此時的態度。

甲戌,王發江陵,引見傅亮,號泣,哀動左右。既而問義真及少帝薨廢本末,悲哭嗚咽,侍側都莫能仰視。亮流汗沾背,不能對。——《資治通鑑》·宋紀二

如果劉義隆真要給他哥報仇,傅亮恐怕當場就要人頭落地。在這種背景下,傅亮哪敢繼續妖魔化劉義符呢?於是他只能含糊其詞地給劉義符找了一些罪名。

比如說:先皇剛死,身為皇帝的劉義符就開始喝酒唱歌玩樂,面對他這種大逆不道的行為,我們做為輔政大臣,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為了帝國利益,我們就把皇帝殺掉了。

時帝於華林園為列肆,親自酤賣。又開瀆聚土,以象破岡埭,與左右引船唱呼,以為歡樂。夕遊天淵池,即龍舟而寢。——《宋書》卷四·本紀第四·少帝

在我看來:傅亮這番話說了還不如不說。就因為皇帝在守孝其間喝酒唱歌玩樂,臣子就能把皇帝就地正法?

不要說在那個皇權名義上神聖不可侵犯的年代,就是在統治者自稱公僕的年代,最高統治者犯了劉義符這種錯誤,一個引咎辭職也足夠了。可劉義符在那個皇權名義上神聖不可侵犯的年代,卻因為這種離奇的原因被臣子殺了!

更聳人聽聞的事還在於:廬陵王劉義真也是因為類似的理由被殺。如果這就是所謂的忠心,那麼這種忠心恐怕還真沒有哪個皇帝敢接受。

生殺大權是皇帝最主要的一項權力,如果帝國這樣重大的人事變動和生死裁決,都是由幾個所謂的忠臣一手包辦,那皇帝還叫皇帝嗎?

劉宋剛建立就搞出大新聞:徐羨之等弒君作亂,劉義隆意外上位


在這一輪的博奕中,叛臣集團已徹底陷入了被動,因為劉義隆一見面就給了傅亮一個下馬威,所以謝晦等人也完全喪失了主動權。既然叛臣集團不能徹底妖魔化劉義符,就證明他們不但無法控制劉義隆,更意味著他們殺害劉義符的事,完全喪失了合法性。

叛臣集團顯然低估了劉氏皇族的力量,所以他們才敢輕率地殺皇帝、殺親王。當面對劉義隆的強硬表態後,遠赴荊州的傅亮一時沒了主意。而當劉義隆擺出一副神聖不可侵犯的樣子進入都城之後,叛臣集團都傻了眼。

想當初,宋少帝劉義符不能令叛臣集團滿意,他們立刻殺掉了劉義符;盧陵王劉義真對叛臣集團有威脅,他們立刻殺掉了劉義真;現在面對劉義隆,他們卻不敢這樣無法無天了。

這絕不是因為劉義隆有超能力,而是在經過一系列變故之後,與皇族利益相關的人,都通過各種方式行動了起來。在這種背景下,叛臣集團很清楚地認識到:如果再試圖用武力打擊劉氏皇族,就有可能引發他們無法控制的局面。

劉義隆很清楚地認識到:此時的叛臣集團依然控制著局勢,如果繼續在這件事情上窮追猛打,就有可能逼得他們和自己決裂。於是劉義隆在這件事上只是點到為止,讓叛臣集團承認自己的所作所為,於情、於理、於法都是說不通的。

但劉義隆並沒有就此再追究他們任何責任,反而對叛臣集團表示了最大限度的尊重,並最終決定接受叛臣集團的邀請,前往中央當皇帝。

庚子,以行撫軍將軍、荊州刺史謝晦為撫軍將軍、荊州刺史。癸卯,司空、錄尚書事、揚州刺史徐羨之進位司徒,衛將軍、江州刺史王弘進位司空,中書監、護軍將軍傅亮加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撫軍將軍、荊州刺史謝晦進號衛將軍,鎮北將軍、南兗州刺史檀道濟進號徵北將軍。——《宋書》·卷五·本紀第五·文帝

"

征服後秦之後,劉裕開始加速篡位的腳步。他先是指派王韶之縊殺晉安帝,立其弟司馬德文為帝,即晉恭帝。後又進爵為宋王,獲天子禮遇。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丁卯日(7月10日),劉裕代晉稱帝,東晉滅亡。劉裕改國號為“宋”,改元永初。

兩年之後,劉裕病逝。就在此時,隨劉裕一起南征北戰的軍政大佬和豪門士族勾結起來,殺死了宋少帝劉義符和廬陵王劉義真。

六月癸丑,徐羨之等使中書舍人邢安泰弒帝於金昌亭。——《宋書》卷四·本紀第四·少帝

徐羨之不欲劉義真即位,利用劉義真與少帝不和睦,奏請廢其為庶人,徙新安郡。景平二年六月,徐羨之遣使殺劉義真於徙所,時年十八。——《宋書》卷六十一·列傳第二十一·武三王

劉宋剛建立就搞出大新聞:徐羨之等弒君作亂,劉義隆意外上位


他們為何會幹出這種事呢?據說是為了帝國大業。但真實的原因,顯然是想讓劉宋退回東晉時的政治格局。

在東晉的那種格局下,帝國真正的主宰不是皇帝或皇族,而是軍政大佬和豪門士族。只要皇帝或皇族不能令軍政大佬和豪門士族滿意,立刻就會死於非命。

劉裕的家族人丁稀少,在劉裕的叔伯之中,並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大人物;在劉裕的兄弟之中,也只有一個劉道憐,且沒有什麼能力;劉裕的兒子們還沒有成長起來,年齡最大的劉義符也只有19歲,此時的劉氏皇族,好像正處於最衰弱的時刻。

根據劉氏皇族的上述情況來看,軍政大佬和豪門士族的判斷似乎是沒有問題的。但當以謝晦、徐羨之和傅亮等人為首的叛臣集團殺掉宋少帝劉義符和廬陵王劉義真之後,卻發現事情遠比他們所想象的要複雜。

俗話說“蟻多咬死象”,劉氏皇族雖然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大人物,但架不住他們所代表的利益集團強大呀!劉裕取代東晉後,意味著皇族已經徹底凌駕於豪門士族之上,這個時候,豪門士族能為軍政大佬提供的援助本就是極其有限的。

劉宋剛建立就搞出大新聞:徐羨之等弒君作亂,劉義隆意外上位


叛臣集團中的某人本想擁立劉義恭(12歲)當皇帝,所以由程道惠出面提建議。但他們的這處雙簧卻遭到了徐羨之的否定。

侍中程道惠勸立第五皇弟義恭,羨之不許。——《宋書》卷四十三·列傳第三·徐羨之傅亮檀道濟

這件事證明了一點:叛臣集團只是機緣巧合湊在一起行事,他們本身的利益點並不一致,否則斷不會出現拆自己人的臺這種事。

在這種背景下,叛臣集團決定擁立劉裕的三子劉義隆當皇帝。劉義隆已經18歲了,是荊州刺史。

仍改授都督荊益寧雍樑秦六州豫州之河南廣平揚州之義成鬆滋四郡諸軍事、西中郎將、荊州刺史,持節如故。永初元年,封宜都王,食邑三千戶。——《宋書》·卷五·本紀第五·文帝

讓一個年長的皇子當皇帝,雖然會讓叛臣集團控制皇帝的難度增大,但它也可以讓皇族對這起事件的反抗情緒降到最低。

叛臣集團為了證明自己殺皇帝、殺親王的行為,完全是基於忠君愛國的思相,就模糊了擁立劉義隆的利害關係,表示自己從來沒有想過立劉義恭當皇帝。

總而言之,如果他們殺宋少帝劉義符不是出於忠君愛國之心,那他們早就擁立一個年幼的小皇帝(劉義恭)了,怎麼可能一心讓劉義隆當皇帝呢?

事實上,如果叛臣集團能夠齊心協力地擁立一位年幼皇帝,他們早就這樣做了。

最初,叛臣集團非常有信心把劉義隆變成傀儡,他們讓謝晦佔據上游(江陵)、澶道濟佔據下游(廣陵),並把精銳的軍隊都配給他們,徐羨之、傅亮和王弘佔據中央政府的重要崗位。

初,晦與徐羨之、傅亮謀為自全之計,晦據上流,而檀道濟鎮廣陵,各有強兵,以制持朝廷。——《宋書》卷四十四·列傳第四·謝晦

他們認為:在這種背景下,劉義隆就算當了皇帝,也只有乖乖地接受他們的擺佈。但接下來發生的事卻讓出乎他們的意料,劉義隆開始反擊了。

劉宋剛建立就搞出大新聞:徐羨之等弒君作亂,劉義隆意外上位


雙方的交鋒圍繞著宋少帝劉義符的身後名譽而展開。

叛臣集團殺死了劉義符,自然希望能夠把劉義符徹底妖魔化,只有這樣才能證明他們不是亂臣賊子,但宜都王劉義隆卻不會允許他們這樣醜化自己的哥哥。

傅亮到荊州之後,劉義隆並沒有立刻接見他。當他見到見到傅亮之後,立刻開始哭天抹地,反覆表達一個意思:我的哥哥們死得好慘啊!劉義隆的下屬也跟著一起流眼淚。

在做完這番表演(也許是真情流露)後,劉義隆質問傅亮:“你們為什麼要殺我哥哥?”面對此情此景,傅亮頓時嚇得渾身冒汗,因為他實在摸不清劉義隆此時的態度。

甲戌,王發江陵,引見傅亮,號泣,哀動左右。既而問義真及少帝薨廢本末,悲哭嗚咽,侍側都莫能仰視。亮流汗沾背,不能對。——《資治通鑑》·宋紀二

如果劉義隆真要給他哥報仇,傅亮恐怕當場就要人頭落地。在這種背景下,傅亮哪敢繼續妖魔化劉義符呢?於是他只能含糊其詞地給劉義符找了一些罪名。

比如說:先皇剛死,身為皇帝的劉義符就開始喝酒唱歌玩樂,面對他這種大逆不道的行為,我們做為輔政大臣,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為了帝國利益,我們就把皇帝殺掉了。

時帝於華林園為列肆,親自酤賣。又開瀆聚土,以象破岡埭,與左右引船唱呼,以為歡樂。夕遊天淵池,即龍舟而寢。——《宋書》卷四·本紀第四·少帝

在我看來:傅亮這番話說了還不如不說。就因為皇帝在守孝其間喝酒唱歌玩樂,臣子就能把皇帝就地正法?

不要說在那個皇權名義上神聖不可侵犯的年代,就是在統治者自稱公僕的年代,最高統治者犯了劉義符這種錯誤,一個引咎辭職也足夠了。可劉義符在那個皇權名義上神聖不可侵犯的年代,卻因為這種離奇的原因被臣子殺了!

更聳人聽聞的事還在於:廬陵王劉義真也是因為類似的理由被殺。如果這就是所謂的忠心,那麼這種忠心恐怕還真沒有哪個皇帝敢接受。

生殺大權是皇帝最主要的一項權力,如果帝國這樣重大的人事變動和生死裁決,都是由幾個所謂的忠臣一手包辦,那皇帝還叫皇帝嗎?

劉宋剛建立就搞出大新聞:徐羨之等弒君作亂,劉義隆意外上位


在這一輪的博奕中,叛臣集團已徹底陷入了被動,因為劉義隆一見面就給了傅亮一個下馬威,所以謝晦等人也完全喪失了主動權。既然叛臣集團不能徹底妖魔化劉義符,就證明他們不但無法控制劉義隆,更意味著他們殺害劉義符的事,完全喪失了合法性。

叛臣集團顯然低估了劉氏皇族的力量,所以他們才敢輕率地殺皇帝、殺親王。當面對劉義隆的強硬表態後,遠赴荊州的傅亮一時沒了主意。而當劉義隆擺出一副神聖不可侵犯的樣子進入都城之後,叛臣集團都傻了眼。

想當初,宋少帝劉義符不能令叛臣集團滿意,他們立刻殺掉了劉義符;盧陵王劉義真對叛臣集團有威脅,他們立刻殺掉了劉義真;現在面對劉義隆,他們卻不敢這樣無法無天了。

這絕不是因為劉義隆有超能力,而是在經過一系列變故之後,與皇族利益相關的人,都通過各種方式行動了起來。在這種背景下,叛臣集團很清楚地認識到:如果再試圖用武力打擊劉氏皇族,就有可能引發他們無法控制的局面。

劉義隆很清楚地認識到:此時的叛臣集團依然控制著局勢,如果繼續在這件事情上窮追猛打,就有可能逼得他們和自己決裂。於是劉義隆在這件事上只是點到為止,讓叛臣集團承認自己的所作所為,於情、於理、於法都是說不通的。

但劉義隆並沒有就此再追究他們任何責任,反而對叛臣集團表示了最大限度的尊重,並最終決定接受叛臣集團的邀請,前往中央當皇帝。

庚子,以行撫軍將軍、荊州刺史謝晦為撫軍將軍、荊州刺史。癸卯,司空、錄尚書事、揚州刺史徐羨之進位司徒,衛將軍、江州刺史王弘進位司空,中書監、護軍將軍傅亮加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撫軍將軍、荊州刺史謝晦進號衛將軍,鎮北將軍、南兗州刺史檀道濟進號徵北將軍。——《宋書》·卷五·本紀第五·文帝

劉宋剛建立就搞出大新聞:徐羨之等弒君作亂,劉義隆意外上位


劉義隆的選擇可以理解:如果能當皇帝,誰又捨得拒絕這種誘惑呢?

可問題是:叛臣集團架空皇權的意圖已經非常明顯。在這種背景下,離開荊州到都城,恐怕隨時都有可能淪為傀儡皇帝,一個不小心,宋少帝劉義符就是他的好榜樣。

我們可以想象,叛臣集團決定立劉義隆為帝的消息傳到荊州之後,以劉義隆為代表的利益集團肯定是徹夜難眠的,因為他們要仔細思考一個問題:自己應該何去何從?

這是一場圍繞皇權進行的利益博奕,其利害關係實在太大。如果稍有閃失,可能就是全家死於非命的結局。

而劉義隆之所以決定跟隨傅亮前往都城,肯定不是他一個人的決定,而是以劉義隆為代表的荊州利益集團的決定,在他們看來:憑叛臣集團的實力,根本不足以完全控制皇權。

叛臣集團之所以能夠殺死宋少帝劉義符和廬陵王劉義真,僅僅是因為他們先下手為強,絕不是因為他們權勢滔天。只要以劉義隆為代表的荊州集團提高警惕,幾乎就可以避免成為第二個宋少帝。

而叛臣集團的骨幹分子就是徐羨之、傅亮、謝晦、澶道濟和王弘五人,他們實力相若,利益又不一致,只是因為一個共同的目標而暫時團結在一起。

一旦劉義隆進入都城,完全有機會拉攏和分化他們。甚至於都不用拉攏,只要以荊州為核心,以皇族為後盾,再儘可能地爭取中間派,就足以令這五人被孤立。

但計劃不如變化快,就算荊州集團謀劃得再好,誰也不敢保證不會有意外發生。劉義隆對於順流東下當皇帝這件事,始終心懷畏懼,所以他希望到彥之率軍陪自己東下。

及文帝入奉大統,以徐羨之等新有篡虐,懼,欲使彥之領兵前驅。——《南史》·卷二十五·列傳第十五

到彥之的回答是:我們不可能帶著軍隊東下,憑我率領的這點軍隊,並不足以威懾那些軍政大佬。到時只會讓他們產生恐懼之心,到時恐怕只會逼得他們狗急跳牆。既然形勢已是完全對我們有利,您就只管放心東下當皇帝吧。

彥之曰:"了彼不貳,便應朝服順流;若使有虞,此師既不足恃,更開嫌隙之端,非所以副遠邇之望也。"——《南史》·卷二十五·列傳第十五

這種說辭有點冠冕堂皇,所謂的“不足以威脅軍政大佬”肯定是表面的套話,到彥之最擔心的是引發動亂。

現在的局面對劉氏皇族有利,對叛臣集團不利。對於有利一方而言,局面越穩定越好,只要局面穩住,自己的優勢就可以轉化為勝勢;對於不利一方而言,情況越來越糟,如果局面得不到改善,己方必然失敗,而能夠拯救己方的,就是一些計劃外的突發事件。

我們可以從這件事上得出一個結論:支持劉義隆當皇帝的人,早就把各個環節研究透了,他們儘量避免觸發一切突發事件,併為之做好了各種應對之策。

"

征服後秦之後,劉裕開始加速篡位的腳步。他先是指派王韶之縊殺晉安帝,立其弟司馬德文為帝,即晉恭帝。後又進爵為宋王,獲天子禮遇。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丁卯日(7月10日),劉裕代晉稱帝,東晉滅亡。劉裕改國號為“宋”,改元永初。

兩年之後,劉裕病逝。就在此時,隨劉裕一起南征北戰的軍政大佬和豪門士族勾結起來,殺死了宋少帝劉義符和廬陵王劉義真。

六月癸丑,徐羨之等使中書舍人邢安泰弒帝於金昌亭。——《宋書》卷四·本紀第四·少帝

徐羨之不欲劉義真即位,利用劉義真與少帝不和睦,奏請廢其為庶人,徙新安郡。景平二年六月,徐羨之遣使殺劉義真於徙所,時年十八。——《宋書》卷六十一·列傳第二十一·武三王

劉宋剛建立就搞出大新聞:徐羨之等弒君作亂,劉義隆意外上位


他們為何會幹出這種事呢?據說是為了帝國大業。但真實的原因,顯然是想讓劉宋退回東晉時的政治格局。

在東晉的那種格局下,帝國真正的主宰不是皇帝或皇族,而是軍政大佬和豪門士族。只要皇帝或皇族不能令軍政大佬和豪門士族滿意,立刻就會死於非命。

劉裕的家族人丁稀少,在劉裕的叔伯之中,並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大人物;在劉裕的兄弟之中,也只有一個劉道憐,且沒有什麼能力;劉裕的兒子們還沒有成長起來,年齡最大的劉義符也只有19歲,此時的劉氏皇族,好像正處於最衰弱的時刻。

根據劉氏皇族的上述情況來看,軍政大佬和豪門士族的判斷似乎是沒有問題的。但當以謝晦、徐羨之和傅亮等人為首的叛臣集團殺掉宋少帝劉義符和廬陵王劉義真之後,卻發現事情遠比他們所想象的要複雜。

俗話說“蟻多咬死象”,劉氏皇族雖然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大人物,但架不住他們所代表的利益集團強大呀!劉裕取代東晉後,意味著皇族已經徹底凌駕於豪門士族之上,這個時候,豪門士族能為軍政大佬提供的援助本就是極其有限的。

劉宋剛建立就搞出大新聞:徐羨之等弒君作亂,劉義隆意外上位


叛臣集團中的某人本想擁立劉義恭(12歲)當皇帝,所以由程道惠出面提建議。但他們的這處雙簧卻遭到了徐羨之的否定。

侍中程道惠勸立第五皇弟義恭,羨之不許。——《宋書》卷四十三·列傳第三·徐羨之傅亮檀道濟

這件事證明了一點:叛臣集團只是機緣巧合湊在一起行事,他們本身的利益點並不一致,否則斷不會出現拆自己人的臺這種事。

在這種背景下,叛臣集團決定擁立劉裕的三子劉義隆當皇帝。劉義隆已經18歲了,是荊州刺史。

仍改授都督荊益寧雍樑秦六州豫州之河南廣平揚州之義成鬆滋四郡諸軍事、西中郎將、荊州刺史,持節如故。永初元年,封宜都王,食邑三千戶。——《宋書》·卷五·本紀第五·文帝

讓一個年長的皇子當皇帝,雖然會讓叛臣集團控制皇帝的難度增大,但它也可以讓皇族對這起事件的反抗情緒降到最低。

叛臣集團為了證明自己殺皇帝、殺親王的行為,完全是基於忠君愛國的思相,就模糊了擁立劉義隆的利害關係,表示自己從來沒有想過立劉義恭當皇帝。

總而言之,如果他們殺宋少帝劉義符不是出於忠君愛國之心,那他們早就擁立一個年幼的小皇帝(劉義恭)了,怎麼可能一心讓劉義隆當皇帝呢?

事實上,如果叛臣集團能夠齊心協力地擁立一位年幼皇帝,他們早就這樣做了。

最初,叛臣集團非常有信心把劉義隆變成傀儡,他們讓謝晦佔據上游(江陵)、澶道濟佔據下游(廣陵),並把精銳的軍隊都配給他們,徐羨之、傅亮和王弘佔據中央政府的重要崗位。

初,晦與徐羨之、傅亮謀為自全之計,晦據上流,而檀道濟鎮廣陵,各有強兵,以制持朝廷。——《宋書》卷四十四·列傳第四·謝晦

他們認為:在這種背景下,劉義隆就算當了皇帝,也只有乖乖地接受他們的擺佈。但接下來發生的事卻讓出乎他們的意料,劉義隆開始反擊了。

劉宋剛建立就搞出大新聞:徐羨之等弒君作亂,劉義隆意外上位


雙方的交鋒圍繞著宋少帝劉義符的身後名譽而展開。

叛臣集團殺死了劉義符,自然希望能夠把劉義符徹底妖魔化,只有這樣才能證明他們不是亂臣賊子,但宜都王劉義隆卻不會允許他們這樣醜化自己的哥哥。

傅亮到荊州之後,劉義隆並沒有立刻接見他。當他見到見到傅亮之後,立刻開始哭天抹地,反覆表達一個意思:我的哥哥們死得好慘啊!劉義隆的下屬也跟著一起流眼淚。

在做完這番表演(也許是真情流露)後,劉義隆質問傅亮:“你們為什麼要殺我哥哥?”面對此情此景,傅亮頓時嚇得渾身冒汗,因為他實在摸不清劉義隆此時的態度。

甲戌,王發江陵,引見傅亮,號泣,哀動左右。既而問義真及少帝薨廢本末,悲哭嗚咽,侍側都莫能仰視。亮流汗沾背,不能對。——《資治通鑑》·宋紀二

如果劉義隆真要給他哥報仇,傅亮恐怕當場就要人頭落地。在這種背景下,傅亮哪敢繼續妖魔化劉義符呢?於是他只能含糊其詞地給劉義符找了一些罪名。

比如說:先皇剛死,身為皇帝的劉義符就開始喝酒唱歌玩樂,面對他這種大逆不道的行為,我們做為輔政大臣,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為了帝國利益,我們就把皇帝殺掉了。

時帝於華林園為列肆,親自酤賣。又開瀆聚土,以象破岡埭,與左右引船唱呼,以為歡樂。夕遊天淵池,即龍舟而寢。——《宋書》卷四·本紀第四·少帝

在我看來:傅亮這番話說了還不如不說。就因為皇帝在守孝其間喝酒唱歌玩樂,臣子就能把皇帝就地正法?

不要說在那個皇權名義上神聖不可侵犯的年代,就是在統治者自稱公僕的年代,最高統治者犯了劉義符這種錯誤,一個引咎辭職也足夠了。可劉義符在那個皇權名義上神聖不可侵犯的年代,卻因為這種離奇的原因被臣子殺了!

更聳人聽聞的事還在於:廬陵王劉義真也是因為類似的理由被殺。如果這就是所謂的忠心,那麼這種忠心恐怕還真沒有哪個皇帝敢接受。

生殺大權是皇帝最主要的一項權力,如果帝國這樣重大的人事變動和生死裁決,都是由幾個所謂的忠臣一手包辦,那皇帝還叫皇帝嗎?

劉宋剛建立就搞出大新聞:徐羨之等弒君作亂,劉義隆意外上位


在這一輪的博奕中,叛臣集團已徹底陷入了被動,因為劉義隆一見面就給了傅亮一個下馬威,所以謝晦等人也完全喪失了主動權。既然叛臣集團不能徹底妖魔化劉義符,就證明他們不但無法控制劉義隆,更意味著他們殺害劉義符的事,完全喪失了合法性。

叛臣集團顯然低估了劉氏皇族的力量,所以他們才敢輕率地殺皇帝、殺親王。當面對劉義隆的強硬表態後,遠赴荊州的傅亮一時沒了主意。而當劉義隆擺出一副神聖不可侵犯的樣子進入都城之後,叛臣集團都傻了眼。

想當初,宋少帝劉義符不能令叛臣集團滿意,他們立刻殺掉了劉義符;盧陵王劉義真對叛臣集團有威脅,他們立刻殺掉了劉義真;現在面對劉義隆,他們卻不敢這樣無法無天了。

這絕不是因為劉義隆有超能力,而是在經過一系列變故之後,與皇族利益相關的人,都通過各種方式行動了起來。在這種背景下,叛臣集團很清楚地認識到:如果再試圖用武力打擊劉氏皇族,就有可能引發他們無法控制的局面。

劉義隆很清楚地認識到:此時的叛臣集團依然控制著局勢,如果繼續在這件事情上窮追猛打,就有可能逼得他們和自己決裂。於是劉義隆在這件事上只是點到為止,讓叛臣集團承認自己的所作所為,於情、於理、於法都是說不通的。

但劉義隆並沒有就此再追究他們任何責任,反而對叛臣集團表示了最大限度的尊重,並最終決定接受叛臣集團的邀請,前往中央當皇帝。

庚子,以行撫軍將軍、荊州刺史謝晦為撫軍將軍、荊州刺史。癸卯,司空、錄尚書事、揚州刺史徐羨之進位司徒,衛將軍、江州刺史王弘進位司空,中書監、護軍將軍傅亮加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撫軍將軍、荊州刺史謝晦進號衛將軍,鎮北將軍、南兗州刺史檀道濟進號徵北將軍。——《宋書》·卷五·本紀第五·文帝

劉宋剛建立就搞出大新聞:徐羨之等弒君作亂,劉義隆意外上位


劉義隆的選擇可以理解:如果能當皇帝,誰又捨得拒絕這種誘惑呢?

可問題是:叛臣集團架空皇權的意圖已經非常明顯。在這種背景下,離開荊州到都城,恐怕隨時都有可能淪為傀儡皇帝,一個不小心,宋少帝劉義符就是他的好榜樣。

我們可以想象,叛臣集團決定立劉義隆為帝的消息傳到荊州之後,以劉義隆為代表的利益集團肯定是徹夜難眠的,因為他們要仔細思考一個問題:自己應該何去何從?

這是一場圍繞皇權進行的利益博奕,其利害關係實在太大。如果稍有閃失,可能就是全家死於非命的結局。

而劉義隆之所以決定跟隨傅亮前往都城,肯定不是他一個人的決定,而是以劉義隆為代表的荊州利益集團的決定,在他們看來:憑叛臣集團的實力,根本不足以完全控制皇權。

叛臣集團之所以能夠殺死宋少帝劉義符和廬陵王劉義真,僅僅是因為他們先下手為強,絕不是因為他們權勢滔天。只要以劉義隆為代表的荊州集團提高警惕,幾乎就可以避免成為第二個宋少帝。

而叛臣集團的骨幹分子就是徐羨之、傅亮、謝晦、澶道濟和王弘五人,他們實力相若,利益又不一致,只是因為一個共同的目標而暫時團結在一起。

一旦劉義隆進入都城,完全有機會拉攏和分化他們。甚至於都不用拉攏,只要以荊州為核心,以皇族為後盾,再儘可能地爭取中間派,就足以令這五人被孤立。

但計劃不如變化快,就算荊州集團謀劃得再好,誰也不敢保證不會有意外發生。劉義隆對於順流東下當皇帝這件事,始終心懷畏懼,所以他希望到彥之率軍陪自己東下。

及文帝入奉大統,以徐羨之等新有篡虐,懼,欲使彥之領兵前驅。——《南史》·卷二十五·列傳第十五

到彥之的回答是:我們不可能帶著軍隊東下,憑我率領的這點軍隊,並不足以威懾那些軍政大佬。到時只會讓他們產生恐懼之心,到時恐怕只會逼得他們狗急跳牆。既然形勢已是完全對我們有利,您就只管放心東下當皇帝吧。

彥之曰:"了彼不貳,便應朝服順流;若使有虞,此師既不足恃,更開嫌隙之端,非所以副遠邇之望也。"——《南史》·卷二十五·列傳第十五

這種說辭有點冠冕堂皇,所謂的“不足以威脅軍政大佬”肯定是表面的套話,到彥之最擔心的是引發動亂。

現在的局面對劉氏皇族有利,對叛臣集團不利。對於有利一方而言,局面越穩定越好,只要局面穩住,自己的優勢就可以轉化為勝勢;對於不利一方而言,情況越來越糟,如果局面得不到改善,己方必然失敗,而能夠拯救己方的,就是一些計劃外的突發事件。

我們可以從這件事上得出一個結論:支持劉義隆當皇帝的人,早就把各個環節研究透了,他們儘量避免觸發一切突發事件,併為之做好了各種應對之策。

劉宋剛建立就搞出大新聞:徐羨之等弒君作亂,劉義隆意外上位


從叛臣集團的角度來看,如果不把他們逼到絕路上,他們就不會對劉義隆動手,因為此時足以對他們造成威脅的皇族,絕不只有一個劉義隆。

彭城王劉義康都督南徐州、兗州和揚州晉陵的軍事,同時還是南徐州的刺史。

三年,遷使持節、都督南徐、兗二州揚州之晉陵諸軍事、南徐州刺史,將軍如故。——《宋書》·卷六十八·列傳第二十八·武二王

廬陵王劉義真被殺,其主要權力都由劉義恭接管,接替劉義真成為南豫州刺史的就是劉義恭。

景平二年,監南豫、豫、司、雍、秦、並、六州諸軍事、冠軍將軍、南豫州刺史,代廬陵王義真鎮歷陽,時年十二。——《宋書》·卷六十一·列傳第二十一·武三王

此時的劉義康和劉義恭在做什麼?肯定也不會老老實實地待著,其利益集團內部也會像荊州利益集團一樣,盤算著怎樣才能使利益最大化。

如果叛臣集團再把劉義隆殺了,劉義康和劉義恭肯定會藉機生事,你說叛臣集團這是何苦來哉?反正劉義隆對他們表現出了善意和尊重,那不如就選劉義隆,未來的路慢慢走吧!

在雙方你情我願的背景下,宋少帝劉義符和廬陵王劉義真被殺的事件被暫時擱置,劉義隆進京稱帝,史稱宋文帝。


往期相關文章推薦閱讀:

劉裕消滅政敵,走上權臣之路

劉裕覬覦後秦,赫連勃勃黃雀在後

北魏胡夏擋道,劉裕無力迴天

"

征服後秦之後,劉裕開始加速篡位的腳步。他先是指派王韶之縊殺晉安帝,立其弟司馬德文為帝,即晉恭帝。後又進爵為宋王,獲天子禮遇。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丁卯日(7月10日),劉裕代晉稱帝,東晉滅亡。劉裕改國號為“宋”,改元永初。

兩年之後,劉裕病逝。就在此時,隨劉裕一起南征北戰的軍政大佬和豪門士族勾結起來,殺死了宋少帝劉義符和廬陵王劉義真。

六月癸丑,徐羨之等使中書舍人邢安泰弒帝於金昌亭。——《宋書》卷四·本紀第四·少帝

徐羨之不欲劉義真即位,利用劉義真與少帝不和睦,奏請廢其為庶人,徙新安郡。景平二年六月,徐羨之遣使殺劉義真於徙所,時年十八。——《宋書》卷六十一·列傳第二十一·武三王

劉宋剛建立就搞出大新聞:徐羨之等弒君作亂,劉義隆意外上位


他們為何會幹出這種事呢?據說是為了帝國大業。但真實的原因,顯然是想讓劉宋退回東晉時的政治格局。

在東晉的那種格局下,帝國真正的主宰不是皇帝或皇族,而是軍政大佬和豪門士族。只要皇帝或皇族不能令軍政大佬和豪門士族滿意,立刻就會死於非命。

劉裕的家族人丁稀少,在劉裕的叔伯之中,並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大人物;在劉裕的兄弟之中,也只有一個劉道憐,且沒有什麼能力;劉裕的兒子們還沒有成長起來,年齡最大的劉義符也只有19歲,此時的劉氏皇族,好像正處於最衰弱的時刻。

根據劉氏皇族的上述情況來看,軍政大佬和豪門士族的判斷似乎是沒有問題的。但當以謝晦、徐羨之和傅亮等人為首的叛臣集團殺掉宋少帝劉義符和廬陵王劉義真之後,卻發現事情遠比他們所想象的要複雜。

俗話說“蟻多咬死象”,劉氏皇族雖然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大人物,但架不住他們所代表的利益集團強大呀!劉裕取代東晉後,意味著皇族已經徹底凌駕於豪門士族之上,這個時候,豪門士族能為軍政大佬提供的援助本就是極其有限的。

劉宋剛建立就搞出大新聞:徐羨之等弒君作亂,劉義隆意外上位


叛臣集團中的某人本想擁立劉義恭(12歲)當皇帝,所以由程道惠出面提建議。但他們的這處雙簧卻遭到了徐羨之的否定。

侍中程道惠勸立第五皇弟義恭,羨之不許。——《宋書》卷四十三·列傳第三·徐羨之傅亮檀道濟

這件事證明了一點:叛臣集團只是機緣巧合湊在一起行事,他們本身的利益點並不一致,否則斷不會出現拆自己人的臺這種事。

在這種背景下,叛臣集團決定擁立劉裕的三子劉義隆當皇帝。劉義隆已經18歲了,是荊州刺史。

仍改授都督荊益寧雍樑秦六州豫州之河南廣平揚州之義成鬆滋四郡諸軍事、西中郎將、荊州刺史,持節如故。永初元年,封宜都王,食邑三千戶。——《宋書》·卷五·本紀第五·文帝

讓一個年長的皇子當皇帝,雖然會讓叛臣集團控制皇帝的難度增大,但它也可以讓皇族對這起事件的反抗情緒降到最低。

叛臣集團為了證明自己殺皇帝、殺親王的行為,完全是基於忠君愛國的思相,就模糊了擁立劉義隆的利害關係,表示自己從來沒有想過立劉義恭當皇帝。

總而言之,如果他們殺宋少帝劉義符不是出於忠君愛國之心,那他們早就擁立一個年幼的小皇帝(劉義恭)了,怎麼可能一心讓劉義隆當皇帝呢?

事實上,如果叛臣集團能夠齊心協力地擁立一位年幼皇帝,他們早就這樣做了。

最初,叛臣集團非常有信心把劉義隆變成傀儡,他們讓謝晦佔據上游(江陵)、澶道濟佔據下游(廣陵),並把精銳的軍隊都配給他們,徐羨之、傅亮和王弘佔據中央政府的重要崗位。

初,晦與徐羨之、傅亮謀為自全之計,晦據上流,而檀道濟鎮廣陵,各有強兵,以制持朝廷。——《宋書》卷四十四·列傳第四·謝晦

他們認為:在這種背景下,劉義隆就算當了皇帝,也只有乖乖地接受他們的擺佈。但接下來發生的事卻讓出乎他們的意料,劉義隆開始反擊了。

劉宋剛建立就搞出大新聞:徐羨之等弒君作亂,劉義隆意外上位


雙方的交鋒圍繞著宋少帝劉義符的身後名譽而展開。

叛臣集團殺死了劉義符,自然希望能夠把劉義符徹底妖魔化,只有這樣才能證明他們不是亂臣賊子,但宜都王劉義隆卻不會允許他們這樣醜化自己的哥哥。

傅亮到荊州之後,劉義隆並沒有立刻接見他。當他見到見到傅亮之後,立刻開始哭天抹地,反覆表達一個意思:我的哥哥們死得好慘啊!劉義隆的下屬也跟著一起流眼淚。

在做完這番表演(也許是真情流露)後,劉義隆質問傅亮:“你們為什麼要殺我哥哥?”面對此情此景,傅亮頓時嚇得渾身冒汗,因為他實在摸不清劉義隆此時的態度。

甲戌,王發江陵,引見傅亮,號泣,哀動左右。既而問義真及少帝薨廢本末,悲哭嗚咽,侍側都莫能仰視。亮流汗沾背,不能對。——《資治通鑑》·宋紀二

如果劉義隆真要給他哥報仇,傅亮恐怕當場就要人頭落地。在這種背景下,傅亮哪敢繼續妖魔化劉義符呢?於是他只能含糊其詞地給劉義符找了一些罪名。

比如說:先皇剛死,身為皇帝的劉義符就開始喝酒唱歌玩樂,面對他這種大逆不道的行為,我們做為輔政大臣,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為了帝國利益,我們就把皇帝殺掉了。

時帝於華林園為列肆,親自酤賣。又開瀆聚土,以象破岡埭,與左右引船唱呼,以為歡樂。夕遊天淵池,即龍舟而寢。——《宋書》卷四·本紀第四·少帝

在我看來:傅亮這番話說了還不如不說。就因為皇帝在守孝其間喝酒唱歌玩樂,臣子就能把皇帝就地正法?

不要說在那個皇權名義上神聖不可侵犯的年代,就是在統治者自稱公僕的年代,最高統治者犯了劉義符這種錯誤,一個引咎辭職也足夠了。可劉義符在那個皇權名義上神聖不可侵犯的年代,卻因為這種離奇的原因被臣子殺了!

更聳人聽聞的事還在於:廬陵王劉義真也是因為類似的理由被殺。如果這就是所謂的忠心,那麼這種忠心恐怕還真沒有哪個皇帝敢接受。

生殺大權是皇帝最主要的一項權力,如果帝國這樣重大的人事變動和生死裁決,都是由幾個所謂的忠臣一手包辦,那皇帝還叫皇帝嗎?

劉宋剛建立就搞出大新聞:徐羨之等弒君作亂,劉義隆意外上位


在這一輪的博奕中,叛臣集團已徹底陷入了被動,因為劉義隆一見面就給了傅亮一個下馬威,所以謝晦等人也完全喪失了主動權。既然叛臣集團不能徹底妖魔化劉義符,就證明他們不但無法控制劉義隆,更意味著他們殺害劉義符的事,完全喪失了合法性。

叛臣集團顯然低估了劉氏皇族的力量,所以他們才敢輕率地殺皇帝、殺親王。當面對劉義隆的強硬表態後,遠赴荊州的傅亮一時沒了主意。而當劉義隆擺出一副神聖不可侵犯的樣子進入都城之後,叛臣集團都傻了眼。

想當初,宋少帝劉義符不能令叛臣集團滿意,他們立刻殺掉了劉義符;盧陵王劉義真對叛臣集團有威脅,他們立刻殺掉了劉義真;現在面對劉義隆,他們卻不敢這樣無法無天了。

這絕不是因為劉義隆有超能力,而是在經過一系列變故之後,與皇族利益相關的人,都通過各種方式行動了起來。在這種背景下,叛臣集團很清楚地認識到:如果再試圖用武力打擊劉氏皇族,就有可能引發他們無法控制的局面。

劉義隆很清楚地認識到:此時的叛臣集團依然控制著局勢,如果繼續在這件事情上窮追猛打,就有可能逼得他們和自己決裂。於是劉義隆在這件事上只是點到為止,讓叛臣集團承認自己的所作所為,於情、於理、於法都是說不通的。

但劉義隆並沒有就此再追究他們任何責任,反而對叛臣集團表示了最大限度的尊重,並最終決定接受叛臣集團的邀請,前往中央當皇帝。

庚子,以行撫軍將軍、荊州刺史謝晦為撫軍將軍、荊州刺史。癸卯,司空、錄尚書事、揚州刺史徐羨之進位司徒,衛將軍、江州刺史王弘進位司空,中書監、護軍將軍傅亮加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撫軍將軍、荊州刺史謝晦進號衛將軍,鎮北將軍、南兗州刺史檀道濟進號徵北將軍。——《宋書》·卷五·本紀第五·文帝

劉宋剛建立就搞出大新聞:徐羨之等弒君作亂,劉義隆意外上位


劉義隆的選擇可以理解:如果能當皇帝,誰又捨得拒絕這種誘惑呢?

可問題是:叛臣集團架空皇權的意圖已經非常明顯。在這種背景下,離開荊州到都城,恐怕隨時都有可能淪為傀儡皇帝,一個不小心,宋少帝劉義符就是他的好榜樣。

我們可以想象,叛臣集團決定立劉義隆為帝的消息傳到荊州之後,以劉義隆為代表的利益集團肯定是徹夜難眠的,因為他們要仔細思考一個問題:自己應該何去何從?

這是一場圍繞皇權進行的利益博奕,其利害關係實在太大。如果稍有閃失,可能就是全家死於非命的結局。

而劉義隆之所以決定跟隨傅亮前往都城,肯定不是他一個人的決定,而是以劉義隆為代表的荊州利益集團的決定,在他們看來:憑叛臣集團的實力,根本不足以完全控制皇權。

叛臣集團之所以能夠殺死宋少帝劉義符和廬陵王劉義真,僅僅是因為他們先下手為強,絕不是因為他們權勢滔天。只要以劉義隆為代表的荊州集團提高警惕,幾乎就可以避免成為第二個宋少帝。

而叛臣集團的骨幹分子就是徐羨之、傅亮、謝晦、澶道濟和王弘五人,他們實力相若,利益又不一致,只是因為一個共同的目標而暫時團結在一起。

一旦劉義隆進入都城,完全有機會拉攏和分化他們。甚至於都不用拉攏,只要以荊州為核心,以皇族為後盾,再儘可能地爭取中間派,就足以令這五人被孤立。

但計劃不如變化快,就算荊州集團謀劃得再好,誰也不敢保證不會有意外發生。劉義隆對於順流東下當皇帝這件事,始終心懷畏懼,所以他希望到彥之率軍陪自己東下。

及文帝入奉大統,以徐羨之等新有篡虐,懼,欲使彥之領兵前驅。——《南史》·卷二十五·列傳第十五

到彥之的回答是:我們不可能帶著軍隊東下,憑我率領的這點軍隊,並不足以威懾那些軍政大佬。到時只會讓他們產生恐懼之心,到時恐怕只會逼得他們狗急跳牆。既然形勢已是完全對我們有利,您就只管放心東下當皇帝吧。

彥之曰:"了彼不貳,便應朝服順流;若使有虞,此師既不足恃,更開嫌隙之端,非所以副遠邇之望也。"——《南史》·卷二十五·列傳第十五

這種說辭有點冠冕堂皇,所謂的“不足以威脅軍政大佬”肯定是表面的套話,到彥之最擔心的是引發動亂。

現在的局面對劉氏皇族有利,對叛臣集團不利。對於有利一方而言,局面越穩定越好,只要局面穩住,自己的優勢就可以轉化為勝勢;對於不利一方而言,情況越來越糟,如果局面得不到改善,己方必然失敗,而能夠拯救己方的,就是一些計劃外的突發事件。

我們可以從這件事上得出一個結論:支持劉義隆當皇帝的人,早就把各個環節研究透了,他們儘量避免觸發一切突發事件,併為之做好了各種應對之策。

劉宋剛建立就搞出大新聞:徐羨之等弒君作亂,劉義隆意外上位


從叛臣集團的角度來看,如果不把他們逼到絕路上,他們就不會對劉義隆動手,因為此時足以對他們造成威脅的皇族,絕不只有一個劉義隆。

彭城王劉義康都督南徐州、兗州和揚州晉陵的軍事,同時還是南徐州的刺史。

三年,遷使持節、都督南徐、兗二州揚州之晉陵諸軍事、南徐州刺史,將軍如故。——《宋書》·卷六十八·列傳第二十八·武二王

廬陵王劉義真被殺,其主要權力都由劉義恭接管,接替劉義真成為南豫州刺史的就是劉義恭。

景平二年,監南豫、豫、司、雍、秦、並、六州諸軍事、冠軍將軍、南豫州刺史,代廬陵王義真鎮歷陽,時年十二。——《宋書》·卷六十一·列傳第二十一·武三王

此時的劉義康和劉義恭在做什麼?肯定也不會老老實實地待著,其利益集團內部也會像荊州利益集團一樣,盤算著怎樣才能使利益最大化。

如果叛臣集團再把劉義隆殺了,劉義康和劉義恭肯定會藉機生事,你說叛臣集團這是何苦來哉?反正劉義隆對他們表現出了善意和尊重,那不如就選劉義隆,未來的路慢慢走吧!

在雙方你情我願的背景下,宋少帝劉義符和廬陵王劉義真被殺的事件被暫時擱置,劉義隆進京稱帝,史稱宋文帝。


往期相關文章推薦閱讀:

劉裕消滅政敵,走上權臣之路

劉裕覬覦後秦,赫連勃勃黃雀在後

北魏胡夏擋道,劉裕無力迴天

劉宋剛建立就搞出大新聞:徐羨之等弒君作亂,劉義隆意外上位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