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影片殘酷並非與病毒博弈,而是理智與情感的抉擇

身處安平之世也不能忘卻危難,以這樣的理論出發,在影視界常常取材災難片,以此給觀眾以啟示。韓國電影在此方面做的不錯,並且非常善於將災難與人性相結合,激發思考的同時也賺到眼淚。這部影片正是如此,雖然上映時間距現在有6年,但是影片傳達的核心靈魂依舊與時俱進。

《流感》影片殘酷並非與病毒博弈,而是理智與情感的抉擇

在電影界有種說法是:想要抓住觀眾的喜愛,必須在影片開頭下足功夫,影片在這方面很到位。開篇便是不同人群咳嗽的場景,直接點題,同時也將核心劇情第一時間傳達給觀眾。而後將拍攝轉向陰暗的集裝箱,然後以較快的劇情走向交代了病原體的源頭。一人傳眾人,再由接頭人傳至整座城市,這裡並沒有耗費太多影片時間,通過場景壓縮營造出緊張、危急的氛圍,抓緊觀眾注意力。

《流感》影片殘酷並非與病毒博弈,而是理智與情感的抉擇

一系列前情鋪墊結束後才引出男女主,男主是消防員,女主是醫生,在一次救援中相識。作為單親母親的女主非常疼愛自己的女兒,不幸的是孩子還是被傳播極快的流感擊中。當政府下令全城封鎖且病毒人員隔離時,女主竟偷偷帶著生病的女兒混入安全區,還在沒有證實過的情況下私下給孩子注射抗體。這個抗體的來源是在集裝箱中唯一活下來的女性,結尾是好的,孩子被救了,同時孩子也成為了新的抗體攜帶者,劇情到這裡戛然而止,筆者相信接下來便是醫學者們對女孩進行研究,然後提取抗體形成專效藥,度過這種危難。

《流感》影片殘酷並非與病毒博弈,而是理智與情感的抉擇

影片最突出的兩個特點:情節緊張、劇情感人。在筆者眼裡還有更值得學習的地方,即為對理智和情感的刻畫。按此來分派別,很明顯以男女主和總統為首的角色偏向情感,像是美方代表則是理智一方。其實影片的總體導向是情感方,這導致很多觀眾在過程中會認為美方代表簡直冷血,一言不合就要轟炸,這其實與影片拍攝手法也有關係,觀眾比較容易對影片主要角色產生好感,所以就將其他塑造自然地看作不那麼友善。

《流感》影片殘酷並非與病毒博弈,而是理智與情感的抉擇

我們來著重分析一下雙方的出發點。情感方面容易被理解,而且觀眾也是比較贊同的。因為他們所考慮的對象是親人、是人民。所以女主將孩子帶入安全區的行為相信大部分觀眾覺得是對的,總統不願意放棄生病的民眾,也是值得被肯定的。因為他們代表的是人性中最柔軟的地方人與動物的不同之處就在於人會思考、人有情感,人很難將自己獨立於所有外界因素來進行判斷,這邊是生而為人的魅力。那麼理智派就一定是錯誤的嗎?

《流感》影片殘酷並非與病毒博弈,而是理智與情感的抉擇

在筆者眼裡這樣的決定也是能夠被肯定的。雖然說把患者隔離的行為會對其家屬產生殘忍的情緒,但從健康民眾一方考慮,這保障了他們的安全。類似女主的做法也是一種隱患,這裡已經顯示了不公平;總統堅持不肯放棄患病的民眾,同時不也是在拿健康民眾的生命做賭注嗎?事件真正時應當理智應對還是情感取勝,筆者也無法下定論,因為不同的人必然有不同的考慮,也就會產生不一樣的結果。影片的意義也不是讓大家在兩者之前取一個完全對的選擇,反而沒有絕對,無論你屬於兩派的哪種,決定了就去做,不顧一切讓事態朝著你想要的方向去努力就是正確的選擇。

原創作者:曉曉,嚴禁抄襲,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