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齡童、蔣勁夫……明星們人設的崩塌都是宿命嗎?

六小齡童先生又上熱搜了。近日,網傳吳承恩故居掛滿六小齡童照片,再度引發網絡熱議。這幾年裡,但凡他的名字出現在新聞裡,就準沒好事。這位給廣大觀眾帶來過歡笑,收穫過無數鮮花和掌聲的老藝術家,跌落到慘遭網絡群嘲、眾人鄙視的地步,實在比86版《西遊記》魔幻太多了。不過,六小齡童他老人家也不必太過介懷,原因很簡單,單說這一年裡,人設崩塌到稀爛的明星,又何止他一個呢?跌到谷底,曾經璀璨一時的明星,直到粉身碎骨也沒能醒悟:命運饋贈的禮物。背後都有明碼標價。而那些為他們暗中標價的,不是別人,正是大難臨頭時呈現莫名驚詫狀的可愛粉絲們。

產生幻覺的,到底是六小齡童還是我們?

就在12月5日下午,六小齡童在接受專訪時解釋了吳承恩故居事件中存在的一些公眾誤讀之處。據本人介紹,他從未參與展陳設計,也從未領取任何報酬。更重要的是,六小齡童的照片只存在於吳承恩故居中一塊佔到十分之一面積的“美猴王世家藝術館”裡。也就是說,所謂“吳承恩故居被六小齡童佔領”,只是一條缺乏客觀性的新聞,如此而已。問題是,似乎並沒有多少人關心新聞的真假,也沒有多少人關心六小齡童的澄清。或許,章先生應該面對一個現實:他的汙名,已經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曾經深受全國人民喜愛的美猴王,怎就淪落到了這般田地?不妨讓我們一起梳理一下六小齡童的“墮落史”,看看這裡頭,到底是怎麼回事。章先生的“黑料”,經過歸納,大致可以分為四類。一是大炒86版《西遊記》的冷飯。比方說,六小齡童常說,“我拍《西遊記》,沒有替身,再苦再難的戲,都是自己上。”無奈,老先生對互聯網的威力一無所知,網友們找出的各類資料證明,替身不僅有,而且幫了他大忙。

二是和《西遊記》導演楊潔的不和。在當年的商演中拋下楊潔也好,在導演的追悼會上藉機宣傳自己的“新片”也罷,都暴露出六小齡童的自私。

三是“復讀機”梗。每一位名人不幸離世時,每一個紀念日到來時,六小齡童都會在社交媒體上寫下千篇一律的博文,惹來網友們的吐槽。“孫悟空到底有沒有女朋友”更成為一時笑談。一言以蔽之,六小齡童很落伍。

六小齡童、蔣勁夫……明星們人設的崩塌都是宿命嗎?

被網友成為“復讀機”

第四點,也是最受詬病的一點是,六小齡童有意把孫悟空乃至《西遊記》佔為己有。“我希望一千個觀眾心目中只有一個美猴王”,這是六小齡童的原話。這當然是妄言,沉溺在一片讚揚之聲的六小齡童,顯然是膨脹了,以至於連《大話西遊》等優秀的西遊改編作品,都不能容忍。

平心而論,六小齡童被“黑”並不冤。上述情況,絕非杜撰。更要命的是,迄今為止,章老先生並無一點自我反省的意思,反倒是將怒火發洩到了善意相勸的網友頭上。刪除和關閉微博評論,已是六小齡童的常規操作。在迴應吳承恩故居事件時的一句“我還需要炒作嗎?”,更將他的心態暴露無遺。

不過,話說回來,自私、虛榮、頑固和狂妄,或許是六小齡童在個性上的缺陷,卻遠未到十惡不赦的地步。拿“復讀機”來說,雖然看上去很是滑稽可笑,但也不是不能被理解。“復讀機”更像是一種隱喻:年紀漸長的他,在藝術創作上的活力和動力都已經消退,不斷回憶過去、重複自己,已經成為一種無奈的選擇。

六小齡童只是一個普通人,儘管他曾為我們帶來傑出的作品。這既是章先生本人,也是廣大觀眾不願接受的現實。公眾有多麼喜愛“孫悟空”,就有多麼討厭如今墮入俗世的六小齡童。其實,他一直是他,某些人性弱點始終存在,只不過在前互聯網時代,我們的視線被遮蔽罷了。

明星人設集體崩塌,遲早的事

說到人設崩塌,在這一年裡,我們隨手就能舉出一大堆例子。高雲翔從絕世好男人成了性侵疑犯;蔣勁夫從乖巧男孩成了家暴男;黃景瑜從努力型鮮肉成了劈腿隱婚男;吳秀波從魅力大叔成了洗腦泡妞的油膩男;胡歌從斯文紳士成了是非不分的直男癌……若有心盤點,可能到明年也說不完。

六小齡童、蔣勁夫……明星們人設的崩塌都是宿命嗎?

目睹上述明星的故事,六小齡童或許能從中獲得一絲安慰。其實,和章老先生一樣,他們沒有變壞,也沒有墮落,他們從來就是他們原來的樣子。只不過,如今戴在臉上的面具意外碎裂、掉落,再也沒法遮住他們的真面目。

可別誤會,人設,並非某些明星拍腦袋想出來的好主意。它是,且一直是娛樂圈和粉絲共謀的結果。娛樂圈瞭解受眾的需求,致力於形象設計。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讓分眾化特點得以凸顯。猛男、乖仔、紳士、大叔,總有一款適合你,只要市場需求,沒有什麼是不能塑造的。而粉絲一旦認準了自己喜歡的形象,就會極力維護,不容外人的破壞。於是乎,明星們人戲不分,和人設合為一體,是必然的結果。

眼下,人設的精巧,也不是六小齡童老先生所能想象的。比方說,楊冪會選擇在微博上“自黑”,鄧超夫婦更願意互相“嘲笑”。需要注意的是,自黑不是真的黑,而是變相的自我表揚,以此證明自己的幽默和大氣。若六小齡童先生能夠主動了解下人設的學問,開開自己的玩笑,所謂“復讀機”梗,非但不會有損於他的形象,反而會讓公眾增添幾分對他的好感。

可是,人設畢竟只是人設,它不可能代替真實人格的存在。可以說,人設的崩塌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就此而言,為上述明星惋惜,純屬多餘。人設的本質,是一種符號學式的隱藏。福柯曾在《神話符號學》裡舉過一個例子,法國政府用黑人士兵向國旗敬禮的宣傳畫表現法國軍隊不同人種間的和諧相處。當胡歌謙向李雪健90度鞠躬時,公眾看到的是他的謙遜,而其他品質則被遮蔽得嚴嚴實實。

大可不必以此來批評明星們的虛偽,公眾更希望看到更完美、更可愛的明星,哪怕這只是一個一戳就破的幻象。明星只是一個普通人,完全可能兼具直男癌和謙遜。這個現實或許太過殘酷,以至於太多人更願意生活在夢裡。夢醒時分,你的心中自然滿是傷痕。

人設不會消失,因為可能有人離不開它

如果沒有人設,作為“老藝術家”的六小齡童和一眾明星,或許不會摔得這麼慘,這麼疼。那麼,後來者該不該吸取教訓,徹底摒棄人設這個充滿未執行的定時炸彈?

很遺憾,答案可能是悲觀的。哲學家弗洛姆在《健全的社會》裡曾經說過:“法西斯主義和納粹主義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給原子似的個人提供一個新的庇護所、一種新的安全感。這類制度使每個人都感到沒有力量、微不足道,並且培養個人將必須服從、必須崇拜。人逃離自由進入了新的偶像崇拜的境地。”

人們為何熱衷於崇拜?因為個人的力量太過虛弱,特別是時時面臨著精神空虛的威脅。因此,每個人都希望找到一個保護自身安全的庇護所。人設,正是這樣一處世外桃源。一旦粉絲對此深信不疑,認為自己對偶像的崇拜等同於向完美形象的靠近,那麼,他就會在潛移默化之間放棄獨立思考的權利,寧願選擇隨波逐流。

千萬不要簡單地把瘋狂的粉絲認定為“腦殘”。我們總以為,一個人被當做機器甚至機器上的螺絲釘是不可接受的。殊不知,這也是一種相對舒適的生活方式。在當代社會,個體會因為原子化而感覺到自身的無力,從而產生依附他人的需求。通過不懈的努力改善自己是困難的,而崇拜偶像則是容易的。由此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粉絲總會將“你不知道他有多努力”掛在嘴邊。在明星與粉絲之間,一種想象性的共同成就感一旦形成,就很難被外力打破。

作為一位明星,楊超越的實力飽受質疑,但一個“錦鯉”的人設,就足以讓她成為被追捧的對象。誰不希望成為生活中的幸運者,又有誰不希望依靠先天條件一夜成名?獲得資本青睞的她,或許是當代商業社會留給公眾的最美好的夢想。

只要還有不願認識複雜世界、不願獨立思考問題、不願踏踏實實生活的個體存在,人設就永遠不會失去市場。未來,還會有更多完美的男星、女星進入我們的視野,撩撥我們的神經,獲得我們的好感。而那些墜落在谷底和在懸崖上搖搖欲墜的明星們也不必自怨自艾,能夠做一個真實的人,總比作一個裝睡的人來得快樂。“死”在將你們送上人生巔峰的粉絲手上,或許正是最好的歸宿。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