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投稿】B站播放量超15萬,這位幻迷的《流浪地球》影評火了!

【影評投稿】B站播放量超15萬,這位幻迷的《流浪地球》影評火了!

編者按:

在已經結束的電影《流浪地球》影評投稿中,我們收到了許多“有趣”的稿件,其中之一就是下面這篇。

初看時,小編只覺得這位幻迷的分析角度獨特背景資料準備充分文字內容也有一定的感染力。在後期進行文章原創性複核時,我們意外的發現這篇文章與B站一位Up主的分析視頻如出一轍。仔細對比之下,發現這部已在B站獲得了15萬餘次的觀看量的《流浪地球》視頻分析的Up主應該就是影評作者本人!

【影評投稿】B站播放量超15萬,這位幻迷的《流浪地球》影評火了!

經過進一步的核實與聯繫,我們已確定這篇文章正是來自B站Up主——Muc虛空之翼本人的投稿。所以,今天我們要推送給大家的不僅是一篇影評,同時也是一部《流浪地球》的分析視頻!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觀看!

*B站彈幕版視頻地址在文末,點擊閱讀原文或掃碼即可觀看

【影評投稿】B站播放量超15萬,這位幻迷的《流浪地球》影評火了!

這部電影吹響文化反攻的號角?

流浪地球何以大爆:燃燒生命創造的工業奇蹟

作者

Muc虛空之翼

B站國創區、影視區鹹魚up主,喜愛做視頻,偶爾寫專欄,賽博朋克發燒友。自從十年前偶然結識科幻世界便一發不可收拾,甚至成為了喜歡仰望星空的精分歷史學生,估計一生都會在歷史和未來之間來回坍縮。

在影片正式上映前,我想很少有人猜到今天的局面,畢竟與小破球同期的幾部電影實在是太有賣相,怎麼看也不像會撲的樣子,但結果大家也看到了,流浪地球以三成排片拿到單天五成以上的票房,一打七、一打八毫無壓力,形成對其它電影的絕對碾壓。

這部電影吹響文化反攻的號角?

流浪地球何以大爆:燃燒生命創造的工業奇蹟

作者

Muc虛空之翼

B站國創區、影視區鹹魚up主,喜愛做視頻,偶爾寫專欄,賽博朋克發燒友。自從十年前偶然結識科幻世界便一發不可收拾,甚至成為了喜歡仰望星空的精分歷史學生,估計一生都會在歷史和未來之間來回坍縮。

在影片正式上映前,我想很少有人猜到今天的局面,畢竟與小破球同期的幾部電影實在是太有賣相,怎麼看也不像會撲的樣子,但結果大家也看到了,流浪地球以三成排片拿到單天五成以上的票房,一打七、一打八毫無壓力,形成對其它電影的絕對碾壓。

【影評投稿】B站播放量超15萬,這位幻迷的《流浪地球》影評火了!

原因何在呢?難道真的是郭帆導演已經有了諾蘭、庫布裡克那種國際頂尖大導演的實力了嗎?難道是《流浪地球》真的達到了《2001太空漫遊》《銀翼殺手》那種世界頂級的高度了嗎?

【影評投稿】B站播放量超15萬,這位幻迷的《流浪地球》影評火了!【影評投稿】B站播放量超15萬,這位幻迷的《流浪地球》影評火了!

其實並不是,郭帆導演再怎麼樣也只是一個新星導演,之前執導過的有名作品只有《李獻計歷險記》和《同桌的你》。而同期其他賀歲片的組合也確實是比小破球賣相好得多,至少在表面上更加適合春節檔。

然而,以上所有,皆被小破球現象級的票房逆襲推翻。

為什麼?

我覺得,原因可以歸納為以下三點

仰望星空的全球格局與腳踏實地的中國解讀

從初一看完電影出來後,我就知道小破球必然是春節檔冠軍,估計票房40億左右,現在看來還是保守了。

原因無他,兩個字:格局

小破球就算在電影內容的表達上還有著種種缺點,但它的格局也已經形成了對春節檔其它電影的絕對碾壓。

10000座11000米的行星發動機,推動整個地球用2500年,整整100代人的時間前往4光年外的半人馬座阿爾法星,這是何等龐大的氣魄?在這樣的工程面前,個人英雄主義毫無用武之地,甚至一代人的英雄主義都沒有任何意義,2500年的尺度太過漫長,要知道2500年前,中國還是孔子的時代,顏回死去,春秋封筆。

【影評投稿】B站播放量超15萬,這位幻迷的《流浪地球》影評火了!

《流浪地球》劇照

在這之前,我們甚至從未仰望過星空,轉眼間居然要推動整個星球去流浪,太浪漫也太中國,但凡是曾經對星空有過那麼一絲好奇與嚮往的人,潛意識中一定會被這瘋狂的點子吸引,這就是流浪地球吸引觀眾的基本盤,而這個基本盤,是劉慈欣帶來的。

【影評投稿】B站播放量超15萬,這位幻迷的《流浪地球》影評火了!

不過,大劉的原著背景只是一方面,由於個人文風的原因,大劉的小說能提供一個好點子,一個好大綱,卻不是好的劇本,能不能在充分理解大劉原著精神的基礎上做到取其精華,合理改編為一個引人入勝自圓其說的故事,這才是郭帆導演的功力體現。

大劉說過,郭導最大的優勢在於他是一個有科幻情懷的人。我知道現在很多人看到“情懷”兩個字就想吐,但說真的,只有真正熱愛科幻的人才有可能理解大劉的思想內核並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

【影評投稿】B站播放量超15萬,這位幻迷的《流浪地球》影評火了!【影評投稿】B站播放量超15萬,這位幻迷的《流浪地球》影評火了!

戳圖片可查看大圖

大家看一下圖片,上面的理解我認為是非常契合大劉原著的,理解到這個程度,影片的整體基調就絕對差不了。

關於標題後半部分,即所謂中國解讀,就是將全球性的危機用中國的思維模式,中國人的集體情懷來加以解決,關鍵詞是“家國情懷,集體主義,故土鄉愁”。這些在劇情中都有體現,甚至連流浪地球這個點子本身,就是中國人潛意識中“思鄉,鄉土情結”意象的具象化,我們這個民族,從來都是堅韌不拔,自強不息,安土重遷,面朝黃土背朝天,所以我們對小破球的科幻意象有著天然的親切感。

【影評投稿】B站播放量超15萬,這位幻迷的《流浪地球》影評火了!

《流浪地球》劇照

不要誤會,小破球的內容本身並沒有突出民族主義情懷,甚至可以說他們是在極力避免類似的表達出現。片中的任何行動,都並非中國人獨立完成,充分體現了何謂“地球集體主義”“人類命運共同體”。

【影評投稿】B站播放量超15萬,這位幻迷的《流浪地球》影評火了!

《流浪地球》劇照

然而,有意思的是,就算它自己不突出民族主義或民族自豪感,但是,它的存在本身,就足以打動每一箇中國人潛意識中的民族情懷,這是由它的出身和思想內核決定的,而且最關鍵的是,它的質量足夠優秀

【影評投稿】B站播放量超15萬,這位幻迷的《流浪地球》影評火了!

《流浪地球》劇照

燃燒生命的誠意製作

這一點我覺得無需多言,直接上數字,《流浪地球》劇組為了拍好這部片,概念設計圖繪製了3000多張,還有8000多張鏡頭稿,片中所有道具,幾乎沒有能直接買到的,劇組只能花費大量時間精力製作了10000多件道具,通過三維建模,用大量車床CNC加工或3D打印而成,電影置景展開面積達10萬平方米,直接就是預定值的十倍。

【影評投稿】B站播放量超15萬,這位幻迷的《流浪地球》影評火了!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我們與好萊塢成熟產業體系的差距,多數時候他們只需要幾千美金就可以租到質量非常好的太空服和外骨骼,而我們要花幾十上百萬重新做一套出來,還缺螺絲掉零件只能用502大力膠粘。

【影評投稿】B站播放量超15萬,這位幻迷的《流浪地球》影評火了!

外骨骼展示

然而,他們從不曾放棄。以下這段故事,來自於《流浪地球》製作手記(有刪減)——

“有一次拍了一個大夜,收工時間是早上8點,按拍攝計劃下場戲就是拍攝劉啟從平臺跳到點火核心的戲,攝影棚的情況是:景還什麼都沒有,我們需要一個幾十平方米純鋼板金屬平臺,可我們面前場地上什麼都沒有,早上8點收工時導演跟我說:龔格爾,我必須要休息了,今天晚上能否正常開拍就看你了,我愣住了,郭帆已經連續工作幾十個小時沒有睡覺了,我也跟拍了二十多個小時了,但看來此時只有我還能算有生力量了。”

那天我帶著美術團隊,物理特效組,動作組開始拼命的趕工,我們早上十點在青海當地找到一個舞臺搭建公司,在十二點左右給他們圖紙,準備材料,研究設計,籤合約準備動手搭建時,已經下午五點,離開拍不到四個小時,搭建還不夠,還要做舊,點火核心的複雜機械結構剛從北京運來,還沒組裝好,我不得不按分鐘催促各個團隊。

到六點半的時候,平臺搭建完了,點火核心剛組裝完,高臺開始焊接,晚上八點多,高臺高架已經基本上架立完成,複雜的機械結構,點火核心卻無法運上高臺了,因為時間太緊,點火核心沒辦法全部組裝,只能把面向鏡頭的一半裝完,可這也造成了點火核心的重心偏移,製片主任李寶泉衝上去喊道“上人!”,他用體重去配平,保證順利吊裝。

晚上九點,場景基本搭建完畢,我們比原定計劃晚了一個小時,高臺下已經開始撤梯子了,好多美術組的人困在高臺下不來,動作組和燈光組剛剛進場,必須在場景搭建完後立刻給出燈光方案和威亞方案……這就是流浪地球劇組平凡的一天”

說實話,看完這段,我已經不知道該說什麼了。這,居然是他們工作的常態。

所謂的開拓者,其實也是試錯者,流浪地球的美術總監曾做過三體的項目,他用一句話打動了導演“我把該犯的錯都犯過一遍了”。後來他坦言“這句話完全不對,我們後面還碰到了無數的坑”。

郭帆也說過,拍流浪地球,就是一個不斷髮現坑然後填上的過程。

【影評投稿】B站播放量超15萬,這位幻迷的《流浪地球》影評火了!

這是劇組一個“普通”的通宵之後的場景,“錘子”穿著軍人裡最重的外骨骼,130斤,連續拍攝了十幾個小時;第一副導演周易,天天拿速效救心丸當糖豆吃,影片正式上映的前幾天還突發高血壓進了醫院;而我們的導演仍在場邊坐著看拍攝回放。

這已經不能用“有誠意”來形容了,這完全是在燃燒生命為後來者鋪路,小破球在前面把雷區都踩了一遍後,後來者就可以摸著小破球過河,大量拍攝經驗道具可以借鑑,從這一點上說,整個劇組功德無量。

對於一部科幻電影來說,劇情並不能決定一切,質感同樣重要,如何提升質感,答案是邏輯。

這裡並不簡單指劇情邏輯,它甚至包括了一部電影當中的所有元素:鏡頭,剪輯,色彩,燈光,臺詞,視效,BGM,乃至演員妝效都是邏輯的一部分,都要與你定下的世界觀設定和想要表達的主題相符合,這一點郭帆團隊做的相當好,體現在電影中,就是大量的可信細節增強了觀眾的代入感和沉浸感。

【影評投稿】B站播放量超15萬,這位幻迷的《流浪地球》影評火了!

《流浪地球》劇照

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你在下面有沒有做足功夫,一定會通過檯面上的細節體現出來。舉個例子,郭帆導演甚至為小破球的世界編寫了一百年的編年史,雖然其中大部分的東西都不會在電影中體現,但其完備的世界觀架構成為成片中一切細節的邏輯支撐。

於我而言,曾經我喜歡看那種只有視覺奇觀和特效的爽片;後來我又認為劇情至上,畫面什麼的無所謂;現在我覺得,質感劇情同樣重要,一部劇情簡單的爽片,也可以很有質感,這樣的電影我一樣會給高分。

最後的原因,當然是那些關鍵時刻伸出援手的人們。

吳京咱就不說了,“空手套戰狼”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聽過了,無論之前對吳京的評價如何,這一次他體現出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精神,不得不讓人讚歎一句:有種!純爺們兒!

【影評投稿】B站播放量超15萬,這位幻迷的《流浪地球》影評火了!

《流浪地球》劇照

還有中國視效公司Base、MORE VFX、橙視覺,中韓合作的DEXTER,中德合作的pixomondo,如果不是他們寧願虧本的鼎力相助,小破球的視效不可能達到現在這個級別,還有設計實體道具的421,希娜魔夫,MDI……據悉,小破球的製作最後達到七千人,是他們,實現了我們心中的夢想

我知道,很多人說,我們應該拋開情緒和環境來客觀看待小破球,從純粹的電影藝術上來講,小破球不足以被推上神壇。

是的,我知道這是事實,我尊重這些觀點並願意接受。

但我不是專業影評人,我只是一個歷史系學生,在我的觀念裡一直有一個信條:一切不放在具體歷史語境中進行的歷史分析都是在耍流氓

同樣,我也是如此看待小破球,我要將它放在具體的歷史環境中,看清前因後果,看清幕後臺前,放在整體的產業發展階段中進行評價,於我而言,過於追求客觀和沒有溫度,反而是另一種不客觀

所以,我對小破球得出的評價是:活該他們火。

他們用燃燒生命般的執著與倔強,硬是趟出了一條中國重工業科幻之路,養活了一批有專業經驗的成熟團隊,就憑這一點,他們功德無量,怎麼誇大都不為過。

【影評投稿】B站播放量超15萬,這位幻迷的《流浪地球》影評火了!

《流浪地球》劇組工作圖 via豆瓣

況且,小破球的大火,也與之前的《戰狼》《紅海行動》《我不是藥神》等優秀影片一起,宣佈了低質量流量電影時代的徹底終結,無論是排片劣勢下的一天逆襲,還是民眾讚不絕口的奇佳口碑,都明確的告訴某些資本:對不起,隨便糊弄觀眾,賺不了錢了。

太爽快了。

我越發相信,我們買的票,是在為我們想要的世界投票,在這個世界中,理想主義者終於贏得勝利,付出與回報實現了歷史性的對等。

曾經,他們去工業光魔談視效,到放映室看了兩段超百部特效大片混剪,他們得努力挺住民族的脊樑打直民族的膝蓋才能站著走出來,但現在,我們可以驕傲的指著背後屏幕說:中國科幻,有《流浪地球》!

部分內容略有刪減,影評僅代表作者觀點

【影評投稿】B站播放量超15萬,這位幻迷的《流浪地球》影評火了!

掃碼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即可前往B站觀看

【影評投稿】B站播放量超15萬,這位幻迷的《流浪地球》影評火了!【影評投稿】B站播放量超15萬,這位幻迷的《流浪地球》影評火了!【影評投稿】B站播放量超15萬,這位幻迷的《流浪地球》影評火了!【影評投稿】B站播放量超15萬,這位幻迷的《流浪地球》影評火了!

科幻世界雜

京東旗艦店

科幻世界雜誌社

淘寶店

掃碼即可購買

【影評投稿】B站播放量超15萬,這位幻迷的《流浪地球》影評火了!

掃碼即可購買

【影評投稿】B站播放量超15萬,這位幻迷的《流浪地球》影評火了!【影評投稿】B站播放量超15萬,這位幻迷的《流浪地球》影評火了!

戳下方“好看”支持我們鴨!

【影評投稿】B站播放量超15萬,這位幻迷的《流浪地球》影評火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