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
"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周德威,一個被歷史遺忘的名將。

他原本只是佔據河東地區的晉王李克用眾多騎兵中的一員。因打仗時威猛勇敢,李克用甚是喜愛,選為親騎。

他的成名之戰是在太原被朱溫圍困時 。朱溫大將氏叔宗手下一名將領陳章,孔武有力,不僅外表凶惡,且喜騎白馬穿紅色鎧甲,武藝高強,外號“夜叉”。出戰前,放出豪言,要將來將生擒求為刺史。周德威聞訊,命參戰軍士,接戰之後立刻回撤,坐看我生擒夜叉。開戰後,周德威混雜在步卒之中,遇到白馬赤甲的陳章,其他步卒依命佯退,周德威故意放慢腳步,獨自面對騎著馬揮著大刀的追殺過來的夜叉陳章,瞅準機會,只一槌便將陳章打翻落馬,生擒了過去。開戰前,晉王李克用擔心周德威不敵,告誡周德威,“陳章欲得汝以求刺史,見白馬朱甲者,宜善備之!” 這時才知曉周德威並非是魯莽之輩,大為滿意,逐漸重用周德威。周德威由此聲名鵲起。

"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周德威,一個被歷史遺忘的名將。

他原本只是佔據河東地區的晉王李克用眾多騎兵中的一員。因打仗時威猛勇敢,李克用甚是喜愛,選為親騎。

他的成名之戰是在太原被朱溫圍困時 。朱溫大將氏叔宗手下一名將領陳章,孔武有力,不僅外表凶惡,且喜騎白馬穿紅色鎧甲,武藝高強,外號“夜叉”。出戰前,放出豪言,要將來將生擒求為刺史。周德威聞訊,命參戰軍士,接戰之後立刻回撤,坐看我生擒夜叉。開戰後,周德威混雜在步卒之中,遇到白馬赤甲的陳章,其他步卒依命佯退,周德威故意放慢腳步,獨自面對騎著馬揮著大刀的追殺過來的夜叉陳章,瞅準機會,只一槌便將陳章打翻落馬,生擒了過去。開戰前,晉王李克用擔心周德威不敵,告誡周德威,“陳章欲得汝以求刺史,見白馬朱甲者,宜善備之!” 這時才知曉周德威並非是魯莽之輩,大為滿意,逐漸重用周德威。周德威由此聲名鵲起。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天覆二年(902年),鳳翔節度使,岐王李茂貞夥同宦官韓重誨劫持唐昭宗至鳳翔(陝西鳳縣),誘使已然成中原霸主的朱溫發大軍十萬前來爭奪,只是一地稱雄的李茂貞被打的丟盔卸甲,困守於鳳翔城內,眼看城破在旦夕之間的李茂貞脅迫唐昭宗發詔書,召集各方藩鎮勤王。

李克用得知消息後,在眾將面前痛哭流涕,痛斥朱溫狼子野心,遂積極響應,率軍直取河中(山西永濟)。但在朱溫大將康懷英和氏叔宗的強力打擊之下,李克用治下的各州縣喪失殆盡,只留下一座孤城晉陽(山西太原),被朱溫大軍包圍。“城中兵未集,叔琮攻城甚急,每行圍,(朱溫)褒衣博帶,以示閒暇。”朱溫輕鬆閒淡,如閒雲野鶴。城中的李克用卻是“晝夜不得寢食,欲棄城北走雲中。”

周德威等人先是極力勸阻李克用,"末將在此,必能固守。王勿為此謀,搖人心!",而後在夜間出城以精騎突入朱溫軍中柵寨襲擾,一夜之間數次,使得朱溫軍不堪其擾,多次移寨,士氣萎靡不振。如此堅守數月後,恰逢朱溫糧草軍械不濟,軍中又起瘟疫,氏叔宗和康懷英不得不退軍。周德威以此為契機,率軍一連收復數州的失地,威名逐漸顯赫。李克用則“釋然,因奉觴作樂。”

"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周德威,一個被歷史遺忘的名將。

他原本只是佔據河東地區的晉王李克用眾多騎兵中的一員。因打仗時威猛勇敢,李克用甚是喜愛,選為親騎。

他的成名之戰是在太原被朱溫圍困時 。朱溫大將氏叔宗手下一名將領陳章,孔武有力,不僅外表凶惡,且喜騎白馬穿紅色鎧甲,武藝高強,外號“夜叉”。出戰前,放出豪言,要將來將生擒求為刺史。周德威聞訊,命參戰軍士,接戰之後立刻回撤,坐看我生擒夜叉。開戰後,周德威混雜在步卒之中,遇到白馬赤甲的陳章,其他步卒依命佯退,周德威故意放慢腳步,獨自面對騎著馬揮著大刀的追殺過來的夜叉陳章,瞅準機會,只一槌便將陳章打翻落馬,生擒了過去。開戰前,晉王李克用擔心周德威不敵,告誡周德威,“陳章欲得汝以求刺史,見白馬朱甲者,宜善備之!” 這時才知曉周德威並非是魯莽之輩,大為滿意,逐漸重用周德威。周德威由此聲名鵲起。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天覆二年(902年),鳳翔節度使,岐王李茂貞夥同宦官韓重誨劫持唐昭宗至鳳翔(陝西鳳縣),誘使已然成中原霸主的朱溫發大軍十萬前來爭奪,只是一地稱雄的李茂貞被打的丟盔卸甲,困守於鳳翔城內,眼看城破在旦夕之間的李茂貞脅迫唐昭宗發詔書,召集各方藩鎮勤王。

李克用得知消息後,在眾將面前痛哭流涕,痛斥朱溫狼子野心,遂積極響應,率軍直取河中(山西永濟)。但在朱溫大將康懷英和氏叔宗的強力打擊之下,李克用治下的各州縣喪失殆盡,只留下一座孤城晉陽(山西太原),被朱溫大軍包圍。“城中兵未集,叔琮攻城甚急,每行圍,(朱溫)褒衣博帶,以示閒暇。”朱溫輕鬆閒淡,如閒雲野鶴。城中的李克用卻是“晝夜不得寢食,欲棄城北走雲中。”

周德威等人先是極力勸阻李克用,"末將在此,必能固守。王勿為此謀,搖人心!",而後在夜間出城以精騎突入朱溫軍中柵寨襲擾,一夜之間數次,使得朱溫軍不堪其擾,多次移寨,士氣萎靡不振。如此堅守數月後,恰逢朱溫糧草軍械不濟,軍中又起瘟疫,氏叔宗和康懷英不得不退軍。周德威以此為契機,率軍一連收復數州的失地,威名逐漸顯赫。李克用則“釋然,因奉觴作樂。”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天祐三年(907年),藉助李克用兵力佔據幽州(今北京)的盧龍節度使劉仁恭坐大,帶甲三十萬,並在木瓜澗擊敗李克用。且魏博節度使羅紹威因手下牙兵牙將跋扈不能制,求助於朱溫發大兵自斷股骨,殺牙兵八千家,將魏博境內老兵一掃而空。劉仁恭遂有完全吞併河朔三鎮的打算,開始攻略其餘二鎮。魏博鎮節度使羅紹威一直曲意逢迎討好朱溫,再次遣使求援朱溫。朱溫起大兵十萬交由大將康懷英和李思安率領。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打到劉仁恭的老巢幽州城下。勢窮力竭的劉仁恭厚著臉皮求援於李克用。

李克用派出周德威和李嗣昭兩人攻打潞州(山西長治),準備打通山西和河北的壁壘,包抄葛從周的後路。誰知,受命駐守潞州的丁會,聽聞朱溫將唐朝皇帝唐昭宗弒殺,另立新君,有篡位的不臣之心。一向忠貞的丁會聽取了周德威的勸解,身著白衣(為唐昭宗舉孝)率城投降。周德威和李嗣昭兩人兵不血刃拿下重鎮潞州。李克用封周德威“加檢校太保、代州刺史;代嗣昭為蕃漢都將。”任命李嗣昭為昭義軍節度使(治所在潞州),待命攻伐朱溫。周德威並未因封賞而停手,兵不卸甲趁勢襲取澤州。(周德威和李嗣昭之間開始有了隔閡)

得到消息的朱溫,果斷放棄圍困幽州,調轉矛頭直撲潞州。十萬大軍將潞州圍成水洩不通,李思安康懷英先後半月之內填護城河,挖地道,築雲梯,晝夜不停攻打潞州,但也未將李嗣昭駐守的潞州攻克。

得知潞州被圍,周德威心急如焚,停止攻打澤州(山西晉城),調軍北上,救援潞州,“德威以精騎薄之,屢敗汴人,進營高河,令遊騎邀其芻牧。”日夜數十戰,襲擾康懷英部,使得康懷英是不得專心攻打潞州。以至於後梁大將一看到身騎戰馬,面黑體長之人,都會驚呼,“周陽五!!!”威名之盛,可謂敵我皆知。

"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周德威,一個被歷史遺忘的名將。

他原本只是佔據河東地區的晉王李克用眾多騎兵中的一員。因打仗時威猛勇敢,李克用甚是喜愛,選為親騎。

他的成名之戰是在太原被朱溫圍困時 。朱溫大將氏叔宗手下一名將領陳章,孔武有力,不僅外表凶惡,且喜騎白馬穿紅色鎧甲,武藝高強,外號“夜叉”。出戰前,放出豪言,要將來將生擒求為刺史。周德威聞訊,命參戰軍士,接戰之後立刻回撤,坐看我生擒夜叉。開戰後,周德威混雜在步卒之中,遇到白馬赤甲的陳章,其他步卒依命佯退,周德威故意放慢腳步,獨自面對騎著馬揮著大刀的追殺過來的夜叉陳章,瞅準機會,只一槌便將陳章打翻落馬,生擒了過去。開戰前,晉王李克用擔心周德威不敵,告誡周德威,“陳章欲得汝以求刺史,見白馬朱甲者,宜善備之!” 這時才知曉周德威並非是魯莽之輩,大為滿意,逐漸重用周德威。周德威由此聲名鵲起。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天覆二年(902年),鳳翔節度使,岐王李茂貞夥同宦官韓重誨劫持唐昭宗至鳳翔(陝西鳳縣),誘使已然成中原霸主的朱溫發大軍十萬前來爭奪,只是一地稱雄的李茂貞被打的丟盔卸甲,困守於鳳翔城內,眼看城破在旦夕之間的李茂貞脅迫唐昭宗發詔書,召集各方藩鎮勤王。

李克用得知消息後,在眾將面前痛哭流涕,痛斥朱溫狼子野心,遂積極響應,率軍直取河中(山西永濟)。但在朱溫大將康懷英和氏叔宗的強力打擊之下,李克用治下的各州縣喪失殆盡,只留下一座孤城晉陽(山西太原),被朱溫大軍包圍。“城中兵未集,叔琮攻城甚急,每行圍,(朱溫)褒衣博帶,以示閒暇。”朱溫輕鬆閒淡,如閒雲野鶴。城中的李克用卻是“晝夜不得寢食,欲棄城北走雲中。”

周德威等人先是極力勸阻李克用,"末將在此,必能固守。王勿為此謀,搖人心!",而後在夜間出城以精騎突入朱溫軍中柵寨襲擾,一夜之間數次,使得朱溫軍不堪其擾,多次移寨,士氣萎靡不振。如此堅守數月後,恰逢朱溫糧草軍械不濟,軍中又起瘟疫,氏叔宗和康懷英不得不退軍。周德威以此為契機,率軍一連收復數州的失地,威名逐漸顯赫。李克用則“釋然,因奉觴作樂。”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天祐三年(907年),藉助李克用兵力佔據幽州(今北京)的盧龍節度使劉仁恭坐大,帶甲三十萬,並在木瓜澗擊敗李克用。且魏博節度使羅紹威因手下牙兵牙將跋扈不能制,求助於朱溫發大兵自斷股骨,殺牙兵八千家,將魏博境內老兵一掃而空。劉仁恭遂有完全吞併河朔三鎮的打算,開始攻略其餘二鎮。魏博鎮節度使羅紹威一直曲意逢迎討好朱溫,再次遣使求援朱溫。朱溫起大兵十萬交由大將康懷英和李思安率領。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打到劉仁恭的老巢幽州城下。勢窮力竭的劉仁恭厚著臉皮求援於李克用。

李克用派出周德威和李嗣昭兩人攻打潞州(山西長治),準備打通山西和河北的壁壘,包抄葛從周的後路。誰知,受命駐守潞州的丁會,聽聞朱溫將唐朝皇帝唐昭宗弒殺,另立新君,有篡位的不臣之心。一向忠貞的丁會聽取了周德威的勸解,身著白衣(為唐昭宗舉孝)率城投降。周德威和李嗣昭兩人兵不血刃拿下重鎮潞州。李克用封周德威“加檢校太保、代州刺史;代嗣昭為蕃漢都將。”任命李嗣昭為昭義軍節度使(治所在潞州),待命攻伐朱溫。周德威並未因封賞而停手,兵不卸甲趁勢襲取澤州。(周德威和李嗣昭之間開始有了隔閡)

得到消息的朱溫,果斷放棄圍困幽州,調轉矛頭直撲潞州。十萬大軍將潞州圍成水洩不通,李思安康懷英先後半月之內填護城河,挖地道,築雲梯,晝夜不停攻打潞州,但也未將李嗣昭駐守的潞州攻克。

得知潞州被圍,周德威心急如焚,停止攻打澤州(山西晉城),調軍北上,救援潞州,“德威以精騎薄之,屢敗汴人,進營高河,令遊騎邀其芻牧。”日夜數十戰,襲擾康懷英部,使得康懷英是不得專心攻打潞州。以至於後梁大將一看到身騎戰馬,面黑體長之人,都會驚呼,“周陽五!!!”威名之盛,可謂敵我皆知。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受到潞州內外威脅的康懷英,又生一計,在潞州城外聚土成城,外樹柵寨。內攻潞州城,外防周德威精騎騷擾,形成了著名的也是唯一的“夾寨之戰”。

周德威探知康懷英的意圖,也隨之改變戰術,將騎兵遍灑於康懷英的糧道上,伐取對方口糧,逼迫對方撤圍,只因朱溫有多個輸糧渠道,轄下兵將也風餐露宿得不到休整,所以收效甚微。

一場攻城戰轉變成了拼消耗的圍城戰,從李思安圍城到此時已經一年。

正在此時,周德威收到了撤軍的命令,同時得知一個重大的消息,周德威的伯樂,李克用。病故。李克用臨終前遺命,嗣昭和德威不和,怕是不會拼死救嗣昭,存勖你定要救嗣昭,我死才能安心。

周德威在如此關鍵時刻接到如此的命令,自然猜出晉陽(山西太原)城內出現了波動。而手握精兵強將,有膽有謀的周德威的態度,決定了河東李氏一族的興衰。

換言之,如果周德威趁此大好時機,以奔喪的藉口,率大軍拿下晉陽,主持軍政,對於在河東軍政之中地位僅此於李克用的他,並非難事。只需起一絲的歪念。

收到命令的周德威,馬不停蹄的回軍晉陽。

"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周德威,一個被歷史遺忘的名將。

他原本只是佔據河東地區的晉王李克用眾多騎兵中的一員。因打仗時威猛勇敢,李克用甚是喜愛,選為親騎。

他的成名之戰是在太原被朱溫圍困時 。朱溫大將氏叔宗手下一名將領陳章,孔武有力,不僅外表凶惡,且喜騎白馬穿紅色鎧甲,武藝高強,外號“夜叉”。出戰前,放出豪言,要將來將生擒求為刺史。周德威聞訊,命參戰軍士,接戰之後立刻回撤,坐看我生擒夜叉。開戰後,周德威混雜在步卒之中,遇到白馬赤甲的陳章,其他步卒依命佯退,周德威故意放慢腳步,獨自面對騎著馬揮著大刀的追殺過來的夜叉陳章,瞅準機會,只一槌便將陳章打翻落馬,生擒了過去。開戰前,晉王李克用擔心周德威不敵,告誡周德威,“陳章欲得汝以求刺史,見白馬朱甲者,宜善備之!” 這時才知曉周德威並非是魯莽之輩,大為滿意,逐漸重用周德威。周德威由此聲名鵲起。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天覆二年(902年),鳳翔節度使,岐王李茂貞夥同宦官韓重誨劫持唐昭宗至鳳翔(陝西鳳縣),誘使已然成中原霸主的朱溫發大軍十萬前來爭奪,只是一地稱雄的李茂貞被打的丟盔卸甲,困守於鳳翔城內,眼看城破在旦夕之間的李茂貞脅迫唐昭宗發詔書,召集各方藩鎮勤王。

李克用得知消息後,在眾將面前痛哭流涕,痛斥朱溫狼子野心,遂積極響應,率軍直取河中(山西永濟)。但在朱溫大將康懷英和氏叔宗的強力打擊之下,李克用治下的各州縣喪失殆盡,只留下一座孤城晉陽(山西太原),被朱溫大軍包圍。“城中兵未集,叔琮攻城甚急,每行圍,(朱溫)褒衣博帶,以示閒暇。”朱溫輕鬆閒淡,如閒雲野鶴。城中的李克用卻是“晝夜不得寢食,欲棄城北走雲中。”

周德威等人先是極力勸阻李克用,"末將在此,必能固守。王勿為此謀,搖人心!",而後在夜間出城以精騎突入朱溫軍中柵寨襲擾,一夜之間數次,使得朱溫軍不堪其擾,多次移寨,士氣萎靡不振。如此堅守數月後,恰逢朱溫糧草軍械不濟,軍中又起瘟疫,氏叔宗和康懷英不得不退軍。周德威以此為契機,率軍一連收復數州的失地,威名逐漸顯赫。李克用則“釋然,因奉觴作樂。”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天祐三年(907年),藉助李克用兵力佔據幽州(今北京)的盧龍節度使劉仁恭坐大,帶甲三十萬,並在木瓜澗擊敗李克用。且魏博節度使羅紹威因手下牙兵牙將跋扈不能制,求助於朱溫發大兵自斷股骨,殺牙兵八千家,將魏博境內老兵一掃而空。劉仁恭遂有完全吞併河朔三鎮的打算,開始攻略其餘二鎮。魏博鎮節度使羅紹威一直曲意逢迎討好朱溫,再次遣使求援朱溫。朱溫起大兵十萬交由大將康懷英和李思安率領。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打到劉仁恭的老巢幽州城下。勢窮力竭的劉仁恭厚著臉皮求援於李克用。

李克用派出周德威和李嗣昭兩人攻打潞州(山西長治),準備打通山西和河北的壁壘,包抄葛從周的後路。誰知,受命駐守潞州的丁會,聽聞朱溫將唐朝皇帝唐昭宗弒殺,另立新君,有篡位的不臣之心。一向忠貞的丁會聽取了周德威的勸解,身著白衣(為唐昭宗舉孝)率城投降。周德威和李嗣昭兩人兵不血刃拿下重鎮潞州。李克用封周德威“加檢校太保、代州刺史;代嗣昭為蕃漢都將。”任命李嗣昭為昭義軍節度使(治所在潞州),待命攻伐朱溫。周德威並未因封賞而停手,兵不卸甲趁勢襲取澤州。(周德威和李嗣昭之間開始有了隔閡)

得到消息的朱溫,果斷放棄圍困幽州,調轉矛頭直撲潞州。十萬大軍將潞州圍成水洩不通,李思安康懷英先後半月之內填護城河,挖地道,築雲梯,晝夜不停攻打潞州,但也未將李嗣昭駐守的潞州攻克。

得知潞州被圍,周德威心急如焚,停止攻打澤州(山西晉城),調軍北上,救援潞州,“德威以精騎薄之,屢敗汴人,進營高河,令遊騎邀其芻牧。”日夜數十戰,襲擾康懷英部,使得康懷英是不得專心攻打潞州。以至於後梁大將一看到身騎戰馬,面黑體長之人,都會驚呼,“周陽五!!!”威名之盛,可謂敵我皆知。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受到潞州內外威脅的康懷英,又生一計,在潞州城外聚土成城,外樹柵寨。內攻潞州城,外防周德威精騎騷擾,形成了著名的也是唯一的“夾寨之戰”。

周德威探知康懷英的意圖,也隨之改變戰術,將騎兵遍灑於康懷英的糧道上,伐取對方口糧,逼迫對方撤圍,只因朱溫有多個輸糧渠道,轄下兵將也風餐露宿得不到休整,所以收效甚微。

一場攻城戰轉變成了拼消耗的圍城戰,從李思安圍城到此時已經一年。

正在此時,周德威收到了撤軍的命令,同時得知一個重大的消息,周德威的伯樂,李克用。病故。李克用臨終前遺命,嗣昭和德威不和,怕是不會拼死救嗣昭,存勖你定要救嗣昭,我死才能安心。

周德威在如此關鍵時刻接到如此的命令,自然猜出晉陽(山西太原)城內出現了波動。而手握精兵強將,有膽有謀的周德威的態度,決定了河東李氏一族的興衰。

換言之,如果周德威趁此大好時機,以奔喪的藉口,率大軍拿下晉陽,主持軍政,對於在河東軍政之中地位僅此於李克用的他,並非難事。只需起一絲的歪念。

收到命令的周德威,馬不停蹄的回軍晉陽。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一時間,整個河東的目光盡皆注視著周德威的舉動。

周德威先是在亂柳(山西沁縣)駐留了數日,然後揮軍北上,直奔晉陽。

數日後,周德威來到了晉陽城外三裡處,停了下來。

整個晉陽城都緊張了起來,甚至連使者都未派出,質問周德威予以何為。

剛剛繼位晉王的李存勖,更是大氣不敢出,僅是派出使者,釘在晉陽城頭,觀測周德威的舉動。

只見周德威一身白衣白甲,一人一馬,策馬狂奔至城下。

沒有絲毫停留的意思,一騎絕塵,直奔李克用治喪處,伏在李克用靈柩前,倒頭便拜,痛哭起來。

眾人終於長出一口氣。(原來,周德威在亂柳停留數日,是為了置辦喪服)

李存勖此時才將李克用的遺命講述出來,周德威再次放聲大哭,並表示不以私心對待李嗣昭,定要拿下潞州,李存勖到此才算坐穩了晉王的位子。

如不然,周德威反水,就算李存勖是軍事天才,可一直處於內部動亂之中,隨時都有可能被和其接壤的朱溫、李茂貞和劉仁恭以及契丹一點點的吃掉,也就不會有後唐的建立,也談不上後晉,後漢,後周等,更不會有幽雲十六州的被獻,歷史會被大篇幅的改寫。

"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周德威,一個被歷史遺忘的名將。

他原本只是佔據河東地區的晉王李克用眾多騎兵中的一員。因打仗時威猛勇敢,李克用甚是喜愛,選為親騎。

他的成名之戰是在太原被朱溫圍困時 。朱溫大將氏叔宗手下一名將領陳章,孔武有力,不僅外表凶惡,且喜騎白馬穿紅色鎧甲,武藝高強,外號“夜叉”。出戰前,放出豪言,要將來將生擒求為刺史。周德威聞訊,命參戰軍士,接戰之後立刻回撤,坐看我生擒夜叉。開戰後,周德威混雜在步卒之中,遇到白馬赤甲的陳章,其他步卒依命佯退,周德威故意放慢腳步,獨自面對騎著馬揮著大刀的追殺過來的夜叉陳章,瞅準機會,只一槌便將陳章打翻落馬,生擒了過去。開戰前,晉王李克用擔心周德威不敵,告誡周德威,“陳章欲得汝以求刺史,見白馬朱甲者,宜善備之!” 這時才知曉周德威並非是魯莽之輩,大為滿意,逐漸重用周德威。周德威由此聲名鵲起。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天覆二年(902年),鳳翔節度使,岐王李茂貞夥同宦官韓重誨劫持唐昭宗至鳳翔(陝西鳳縣),誘使已然成中原霸主的朱溫發大軍十萬前來爭奪,只是一地稱雄的李茂貞被打的丟盔卸甲,困守於鳳翔城內,眼看城破在旦夕之間的李茂貞脅迫唐昭宗發詔書,召集各方藩鎮勤王。

李克用得知消息後,在眾將面前痛哭流涕,痛斥朱溫狼子野心,遂積極響應,率軍直取河中(山西永濟)。但在朱溫大將康懷英和氏叔宗的強力打擊之下,李克用治下的各州縣喪失殆盡,只留下一座孤城晉陽(山西太原),被朱溫大軍包圍。“城中兵未集,叔琮攻城甚急,每行圍,(朱溫)褒衣博帶,以示閒暇。”朱溫輕鬆閒淡,如閒雲野鶴。城中的李克用卻是“晝夜不得寢食,欲棄城北走雲中。”

周德威等人先是極力勸阻李克用,"末將在此,必能固守。王勿為此謀,搖人心!",而後在夜間出城以精騎突入朱溫軍中柵寨襲擾,一夜之間數次,使得朱溫軍不堪其擾,多次移寨,士氣萎靡不振。如此堅守數月後,恰逢朱溫糧草軍械不濟,軍中又起瘟疫,氏叔宗和康懷英不得不退軍。周德威以此為契機,率軍一連收復數州的失地,威名逐漸顯赫。李克用則“釋然,因奉觴作樂。”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天祐三年(907年),藉助李克用兵力佔據幽州(今北京)的盧龍節度使劉仁恭坐大,帶甲三十萬,並在木瓜澗擊敗李克用。且魏博節度使羅紹威因手下牙兵牙將跋扈不能制,求助於朱溫發大兵自斷股骨,殺牙兵八千家,將魏博境內老兵一掃而空。劉仁恭遂有完全吞併河朔三鎮的打算,開始攻略其餘二鎮。魏博鎮節度使羅紹威一直曲意逢迎討好朱溫,再次遣使求援朱溫。朱溫起大兵十萬交由大將康懷英和李思安率領。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打到劉仁恭的老巢幽州城下。勢窮力竭的劉仁恭厚著臉皮求援於李克用。

李克用派出周德威和李嗣昭兩人攻打潞州(山西長治),準備打通山西和河北的壁壘,包抄葛從周的後路。誰知,受命駐守潞州的丁會,聽聞朱溫將唐朝皇帝唐昭宗弒殺,另立新君,有篡位的不臣之心。一向忠貞的丁會聽取了周德威的勸解,身著白衣(為唐昭宗舉孝)率城投降。周德威和李嗣昭兩人兵不血刃拿下重鎮潞州。李克用封周德威“加檢校太保、代州刺史;代嗣昭為蕃漢都將。”任命李嗣昭為昭義軍節度使(治所在潞州),待命攻伐朱溫。周德威並未因封賞而停手,兵不卸甲趁勢襲取澤州。(周德威和李嗣昭之間開始有了隔閡)

得到消息的朱溫,果斷放棄圍困幽州,調轉矛頭直撲潞州。十萬大軍將潞州圍成水洩不通,李思安康懷英先後半月之內填護城河,挖地道,築雲梯,晝夜不停攻打潞州,但也未將李嗣昭駐守的潞州攻克。

得知潞州被圍,周德威心急如焚,停止攻打澤州(山西晉城),調軍北上,救援潞州,“德威以精騎薄之,屢敗汴人,進營高河,令遊騎邀其芻牧。”日夜數十戰,襲擾康懷英部,使得康懷英是不得專心攻打潞州。以至於後梁大將一看到身騎戰馬,面黑體長之人,都會驚呼,“周陽五!!!”威名之盛,可謂敵我皆知。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受到潞州內外威脅的康懷英,又生一計,在潞州城外聚土成城,外樹柵寨。內攻潞州城,外防周德威精騎騷擾,形成了著名的也是唯一的“夾寨之戰”。

周德威探知康懷英的意圖,也隨之改變戰術,將騎兵遍灑於康懷英的糧道上,伐取對方口糧,逼迫對方撤圍,只因朱溫有多個輸糧渠道,轄下兵將也風餐露宿得不到休整,所以收效甚微。

一場攻城戰轉變成了拼消耗的圍城戰,從李思安圍城到此時已經一年。

正在此時,周德威收到了撤軍的命令,同時得知一個重大的消息,周德威的伯樂,李克用。病故。李克用臨終前遺命,嗣昭和德威不和,怕是不會拼死救嗣昭,存勖你定要救嗣昭,我死才能安心。

周德威在如此關鍵時刻接到如此的命令,自然猜出晉陽(山西太原)城內出現了波動。而手握精兵強將,有膽有謀的周德威的態度,決定了河東李氏一族的興衰。

換言之,如果周德威趁此大好時機,以奔喪的藉口,率大軍拿下晉陽,主持軍政,對於在河東軍政之中地位僅此於李克用的他,並非難事。只需起一絲的歪念。

收到命令的周德威,馬不停蹄的回軍晉陽。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一時間,整個河東的目光盡皆注視著周德威的舉動。

周德威先是在亂柳(山西沁縣)駐留了數日,然後揮軍北上,直奔晉陽。

數日後,周德威來到了晉陽城外三裡處,停了下來。

整個晉陽城都緊張了起來,甚至連使者都未派出,質問周德威予以何為。

剛剛繼位晉王的李存勖,更是大氣不敢出,僅是派出使者,釘在晉陽城頭,觀測周德威的舉動。

只見周德威一身白衣白甲,一人一馬,策馬狂奔至城下。

沒有絲毫停留的意思,一騎絕塵,直奔李克用治喪處,伏在李克用靈柩前,倒頭便拜,痛哭起來。

眾人終於長出一口氣。(原來,周德威在亂柳停留數日,是為了置辦喪服)

李存勖此時才將李克用的遺命講述出來,周德威再次放聲大哭,並表示不以私心對待李嗣昭,定要拿下潞州,李存勖到此才算坐穩了晉王的位子。

如不然,周德威反水,就算李存勖是軍事天才,可一直處於內部動亂之中,隨時都有可能被和其接壤的朱溫、李茂貞和劉仁恭以及契丹一點點的吃掉,也就不會有後唐的建立,也談不上後晉,後漢,後周等,更不會有幽雲十六州的被獻,歷史會被大篇幅的改寫。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天佑七年(公元911年),早已登上皇帝寶座的朱溫,藉口河朔三鎮鎮州成德節度使王鎔和定州節度使王處直勾結河東李存勖,發大兵八萬其中騎兵一萬五千,由潞州招討使王景仁率領征討,威逼潞州及幽州。李存勖等三鎮迫於現實遂組成聯軍,與王景仁部相距與柏鄉。

開戰前,晉王李存勖查勘敵情,發現王景仁部依仗是朱溫的精騎,未有輜重在後,遂決定趁王景仁立足未穩,進行速戰。對此,周德威堅決不同意。“鎮、定之士,長於守城,列陣野戰,素非便習。我師破賊,惟恃騎軍,平田廣野,易為施功。今壓賊營,令彼見我虛實,則勝負未可必也。”(據唐明宗李嗣源因党項時時以進攻馬匹為由攥取錢財時,和管馬的官員對話得知,周德威的這番話確實是老將知兵。“太祖(李克用)在太原,騎軍不過七千,先皇(李存勖)自始至終馬才及萬。”)

"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周德威,一個被歷史遺忘的名將。

他原本只是佔據河東地區的晉王李克用眾多騎兵中的一員。因打仗時威猛勇敢,李克用甚是喜愛,選為親騎。

他的成名之戰是在太原被朱溫圍困時 。朱溫大將氏叔宗手下一名將領陳章,孔武有力,不僅外表凶惡,且喜騎白馬穿紅色鎧甲,武藝高強,外號“夜叉”。出戰前,放出豪言,要將來將生擒求為刺史。周德威聞訊,命參戰軍士,接戰之後立刻回撤,坐看我生擒夜叉。開戰後,周德威混雜在步卒之中,遇到白馬赤甲的陳章,其他步卒依命佯退,周德威故意放慢腳步,獨自面對騎著馬揮著大刀的追殺過來的夜叉陳章,瞅準機會,只一槌便將陳章打翻落馬,生擒了過去。開戰前,晉王李克用擔心周德威不敵,告誡周德威,“陳章欲得汝以求刺史,見白馬朱甲者,宜善備之!” 這時才知曉周德威並非是魯莽之輩,大為滿意,逐漸重用周德威。周德威由此聲名鵲起。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天覆二年(902年),鳳翔節度使,岐王李茂貞夥同宦官韓重誨劫持唐昭宗至鳳翔(陝西鳳縣),誘使已然成中原霸主的朱溫發大軍十萬前來爭奪,只是一地稱雄的李茂貞被打的丟盔卸甲,困守於鳳翔城內,眼看城破在旦夕之間的李茂貞脅迫唐昭宗發詔書,召集各方藩鎮勤王。

李克用得知消息後,在眾將面前痛哭流涕,痛斥朱溫狼子野心,遂積極響應,率軍直取河中(山西永濟)。但在朱溫大將康懷英和氏叔宗的強力打擊之下,李克用治下的各州縣喪失殆盡,只留下一座孤城晉陽(山西太原),被朱溫大軍包圍。“城中兵未集,叔琮攻城甚急,每行圍,(朱溫)褒衣博帶,以示閒暇。”朱溫輕鬆閒淡,如閒雲野鶴。城中的李克用卻是“晝夜不得寢食,欲棄城北走雲中。”

周德威等人先是極力勸阻李克用,"末將在此,必能固守。王勿為此謀,搖人心!",而後在夜間出城以精騎突入朱溫軍中柵寨襲擾,一夜之間數次,使得朱溫軍不堪其擾,多次移寨,士氣萎靡不振。如此堅守數月後,恰逢朱溫糧草軍械不濟,軍中又起瘟疫,氏叔宗和康懷英不得不退軍。周德威以此為契機,率軍一連收復數州的失地,威名逐漸顯赫。李克用則“釋然,因奉觴作樂。”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天祐三年(907年),藉助李克用兵力佔據幽州(今北京)的盧龍節度使劉仁恭坐大,帶甲三十萬,並在木瓜澗擊敗李克用。且魏博節度使羅紹威因手下牙兵牙將跋扈不能制,求助於朱溫發大兵自斷股骨,殺牙兵八千家,將魏博境內老兵一掃而空。劉仁恭遂有完全吞併河朔三鎮的打算,開始攻略其餘二鎮。魏博鎮節度使羅紹威一直曲意逢迎討好朱溫,再次遣使求援朱溫。朱溫起大兵十萬交由大將康懷英和李思安率領。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打到劉仁恭的老巢幽州城下。勢窮力竭的劉仁恭厚著臉皮求援於李克用。

李克用派出周德威和李嗣昭兩人攻打潞州(山西長治),準備打通山西和河北的壁壘,包抄葛從周的後路。誰知,受命駐守潞州的丁會,聽聞朱溫將唐朝皇帝唐昭宗弒殺,另立新君,有篡位的不臣之心。一向忠貞的丁會聽取了周德威的勸解,身著白衣(為唐昭宗舉孝)率城投降。周德威和李嗣昭兩人兵不血刃拿下重鎮潞州。李克用封周德威“加檢校太保、代州刺史;代嗣昭為蕃漢都將。”任命李嗣昭為昭義軍節度使(治所在潞州),待命攻伐朱溫。周德威並未因封賞而停手,兵不卸甲趁勢襲取澤州。(周德威和李嗣昭之間開始有了隔閡)

得到消息的朱溫,果斷放棄圍困幽州,調轉矛頭直撲潞州。十萬大軍將潞州圍成水洩不通,李思安康懷英先後半月之內填護城河,挖地道,築雲梯,晝夜不停攻打潞州,但也未將李嗣昭駐守的潞州攻克。

得知潞州被圍,周德威心急如焚,停止攻打澤州(山西晉城),調軍北上,救援潞州,“德威以精騎薄之,屢敗汴人,進營高河,令遊騎邀其芻牧。”日夜數十戰,襲擾康懷英部,使得康懷英是不得專心攻打潞州。以至於後梁大將一看到身騎戰馬,面黑體長之人,都會驚呼,“周陽五!!!”威名之盛,可謂敵我皆知。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受到潞州內外威脅的康懷英,又生一計,在潞州城外聚土成城,外樹柵寨。內攻潞州城,外防周德威精騎騷擾,形成了著名的也是唯一的“夾寨之戰”。

周德威探知康懷英的意圖,也隨之改變戰術,將騎兵遍灑於康懷英的糧道上,伐取對方口糧,逼迫對方撤圍,只因朱溫有多個輸糧渠道,轄下兵將也風餐露宿得不到休整,所以收效甚微。

一場攻城戰轉變成了拼消耗的圍城戰,從李思安圍城到此時已經一年。

正在此時,周德威收到了撤軍的命令,同時得知一個重大的消息,周德威的伯樂,李克用。病故。李克用臨終前遺命,嗣昭和德威不和,怕是不會拼死救嗣昭,存勖你定要救嗣昭,我死才能安心。

周德威在如此關鍵時刻接到如此的命令,自然猜出晉陽(山西太原)城內出現了波動。而手握精兵強將,有膽有謀的周德威的態度,決定了河東李氏一族的興衰。

換言之,如果周德威趁此大好時機,以奔喪的藉口,率大軍拿下晉陽,主持軍政,對於在河東軍政之中地位僅此於李克用的他,並非難事。只需起一絲的歪念。

收到命令的周德威,馬不停蹄的回軍晉陽。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一時間,整個河東的目光盡皆注視著周德威的舉動。

周德威先是在亂柳(山西沁縣)駐留了數日,然後揮軍北上,直奔晉陽。

數日後,周德威來到了晉陽城外三裡處,停了下來。

整個晉陽城都緊張了起來,甚至連使者都未派出,質問周德威予以何為。

剛剛繼位晉王的李存勖,更是大氣不敢出,僅是派出使者,釘在晉陽城頭,觀測周德威的舉動。

只見周德威一身白衣白甲,一人一馬,策馬狂奔至城下。

沒有絲毫停留的意思,一騎絕塵,直奔李克用治喪處,伏在李克用靈柩前,倒頭便拜,痛哭起來。

眾人終於長出一口氣。(原來,周德威在亂柳停留數日,是為了置辦喪服)

李存勖此時才將李克用的遺命講述出來,周德威再次放聲大哭,並表示不以私心對待李嗣昭,定要拿下潞州,李存勖到此才算坐穩了晉王的位子。

如不然,周德威反水,就算李存勖是軍事天才,可一直處於內部動亂之中,隨時都有可能被和其接壤的朱溫、李茂貞和劉仁恭以及契丹一點點的吃掉,也就不會有後唐的建立,也談不上後晉,後漢,後周等,更不會有幽雲十六州的被獻,歷史會被大篇幅的改寫。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天佑七年(公元911年),早已登上皇帝寶座的朱溫,藉口河朔三鎮鎮州成德節度使王鎔和定州節度使王處直勾結河東李存勖,發大兵八萬其中騎兵一萬五千,由潞州招討使王景仁率領征討,威逼潞州及幽州。李存勖等三鎮迫於現實遂組成聯軍,與王景仁部相距與柏鄉。

開戰前,晉王李存勖查勘敵情,發現王景仁部依仗是朱溫的精騎,未有輜重在後,遂決定趁王景仁立足未穩,進行速戰。對此,周德威堅決不同意。“鎮、定之士,長於守城,列陣野戰,素非便習。我師破賊,惟恃騎軍,平田廣野,易為施功。今壓賊營,令彼見我虛實,則勝負未可必也。”(據唐明宗李嗣源因党項時時以進攻馬匹為由攥取錢財時,和管馬的官員對話得知,周德威的這番話確實是老將知兵。“太祖(李克用)在太原,騎軍不過七千,先皇(李存勖)自始至終馬才及萬。”)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李存勖頓時大怒,拂袖而回。

周德威懼怕剛愎自用的李存勖貿然下令,找到李存勖極為信任的糧草官,宦官張承業苦心講解此項謀略的優越。經過張承業的勸阻,李存勖才平穩下來,聽從周德威的建議。其實總結張承業的說辭,就一句話,老將知兵!(明朝開國謀士劉伯溫,在寫《百戰奇謀》時,就曾借用和大力誇獎了周德威在柏鄉之戰的謀略。)

隨後,李存勖按照周德威的吩咐,先是退兵鄗邑,養精蓄銳。而後,周德威率領李嗣源李從珂等人(後唐兩位未來皇帝)晝夜襲殺王景仁放牧的馬匹。

柏鄉比不儲芻(飼料),樑兵刈芻自給,晉人日以遊軍抄之,樑兵不出。周德威使胡騎環營馳射而詬之,樑兵疑有伏,愈不敢出,剉(割)屋茅坐席以飼馬,馬多死。

可這僅僅是第一步。

第二步,經過一個多月的反覆襲擾,王景仁依然閉寨不出。周德威便親領三千騎兵,壓到王景仁的寨門,駐馬立在寨門前,向寨內放箭。這樣一來,王景仁實在是忍耐不住如此的羞辱,大開寨門傾巢出動。見成功誘敵,周德威便調轉馬頭,向鄗邑方向邊打邊退。

直退至鄗邑城北。

又領著王景仁軍從城北轉到城南。

王景仁部的十萬大軍綿延十數裡,但被河流分成兩部分。

王景仁部先頭部眾遣人奪橋,負責把守橋頭的李存璋抵敵不住,晉王李存勖派出李建及五千人馬增援,雙方就在橋頭大戰起來。

李存勖見李建及部在浴血奮戰漸漸有些不支,頓時氣血上湧,欲將大軍派出進行決戰。

"兩軍已合,勢不可離,我之興亡,在此一舉。我為公先登,公可繼之。"

但是,周德威又不同意。

李存勖這個火大的,能沖天。

"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周德威,一個被歷史遺忘的名將。

他原本只是佔據河東地區的晉王李克用眾多騎兵中的一員。因打仗時威猛勇敢,李克用甚是喜愛,選為親騎。

他的成名之戰是在太原被朱溫圍困時 。朱溫大將氏叔宗手下一名將領陳章,孔武有力,不僅外表凶惡,且喜騎白馬穿紅色鎧甲,武藝高強,外號“夜叉”。出戰前,放出豪言,要將來將生擒求為刺史。周德威聞訊,命參戰軍士,接戰之後立刻回撤,坐看我生擒夜叉。開戰後,周德威混雜在步卒之中,遇到白馬赤甲的陳章,其他步卒依命佯退,周德威故意放慢腳步,獨自面對騎著馬揮著大刀的追殺過來的夜叉陳章,瞅準機會,只一槌便將陳章打翻落馬,生擒了過去。開戰前,晉王李克用擔心周德威不敵,告誡周德威,“陳章欲得汝以求刺史,見白馬朱甲者,宜善備之!” 這時才知曉周德威並非是魯莽之輩,大為滿意,逐漸重用周德威。周德威由此聲名鵲起。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天覆二年(902年),鳳翔節度使,岐王李茂貞夥同宦官韓重誨劫持唐昭宗至鳳翔(陝西鳳縣),誘使已然成中原霸主的朱溫發大軍十萬前來爭奪,只是一地稱雄的李茂貞被打的丟盔卸甲,困守於鳳翔城內,眼看城破在旦夕之間的李茂貞脅迫唐昭宗發詔書,召集各方藩鎮勤王。

李克用得知消息後,在眾將面前痛哭流涕,痛斥朱溫狼子野心,遂積極響應,率軍直取河中(山西永濟)。但在朱溫大將康懷英和氏叔宗的強力打擊之下,李克用治下的各州縣喪失殆盡,只留下一座孤城晉陽(山西太原),被朱溫大軍包圍。“城中兵未集,叔琮攻城甚急,每行圍,(朱溫)褒衣博帶,以示閒暇。”朱溫輕鬆閒淡,如閒雲野鶴。城中的李克用卻是“晝夜不得寢食,欲棄城北走雲中。”

周德威等人先是極力勸阻李克用,"末將在此,必能固守。王勿為此謀,搖人心!",而後在夜間出城以精騎突入朱溫軍中柵寨襲擾,一夜之間數次,使得朱溫軍不堪其擾,多次移寨,士氣萎靡不振。如此堅守數月後,恰逢朱溫糧草軍械不濟,軍中又起瘟疫,氏叔宗和康懷英不得不退軍。周德威以此為契機,率軍一連收復數州的失地,威名逐漸顯赫。李克用則“釋然,因奉觴作樂。”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天祐三年(907年),藉助李克用兵力佔據幽州(今北京)的盧龍節度使劉仁恭坐大,帶甲三十萬,並在木瓜澗擊敗李克用。且魏博節度使羅紹威因手下牙兵牙將跋扈不能制,求助於朱溫發大兵自斷股骨,殺牙兵八千家,將魏博境內老兵一掃而空。劉仁恭遂有完全吞併河朔三鎮的打算,開始攻略其餘二鎮。魏博鎮節度使羅紹威一直曲意逢迎討好朱溫,再次遣使求援朱溫。朱溫起大兵十萬交由大將康懷英和李思安率領。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打到劉仁恭的老巢幽州城下。勢窮力竭的劉仁恭厚著臉皮求援於李克用。

李克用派出周德威和李嗣昭兩人攻打潞州(山西長治),準備打通山西和河北的壁壘,包抄葛從周的後路。誰知,受命駐守潞州的丁會,聽聞朱溫將唐朝皇帝唐昭宗弒殺,另立新君,有篡位的不臣之心。一向忠貞的丁會聽取了周德威的勸解,身著白衣(為唐昭宗舉孝)率城投降。周德威和李嗣昭兩人兵不血刃拿下重鎮潞州。李克用封周德威“加檢校太保、代州刺史;代嗣昭為蕃漢都將。”任命李嗣昭為昭義軍節度使(治所在潞州),待命攻伐朱溫。周德威並未因封賞而停手,兵不卸甲趁勢襲取澤州。(周德威和李嗣昭之間開始有了隔閡)

得到消息的朱溫,果斷放棄圍困幽州,調轉矛頭直撲潞州。十萬大軍將潞州圍成水洩不通,李思安康懷英先後半月之內填護城河,挖地道,築雲梯,晝夜不停攻打潞州,但也未將李嗣昭駐守的潞州攻克。

得知潞州被圍,周德威心急如焚,停止攻打澤州(山西晉城),調軍北上,救援潞州,“德威以精騎薄之,屢敗汴人,進營高河,令遊騎邀其芻牧。”日夜數十戰,襲擾康懷英部,使得康懷英是不得專心攻打潞州。以至於後梁大將一看到身騎戰馬,面黑體長之人,都會驚呼,“周陽五!!!”威名之盛,可謂敵我皆知。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受到潞州內外威脅的康懷英,又生一計,在潞州城外聚土成城,外樹柵寨。內攻潞州城,外防周德威精騎騷擾,形成了著名的也是唯一的“夾寨之戰”。

周德威探知康懷英的意圖,也隨之改變戰術,將騎兵遍灑於康懷英的糧道上,伐取對方口糧,逼迫對方撤圍,只因朱溫有多個輸糧渠道,轄下兵將也風餐露宿得不到休整,所以收效甚微。

一場攻城戰轉變成了拼消耗的圍城戰,從李思安圍城到此時已經一年。

正在此時,周德威收到了撤軍的命令,同時得知一個重大的消息,周德威的伯樂,李克用。病故。李克用臨終前遺命,嗣昭和德威不和,怕是不會拼死救嗣昭,存勖你定要救嗣昭,我死才能安心。

周德威在如此關鍵時刻接到如此的命令,自然猜出晉陽(山西太原)城內出現了波動。而手握精兵強將,有膽有謀的周德威的態度,決定了河東李氏一族的興衰。

換言之,如果周德威趁此大好時機,以奔喪的藉口,率大軍拿下晉陽,主持軍政,對於在河東軍政之中地位僅此於李克用的他,並非難事。只需起一絲的歪念。

收到命令的周德威,馬不停蹄的回軍晉陽。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一時間,整個河東的目光盡皆注視著周德威的舉動。

周德威先是在亂柳(山西沁縣)駐留了數日,然後揮軍北上,直奔晉陽。

數日後,周德威來到了晉陽城外三裡處,停了下來。

整個晉陽城都緊張了起來,甚至連使者都未派出,質問周德威予以何為。

剛剛繼位晉王的李存勖,更是大氣不敢出,僅是派出使者,釘在晉陽城頭,觀測周德威的舉動。

只見周德威一身白衣白甲,一人一馬,策馬狂奔至城下。

沒有絲毫停留的意思,一騎絕塵,直奔李克用治喪處,伏在李克用靈柩前,倒頭便拜,痛哭起來。

眾人終於長出一口氣。(原來,周德威在亂柳停留數日,是為了置辦喪服)

李存勖此時才將李克用的遺命講述出來,周德威再次放聲大哭,並表示不以私心對待李嗣昭,定要拿下潞州,李存勖到此才算坐穩了晉王的位子。

如不然,周德威反水,就算李存勖是軍事天才,可一直處於內部動亂之中,隨時都有可能被和其接壤的朱溫、李茂貞和劉仁恭以及契丹一點點的吃掉,也就不會有後唐的建立,也談不上後晉,後漢,後周等,更不會有幽雲十六州的被獻,歷史會被大篇幅的改寫。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天佑七年(公元911年),早已登上皇帝寶座的朱溫,藉口河朔三鎮鎮州成德節度使王鎔和定州節度使王處直勾結河東李存勖,發大兵八萬其中騎兵一萬五千,由潞州招討使王景仁率領征討,威逼潞州及幽州。李存勖等三鎮迫於現實遂組成聯軍,與王景仁部相距與柏鄉。

開戰前,晉王李存勖查勘敵情,發現王景仁部依仗是朱溫的精騎,未有輜重在後,遂決定趁王景仁立足未穩,進行速戰。對此,周德威堅決不同意。“鎮、定之士,長於守城,列陣野戰,素非便習。我師破賊,惟恃騎軍,平田廣野,易為施功。今壓賊營,令彼見我虛實,則勝負未可必也。”(據唐明宗李嗣源因党項時時以進攻馬匹為由攥取錢財時,和管馬的官員對話得知,周德威的這番話確實是老將知兵。“太祖(李克用)在太原,騎軍不過七千,先皇(李存勖)自始至終馬才及萬。”)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李存勖頓時大怒,拂袖而回。

周德威懼怕剛愎自用的李存勖貿然下令,找到李存勖極為信任的糧草官,宦官張承業苦心講解此項謀略的優越。經過張承業的勸阻,李存勖才平穩下來,聽從周德威的建議。其實總結張承業的說辭,就一句話,老將知兵!(明朝開國謀士劉伯溫,在寫《百戰奇謀》時,就曾借用和大力誇獎了周德威在柏鄉之戰的謀略。)

隨後,李存勖按照周德威的吩咐,先是退兵鄗邑,養精蓄銳。而後,周德威率領李嗣源李從珂等人(後唐兩位未來皇帝)晝夜襲殺王景仁放牧的馬匹。

柏鄉比不儲芻(飼料),樑兵刈芻自給,晉人日以遊軍抄之,樑兵不出。周德威使胡騎環營馳射而詬之,樑兵疑有伏,愈不敢出,剉(割)屋茅坐席以飼馬,馬多死。

可這僅僅是第一步。

第二步,經過一個多月的反覆襲擾,王景仁依然閉寨不出。周德威便親領三千騎兵,壓到王景仁的寨門,駐馬立在寨門前,向寨內放箭。這樣一來,王景仁實在是忍耐不住如此的羞辱,大開寨門傾巢出動。見成功誘敵,周德威便調轉馬頭,向鄗邑方向邊打邊退。

直退至鄗邑城北。

又領著王景仁軍從城北轉到城南。

王景仁部的十萬大軍綿延十數裡,但被河流分成兩部分。

王景仁部先頭部眾遣人奪橋,負責把守橋頭的李存璋抵敵不住,晉王李存勖派出李建及五千人馬增援,雙方就在橋頭大戰起來。

李存勖見李建及部在浴血奮戰漸漸有些不支,頓時氣血上湧,欲將大軍派出進行決戰。

"兩軍已合,勢不可離,我之興亡,在此一舉。我為公先登,公可繼之。"

但是,周德威又不同意。

李存勖這個火大的,能沖天。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周德威卻不緊不慢的講了不同意的理由。耐著性子聽完後,李存勖也無話可說。

"觀樑兵之勢,可以勞逸制之,未易以力勝也。彼去營三十餘裡,雖挾糗糧,亦不暇食,日昳(下午1點到3點)之後,飢渴內迫,矢刃外交,士卒勞倦,必有退志。當是時,我以精騎乘之,必大捷。於今未可也。"

第三步。雙方此時已經陷入膠著,誰也不敢輕言退兵,但彼此又進軍不得,未過橋的王景仁部也無事可做,準備稍離戰場飽食之後,進行輪換,王景仁部微有一些舉動。

一旁一直等待這個時機出現的周德威,立刻縱兵大喊。

"樑兵走矣!"晉兵大噪爭進,魏、滑兵先退,李嗣源帥眾噪於西陣之前曰:"東陣已走,爾何久留!"樑兵互相驚怖,遂大潰。李存璋引步兵乘之,呼曰:"樑人亦吾人也,父兄子弟餉軍者勿殺。"

於是戰士悉解甲投兵而棄之,囂聲動天地。趙人以深、冀之憾,不顧剽掠,但奮白刃追之,樑之龍驤、神捷精兵殆盡,自野河至柏鄉,殭屍蔽地。

王景仁、韓勍、李思安以數十騎走。晉兵夜至柏鄉,樑軍已去,棄糧食、資財、器械不可勝計。凡斬首二萬級。李嗣源等追奔至邢州,河朔大震。

"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周德威,一個被歷史遺忘的名將。

他原本只是佔據河東地區的晉王李克用眾多騎兵中的一員。因打仗時威猛勇敢,李克用甚是喜愛,選為親騎。

他的成名之戰是在太原被朱溫圍困時 。朱溫大將氏叔宗手下一名將領陳章,孔武有力,不僅外表凶惡,且喜騎白馬穿紅色鎧甲,武藝高強,外號“夜叉”。出戰前,放出豪言,要將來將生擒求為刺史。周德威聞訊,命參戰軍士,接戰之後立刻回撤,坐看我生擒夜叉。開戰後,周德威混雜在步卒之中,遇到白馬赤甲的陳章,其他步卒依命佯退,周德威故意放慢腳步,獨自面對騎著馬揮著大刀的追殺過來的夜叉陳章,瞅準機會,只一槌便將陳章打翻落馬,生擒了過去。開戰前,晉王李克用擔心周德威不敵,告誡周德威,“陳章欲得汝以求刺史,見白馬朱甲者,宜善備之!” 這時才知曉周德威並非是魯莽之輩,大為滿意,逐漸重用周德威。周德威由此聲名鵲起。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天覆二年(902年),鳳翔節度使,岐王李茂貞夥同宦官韓重誨劫持唐昭宗至鳳翔(陝西鳳縣),誘使已然成中原霸主的朱溫發大軍十萬前來爭奪,只是一地稱雄的李茂貞被打的丟盔卸甲,困守於鳳翔城內,眼看城破在旦夕之間的李茂貞脅迫唐昭宗發詔書,召集各方藩鎮勤王。

李克用得知消息後,在眾將面前痛哭流涕,痛斥朱溫狼子野心,遂積極響應,率軍直取河中(山西永濟)。但在朱溫大將康懷英和氏叔宗的強力打擊之下,李克用治下的各州縣喪失殆盡,只留下一座孤城晉陽(山西太原),被朱溫大軍包圍。“城中兵未集,叔琮攻城甚急,每行圍,(朱溫)褒衣博帶,以示閒暇。”朱溫輕鬆閒淡,如閒雲野鶴。城中的李克用卻是“晝夜不得寢食,欲棄城北走雲中。”

周德威等人先是極力勸阻李克用,"末將在此,必能固守。王勿為此謀,搖人心!",而後在夜間出城以精騎突入朱溫軍中柵寨襲擾,一夜之間數次,使得朱溫軍不堪其擾,多次移寨,士氣萎靡不振。如此堅守數月後,恰逢朱溫糧草軍械不濟,軍中又起瘟疫,氏叔宗和康懷英不得不退軍。周德威以此為契機,率軍一連收復數州的失地,威名逐漸顯赫。李克用則“釋然,因奉觴作樂。”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天祐三年(907年),藉助李克用兵力佔據幽州(今北京)的盧龍節度使劉仁恭坐大,帶甲三十萬,並在木瓜澗擊敗李克用。且魏博節度使羅紹威因手下牙兵牙將跋扈不能制,求助於朱溫發大兵自斷股骨,殺牙兵八千家,將魏博境內老兵一掃而空。劉仁恭遂有完全吞併河朔三鎮的打算,開始攻略其餘二鎮。魏博鎮節度使羅紹威一直曲意逢迎討好朱溫,再次遣使求援朱溫。朱溫起大兵十萬交由大將康懷英和李思安率領。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打到劉仁恭的老巢幽州城下。勢窮力竭的劉仁恭厚著臉皮求援於李克用。

李克用派出周德威和李嗣昭兩人攻打潞州(山西長治),準備打通山西和河北的壁壘,包抄葛從周的後路。誰知,受命駐守潞州的丁會,聽聞朱溫將唐朝皇帝唐昭宗弒殺,另立新君,有篡位的不臣之心。一向忠貞的丁會聽取了周德威的勸解,身著白衣(為唐昭宗舉孝)率城投降。周德威和李嗣昭兩人兵不血刃拿下重鎮潞州。李克用封周德威“加檢校太保、代州刺史;代嗣昭為蕃漢都將。”任命李嗣昭為昭義軍節度使(治所在潞州),待命攻伐朱溫。周德威並未因封賞而停手,兵不卸甲趁勢襲取澤州。(周德威和李嗣昭之間開始有了隔閡)

得到消息的朱溫,果斷放棄圍困幽州,調轉矛頭直撲潞州。十萬大軍將潞州圍成水洩不通,李思安康懷英先後半月之內填護城河,挖地道,築雲梯,晝夜不停攻打潞州,但也未將李嗣昭駐守的潞州攻克。

得知潞州被圍,周德威心急如焚,停止攻打澤州(山西晉城),調軍北上,救援潞州,“德威以精騎薄之,屢敗汴人,進營高河,令遊騎邀其芻牧。”日夜數十戰,襲擾康懷英部,使得康懷英是不得專心攻打潞州。以至於後梁大將一看到身騎戰馬,面黑體長之人,都會驚呼,“周陽五!!!”威名之盛,可謂敵我皆知。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受到潞州內外威脅的康懷英,又生一計,在潞州城外聚土成城,外樹柵寨。內攻潞州城,外防周德威精騎騷擾,形成了著名的也是唯一的“夾寨之戰”。

周德威探知康懷英的意圖,也隨之改變戰術,將騎兵遍灑於康懷英的糧道上,伐取對方口糧,逼迫對方撤圍,只因朱溫有多個輸糧渠道,轄下兵將也風餐露宿得不到休整,所以收效甚微。

一場攻城戰轉變成了拼消耗的圍城戰,從李思安圍城到此時已經一年。

正在此時,周德威收到了撤軍的命令,同時得知一個重大的消息,周德威的伯樂,李克用。病故。李克用臨終前遺命,嗣昭和德威不和,怕是不會拼死救嗣昭,存勖你定要救嗣昭,我死才能安心。

周德威在如此關鍵時刻接到如此的命令,自然猜出晉陽(山西太原)城內出現了波動。而手握精兵強將,有膽有謀的周德威的態度,決定了河東李氏一族的興衰。

換言之,如果周德威趁此大好時機,以奔喪的藉口,率大軍拿下晉陽,主持軍政,對於在河東軍政之中地位僅此於李克用的他,並非難事。只需起一絲的歪念。

收到命令的周德威,馬不停蹄的回軍晉陽。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一時間,整個河東的目光盡皆注視著周德威的舉動。

周德威先是在亂柳(山西沁縣)駐留了數日,然後揮軍北上,直奔晉陽。

數日後,周德威來到了晉陽城外三裡處,停了下來。

整個晉陽城都緊張了起來,甚至連使者都未派出,質問周德威予以何為。

剛剛繼位晉王的李存勖,更是大氣不敢出,僅是派出使者,釘在晉陽城頭,觀測周德威的舉動。

只見周德威一身白衣白甲,一人一馬,策馬狂奔至城下。

沒有絲毫停留的意思,一騎絕塵,直奔李克用治喪處,伏在李克用靈柩前,倒頭便拜,痛哭起來。

眾人終於長出一口氣。(原來,周德威在亂柳停留數日,是為了置辦喪服)

李存勖此時才將李克用的遺命講述出來,周德威再次放聲大哭,並表示不以私心對待李嗣昭,定要拿下潞州,李存勖到此才算坐穩了晉王的位子。

如不然,周德威反水,就算李存勖是軍事天才,可一直處於內部動亂之中,隨時都有可能被和其接壤的朱溫、李茂貞和劉仁恭以及契丹一點點的吃掉,也就不會有後唐的建立,也談不上後晉,後漢,後周等,更不會有幽雲十六州的被獻,歷史會被大篇幅的改寫。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天佑七年(公元911年),早已登上皇帝寶座的朱溫,藉口河朔三鎮鎮州成德節度使王鎔和定州節度使王處直勾結河東李存勖,發大兵八萬其中騎兵一萬五千,由潞州招討使王景仁率領征討,威逼潞州及幽州。李存勖等三鎮迫於現實遂組成聯軍,與王景仁部相距與柏鄉。

開戰前,晉王李存勖查勘敵情,發現王景仁部依仗是朱溫的精騎,未有輜重在後,遂決定趁王景仁立足未穩,進行速戰。對此,周德威堅決不同意。“鎮、定之士,長於守城,列陣野戰,素非便習。我師破賊,惟恃騎軍,平田廣野,易為施功。今壓賊營,令彼見我虛實,則勝負未可必也。”(據唐明宗李嗣源因党項時時以進攻馬匹為由攥取錢財時,和管馬的官員對話得知,周德威的這番話確實是老將知兵。“太祖(李克用)在太原,騎軍不過七千,先皇(李存勖)自始至終馬才及萬。”)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李存勖頓時大怒,拂袖而回。

周德威懼怕剛愎自用的李存勖貿然下令,找到李存勖極為信任的糧草官,宦官張承業苦心講解此項謀略的優越。經過張承業的勸阻,李存勖才平穩下來,聽從周德威的建議。其實總結張承業的說辭,就一句話,老將知兵!(明朝開國謀士劉伯溫,在寫《百戰奇謀》時,就曾借用和大力誇獎了周德威在柏鄉之戰的謀略。)

隨後,李存勖按照周德威的吩咐,先是退兵鄗邑,養精蓄銳。而後,周德威率領李嗣源李從珂等人(後唐兩位未來皇帝)晝夜襲殺王景仁放牧的馬匹。

柏鄉比不儲芻(飼料),樑兵刈芻自給,晉人日以遊軍抄之,樑兵不出。周德威使胡騎環營馳射而詬之,樑兵疑有伏,愈不敢出,剉(割)屋茅坐席以飼馬,馬多死。

可這僅僅是第一步。

第二步,經過一個多月的反覆襲擾,王景仁依然閉寨不出。周德威便親領三千騎兵,壓到王景仁的寨門,駐馬立在寨門前,向寨內放箭。這樣一來,王景仁實在是忍耐不住如此的羞辱,大開寨門傾巢出動。見成功誘敵,周德威便調轉馬頭,向鄗邑方向邊打邊退。

直退至鄗邑城北。

又領著王景仁軍從城北轉到城南。

王景仁部的十萬大軍綿延十數裡,但被河流分成兩部分。

王景仁部先頭部眾遣人奪橋,負責把守橋頭的李存璋抵敵不住,晉王李存勖派出李建及五千人馬增援,雙方就在橋頭大戰起來。

李存勖見李建及部在浴血奮戰漸漸有些不支,頓時氣血上湧,欲將大軍派出進行決戰。

"兩軍已合,勢不可離,我之興亡,在此一舉。我為公先登,公可繼之。"

但是,周德威又不同意。

李存勖這個火大的,能沖天。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周德威卻不緊不慢的講了不同意的理由。耐著性子聽完後,李存勖也無話可說。

"觀樑兵之勢,可以勞逸制之,未易以力勝也。彼去營三十餘裡,雖挾糗糧,亦不暇食,日昳(下午1點到3點)之後,飢渴內迫,矢刃外交,士卒勞倦,必有退志。當是時,我以精騎乘之,必大捷。於今未可也。"

第三步。雙方此時已經陷入膠著,誰也不敢輕言退兵,但彼此又進軍不得,未過橋的王景仁部也無事可做,準備稍離戰場飽食之後,進行輪換,王景仁部微有一些舉動。

一旁一直等待這個時機出現的周德威,立刻縱兵大喊。

"樑兵走矣!"晉兵大噪爭進,魏、滑兵先退,李嗣源帥眾噪於西陣之前曰:"東陣已走,爾何久留!"樑兵互相驚怖,遂大潰。李存璋引步兵乘之,呼曰:"樑人亦吾人也,父兄子弟餉軍者勿殺。"

於是戰士悉解甲投兵而棄之,囂聲動天地。趙人以深、冀之憾,不顧剽掠,但奮白刃追之,樑之龍驤、神捷精兵殆盡,自野河至柏鄉,殭屍蔽地。

王景仁、韓勍、李思安以數十騎走。晉兵夜至柏鄉,樑軍已去,棄糧食、資財、器械不可勝計。凡斬首二萬級。李嗣源等追奔至邢州,河朔大震。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可是,任何人不管以往有多麼的輝煌,卻都有落幕的時候。

天祐十五年(公元919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此次晉王李存勖,集合周德威三萬步騎,李嗣源、李存審及王處直各一萬步騎。還有受邀而來的契丹、室韋等遊牧部族若干,號稱精兵十萬。而後樑賀瑰和謝彥章兩人僅數萬,可兩人卻是絕佳組合。賀瑰擅長步戰,謝彥章長於騎戰。賀瑰兵鋒銳利,謝彥章老成持重。幾乎是無懈可擊。致使李存勖在屯留濮州(山東鄄城)百餘日不得寸進。但是,賀謝兩人卻因作戰理念發生分歧,急於和李存勖進行決戰的賀瑰一再受到堅持疲兵戰法的謝彥章阻撓,一氣之下以謀反罪將謝彥章斬首。

得知此消息的李存勖認為賀瑰軍將相不和,遂舉兵相攻。

但是,又一次受到了周德威的阻攔。

周德威提出的意見還是疲兵戰術。(和謝彥章的戰法不謀而合,李存勖的又和賀瑰惺惺相惜)這次,李存勖也硬是和賀瑰站到了一起,沒有聽從對方建議,決意出擊。丟下一句話,“將軍老矣!何其懦也!”周德威迴天無力,也留下了一句話給兒子,“吾死無所矣!”

果然,李存勖發兵,賀瑰尾隨潛行於後。到達胡柳之後,賀瑰悍然發動進攻,將李存勖軍衝散,分割成了兩隊。李存勖被王鐵槍王彥章打的大敗,被圍數重,岌岌可危。李存勖的士卒向來信服周德威,慌亂的李存勖士卒紛紛奔向周德威的陣中,一下將周德威本來嚴禁的陣型沖垮。賀瑰的騎兵趁亂將周德威圍困,周德威父子兩人死戰不得脫身,皆歿於陣中。

事後,”是夜收軍,德威不至,莊宗慟哭謂諸將曰:“喪我良將,吾之咎也!”

後唐開國皇帝李存勖在周德威死後追贈太師,後唐明宗下詔,周德威配享太廟。後晉高祖追封周德威為燕王。

其子周光輔,官至刺史。(僅有這寥寥幾字,再無其他記錄。周德威後繼無人)

"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周德威,一個被歷史遺忘的名將。

他原本只是佔據河東地區的晉王李克用眾多騎兵中的一員。因打仗時威猛勇敢,李克用甚是喜愛,選為親騎。

他的成名之戰是在太原被朱溫圍困時 。朱溫大將氏叔宗手下一名將領陳章,孔武有力,不僅外表凶惡,且喜騎白馬穿紅色鎧甲,武藝高強,外號“夜叉”。出戰前,放出豪言,要將來將生擒求為刺史。周德威聞訊,命參戰軍士,接戰之後立刻回撤,坐看我生擒夜叉。開戰後,周德威混雜在步卒之中,遇到白馬赤甲的陳章,其他步卒依命佯退,周德威故意放慢腳步,獨自面對騎著馬揮著大刀的追殺過來的夜叉陳章,瞅準機會,只一槌便將陳章打翻落馬,生擒了過去。開戰前,晉王李克用擔心周德威不敵,告誡周德威,“陳章欲得汝以求刺史,見白馬朱甲者,宜善備之!” 這時才知曉周德威並非是魯莽之輩,大為滿意,逐漸重用周德威。周德威由此聲名鵲起。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天覆二年(902年),鳳翔節度使,岐王李茂貞夥同宦官韓重誨劫持唐昭宗至鳳翔(陝西鳳縣),誘使已然成中原霸主的朱溫發大軍十萬前來爭奪,只是一地稱雄的李茂貞被打的丟盔卸甲,困守於鳳翔城內,眼看城破在旦夕之間的李茂貞脅迫唐昭宗發詔書,召集各方藩鎮勤王。

李克用得知消息後,在眾將面前痛哭流涕,痛斥朱溫狼子野心,遂積極響應,率軍直取河中(山西永濟)。但在朱溫大將康懷英和氏叔宗的強力打擊之下,李克用治下的各州縣喪失殆盡,只留下一座孤城晉陽(山西太原),被朱溫大軍包圍。“城中兵未集,叔琮攻城甚急,每行圍,(朱溫)褒衣博帶,以示閒暇。”朱溫輕鬆閒淡,如閒雲野鶴。城中的李克用卻是“晝夜不得寢食,欲棄城北走雲中。”

周德威等人先是極力勸阻李克用,"末將在此,必能固守。王勿為此謀,搖人心!",而後在夜間出城以精騎突入朱溫軍中柵寨襲擾,一夜之間數次,使得朱溫軍不堪其擾,多次移寨,士氣萎靡不振。如此堅守數月後,恰逢朱溫糧草軍械不濟,軍中又起瘟疫,氏叔宗和康懷英不得不退軍。周德威以此為契機,率軍一連收復數州的失地,威名逐漸顯赫。李克用則“釋然,因奉觴作樂。”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天祐三年(907年),藉助李克用兵力佔據幽州(今北京)的盧龍節度使劉仁恭坐大,帶甲三十萬,並在木瓜澗擊敗李克用。且魏博節度使羅紹威因手下牙兵牙將跋扈不能制,求助於朱溫發大兵自斷股骨,殺牙兵八千家,將魏博境內老兵一掃而空。劉仁恭遂有完全吞併河朔三鎮的打算,開始攻略其餘二鎮。魏博鎮節度使羅紹威一直曲意逢迎討好朱溫,再次遣使求援朱溫。朱溫起大兵十萬交由大將康懷英和李思安率領。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打到劉仁恭的老巢幽州城下。勢窮力竭的劉仁恭厚著臉皮求援於李克用。

李克用派出周德威和李嗣昭兩人攻打潞州(山西長治),準備打通山西和河北的壁壘,包抄葛從周的後路。誰知,受命駐守潞州的丁會,聽聞朱溫將唐朝皇帝唐昭宗弒殺,另立新君,有篡位的不臣之心。一向忠貞的丁會聽取了周德威的勸解,身著白衣(為唐昭宗舉孝)率城投降。周德威和李嗣昭兩人兵不血刃拿下重鎮潞州。李克用封周德威“加檢校太保、代州刺史;代嗣昭為蕃漢都將。”任命李嗣昭為昭義軍節度使(治所在潞州),待命攻伐朱溫。周德威並未因封賞而停手,兵不卸甲趁勢襲取澤州。(周德威和李嗣昭之間開始有了隔閡)

得到消息的朱溫,果斷放棄圍困幽州,調轉矛頭直撲潞州。十萬大軍將潞州圍成水洩不通,李思安康懷英先後半月之內填護城河,挖地道,築雲梯,晝夜不停攻打潞州,但也未將李嗣昭駐守的潞州攻克。

得知潞州被圍,周德威心急如焚,停止攻打澤州(山西晉城),調軍北上,救援潞州,“德威以精騎薄之,屢敗汴人,進營高河,令遊騎邀其芻牧。”日夜數十戰,襲擾康懷英部,使得康懷英是不得專心攻打潞州。以至於後梁大將一看到身騎戰馬,面黑體長之人,都會驚呼,“周陽五!!!”威名之盛,可謂敵我皆知。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受到潞州內外威脅的康懷英,又生一計,在潞州城外聚土成城,外樹柵寨。內攻潞州城,外防周德威精騎騷擾,形成了著名的也是唯一的“夾寨之戰”。

周德威探知康懷英的意圖,也隨之改變戰術,將騎兵遍灑於康懷英的糧道上,伐取對方口糧,逼迫對方撤圍,只因朱溫有多個輸糧渠道,轄下兵將也風餐露宿得不到休整,所以收效甚微。

一場攻城戰轉變成了拼消耗的圍城戰,從李思安圍城到此時已經一年。

正在此時,周德威收到了撤軍的命令,同時得知一個重大的消息,周德威的伯樂,李克用。病故。李克用臨終前遺命,嗣昭和德威不和,怕是不會拼死救嗣昭,存勖你定要救嗣昭,我死才能安心。

周德威在如此關鍵時刻接到如此的命令,自然猜出晉陽(山西太原)城內出現了波動。而手握精兵強將,有膽有謀的周德威的態度,決定了河東李氏一族的興衰。

換言之,如果周德威趁此大好時機,以奔喪的藉口,率大軍拿下晉陽,主持軍政,對於在河東軍政之中地位僅此於李克用的他,並非難事。只需起一絲的歪念。

收到命令的周德威,馬不停蹄的回軍晉陽。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一時間,整個河東的目光盡皆注視著周德威的舉動。

周德威先是在亂柳(山西沁縣)駐留了數日,然後揮軍北上,直奔晉陽。

數日後,周德威來到了晉陽城外三裡處,停了下來。

整個晉陽城都緊張了起來,甚至連使者都未派出,質問周德威予以何為。

剛剛繼位晉王的李存勖,更是大氣不敢出,僅是派出使者,釘在晉陽城頭,觀測周德威的舉動。

只見周德威一身白衣白甲,一人一馬,策馬狂奔至城下。

沒有絲毫停留的意思,一騎絕塵,直奔李克用治喪處,伏在李克用靈柩前,倒頭便拜,痛哭起來。

眾人終於長出一口氣。(原來,周德威在亂柳停留數日,是為了置辦喪服)

李存勖此時才將李克用的遺命講述出來,周德威再次放聲大哭,並表示不以私心對待李嗣昭,定要拿下潞州,李存勖到此才算坐穩了晉王的位子。

如不然,周德威反水,就算李存勖是軍事天才,可一直處於內部動亂之中,隨時都有可能被和其接壤的朱溫、李茂貞和劉仁恭以及契丹一點點的吃掉,也就不會有後唐的建立,也談不上後晉,後漢,後周等,更不會有幽雲十六州的被獻,歷史會被大篇幅的改寫。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天佑七年(公元911年),早已登上皇帝寶座的朱溫,藉口河朔三鎮鎮州成德節度使王鎔和定州節度使王處直勾結河東李存勖,發大兵八萬其中騎兵一萬五千,由潞州招討使王景仁率領征討,威逼潞州及幽州。李存勖等三鎮迫於現實遂組成聯軍,與王景仁部相距與柏鄉。

開戰前,晉王李存勖查勘敵情,發現王景仁部依仗是朱溫的精騎,未有輜重在後,遂決定趁王景仁立足未穩,進行速戰。對此,周德威堅決不同意。“鎮、定之士,長於守城,列陣野戰,素非便習。我師破賊,惟恃騎軍,平田廣野,易為施功。今壓賊營,令彼見我虛實,則勝負未可必也。”(據唐明宗李嗣源因党項時時以進攻馬匹為由攥取錢財時,和管馬的官員對話得知,周德威的這番話確實是老將知兵。“太祖(李克用)在太原,騎軍不過七千,先皇(李存勖)自始至終馬才及萬。”)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李存勖頓時大怒,拂袖而回。

周德威懼怕剛愎自用的李存勖貿然下令,找到李存勖極為信任的糧草官,宦官張承業苦心講解此項謀略的優越。經過張承業的勸阻,李存勖才平穩下來,聽從周德威的建議。其實總結張承業的說辭,就一句話,老將知兵!(明朝開國謀士劉伯溫,在寫《百戰奇謀》時,就曾借用和大力誇獎了周德威在柏鄉之戰的謀略。)

隨後,李存勖按照周德威的吩咐,先是退兵鄗邑,養精蓄銳。而後,周德威率領李嗣源李從珂等人(後唐兩位未來皇帝)晝夜襲殺王景仁放牧的馬匹。

柏鄉比不儲芻(飼料),樑兵刈芻自給,晉人日以遊軍抄之,樑兵不出。周德威使胡騎環營馳射而詬之,樑兵疑有伏,愈不敢出,剉(割)屋茅坐席以飼馬,馬多死。

可這僅僅是第一步。

第二步,經過一個多月的反覆襲擾,王景仁依然閉寨不出。周德威便親領三千騎兵,壓到王景仁的寨門,駐馬立在寨門前,向寨內放箭。這樣一來,王景仁實在是忍耐不住如此的羞辱,大開寨門傾巢出動。見成功誘敵,周德威便調轉馬頭,向鄗邑方向邊打邊退。

直退至鄗邑城北。

又領著王景仁軍從城北轉到城南。

王景仁部的十萬大軍綿延十數裡,但被河流分成兩部分。

王景仁部先頭部眾遣人奪橋,負責把守橋頭的李存璋抵敵不住,晉王李存勖派出李建及五千人馬增援,雙方就在橋頭大戰起來。

李存勖見李建及部在浴血奮戰漸漸有些不支,頓時氣血上湧,欲將大軍派出進行決戰。

"兩軍已合,勢不可離,我之興亡,在此一舉。我為公先登,公可繼之。"

但是,周德威又不同意。

李存勖這個火大的,能沖天。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周德威卻不緊不慢的講了不同意的理由。耐著性子聽完後,李存勖也無話可說。

"觀樑兵之勢,可以勞逸制之,未易以力勝也。彼去營三十餘裡,雖挾糗糧,亦不暇食,日昳(下午1點到3點)之後,飢渴內迫,矢刃外交,士卒勞倦,必有退志。當是時,我以精騎乘之,必大捷。於今未可也。"

第三步。雙方此時已經陷入膠著,誰也不敢輕言退兵,但彼此又進軍不得,未過橋的王景仁部也無事可做,準備稍離戰場飽食之後,進行輪換,王景仁部微有一些舉動。

一旁一直等待這個時機出現的周德威,立刻縱兵大喊。

"樑兵走矣!"晉兵大噪爭進,魏、滑兵先退,李嗣源帥眾噪於西陣之前曰:"東陣已走,爾何久留!"樑兵互相驚怖,遂大潰。李存璋引步兵乘之,呼曰:"樑人亦吾人也,父兄子弟餉軍者勿殺。"

於是戰士悉解甲投兵而棄之,囂聲動天地。趙人以深、冀之憾,不顧剽掠,但奮白刃追之,樑之龍驤、神捷精兵殆盡,自野河至柏鄉,殭屍蔽地。

王景仁、韓勍、李思安以數十騎走。晉兵夜至柏鄉,樑軍已去,棄糧食、資財、器械不可勝計。凡斬首二萬級。李嗣源等追奔至邢州,河朔大震。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可是,任何人不管以往有多麼的輝煌,卻都有落幕的時候。

天祐十五年(公元919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此次晉王李存勖,集合周德威三萬步騎,李嗣源、李存審及王處直各一萬步騎。還有受邀而來的契丹、室韋等遊牧部族若干,號稱精兵十萬。而後樑賀瑰和謝彥章兩人僅數萬,可兩人卻是絕佳組合。賀瑰擅長步戰,謝彥章長於騎戰。賀瑰兵鋒銳利,謝彥章老成持重。幾乎是無懈可擊。致使李存勖在屯留濮州(山東鄄城)百餘日不得寸進。但是,賀謝兩人卻因作戰理念發生分歧,急於和李存勖進行決戰的賀瑰一再受到堅持疲兵戰法的謝彥章阻撓,一氣之下以謀反罪將謝彥章斬首。

得知此消息的李存勖認為賀瑰軍將相不和,遂舉兵相攻。

但是,又一次受到了周德威的阻攔。

周德威提出的意見還是疲兵戰術。(和謝彥章的戰法不謀而合,李存勖的又和賀瑰惺惺相惜)這次,李存勖也硬是和賀瑰站到了一起,沒有聽從對方建議,決意出擊。丟下一句話,“將軍老矣!何其懦也!”周德威迴天無力,也留下了一句話給兒子,“吾死無所矣!”

果然,李存勖發兵,賀瑰尾隨潛行於後。到達胡柳之後,賀瑰悍然發動進攻,將李存勖軍衝散,分割成了兩隊。李存勖被王鐵槍王彥章打的大敗,被圍數重,岌岌可危。李存勖的士卒向來信服周德威,慌亂的李存勖士卒紛紛奔向周德威的陣中,一下將周德威本來嚴禁的陣型沖垮。賀瑰的騎兵趁亂將周德威圍困,周德威父子兩人死戰不得脫身,皆歿於陣中。

事後,”是夜收軍,德威不至,莊宗慟哭謂諸將曰:“喪我良將,吾之咎也!”

後唐開國皇帝李存勖在周德威死後追贈太師,後唐明宗下詔,周德威配享太廟。後晉高祖追封周德威為燕王。

其子周光輔,官至刺史。(僅有這寥寥幾字,再無其他記錄。周德威後繼無人)

此人曾用一謀,被劉基載入奇書《百戰奇謀》中。暗歎,幸虧沒稱帝

《舊五代史》:周德威,字鎮遠,小字陽五,朔州馬邑人也。……德威身長面黑,笑不改容,凡對敵列陣,凜廩然有肅殺之風。

《新五代史》:周德威,字鎮遠,朔州馬邑人也。為人勇而多智,能望塵以知敵數。其狀貌雄偉,笑不改容,人見之,凜如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