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劉冰從創始人到局外人,只因不懂信任的4個模型思維

天道:劉冰從創始人到局外人,只因不懂信任的4個模型思維

一個追隨丁元英精神的學徒25

原創/李撒歡

說明:丁元英是電視劇《天道》中的主人公,電視劇改編自作家豆豆的小說《遙遠的救世主》。



天道:劉冰從創始人到局外人,只因不懂信任的4個模型思維

劉冰的後悔


丁元英把劉冰叫過去,問劉冰未來的打算。劉冰簡單說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就是還在格律詩混著,起碼也算是有點資歷。

然後,丁元英給了劉冰一個檔案袋,說這個是絕密的,可能會推翻判決,你可以拿來保住工作。

結果,劉冰就以此作為要挾的工具,結果發現檔案袋裡面是白紙,生了絕望之心。

劉冰最後一句話是:

丁元英,你撒謊啦!你撒謊啦……

要知道,之前劉冰對於丁元英的判斷是,他從不撒謊。因此,劉冰也從來沒有想著要確認一下檔案袋裡面的文件是不是真的。

所以,等面對真相時,這個謊言對於劉冰的衝擊非常大。

為什麼劉冰看不出這是謊言?或者說如何才能做到正確的信任?


天道:劉冰從創始人到局外人,只因不懂信任的4個模型思維

《信任的速度》


史蒂芬·M·R·柯維,研究了世界各地高信任度領導者,寫了一本《信任的速度》,針對如何正確的信任問題,提出了一個信任模型。

01 信任的兩個維度


柯維把信任想要的要素,提取了兩個關鍵因素,一個是信任習性,一個是分析。

①信任習性

是指:信任別人的傾向。


天道:劉冰從創始人到局外人,只因不懂信任的4個模型思維

白雪公主


比如,童話裡的白雪公主,非常單純,容易相信別人。因此才吃了巫婆的蘋果。

不同的人對別人信任的傾向程度不同。往往經歷事情比較少的人,信任習性會比較高,特別容易相信別人。被騙過,或者是經歷人生百味的人,往往信任習性會很低,不會輕易相信別人。

在職場中有個現象,就是會發現有些民企高管,位置很高,但是好像能力沒有那麼突出。很多人會指責老闆任人唯親。

從信任習性的角度,就很好理解這個現象。對於從激烈的商戰中爬出來的老闆來說,經歷過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其本身的信任習性是非常低的。逢場作戲的事情早就純熟於心。剛一見面,沒兩句就稱兄道弟,嘻嘻哈哈,實際上都是酒肉朋友而已。

其帶過的能人有才華的人也多了去了,但是有才華的人往往匹配著其野心,可能過個幾年,就跳槽出去成為強勁的競爭對手。

反而不如選用一些沒那麼有能力的,但是對自己忠誠度高的人,這些人一旦離開自己就過的沒那麼好。一起創業這麼多年,能力也許沒那麼優秀,起碼知根知底,不用懷疑。等到具體幹事情,則找一些有能力的人,放在專業崗位上就行了。

②分析

分析是指理性的思考、判斷,考慮事情的後果,計算風險能力。

之前的文章已經提過,丁元英在做每件事的時候,都會有一個理性的計算過程,分析風險和概率。他做的都是大概率的事情,只是在書中大概率的事情每件都發生了。現實中肯定不會這麼理想,小概率事件雖小,但黑天鵝事件是必然要發生的。

分析主要涉及到三個方面:

  • 你信任別人什麼方面?
  • 事情本身結果的可能性有哪些?
  • 這個人的品性是否可以信任?

根據信任習性和分析判斷兩個維度,柯維把提出的信任模型,分成了四個部分:


天道:劉冰從創始人到局外人,只因不懂信任的4個模型思維


02 盲目信任

盲目信任就是指,信任習性很高+分析能力很差。

舉個例子:


天道:劉冰從創始人到局外人,只因不懂信任的4個模型思維

曾經轟動網絡的李富真離婚案

三星集團總裁千金的李富真,《福布斯》估算其身家為17.2億美元,是韓國最富有的女性。她的財富足以敵國,顏值不輸於任何韓國女星,氣質高雅大方,商場運作睿智聰慧,卻獨獨嫁了個渣男。在這起離婚案判決中,李富真獲得兒子的撫養權,前夫任佑宰獲得86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176萬元),這位前夫還表示要上訴,直至獲賠1.2萬億韓元(約合72.2億元人民幣)。

富二代女孩往往被視為掌上千金,要富養,百般愛護。父輩對於成長經歷保護的實在是太好,有其對於做事能力的培養上花費了很多精力和功夫,但是對於識人和判斷人上,則往往重視不夠。這種經濟實力導致成長路上只有笑臉,看不到人心的醜惡。

劉冰自身分析能力很差,但是一直到最終訴訟結果出來了,才對丁元英的信任上升到盲信的過程。

盲信也分為兩個層次:

①就是由於信任習性很高,但是自身的分析能力差,自然產生的輕信於人。比如上面李富真的案例

②是從正確的信任過渡過來的。在後面正確的信任部分會解釋這一點。

03 無信任


無信任是指,信任習性很低+分析能力很差

這種狀態非常容易陷入到習得性無助。

曾經也不斷嘗試和努力,但是隨之而來的是一次次失敗和打擊。最終接受現狀,而不再作出任何改變嘗試。認為自己的努力是沒用的。


天道:劉冰從創始人到局外人,只因不懂信任的4個模型思維

狗狗實驗

習得性無助這個概念,來自心理學家馬丁•塞裡格曼的實驗。

為了讓狗狗保持不動,他在實驗的過程中,配合鈴聲,用狗項圈電擊它們。一旦它們嘗試想要跳過障礙物到另一邊,項圈就會電擊。反覆多次以後,讓狗狗產生條件性反射。然後取下電項圈,盒子底部製造電擊。結果狗狗依然不敢跨越欄杆。只會蜷縮在角落瑟瑟發抖。

處於這種狀態的人,會認為不管自己做什麼都是沒用的。只要保持原狀就好了。哪怕這種現狀持續惡化。比如,家暴事件中受害者,時間久了以後就會陷入這樣的心理狀態。

04 不信任


不信任是指,信任習性很低+分析能力很高

這個狀態特別像是丁元英對待王廟村村民以及發燒友的態度。

對待王廟村的管理設計,我寫過一篇文章《小農意識重,幹活偷懶,天道中丁元英如何用市場化思維破局?

對待發燒友,就是在股權設計上,看似多此一舉。找來歐陽雪做大股東,讓歐陽雪先一步把資金注入進行運作等等。就是怕他們產生吃大戶,以及發生觀點衝突的時候,會以為丁元英有為自己私利做決策的情況。

像丁元英這種對於人性洞察到如此境界的人,是很難輕易相信一個人的。這件扶貧的事情,如果沒有芮小丹這個角色,也根本不可能緣起。


天道:劉冰從創始人到局外人,只因不懂信任的4個模型思維

曹操

在歷史上有個人物,其標籤就是多疑,此人是曹操。

最有名的故事莫過於,曹操夢中能殺人。

曹操害怕別人趁他睡覺的時候殺害他。就是就自導自演了一齣戲碼。裝睡,然後踢了被子,侍衛看到想要去幫其蓋被子,結果直接被曹操殺了。然後等到醒過來,還說:

誰人殺我近侍?

別人告訴了曹操原委。曹操痛哭,命人厚葬。從此,大家都知道曹操果然能夢中殺人。

05 正確的信任

正確的信任是指,信任習性很高+分析能力也很高。

這裡的信任習性很高是指看透人性的黑暗,依然對於人性的善抱有信心。對於一個人是否可以被信任,會基於其分析能力。


天道:劉冰從創始人到局外人,只因不懂信任的4個模型思維

肖亞文

這裡比較接近這一點的是肖亞文對於丁元英的信任判斷。

肖亞文自身的成長經歷,是經歷過人情冷暖的。她對於丁元英的關係判斷,是隻能做朋友,而不能更進一步。從後面的小說情節也能看出來,跟丁元英談感情還是挺累的。芮小丹這樣的角色實在是太少見了。

而肖亞文的分析能力,在格律詩的官司訴訟上更是體現淋漓盡致。在官司之前入股格律詩,承擔可能敗訴的風險,雖然發生的概率比較低。對於丁元英的能力判斷、品性判斷那就更不用多說,在小說中她承擔了介紹丁元英的信息作用。

對於敗訴的結果,肖亞文也是有心理準備的:

敗訴了,我還去打工,從哪兒來到哪兒去。等老得打工都沒人要了,我就擺個小攤、開個小店。這不是我願不願意的事情,是我必須得這樣。如果我這輩子都沒把債務還清,那歐陽也只能認倒黴了。

所以,哪怕是後來格律詩敗訴了,也不會動搖肖亞文對於丁元英的信任關係。

這個階段再往上發展就會進入到盲信的第二層。至於為什麼,寫在了《天道:丁元英跟智玄大師對坐聊,道理為什麼不能直接傳遞?》。

簡單一點說,對於創始人,一個穩固的核心團隊往往會進入到這一層面。尤其是面對大量不確定的環境中,需要作出決策時,純粹的分析是沒用的,但是如果沒有決策就是最壞的決策,這時那些盲信領導者的團隊,反而可能在執行過程中,找出方向,創造奇蹟。

06 如何獲得他人信任?


上面提到的是判斷如何對他人信任。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一個人如何能獲得他人信任呢?

其實也是兩個維度,一個是品質,一個是行為。

對於品質的判斷需要長期接觸,在不同的場景下才能觀察一個人的品性,比如是否正直等等,這個需要長期自我修煉。

對於行為,更具有可操作性方法,就是多說多做。

可能在有些人的理念中,最好是少說多做。就是儘量少承諾,做的事情多一些。但是這裡有個弊端,就是這裡事情多少,是你自己內心裡的標準,而不是別人心裡的。

很容易變成了一個爛好人的角色。把自己整的苦哈哈,但是別人並不認為你是在信守承諾。

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說多做,承諾了事情就做到。

因為承諾會給他人預期,然後事情不斷做成,就會不斷提升你在對方心中的可信度。當然肯定也會遇到自己確實無法完成的事情,就需要及時提出來,出了意外也要勇於承擔責任。

這才是有最有效累積自己信任的方式。

在這個過程中的信任躍遷時刻,就是在有重大影響力的事情上的判斷,你跟別人不一樣,你是對的,別人是錯的。這樣就會從正確的信任,進一步上升到團隊對你的「盲信」(第二層)。

總結:

如果只從信任維度來看,劉冰的心路歷程是,基於物質符號判斷是高人,這時是輕信。開始合作的時候,在方向上又開始懷疑,不信任。等到訴訟案件勝訴以後,又開始盲信。結果,終於盲信了,又被自己慾望驅使,少了虔誠。讓他拿來保留職位的,卻跑去搞勒索敲詐。

一通做法下來,每個節點都沒踩對。

根據史蒂芬·M·R·柯維的信任模型,信任有四種,盲信、無信任、不信任、正確的信任。其中最難的是正確的信任。需要判斷一個人可信的邊界在哪裡,不是全信,也不是完全的不信。需要找到這兩個極端之間的度。

甚至在不同的場景下,去推動這個信任指標往哪個方向搖擺。比如,在充滿不確定,需要團隊摸著石頭過河趟路的時候,就需要盲信。這時如果方向多,方法多,可能反而是錯誤。

從另一個視角看,如何能夠獲得他人的信任?

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說多做。在與他人的互動中,不斷積累信任。

天道:劉冰從創始人到局外人,只因不懂信任的4個模型思維

輕信易受傷,無信則無助,不信必多疑,正信需理性又真心。


如果文章對你有啟發,請點贊、收藏、轉發,支持我寫作的意義,讓我們一起找到更多的同好者。

想看到更多的後續文章,請點擊關注。有任何感想,也歡迎評論,每條評論看到後必回覆。多討論才能見真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