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劉邦一句話洞悉君與臣民關係之異常,提出民主君客,君臣實同'

"

黃宗羲經歷了明朝的滅亡和清朝的崛起,他以自身經驗作為基礎,先後對照了明朝以及明朝之前的諸代王朝更迭歷史。經過一番思量,黃宗羲發現,歷朝歷代出現天下大亂的原因,可以從各種角度歸結到代表封建專制主義之君權至上這個理論上來。無論是農民起義推翻暴政也好,還是大臣謀朝篡位也罷,朝堂動亂,百姓暴亂,大抵都與高高在上的封建統治者手中之君權有關。

大臣謀朝篡位無非是覬覦君權至高無上的優越性,農民起義則無非是一些官僚和貴族藉著手中權力壓榨百姓,以至百姓忍無可忍發起暴動。

追根溯源,黃宗羲覺得,問題的源頭可能就是那至高無上的君權。自漢武帝以來,儒家思想在我國封建社會幾近成了不可撼動的主流思想。當然,儒家思想中有許多各具特色的思想,但是漢武帝時期經過董仲舒整理後的儒家思想大抵是為鞏固君權穩定而設置的,其中,思想中傳達的鮮明君臣之分便是比較好的例子。於是,自秦漢時期以來,幾乎沒有人去質疑“臣子與百姓對君主而言是隸屬於君主”這個說法合理不合理,人們默認君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憑一己好惡隨意使喚他們。

但是,對於“臣子和百姓必須服從於君主”這一說法,黃宗羲是持反對意見的。為了讓自己的反對顯得更加有理有據,黃宗羲對君與民的關係以及君與臣的關係分別進行了說明。針對君與民的關係,黃宗羲提出“民為主,君為客”的思想,認為百姓才是天下的主人。針對君與臣的關係,黃宗羲認為君臣實質是一樣的,都是為百姓服務的,只是稱呼不一樣,即“君臣實同而名不同”。黃宗羲此舉對於封建社會進步意義重大,他的思想被當前許多學者看成是民主思想的初步形態。

"

黃宗羲經歷了明朝的滅亡和清朝的崛起,他以自身經驗作為基礎,先後對照了明朝以及明朝之前的諸代王朝更迭歷史。經過一番思量,黃宗羲發現,歷朝歷代出現天下大亂的原因,可以從各種角度歸結到代表封建專制主義之君權至上這個理論上來。無論是農民起義推翻暴政也好,還是大臣謀朝篡位也罷,朝堂動亂,百姓暴亂,大抵都與高高在上的封建統治者手中之君權有關。

大臣謀朝篡位無非是覬覦君權至高無上的優越性,農民起義則無非是一些官僚和貴族藉著手中權力壓榨百姓,以至百姓忍無可忍發起暴動。

追根溯源,黃宗羲覺得,問題的源頭可能就是那至高無上的君權。自漢武帝以來,儒家思想在我國封建社會幾近成了不可撼動的主流思想。當然,儒家思想中有許多各具特色的思想,但是漢武帝時期經過董仲舒整理後的儒家思想大抵是為鞏固君權穩定而設置的,其中,思想中傳達的鮮明君臣之分便是比較好的例子。於是,自秦漢時期以來,幾乎沒有人去質疑“臣子與百姓對君主而言是隸屬於君主”這個說法合理不合理,人們默認君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憑一己好惡隨意使喚他們。

但是,對於“臣子和百姓必須服從於君主”這一說法,黃宗羲是持反對意見的。為了讓自己的反對顯得更加有理有據,黃宗羲對君與民的關係以及君與臣的關係分別進行了說明。針對君與民的關係,黃宗羲提出“民為主,君為客”的思想,認為百姓才是天下的主人。針對君與臣的關係,黃宗羲認為君臣實質是一樣的,都是為百姓服務的,只是稱呼不一樣,即“君臣實同而名不同”。黃宗羲此舉對於封建社會進步意義重大,他的思想被當前許多學者看成是民主思想的初步形態。

他從劉邦一句話洞悉君與臣民關係之異常,提出民主君客,君臣實同

一、黃宗羲提出“民主君客”、“君臣實同名不同”理論的時代淵源

黃宗羲是明末清初時期的人,他在大好年華之時經歷了滅國之痛,他眼睜睜地看著明朝滅亡而無計可施。

明朝末年時期,奸臣弄權,魚肉百姓,不堪忍受的貧苦農民揭竿而起反對暴政。這讓當時中國東北區域的滿族統治者有了吞併明朝的機會,趁著明朝末年農民軍起義的混亂局面,滿族士兵從山海關進入明朝內部,在已經爆發農民起義戰爭的明朝境內很快攻破了一個又一個城池,滿軍一路勢如破竹,沒用多長時間就推翻了明朝,建立了清朝。

作為明朝舊人的黃宗羲也曾為挽救明朝做出過一些努力,他在清軍南下的時候組織義軍進行過武裝戰鬥,但是這支武裝力量組織起來沒多久就解散了。那時的黃宗羲便知道,此時大局已定,恢復明朝已經是個不可能的願望了。於是一身才學的他毅然沒入草廬潛心研究學問,即便求賢若渴的清朝掌權者向他多次發出徵召令,他也無動於衷,毅然選擇隱居不仕。

"

黃宗羲經歷了明朝的滅亡和清朝的崛起,他以自身經驗作為基礎,先後對照了明朝以及明朝之前的諸代王朝更迭歷史。經過一番思量,黃宗羲發現,歷朝歷代出現天下大亂的原因,可以從各種角度歸結到代表封建專制主義之君權至上這個理論上來。無論是農民起義推翻暴政也好,還是大臣謀朝篡位也罷,朝堂動亂,百姓暴亂,大抵都與高高在上的封建統治者手中之君權有關。

大臣謀朝篡位無非是覬覦君權至高無上的優越性,農民起義則無非是一些官僚和貴族藉著手中權力壓榨百姓,以至百姓忍無可忍發起暴動。

追根溯源,黃宗羲覺得,問題的源頭可能就是那至高無上的君權。自漢武帝以來,儒家思想在我國封建社會幾近成了不可撼動的主流思想。當然,儒家思想中有許多各具特色的思想,但是漢武帝時期經過董仲舒整理後的儒家思想大抵是為鞏固君權穩定而設置的,其中,思想中傳達的鮮明君臣之分便是比較好的例子。於是,自秦漢時期以來,幾乎沒有人去質疑“臣子與百姓對君主而言是隸屬於君主”這個說法合理不合理,人們默認君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憑一己好惡隨意使喚他們。

但是,對於“臣子和百姓必須服從於君主”這一說法,黃宗羲是持反對意見的。為了讓自己的反對顯得更加有理有據,黃宗羲對君與民的關係以及君與臣的關係分別進行了說明。針對君與民的關係,黃宗羲提出“民為主,君為客”的思想,認為百姓才是天下的主人。針對君與臣的關係,黃宗羲認為君臣實質是一樣的,都是為百姓服務的,只是稱呼不一樣,即“君臣實同而名不同”。黃宗羲此舉對於封建社會進步意義重大,他的思想被當前許多學者看成是民主思想的初步形態。

他從劉邦一句話洞悉君與臣民關係之異常,提出民主君客,君臣實同

一、黃宗羲提出“民主君客”、“君臣實同名不同”理論的時代淵源

黃宗羲是明末清初時期的人,他在大好年華之時經歷了滅國之痛,他眼睜睜地看著明朝滅亡而無計可施。

明朝末年時期,奸臣弄權,魚肉百姓,不堪忍受的貧苦農民揭竿而起反對暴政。這讓當時中國東北區域的滿族統治者有了吞併明朝的機會,趁著明朝末年農民軍起義的混亂局面,滿族士兵從山海關進入明朝內部,在已經爆發農民起義戰爭的明朝境內很快攻破了一個又一個城池,滿軍一路勢如破竹,沒用多長時間就推翻了明朝,建立了清朝。

作為明朝舊人的黃宗羲也曾為挽救明朝做出過一些努力,他在清軍南下的時候組織義軍進行過武裝戰鬥,但是這支武裝力量組織起來沒多久就解散了。那時的黃宗羲便知道,此時大局已定,恢復明朝已經是個不可能的願望了。於是一身才學的他毅然沒入草廬潛心研究學問,即便求賢若渴的清朝掌權者向他多次發出徵召令,他也無動於衷,毅然選擇隱居不仕。

他從劉邦一句話洞悉君與臣民關係之異常,提出民主君客,君臣實同

在隱居期間,滿漢民族衝突以及亡國之痛讓他不斷追問自己為何明朝會滅亡?為何數量如此眾多的漢人會被人數遠不如漢族人民的滿人降服?他左思右想,終於初步得到了一個答案。

明朝之所以滅亡,是因為明朝朝廷內部出現了問題,明朝的官僚以及一些皇室貴族利用自己高高在上的權勢壓榨百姓,讓百姓沒有活路,百姓因此發起動亂,這才讓東北區域的滿族人有機可乘。於是以漢人為統治者的明朝滅亡,滿人建立大清朝。

黃宗羲基於此開始反思明朝時期以及明朝以前發生王朝更迭的原因,他得出了一個答案,不管是明朝還是明朝之前的王朝,導致社會動亂的根本原因在於“君為主,民為客”的封建思想與君權至上的封建專制主義。

"

黃宗羲經歷了明朝的滅亡和清朝的崛起,他以自身經驗作為基礎,先後對照了明朝以及明朝之前的諸代王朝更迭歷史。經過一番思量,黃宗羲發現,歷朝歷代出現天下大亂的原因,可以從各種角度歸結到代表封建專制主義之君權至上這個理論上來。無論是農民起義推翻暴政也好,還是大臣謀朝篡位也罷,朝堂動亂,百姓暴亂,大抵都與高高在上的封建統治者手中之君權有關。

大臣謀朝篡位無非是覬覦君權至高無上的優越性,農民起義則無非是一些官僚和貴族藉著手中權力壓榨百姓,以至百姓忍無可忍發起暴動。

追根溯源,黃宗羲覺得,問題的源頭可能就是那至高無上的君權。自漢武帝以來,儒家思想在我國封建社會幾近成了不可撼動的主流思想。當然,儒家思想中有許多各具特色的思想,但是漢武帝時期經過董仲舒整理後的儒家思想大抵是為鞏固君權穩定而設置的,其中,思想中傳達的鮮明君臣之分便是比較好的例子。於是,自秦漢時期以來,幾乎沒有人去質疑“臣子與百姓對君主而言是隸屬於君主”這個說法合理不合理,人們默認君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憑一己好惡隨意使喚他們。

但是,對於“臣子和百姓必須服從於君主”這一說法,黃宗羲是持反對意見的。為了讓自己的反對顯得更加有理有據,黃宗羲對君與民的關係以及君與臣的關係分別進行了說明。針對君與民的關係,黃宗羲提出“民為主,君為客”的思想,認為百姓才是天下的主人。針對君與臣的關係,黃宗羲認為君臣實質是一樣的,都是為百姓服務的,只是稱呼不一樣,即“君臣實同而名不同”。黃宗羲此舉對於封建社會進步意義重大,他的思想被當前許多學者看成是民主思想的初步形態。

他從劉邦一句話洞悉君與臣民關係之異常,提出民主君客,君臣實同

一、黃宗羲提出“民主君客”、“君臣實同名不同”理論的時代淵源

黃宗羲是明末清初時期的人,他在大好年華之時經歷了滅國之痛,他眼睜睜地看著明朝滅亡而無計可施。

明朝末年時期,奸臣弄權,魚肉百姓,不堪忍受的貧苦農民揭竿而起反對暴政。這讓當時中國東北區域的滿族統治者有了吞併明朝的機會,趁著明朝末年農民軍起義的混亂局面,滿族士兵從山海關進入明朝內部,在已經爆發農民起義戰爭的明朝境內很快攻破了一個又一個城池,滿軍一路勢如破竹,沒用多長時間就推翻了明朝,建立了清朝。

作為明朝舊人的黃宗羲也曾為挽救明朝做出過一些努力,他在清軍南下的時候組織義軍進行過武裝戰鬥,但是這支武裝力量組織起來沒多久就解散了。那時的黃宗羲便知道,此時大局已定,恢復明朝已經是個不可能的願望了。於是一身才學的他毅然沒入草廬潛心研究學問,即便求賢若渴的清朝掌權者向他多次發出徵召令,他也無動於衷,毅然選擇隱居不仕。

他從劉邦一句話洞悉君與臣民關係之異常,提出民主君客,君臣實同

在隱居期間,滿漢民族衝突以及亡國之痛讓他不斷追問自己為何明朝會滅亡?為何數量如此眾多的漢人會被人數遠不如漢族人民的滿人降服?他左思右想,終於初步得到了一個答案。

明朝之所以滅亡,是因為明朝朝廷內部出現了問題,明朝的官僚以及一些皇室貴族利用自己高高在上的權勢壓榨百姓,讓百姓沒有活路,百姓因此發起動亂,這才讓東北區域的滿族人有機可乘。於是以漢人為統治者的明朝滅亡,滿人建立大清朝。

黃宗羲基於此開始反思明朝時期以及明朝以前發生王朝更迭的原因,他得出了一個答案,不管是明朝還是明朝之前的王朝,導致社會動亂的根本原因在於“君為主,民為客”的封建思想與君權至上的封建專制主義。

他從劉邦一句話洞悉君與臣民關係之異常,提出民主君客,君臣實同

黃宗羲基於此進一步反思了民與君、民與臣的關係,繼而提出了“民主君客”、“君臣實同名不同”的思想,並以此對封建社會專制主義的君權論發起了嚴厲的批判。

二、黃宗羲對君主民客的批判:君主應服務於民

黃宗羲指出,人類最初之所以擁立君主,不是要君主來奴役他們,而是為了讓君主帶領人們克服困難,擁立君主的根本目的從一開始就是為人民謀福祉。同時,也正是因為君主造福於民,才引得百姓仰慕尊敬君主,繼而心甘情願為君主做事,人民服侍君主的原因不過是為了表示自己的報答。

黃宗羲認為,君主本來的樣子,應該是這樣的:

“不以一己之利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為害,而使天下釋其害。”

也就是說,黃宗羲心裡的君主重天下之利而輕己利,以釋天下之害為己任。黃宗羲指出,正是因為君主有這樣的德行,才得以受到萬民朝拜的禮遇。但是不知道是有心還是無意,君主受萬民朝拜的現象被傳承下來,而君主為何應當受萬民朝拜的最初原因似乎無人記起。在黃宗羲心裡,現在民與君的關係反了,現在的君主高高在上,認為百姓侍奉自己是理所應當,君主以一己利害為先,讓天下人為自己服務,而百姓對於無條件臣服在君主腳下這件事情,似乎並沒有什麼異議。這樣的君民關係,黃宗羲是不認可的。

基於此,黃宗羲以一種頗為深刻的方式揭露封建君主利己的私心。他說漢高祖劉邦成為君王以後,對自己的父親說:“你看我的財產和二哥相比,誰多呢”。明面上這句話也沒有什麼不妥,但是挖掘這句話的弦外之音時,我們可能就能發現一些讓人感覺怪異的苗頭了,劉邦這不是將自己打下的天下看成是自己的財產嗎,也就是說天下萬民都是他的“產業”。

黃宗羲抓住了這個苗頭,並且藉此批判秦漢時期之後的歷代君主將百姓看成是自己“產業”的行為,在黃宗羲眼裡,這種做法十分自私,不符合最初推舉出君主的初衷。

黃宗羲指出,這種舉動透露著君主的一種想法,即君主將自己擺在高高在上的位置,百姓則是任他們擺佈的“產業”。

"

黃宗羲經歷了明朝的滅亡和清朝的崛起,他以自身經驗作為基礎,先後對照了明朝以及明朝之前的諸代王朝更迭歷史。經過一番思量,黃宗羲發現,歷朝歷代出現天下大亂的原因,可以從各種角度歸結到代表封建專制主義之君權至上這個理論上來。無論是農民起義推翻暴政也好,還是大臣謀朝篡位也罷,朝堂動亂,百姓暴亂,大抵都與高高在上的封建統治者手中之君權有關。

大臣謀朝篡位無非是覬覦君權至高無上的優越性,農民起義則無非是一些官僚和貴族藉著手中權力壓榨百姓,以至百姓忍無可忍發起暴動。

追根溯源,黃宗羲覺得,問題的源頭可能就是那至高無上的君權。自漢武帝以來,儒家思想在我國封建社會幾近成了不可撼動的主流思想。當然,儒家思想中有許多各具特色的思想,但是漢武帝時期經過董仲舒整理後的儒家思想大抵是為鞏固君權穩定而設置的,其中,思想中傳達的鮮明君臣之分便是比較好的例子。於是,自秦漢時期以來,幾乎沒有人去質疑“臣子與百姓對君主而言是隸屬於君主”這個說法合理不合理,人們默認君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憑一己好惡隨意使喚他們。

但是,對於“臣子和百姓必須服從於君主”這一說法,黃宗羲是持反對意見的。為了讓自己的反對顯得更加有理有據,黃宗羲對君與民的關係以及君與臣的關係分別進行了說明。針對君與民的關係,黃宗羲提出“民為主,君為客”的思想,認為百姓才是天下的主人。針對君與臣的關係,黃宗羲認為君臣實質是一樣的,都是為百姓服務的,只是稱呼不一樣,即“君臣實同而名不同”。黃宗羲此舉對於封建社會進步意義重大,他的思想被當前許多學者看成是民主思想的初步形態。

他從劉邦一句話洞悉君與臣民關係之異常,提出民主君客,君臣實同

一、黃宗羲提出“民主君客”、“君臣實同名不同”理論的時代淵源

黃宗羲是明末清初時期的人,他在大好年華之時經歷了滅國之痛,他眼睜睜地看著明朝滅亡而無計可施。

明朝末年時期,奸臣弄權,魚肉百姓,不堪忍受的貧苦農民揭竿而起反對暴政。這讓當時中國東北區域的滿族統治者有了吞併明朝的機會,趁著明朝末年農民軍起義的混亂局面,滿族士兵從山海關進入明朝內部,在已經爆發農民起義戰爭的明朝境內很快攻破了一個又一個城池,滿軍一路勢如破竹,沒用多長時間就推翻了明朝,建立了清朝。

作為明朝舊人的黃宗羲也曾為挽救明朝做出過一些努力,他在清軍南下的時候組織義軍進行過武裝戰鬥,但是這支武裝力量組織起來沒多久就解散了。那時的黃宗羲便知道,此時大局已定,恢復明朝已經是個不可能的願望了。於是一身才學的他毅然沒入草廬潛心研究學問,即便求賢若渴的清朝掌權者向他多次發出徵召令,他也無動於衷,毅然選擇隱居不仕。

他從劉邦一句話洞悉君與臣民關係之異常,提出民主君客,君臣實同

在隱居期間,滿漢民族衝突以及亡國之痛讓他不斷追問自己為何明朝會滅亡?為何數量如此眾多的漢人會被人數遠不如漢族人民的滿人降服?他左思右想,終於初步得到了一個答案。

明朝之所以滅亡,是因為明朝朝廷內部出現了問題,明朝的官僚以及一些皇室貴族利用自己高高在上的權勢壓榨百姓,讓百姓沒有活路,百姓因此發起動亂,這才讓東北區域的滿族人有機可乘。於是以漢人為統治者的明朝滅亡,滿人建立大清朝。

黃宗羲基於此開始反思明朝時期以及明朝以前發生王朝更迭的原因,他得出了一個答案,不管是明朝還是明朝之前的王朝,導致社會動亂的根本原因在於“君為主,民為客”的封建思想與君權至上的封建專制主義。

他從劉邦一句話洞悉君與臣民關係之異常,提出民主君客,君臣實同

黃宗羲基於此進一步反思了民與君、民與臣的關係,繼而提出了“民主君客”、“君臣實同名不同”的思想,並以此對封建社會專制主義的君權論發起了嚴厲的批判。

二、黃宗羲對君主民客的批判:君主應服務於民

黃宗羲指出,人類最初之所以擁立君主,不是要君主來奴役他們,而是為了讓君主帶領人們克服困難,擁立君主的根本目的從一開始就是為人民謀福祉。同時,也正是因為君主造福於民,才引得百姓仰慕尊敬君主,繼而心甘情願為君主做事,人民服侍君主的原因不過是為了表示自己的報答。

黃宗羲認為,君主本來的樣子,應該是這樣的:

“不以一己之利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為害,而使天下釋其害。”

也就是說,黃宗羲心裡的君主重天下之利而輕己利,以釋天下之害為己任。黃宗羲指出,正是因為君主有這樣的德行,才得以受到萬民朝拜的禮遇。但是不知道是有心還是無意,君主受萬民朝拜的現象被傳承下來,而君主為何應當受萬民朝拜的最初原因似乎無人記起。在黃宗羲心裡,現在民與君的關係反了,現在的君主高高在上,認為百姓侍奉自己是理所應當,君主以一己利害為先,讓天下人為自己服務,而百姓對於無條件臣服在君主腳下這件事情,似乎並沒有什麼異議。這樣的君民關係,黃宗羲是不認可的。

基於此,黃宗羲以一種頗為深刻的方式揭露封建君主利己的私心。他說漢高祖劉邦成為君王以後,對自己的父親說:“你看我的財產和二哥相比,誰多呢”。明面上這句話也沒有什麼不妥,但是挖掘這句話的弦外之音時,我們可能就能發現一些讓人感覺怪異的苗頭了,劉邦這不是將自己打下的天下看成是自己的財產嗎,也就是說天下萬民都是他的“產業”。

黃宗羲抓住了這個苗頭,並且藉此批判秦漢時期之後的歷代君主將百姓看成是自己“產業”的行為,在黃宗羲眼裡,這種做法十分自私,不符合最初推舉出君主的初衷。

黃宗羲指出,這種舉動透露著君主的一種想法,即君主將自己擺在高高在上的位置,百姓則是任他們擺佈的“產業”。

他從劉邦一句話洞悉君與臣民關係之異常,提出民主君客,君臣實同

而且君主的這種想法往往表現得比較隱蔽,一般百姓如果不深思便難以發現。可能黃宗羲的想法是這樣的:君主用時間淡化百姓推舉君主之初衷,又用時間強化君主當受萬民朝拜之現象,在淡化與強化這一來一去之間,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封建專制主義便成了合理的存在了,“君為主民為客”,“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等這些維護封建君主王權的思想便根深蒂固了。

按照黃宗羲的思路,我們可以類推一下,如果君主想要修建堤壩防治洪水,君主在表面上比較直觀的動機可能是為了百姓不被洪水傷害,其實深層次的原因可能是為了讓自己的“產業”不被傷害。這樣的行為就將百姓看成是任自己擺佈的客體了,這個時候,君主把自己看成主體。

主體與客體存在對立關係,君主把自己看成主體,於是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會不自覺去維護自己這個主體,在對待客體的時候,君主往往難以做到全心全意。

於是許多君主在利益權衡之時,很有可能置百姓安危於不顧,他們會首先保全自己的利益,其次才會想到百姓之利,有的君主甚至根本就不在乎百姓之利。漸漸的,君主與百姓之間的矛盾就開始激化,等到矛盾到達一定程度的時候,王朝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因此,黃宗羲認為,君主與百姓真正的關係應該如遠古時期的君主與百姓之間的關係一樣,君主是為百姓服務的,君主應當以天下之利為己利。在關係層面上看,百姓應該是主體,君主應該是客體。

黃宗羲從分別主客的高度來看待民與君的關係,這樣的論證頗為深刻。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在受封建制度下的儒家思想教化了千年以後,黃宗羲能夠意識到君主民客關係的不合理之處,實屬難得。

三、黃宗羲心中君與臣的關係:君與臣除了稱呼不同外,並無二異

在黃宗羲心裡,君主與臣子都是為天下百姓謀福祉的人,因此,君主和大臣之間在本質上是沒有什麼區別的,只是各自的職能不一樣,繼而稱呼不一樣而已。

為了證明這一點,黃宗羲在《明夷待訪錄.原臣》中這樣說:

“緣夫天下之大,非一人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為天下,非為君也,為萬民,非為一姓也。”

黃宗羲意思是說,這個天下很大,不是一個人就可以治理的,於是就有一些人承擔大臣、君主這樣的“名”去分擔治理天下的工作。所以,一位官員之所以能當官,根本原因不在於為君主以及君主一脈效勞,而在於為天下萬民服務。

黃宗羲這句話從側面來看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一種現象,即人們爭相為官的主要目的是“報效君主”,而非“為百姓造福”,並且當時的人幾乎都覺得將“報效君主”當成為官目的是合情合理的,並沒有什麼毛病。但“為報效君主而當官”這種行為在黃宗羲眼裡便是本末倒置,因為黃宗羲覺得,官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民需要。

"

黃宗羲經歷了明朝的滅亡和清朝的崛起,他以自身經驗作為基礎,先後對照了明朝以及明朝之前的諸代王朝更迭歷史。經過一番思量,黃宗羲發現,歷朝歷代出現天下大亂的原因,可以從各種角度歸結到代表封建專制主義之君權至上這個理論上來。無論是農民起義推翻暴政也好,還是大臣謀朝篡位也罷,朝堂動亂,百姓暴亂,大抵都與高高在上的封建統治者手中之君權有關。

大臣謀朝篡位無非是覬覦君權至高無上的優越性,農民起義則無非是一些官僚和貴族藉著手中權力壓榨百姓,以至百姓忍無可忍發起暴動。

追根溯源,黃宗羲覺得,問題的源頭可能就是那至高無上的君權。自漢武帝以來,儒家思想在我國封建社會幾近成了不可撼動的主流思想。當然,儒家思想中有許多各具特色的思想,但是漢武帝時期經過董仲舒整理後的儒家思想大抵是為鞏固君權穩定而設置的,其中,思想中傳達的鮮明君臣之分便是比較好的例子。於是,自秦漢時期以來,幾乎沒有人去質疑“臣子與百姓對君主而言是隸屬於君主”這個說法合理不合理,人們默認君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憑一己好惡隨意使喚他們。

但是,對於“臣子和百姓必須服從於君主”這一說法,黃宗羲是持反對意見的。為了讓自己的反對顯得更加有理有據,黃宗羲對君與民的關係以及君與臣的關係分別進行了說明。針對君與民的關係,黃宗羲提出“民為主,君為客”的思想,認為百姓才是天下的主人。針對君與臣的關係,黃宗羲認為君臣實質是一樣的,都是為百姓服務的,只是稱呼不一樣,即“君臣實同而名不同”。黃宗羲此舉對於封建社會進步意義重大,他的思想被當前許多學者看成是民主思想的初步形態。

他從劉邦一句話洞悉君與臣民關係之異常,提出民主君客,君臣實同

一、黃宗羲提出“民主君客”、“君臣實同名不同”理論的時代淵源

黃宗羲是明末清初時期的人,他在大好年華之時經歷了滅國之痛,他眼睜睜地看著明朝滅亡而無計可施。

明朝末年時期,奸臣弄權,魚肉百姓,不堪忍受的貧苦農民揭竿而起反對暴政。這讓當時中國東北區域的滿族統治者有了吞併明朝的機會,趁著明朝末年農民軍起義的混亂局面,滿族士兵從山海關進入明朝內部,在已經爆發農民起義戰爭的明朝境內很快攻破了一個又一個城池,滿軍一路勢如破竹,沒用多長時間就推翻了明朝,建立了清朝。

作為明朝舊人的黃宗羲也曾為挽救明朝做出過一些努力,他在清軍南下的時候組織義軍進行過武裝戰鬥,但是這支武裝力量組織起來沒多久就解散了。那時的黃宗羲便知道,此時大局已定,恢復明朝已經是個不可能的願望了。於是一身才學的他毅然沒入草廬潛心研究學問,即便求賢若渴的清朝掌權者向他多次發出徵召令,他也無動於衷,毅然選擇隱居不仕。

他從劉邦一句話洞悉君與臣民關係之異常,提出民主君客,君臣實同

在隱居期間,滿漢民族衝突以及亡國之痛讓他不斷追問自己為何明朝會滅亡?為何數量如此眾多的漢人會被人數遠不如漢族人民的滿人降服?他左思右想,終於初步得到了一個答案。

明朝之所以滅亡,是因為明朝朝廷內部出現了問題,明朝的官僚以及一些皇室貴族利用自己高高在上的權勢壓榨百姓,讓百姓沒有活路,百姓因此發起動亂,這才讓東北區域的滿族人有機可乘。於是以漢人為統治者的明朝滅亡,滿人建立大清朝。

黃宗羲基於此開始反思明朝時期以及明朝以前發生王朝更迭的原因,他得出了一個答案,不管是明朝還是明朝之前的王朝,導致社會動亂的根本原因在於“君為主,民為客”的封建思想與君權至上的封建專制主義。

他從劉邦一句話洞悉君與臣民關係之異常,提出民主君客,君臣實同

黃宗羲基於此進一步反思了民與君、民與臣的關係,繼而提出了“民主君客”、“君臣實同名不同”的思想,並以此對封建社會專制主義的君權論發起了嚴厲的批判。

二、黃宗羲對君主民客的批判:君主應服務於民

黃宗羲指出,人類最初之所以擁立君主,不是要君主來奴役他們,而是為了讓君主帶領人們克服困難,擁立君主的根本目的從一開始就是為人民謀福祉。同時,也正是因為君主造福於民,才引得百姓仰慕尊敬君主,繼而心甘情願為君主做事,人民服侍君主的原因不過是為了表示自己的報答。

黃宗羲認為,君主本來的樣子,應該是這樣的:

“不以一己之利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為害,而使天下釋其害。”

也就是說,黃宗羲心裡的君主重天下之利而輕己利,以釋天下之害為己任。黃宗羲指出,正是因為君主有這樣的德行,才得以受到萬民朝拜的禮遇。但是不知道是有心還是無意,君主受萬民朝拜的現象被傳承下來,而君主為何應當受萬民朝拜的最初原因似乎無人記起。在黃宗羲心裡,現在民與君的關係反了,現在的君主高高在上,認為百姓侍奉自己是理所應當,君主以一己利害為先,讓天下人為自己服務,而百姓對於無條件臣服在君主腳下這件事情,似乎並沒有什麼異議。這樣的君民關係,黃宗羲是不認可的。

基於此,黃宗羲以一種頗為深刻的方式揭露封建君主利己的私心。他說漢高祖劉邦成為君王以後,對自己的父親說:“你看我的財產和二哥相比,誰多呢”。明面上這句話也沒有什麼不妥,但是挖掘這句話的弦外之音時,我們可能就能發現一些讓人感覺怪異的苗頭了,劉邦這不是將自己打下的天下看成是自己的財產嗎,也就是說天下萬民都是他的“產業”。

黃宗羲抓住了這個苗頭,並且藉此批判秦漢時期之後的歷代君主將百姓看成是自己“產業”的行為,在黃宗羲眼裡,這種做法十分自私,不符合最初推舉出君主的初衷。

黃宗羲指出,這種舉動透露著君主的一種想法,即君主將自己擺在高高在上的位置,百姓則是任他們擺佈的“產業”。

他從劉邦一句話洞悉君與臣民關係之異常,提出民主君客,君臣實同

而且君主的這種想法往往表現得比較隱蔽,一般百姓如果不深思便難以發現。可能黃宗羲的想法是這樣的:君主用時間淡化百姓推舉君主之初衷,又用時間強化君主當受萬民朝拜之現象,在淡化與強化這一來一去之間,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封建專制主義便成了合理的存在了,“君為主民為客”,“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等這些維護封建君主王權的思想便根深蒂固了。

按照黃宗羲的思路,我們可以類推一下,如果君主想要修建堤壩防治洪水,君主在表面上比較直觀的動機可能是為了百姓不被洪水傷害,其實深層次的原因可能是為了讓自己的“產業”不被傷害。這樣的行為就將百姓看成是任自己擺佈的客體了,這個時候,君主把自己看成主體。

主體與客體存在對立關係,君主把自己看成主體,於是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會不自覺去維護自己這個主體,在對待客體的時候,君主往往難以做到全心全意。

於是許多君主在利益權衡之時,很有可能置百姓安危於不顧,他們會首先保全自己的利益,其次才會想到百姓之利,有的君主甚至根本就不在乎百姓之利。漸漸的,君主與百姓之間的矛盾就開始激化,等到矛盾到達一定程度的時候,王朝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因此,黃宗羲認為,君主與百姓真正的關係應該如遠古時期的君主與百姓之間的關係一樣,君主是為百姓服務的,君主應當以天下之利為己利。在關係層面上看,百姓應該是主體,君主應該是客體。

黃宗羲從分別主客的高度來看待民與君的關係,這樣的論證頗為深刻。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在受封建制度下的儒家思想教化了千年以後,黃宗羲能夠意識到君主民客關係的不合理之處,實屬難得。

三、黃宗羲心中君與臣的關係:君與臣除了稱呼不同外,並無二異

在黃宗羲心裡,君主與臣子都是為天下百姓謀福祉的人,因此,君主和大臣之間在本質上是沒有什麼區別的,只是各自的職能不一樣,繼而稱呼不一樣而已。

為了證明這一點,黃宗羲在《明夷待訪錄.原臣》中這樣說:

“緣夫天下之大,非一人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為天下,非為君也,為萬民,非為一姓也。”

黃宗羲意思是說,這個天下很大,不是一個人就可以治理的,於是就有一些人承擔大臣、君主這樣的“名”去分擔治理天下的工作。所以,一位官員之所以能當官,根本原因不在於為君主以及君主一脈效勞,而在於為天下萬民服務。

黃宗羲這句話從側面來看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一種現象,即人們爭相為官的主要目的是“報效君主”,而非“為百姓造福”,並且當時的人幾乎都覺得將“報效君主”當成為官目的是合情合理的,並沒有什麼毛病。但“為報效君主而當官”這種行為在黃宗羲眼裡便是本末倒置,因為黃宗羲覺得,官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民需要。

他從劉邦一句話洞悉君與臣民關係之異常,提出民主君客,君臣實同

同時,黃宗羲對當時身居高位且無利於民的皇室貴族成員也進行了不留情面的諷刺,他認為皇室貴族成員對百姓並沒有什麼貢獻,反而因為與君主同姓便高高在上,讓百姓去伺候他,這種現象是不合理的,同時也展現了君主保全優待自己姓氏血脈的私心。

黃宗羲這種思想頗有超前性,與我們現代社會的公平意識,以及“為人民服務”的根本主張有那麼幾分相似,可見黃宗羲確實洞見了古代君權至上的封建專制制度弊端之所在,這在清朝初年是十分難得的。

在黃宗羲的言辭中,我們不難發現他對封建社會的君權至上制度十分反感,他曾經直言不諱地指出:

“蓋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

他這是在告訴天下百姓,天下的興亡,與君主一脈的興亡沒有關係,只與百姓的憂樂有關。百姓憂,則天下亂;百姓樂,不論君主姓甚名誰,依舊國泰民安。

黃宗羲這套說法頗有些大膽,他直接切斷天下興亡與君主一脈興亡的聯繫,認為百姓的樂與憂才是判斷天下興亡的標尺。那麼,進一步來說,大臣的作用是為百姓謀福祉繼而安定天下,那麼大臣的行事就應該根據百姓之憂樂來,而不是根據君主一姓之興衰來。

"

黃宗羲經歷了明朝的滅亡和清朝的崛起,他以自身經驗作為基礎,先後對照了明朝以及明朝之前的諸代王朝更迭歷史。經過一番思量,黃宗羲發現,歷朝歷代出現天下大亂的原因,可以從各種角度歸結到代表封建專制主義之君權至上這個理論上來。無論是農民起義推翻暴政也好,還是大臣謀朝篡位也罷,朝堂動亂,百姓暴亂,大抵都與高高在上的封建統治者手中之君權有關。

大臣謀朝篡位無非是覬覦君權至高無上的優越性,農民起義則無非是一些官僚和貴族藉著手中權力壓榨百姓,以至百姓忍無可忍發起暴動。

追根溯源,黃宗羲覺得,問題的源頭可能就是那至高無上的君權。自漢武帝以來,儒家思想在我國封建社會幾近成了不可撼動的主流思想。當然,儒家思想中有許多各具特色的思想,但是漢武帝時期經過董仲舒整理後的儒家思想大抵是為鞏固君權穩定而設置的,其中,思想中傳達的鮮明君臣之分便是比較好的例子。於是,自秦漢時期以來,幾乎沒有人去質疑“臣子與百姓對君主而言是隸屬於君主”這個說法合理不合理,人們默認君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憑一己好惡隨意使喚他們。

但是,對於“臣子和百姓必須服從於君主”這一說法,黃宗羲是持反對意見的。為了讓自己的反對顯得更加有理有據,黃宗羲對君與民的關係以及君與臣的關係分別進行了說明。針對君與民的關係,黃宗羲提出“民為主,君為客”的思想,認為百姓才是天下的主人。針對君與臣的關係,黃宗羲認為君臣實質是一樣的,都是為百姓服務的,只是稱呼不一樣,即“君臣實同而名不同”。黃宗羲此舉對於封建社會進步意義重大,他的思想被當前許多學者看成是民主思想的初步形態。

他從劉邦一句話洞悉君與臣民關係之異常,提出民主君客,君臣實同

一、黃宗羲提出“民主君客”、“君臣實同名不同”理論的時代淵源

黃宗羲是明末清初時期的人,他在大好年華之時經歷了滅國之痛,他眼睜睜地看著明朝滅亡而無計可施。

明朝末年時期,奸臣弄權,魚肉百姓,不堪忍受的貧苦農民揭竿而起反對暴政。這讓當時中國東北區域的滿族統治者有了吞併明朝的機會,趁著明朝末年農民軍起義的混亂局面,滿族士兵從山海關進入明朝內部,在已經爆發農民起義戰爭的明朝境內很快攻破了一個又一個城池,滿軍一路勢如破竹,沒用多長時間就推翻了明朝,建立了清朝。

作為明朝舊人的黃宗羲也曾為挽救明朝做出過一些努力,他在清軍南下的時候組織義軍進行過武裝戰鬥,但是這支武裝力量組織起來沒多久就解散了。那時的黃宗羲便知道,此時大局已定,恢復明朝已經是個不可能的願望了。於是一身才學的他毅然沒入草廬潛心研究學問,即便求賢若渴的清朝掌權者向他多次發出徵召令,他也無動於衷,毅然選擇隱居不仕。

他從劉邦一句話洞悉君與臣民關係之異常,提出民主君客,君臣實同

在隱居期間,滿漢民族衝突以及亡國之痛讓他不斷追問自己為何明朝會滅亡?為何數量如此眾多的漢人會被人數遠不如漢族人民的滿人降服?他左思右想,終於初步得到了一個答案。

明朝之所以滅亡,是因為明朝朝廷內部出現了問題,明朝的官僚以及一些皇室貴族利用自己高高在上的權勢壓榨百姓,讓百姓沒有活路,百姓因此發起動亂,這才讓東北區域的滿族人有機可乘。於是以漢人為統治者的明朝滅亡,滿人建立大清朝。

黃宗羲基於此開始反思明朝時期以及明朝以前發生王朝更迭的原因,他得出了一個答案,不管是明朝還是明朝之前的王朝,導致社會動亂的根本原因在於“君為主,民為客”的封建思想與君權至上的封建專制主義。

他從劉邦一句話洞悉君與臣民關係之異常,提出民主君客,君臣實同

黃宗羲基於此進一步反思了民與君、民與臣的關係,繼而提出了“民主君客”、“君臣實同名不同”的思想,並以此對封建社會專制主義的君權論發起了嚴厲的批判。

二、黃宗羲對君主民客的批判:君主應服務於民

黃宗羲指出,人類最初之所以擁立君主,不是要君主來奴役他們,而是為了讓君主帶領人們克服困難,擁立君主的根本目的從一開始就是為人民謀福祉。同時,也正是因為君主造福於民,才引得百姓仰慕尊敬君主,繼而心甘情願為君主做事,人民服侍君主的原因不過是為了表示自己的報答。

黃宗羲認為,君主本來的樣子,應該是這樣的:

“不以一己之利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為害,而使天下釋其害。”

也就是說,黃宗羲心裡的君主重天下之利而輕己利,以釋天下之害為己任。黃宗羲指出,正是因為君主有這樣的德行,才得以受到萬民朝拜的禮遇。但是不知道是有心還是無意,君主受萬民朝拜的現象被傳承下來,而君主為何應當受萬民朝拜的最初原因似乎無人記起。在黃宗羲心裡,現在民與君的關係反了,現在的君主高高在上,認為百姓侍奉自己是理所應當,君主以一己利害為先,讓天下人為自己服務,而百姓對於無條件臣服在君主腳下這件事情,似乎並沒有什麼異議。這樣的君民關係,黃宗羲是不認可的。

基於此,黃宗羲以一種頗為深刻的方式揭露封建君主利己的私心。他說漢高祖劉邦成為君王以後,對自己的父親說:“你看我的財產和二哥相比,誰多呢”。明面上這句話也沒有什麼不妥,但是挖掘這句話的弦外之音時,我們可能就能發現一些讓人感覺怪異的苗頭了,劉邦這不是將自己打下的天下看成是自己的財產嗎,也就是說天下萬民都是他的“產業”。

黃宗羲抓住了這個苗頭,並且藉此批判秦漢時期之後的歷代君主將百姓看成是自己“產業”的行為,在黃宗羲眼裡,這種做法十分自私,不符合最初推舉出君主的初衷。

黃宗羲指出,這種舉動透露著君主的一種想法,即君主將自己擺在高高在上的位置,百姓則是任他們擺佈的“產業”。

他從劉邦一句話洞悉君與臣民關係之異常,提出民主君客,君臣實同

而且君主的這種想法往往表現得比較隱蔽,一般百姓如果不深思便難以發現。可能黃宗羲的想法是這樣的:君主用時間淡化百姓推舉君主之初衷,又用時間強化君主當受萬民朝拜之現象,在淡化與強化這一來一去之間,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封建專制主義便成了合理的存在了,“君為主民為客”,“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等這些維護封建君主王權的思想便根深蒂固了。

按照黃宗羲的思路,我們可以類推一下,如果君主想要修建堤壩防治洪水,君主在表面上比較直觀的動機可能是為了百姓不被洪水傷害,其實深層次的原因可能是為了讓自己的“產業”不被傷害。這樣的行為就將百姓看成是任自己擺佈的客體了,這個時候,君主把自己看成主體。

主體與客體存在對立關係,君主把自己看成主體,於是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會不自覺去維護自己這個主體,在對待客體的時候,君主往往難以做到全心全意。

於是許多君主在利益權衡之時,很有可能置百姓安危於不顧,他們會首先保全自己的利益,其次才會想到百姓之利,有的君主甚至根本就不在乎百姓之利。漸漸的,君主與百姓之間的矛盾就開始激化,等到矛盾到達一定程度的時候,王朝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因此,黃宗羲認為,君主與百姓真正的關係應該如遠古時期的君主與百姓之間的關係一樣,君主是為百姓服務的,君主應當以天下之利為己利。在關係層面上看,百姓應該是主體,君主應該是客體。

黃宗羲從分別主客的高度來看待民與君的關係,這樣的論證頗為深刻。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在受封建制度下的儒家思想教化了千年以後,黃宗羲能夠意識到君主民客關係的不合理之處,實屬難得。

三、黃宗羲心中君與臣的關係:君與臣除了稱呼不同外,並無二異

在黃宗羲心裡,君主與臣子都是為天下百姓謀福祉的人,因此,君主和大臣之間在本質上是沒有什麼區別的,只是各自的職能不一樣,繼而稱呼不一樣而已。

為了證明這一點,黃宗羲在《明夷待訪錄.原臣》中這樣說:

“緣夫天下之大,非一人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為天下,非為君也,為萬民,非為一姓也。”

黃宗羲意思是說,這個天下很大,不是一個人就可以治理的,於是就有一些人承擔大臣、君主這樣的“名”去分擔治理天下的工作。所以,一位官員之所以能當官,根本原因不在於為君主以及君主一脈效勞,而在於為天下萬民服務。

黃宗羲這句話從側面來看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一種現象,即人們爭相為官的主要目的是“報效君主”,而非“為百姓造福”,並且當時的人幾乎都覺得將“報效君主”當成為官目的是合情合理的,並沒有什麼毛病。但“為報效君主而當官”這種行為在黃宗羲眼裡便是本末倒置,因為黃宗羲覺得,官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民需要。

他從劉邦一句話洞悉君與臣民關係之異常,提出民主君客,君臣實同

同時,黃宗羲對當時身居高位且無利於民的皇室貴族成員也進行了不留情面的諷刺,他認為皇室貴族成員對百姓並沒有什麼貢獻,反而因為與君主同姓便高高在上,讓百姓去伺候他,這種現象是不合理的,同時也展現了君主保全優待自己姓氏血脈的私心。

黃宗羲這種思想頗有超前性,與我們現代社會的公平意識,以及“為人民服務”的根本主張有那麼幾分相似,可見黃宗羲確實洞見了古代君權至上的封建專制制度弊端之所在,這在清朝初年是十分難得的。

在黃宗羲的言辭中,我們不難發現他對封建社會的君權至上制度十分反感,他曾經直言不諱地指出:

“蓋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

他這是在告訴天下百姓,天下的興亡,與君主一脈的興亡沒有關係,只與百姓的憂樂有關。百姓憂,則天下亂;百姓樂,不論君主姓甚名誰,依舊國泰民安。

黃宗羲這套說法頗有些大膽,他直接切斷天下興亡與君主一脈興亡的聯繫,認為百姓的樂與憂才是判斷天下興亡的標尺。那麼,進一步來說,大臣的作用是為百姓謀福祉繼而安定天下,那麼大臣的行事就應該根據百姓之憂樂來,而不是根據君主一姓之興衰來。

他從劉邦一句話洞悉君與臣民關係之異常,提出民主君客,君臣實同

因此,黃宗羲得出結論,大臣的服務對象本來就不是君主,所以不必以君主馬首是瞻。換句話講,黃宗羲認為,大臣本就不是為君主而設,那麼大臣就不必為君主而死。君主與大臣同是為百姓而設,所以君主和大臣當為百姓而死。

於是,黃宗羲在君臣關係上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君主與大臣除了稱呼有區別,在本質上並無區別,都是為百姓服務的,即“君臣實同而名不同”。

四、總結:黃宗羲認為,君不是天下之“主”,百姓與臣亦不必為君而死

黃宗羲因為經歷了明朝的滅亡和清朝的建立,目睹了血腥的戰場與動盪的人間,亡國之痛與民族衝突讓他對王朝更替現象進行了深刻反省,他得出天下興亡的根本原因不在於誰是君主,而在於百姓的哀樂。百姓的哀樂常常與封建社會中王權至上的專制制度息息相關,總有心術不正之人利用權力去壓榨百姓,以至於百姓無法生活,繼而引發動亂。所以,黃宗羲將矛頭指向了封建專制主義君權論。

為了瓦解君權至高無上的權威,黃宗羲便分別闡述了君與民以及君與臣之間應有的關係,繼而力圖以此打破君權的權威性。

"

黃宗羲經歷了明朝的滅亡和清朝的崛起,他以自身經驗作為基礎,先後對照了明朝以及明朝之前的諸代王朝更迭歷史。經過一番思量,黃宗羲發現,歷朝歷代出現天下大亂的原因,可以從各種角度歸結到代表封建專制主義之君權至上這個理論上來。無論是農民起義推翻暴政也好,還是大臣謀朝篡位也罷,朝堂動亂,百姓暴亂,大抵都與高高在上的封建統治者手中之君權有關。

大臣謀朝篡位無非是覬覦君權至高無上的優越性,農民起義則無非是一些官僚和貴族藉著手中權力壓榨百姓,以至百姓忍無可忍發起暴動。

追根溯源,黃宗羲覺得,問題的源頭可能就是那至高無上的君權。自漢武帝以來,儒家思想在我國封建社會幾近成了不可撼動的主流思想。當然,儒家思想中有許多各具特色的思想,但是漢武帝時期經過董仲舒整理後的儒家思想大抵是為鞏固君權穩定而設置的,其中,思想中傳達的鮮明君臣之分便是比較好的例子。於是,自秦漢時期以來,幾乎沒有人去質疑“臣子與百姓對君主而言是隸屬於君主”這個說法合理不合理,人們默認君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憑一己好惡隨意使喚他們。

但是,對於“臣子和百姓必須服從於君主”這一說法,黃宗羲是持反對意見的。為了讓自己的反對顯得更加有理有據,黃宗羲對君與民的關係以及君與臣的關係分別進行了說明。針對君與民的關係,黃宗羲提出“民為主,君為客”的思想,認為百姓才是天下的主人。針對君與臣的關係,黃宗羲認為君臣實質是一樣的,都是為百姓服務的,只是稱呼不一樣,即“君臣實同而名不同”。黃宗羲此舉對於封建社會進步意義重大,他的思想被當前許多學者看成是民主思想的初步形態。

他從劉邦一句話洞悉君與臣民關係之異常,提出民主君客,君臣實同

一、黃宗羲提出“民主君客”、“君臣實同名不同”理論的時代淵源

黃宗羲是明末清初時期的人,他在大好年華之時經歷了滅國之痛,他眼睜睜地看著明朝滅亡而無計可施。

明朝末年時期,奸臣弄權,魚肉百姓,不堪忍受的貧苦農民揭竿而起反對暴政。這讓當時中國東北區域的滿族統治者有了吞併明朝的機會,趁著明朝末年農民軍起義的混亂局面,滿族士兵從山海關進入明朝內部,在已經爆發農民起義戰爭的明朝境內很快攻破了一個又一個城池,滿軍一路勢如破竹,沒用多長時間就推翻了明朝,建立了清朝。

作為明朝舊人的黃宗羲也曾為挽救明朝做出過一些努力,他在清軍南下的時候組織義軍進行過武裝戰鬥,但是這支武裝力量組織起來沒多久就解散了。那時的黃宗羲便知道,此時大局已定,恢復明朝已經是個不可能的願望了。於是一身才學的他毅然沒入草廬潛心研究學問,即便求賢若渴的清朝掌權者向他多次發出徵召令,他也無動於衷,毅然選擇隱居不仕。

他從劉邦一句話洞悉君與臣民關係之異常,提出民主君客,君臣實同

在隱居期間,滿漢民族衝突以及亡國之痛讓他不斷追問自己為何明朝會滅亡?為何數量如此眾多的漢人會被人數遠不如漢族人民的滿人降服?他左思右想,終於初步得到了一個答案。

明朝之所以滅亡,是因為明朝朝廷內部出現了問題,明朝的官僚以及一些皇室貴族利用自己高高在上的權勢壓榨百姓,讓百姓沒有活路,百姓因此發起動亂,這才讓東北區域的滿族人有機可乘。於是以漢人為統治者的明朝滅亡,滿人建立大清朝。

黃宗羲基於此開始反思明朝時期以及明朝以前發生王朝更迭的原因,他得出了一個答案,不管是明朝還是明朝之前的王朝,導致社會動亂的根本原因在於“君為主,民為客”的封建思想與君權至上的封建專制主義。

他從劉邦一句話洞悉君與臣民關係之異常,提出民主君客,君臣實同

黃宗羲基於此進一步反思了民與君、民與臣的關係,繼而提出了“民主君客”、“君臣實同名不同”的思想,並以此對封建社會專制主義的君權論發起了嚴厲的批判。

二、黃宗羲對君主民客的批判:君主應服務於民

黃宗羲指出,人類最初之所以擁立君主,不是要君主來奴役他們,而是為了讓君主帶領人們克服困難,擁立君主的根本目的從一開始就是為人民謀福祉。同時,也正是因為君主造福於民,才引得百姓仰慕尊敬君主,繼而心甘情願為君主做事,人民服侍君主的原因不過是為了表示自己的報答。

黃宗羲認為,君主本來的樣子,應該是這樣的:

“不以一己之利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為害,而使天下釋其害。”

也就是說,黃宗羲心裡的君主重天下之利而輕己利,以釋天下之害為己任。黃宗羲指出,正是因為君主有這樣的德行,才得以受到萬民朝拜的禮遇。但是不知道是有心還是無意,君主受萬民朝拜的現象被傳承下來,而君主為何應當受萬民朝拜的最初原因似乎無人記起。在黃宗羲心裡,現在民與君的關係反了,現在的君主高高在上,認為百姓侍奉自己是理所應當,君主以一己利害為先,讓天下人為自己服務,而百姓對於無條件臣服在君主腳下這件事情,似乎並沒有什麼異議。這樣的君民關係,黃宗羲是不認可的。

基於此,黃宗羲以一種頗為深刻的方式揭露封建君主利己的私心。他說漢高祖劉邦成為君王以後,對自己的父親說:“你看我的財產和二哥相比,誰多呢”。明面上這句話也沒有什麼不妥,但是挖掘這句話的弦外之音時,我們可能就能發現一些讓人感覺怪異的苗頭了,劉邦這不是將自己打下的天下看成是自己的財產嗎,也就是說天下萬民都是他的“產業”。

黃宗羲抓住了這個苗頭,並且藉此批判秦漢時期之後的歷代君主將百姓看成是自己“產業”的行為,在黃宗羲眼裡,這種做法十分自私,不符合最初推舉出君主的初衷。

黃宗羲指出,這種舉動透露著君主的一種想法,即君主將自己擺在高高在上的位置,百姓則是任他們擺佈的“產業”。

他從劉邦一句話洞悉君與臣民關係之異常,提出民主君客,君臣實同

而且君主的這種想法往往表現得比較隱蔽,一般百姓如果不深思便難以發現。可能黃宗羲的想法是這樣的:君主用時間淡化百姓推舉君主之初衷,又用時間強化君主當受萬民朝拜之現象,在淡化與強化這一來一去之間,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封建專制主義便成了合理的存在了,“君為主民為客”,“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等這些維護封建君主王權的思想便根深蒂固了。

按照黃宗羲的思路,我們可以類推一下,如果君主想要修建堤壩防治洪水,君主在表面上比較直觀的動機可能是為了百姓不被洪水傷害,其實深層次的原因可能是為了讓自己的“產業”不被傷害。這樣的行為就將百姓看成是任自己擺佈的客體了,這個時候,君主把自己看成主體。

主體與客體存在對立關係,君主把自己看成主體,於是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會不自覺去維護自己這個主體,在對待客體的時候,君主往往難以做到全心全意。

於是許多君主在利益權衡之時,很有可能置百姓安危於不顧,他們會首先保全自己的利益,其次才會想到百姓之利,有的君主甚至根本就不在乎百姓之利。漸漸的,君主與百姓之間的矛盾就開始激化,等到矛盾到達一定程度的時候,王朝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因此,黃宗羲認為,君主與百姓真正的關係應該如遠古時期的君主與百姓之間的關係一樣,君主是為百姓服務的,君主應當以天下之利為己利。在關係層面上看,百姓應該是主體,君主應該是客體。

黃宗羲從分別主客的高度來看待民與君的關係,這樣的論證頗為深刻。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在受封建制度下的儒家思想教化了千年以後,黃宗羲能夠意識到君主民客關係的不合理之處,實屬難得。

三、黃宗羲心中君與臣的關係:君與臣除了稱呼不同外,並無二異

在黃宗羲心裡,君主與臣子都是為天下百姓謀福祉的人,因此,君主和大臣之間在本質上是沒有什麼區別的,只是各自的職能不一樣,繼而稱呼不一樣而已。

為了證明這一點,黃宗羲在《明夷待訪錄.原臣》中這樣說:

“緣夫天下之大,非一人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為天下,非為君也,為萬民,非為一姓也。”

黃宗羲意思是說,這個天下很大,不是一個人就可以治理的,於是就有一些人承擔大臣、君主這樣的“名”去分擔治理天下的工作。所以,一位官員之所以能當官,根本原因不在於為君主以及君主一脈效勞,而在於為天下萬民服務。

黃宗羲這句話從側面來看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一種現象,即人們爭相為官的主要目的是“報效君主”,而非“為百姓造福”,並且當時的人幾乎都覺得將“報效君主”當成為官目的是合情合理的,並沒有什麼毛病。但“為報效君主而當官”這種行為在黃宗羲眼裡便是本末倒置,因為黃宗羲覺得,官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民需要。

他從劉邦一句話洞悉君與臣民關係之異常,提出民主君客,君臣實同

同時,黃宗羲對當時身居高位且無利於民的皇室貴族成員也進行了不留情面的諷刺,他認為皇室貴族成員對百姓並沒有什麼貢獻,反而因為與君主同姓便高高在上,讓百姓去伺候他,這種現象是不合理的,同時也展現了君主保全優待自己姓氏血脈的私心。

黃宗羲這種思想頗有超前性,與我們現代社會的公平意識,以及“為人民服務”的根本主張有那麼幾分相似,可見黃宗羲確實洞見了古代君權至上的封建專制制度弊端之所在,這在清朝初年是十分難得的。

在黃宗羲的言辭中,我們不難發現他對封建社會的君權至上制度十分反感,他曾經直言不諱地指出:

“蓋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

他這是在告訴天下百姓,天下的興亡,與君主一脈的興亡沒有關係,只與百姓的憂樂有關。百姓憂,則天下亂;百姓樂,不論君主姓甚名誰,依舊國泰民安。

黃宗羲這套說法頗有些大膽,他直接切斷天下興亡與君主一脈興亡的聯繫,認為百姓的樂與憂才是判斷天下興亡的標尺。那麼,進一步來說,大臣的作用是為百姓謀福祉繼而安定天下,那麼大臣的行事就應該根據百姓之憂樂來,而不是根據君主一姓之興衰來。

他從劉邦一句話洞悉君與臣民關係之異常,提出民主君客,君臣實同

因此,黃宗羲得出結論,大臣的服務對象本來就不是君主,所以不必以君主馬首是瞻。換句話講,黃宗羲認為,大臣本就不是為君主而設,那麼大臣就不必為君主而死。君主與大臣同是為百姓而設,所以君主和大臣當為百姓而死。

於是,黃宗羲在君臣關係上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君主與大臣除了稱呼有區別,在本質上並無區別,都是為百姓服務的,即“君臣實同而名不同”。

四、總結:黃宗羲認為,君不是天下之“主”,百姓與臣亦不必為君而死

黃宗羲因為經歷了明朝的滅亡和清朝的建立,目睹了血腥的戰場與動盪的人間,亡國之痛與民族衝突讓他對王朝更替現象進行了深刻反省,他得出天下興亡的根本原因不在於誰是君主,而在於百姓的哀樂。百姓的哀樂常常與封建社會中王權至上的專制制度息息相關,總有心術不正之人利用權力去壓榨百姓,以至於百姓無法生活,繼而引發動亂。所以,黃宗羲將矛頭指向了封建專制主義君權論。

為了瓦解君權至高無上的權威,黃宗羲便分別闡述了君與民以及君與臣之間應有的關係,繼而力圖以此打破君權的權威性。

他從劉邦一句話洞悉君與臣民關係之異常,提出民主君客,君臣實同

首先,黃宗羲指出,最初之所以設立君王之位,不是為了讓君主去享受萬民朝拜,而是為了讓君主服務於民,造福於民。但秦漢以來,君主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地位,把百姓看成自己手中的產業,許多君主打著維護百姓的旗號鞏固自己的權威。有時候,君主所謂為了天下而不得已推行的類似徵稅、徵兵等舉措,其實不過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心,維護自己的產業罷了。

因此,黃宗羲指出,“君主民客”觀念是本末倒置,“民為主,君為客”才是正常的君民關係。在黃宗羲思想裡面,一開始設置君主的原因,本來就是為了讓君主造福百姓服務百姓。

同時,黃宗羲想披露的是,在長期的時代更迭中,君主偷換了最初的“民主君客”的概念,漸漸將“民主君客”倒轉過來,這是君主滿足自己“私心”的“把戲”。君與民的關係應當是民為上,而君主之所以受到人民的敬仰與朝拜的原因絕不是因為他血脈珍貴,或者說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而是因為他為百姓盡心盡力,鞠躬盡瘁繼的行為。

其次,黃宗羲指明,大臣與君主之間的關係不應當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樣的主僕關係,大臣和君主最初之所以被設立,皆是為了造福百姓。所以大臣和君主在本質上沒有什麼區別,只能說職能不一樣罷了。所以,很明顯,臣不是為君而設,那麼臣就不必為君而死。在黃宗羲心中,君臣之間的正確關係,應當是“君臣同質而不同名”,即“君臣實同名不同”。

"

黃宗羲經歷了明朝的滅亡和清朝的崛起,他以自身經驗作為基礎,先後對照了明朝以及明朝之前的諸代王朝更迭歷史。經過一番思量,黃宗羲發現,歷朝歷代出現天下大亂的原因,可以從各種角度歸結到代表封建專制主義之君權至上這個理論上來。無論是農民起義推翻暴政也好,還是大臣謀朝篡位也罷,朝堂動亂,百姓暴亂,大抵都與高高在上的封建統治者手中之君權有關。

大臣謀朝篡位無非是覬覦君權至高無上的優越性,農民起義則無非是一些官僚和貴族藉著手中權力壓榨百姓,以至百姓忍無可忍發起暴動。

追根溯源,黃宗羲覺得,問題的源頭可能就是那至高無上的君權。自漢武帝以來,儒家思想在我國封建社會幾近成了不可撼動的主流思想。當然,儒家思想中有許多各具特色的思想,但是漢武帝時期經過董仲舒整理後的儒家思想大抵是為鞏固君權穩定而設置的,其中,思想中傳達的鮮明君臣之分便是比較好的例子。於是,自秦漢時期以來,幾乎沒有人去質疑“臣子與百姓對君主而言是隸屬於君主”這個說法合理不合理,人們默認君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憑一己好惡隨意使喚他們。

但是,對於“臣子和百姓必須服從於君主”這一說法,黃宗羲是持反對意見的。為了讓自己的反對顯得更加有理有據,黃宗羲對君與民的關係以及君與臣的關係分別進行了說明。針對君與民的關係,黃宗羲提出“民為主,君為客”的思想,認為百姓才是天下的主人。針對君與臣的關係,黃宗羲認為君臣實質是一樣的,都是為百姓服務的,只是稱呼不一樣,即“君臣實同而名不同”。黃宗羲此舉對於封建社會進步意義重大,他的思想被當前許多學者看成是民主思想的初步形態。

他從劉邦一句話洞悉君與臣民關係之異常,提出民主君客,君臣實同

一、黃宗羲提出“民主君客”、“君臣實同名不同”理論的時代淵源

黃宗羲是明末清初時期的人,他在大好年華之時經歷了滅國之痛,他眼睜睜地看著明朝滅亡而無計可施。

明朝末年時期,奸臣弄權,魚肉百姓,不堪忍受的貧苦農民揭竿而起反對暴政。這讓當時中國東北區域的滿族統治者有了吞併明朝的機會,趁著明朝末年農民軍起義的混亂局面,滿族士兵從山海關進入明朝內部,在已經爆發農民起義戰爭的明朝境內很快攻破了一個又一個城池,滿軍一路勢如破竹,沒用多長時間就推翻了明朝,建立了清朝。

作為明朝舊人的黃宗羲也曾為挽救明朝做出過一些努力,他在清軍南下的時候組織義軍進行過武裝戰鬥,但是這支武裝力量組織起來沒多久就解散了。那時的黃宗羲便知道,此時大局已定,恢復明朝已經是個不可能的願望了。於是一身才學的他毅然沒入草廬潛心研究學問,即便求賢若渴的清朝掌權者向他多次發出徵召令,他也無動於衷,毅然選擇隱居不仕。

他從劉邦一句話洞悉君與臣民關係之異常,提出民主君客,君臣實同

在隱居期間,滿漢民族衝突以及亡國之痛讓他不斷追問自己為何明朝會滅亡?為何數量如此眾多的漢人會被人數遠不如漢族人民的滿人降服?他左思右想,終於初步得到了一個答案。

明朝之所以滅亡,是因為明朝朝廷內部出現了問題,明朝的官僚以及一些皇室貴族利用自己高高在上的權勢壓榨百姓,讓百姓沒有活路,百姓因此發起動亂,這才讓東北區域的滿族人有機可乘。於是以漢人為統治者的明朝滅亡,滿人建立大清朝。

黃宗羲基於此開始反思明朝時期以及明朝以前發生王朝更迭的原因,他得出了一個答案,不管是明朝還是明朝之前的王朝,導致社會動亂的根本原因在於“君為主,民為客”的封建思想與君權至上的封建專制主義。

他從劉邦一句話洞悉君與臣民關係之異常,提出民主君客,君臣實同

黃宗羲基於此進一步反思了民與君、民與臣的關係,繼而提出了“民主君客”、“君臣實同名不同”的思想,並以此對封建社會專制主義的君權論發起了嚴厲的批判。

二、黃宗羲對君主民客的批判:君主應服務於民

黃宗羲指出,人類最初之所以擁立君主,不是要君主來奴役他們,而是為了讓君主帶領人們克服困難,擁立君主的根本目的從一開始就是為人民謀福祉。同時,也正是因為君主造福於民,才引得百姓仰慕尊敬君主,繼而心甘情願為君主做事,人民服侍君主的原因不過是為了表示自己的報答。

黃宗羲認為,君主本來的樣子,應該是這樣的:

“不以一己之利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為害,而使天下釋其害。”

也就是說,黃宗羲心裡的君主重天下之利而輕己利,以釋天下之害為己任。黃宗羲指出,正是因為君主有這樣的德行,才得以受到萬民朝拜的禮遇。但是不知道是有心還是無意,君主受萬民朝拜的現象被傳承下來,而君主為何應當受萬民朝拜的最初原因似乎無人記起。在黃宗羲心裡,現在民與君的關係反了,現在的君主高高在上,認為百姓侍奉自己是理所應當,君主以一己利害為先,讓天下人為自己服務,而百姓對於無條件臣服在君主腳下這件事情,似乎並沒有什麼異議。這樣的君民關係,黃宗羲是不認可的。

基於此,黃宗羲以一種頗為深刻的方式揭露封建君主利己的私心。他說漢高祖劉邦成為君王以後,對自己的父親說:“你看我的財產和二哥相比,誰多呢”。明面上這句話也沒有什麼不妥,但是挖掘這句話的弦外之音時,我們可能就能發現一些讓人感覺怪異的苗頭了,劉邦這不是將自己打下的天下看成是自己的財產嗎,也就是說天下萬民都是他的“產業”。

黃宗羲抓住了這個苗頭,並且藉此批判秦漢時期之後的歷代君主將百姓看成是自己“產業”的行為,在黃宗羲眼裡,這種做法十分自私,不符合最初推舉出君主的初衷。

黃宗羲指出,這種舉動透露著君主的一種想法,即君主將自己擺在高高在上的位置,百姓則是任他們擺佈的“產業”。

他從劉邦一句話洞悉君與臣民關係之異常,提出民主君客,君臣實同

而且君主的這種想法往往表現得比較隱蔽,一般百姓如果不深思便難以發現。可能黃宗羲的想法是這樣的:君主用時間淡化百姓推舉君主之初衷,又用時間強化君主當受萬民朝拜之現象,在淡化與強化這一來一去之間,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封建專制主義便成了合理的存在了,“君為主民為客”,“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等這些維護封建君主王權的思想便根深蒂固了。

按照黃宗羲的思路,我們可以類推一下,如果君主想要修建堤壩防治洪水,君主在表面上比較直觀的動機可能是為了百姓不被洪水傷害,其實深層次的原因可能是為了讓自己的“產業”不被傷害。這樣的行為就將百姓看成是任自己擺佈的客體了,這個時候,君主把自己看成主體。

主體與客體存在對立關係,君主把自己看成主體,於是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會不自覺去維護自己這個主體,在對待客體的時候,君主往往難以做到全心全意。

於是許多君主在利益權衡之時,很有可能置百姓安危於不顧,他們會首先保全自己的利益,其次才會想到百姓之利,有的君主甚至根本就不在乎百姓之利。漸漸的,君主與百姓之間的矛盾就開始激化,等到矛盾到達一定程度的時候,王朝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因此,黃宗羲認為,君主與百姓真正的關係應該如遠古時期的君主與百姓之間的關係一樣,君主是為百姓服務的,君主應當以天下之利為己利。在關係層面上看,百姓應該是主體,君主應該是客體。

黃宗羲從分別主客的高度來看待民與君的關係,這樣的論證頗為深刻。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在受封建制度下的儒家思想教化了千年以後,黃宗羲能夠意識到君主民客關係的不合理之處,實屬難得。

三、黃宗羲心中君與臣的關係:君與臣除了稱呼不同外,並無二異

在黃宗羲心裡,君主與臣子都是為天下百姓謀福祉的人,因此,君主和大臣之間在本質上是沒有什麼區別的,只是各自的職能不一樣,繼而稱呼不一樣而已。

為了證明這一點,黃宗羲在《明夷待訪錄.原臣》中這樣說:

“緣夫天下之大,非一人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為天下,非為君也,為萬民,非為一姓也。”

黃宗羲意思是說,這個天下很大,不是一個人就可以治理的,於是就有一些人承擔大臣、君主這樣的“名”去分擔治理天下的工作。所以,一位官員之所以能當官,根本原因不在於為君主以及君主一脈效勞,而在於為天下萬民服務。

黃宗羲這句話從側面來看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一種現象,即人們爭相為官的主要目的是“報效君主”,而非“為百姓造福”,並且當時的人幾乎都覺得將“報效君主”當成為官目的是合情合理的,並沒有什麼毛病。但“為報效君主而當官”這種行為在黃宗羲眼裡便是本末倒置,因為黃宗羲覺得,官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民需要。

他從劉邦一句話洞悉君與臣民關係之異常,提出民主君客,君臣實同

同時,黃宗羲對當時身居高位且無利於民的皇室貴族成員也進行了不留情面的諷刺,他認為皇室貴族成員對百姓並沒有什麼貢獻,反而因為與君主同姓便高高在上,讓百姓去伺候他,這種現象是不合理的,同時也展現了君主保全優待自己姓氏血脈的私心。

黃宗羲這種思想頗有超前性,與我們現代社會的公平意識,以及“為人民服務”的根本主張有那麼幾分相似,可見黃宗羲確實洞見了古代君權至上的封建專制制度弊端之所在,這在清朝初年是十分難得的。

在黃宗羲的言辭中,我們不難發現他對封建社會的君權至上制度十分反感,他曾經直言不諱地指出:

“蓋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

他這是在告訴天下百姓,天下的興亡,與君主一脈的興亡沒有關係,只與百姓的憂樂有關。百姓憂,則天下亂;百姓樂,不論君主姓甚名誰,依舊國泰民安。

黃宗羲這套說法頗有些大膽,他直接切斷天下興亡與君主一脈興亡的聯繫,認為百姓的樂與憂才是判斷天下興亡的標尺。那麼,進一步來說,大臣的作用是為百姓謀福祉繼而安定天下,那麼大臣的行事就應該根據百姓之憂樂來,而不是根據君主一姓之興衰來。

他從劉邦一句話洞悉君與臣民關係之異常,提出民主君客,君臣實同

因此,黃宗羲得出結論,大臣的服務對象本來就不是君主,所以不必以君主馬首是瞻。換句話講,黃宗羲認為,大臣本就不是為君主而設,那麼大臣就不必為君主而死。君主與大臣同是為百姓而設,所以君主和大臣當為百姓而死。

於是,黃宗羲在君臣關係上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君主與大臣除了稱呼有區別,在本質上並無區別,都是為百姓服務的,即“君臣實同而名不同”。

四、總結:黃宗羲認為,君不是天下之“主”,百姓與臣亦不必為君而死

黃宗羲因為經歷了明朝的滅亡和清朝的建立,目睹了血腥的戰場與動盪的人間,亡國之痛與民族衝突讓他對王朝更替現象進行了深刻反省,他得出天下興亡的根本原因不在於誰是君主,而在於百姓的哀樂。百姓的哀樂常常與封建社會中王權至上的專制制度息息相關,總有心術不正之人利用權力去壓榨百姓,以至於百姓無法生活,繼而引發動亂。所以,黃宗羲將矛頭指向了封建專制主義君權論。

為了瓦解君權至高無上的權威,黃宗羲便分別闡述了君與民以及君與臣之間應有的關係,繼而力圖以此打破君權的權威性。

他從劉邦一句話洞悉君與臣民關係之異常,提出民主君客,君臣實同

首先,黃宗羲指出,最初之所以設立君王之位,不是為了讓君主去享受萬民朝拜,而是為了讓君主服務於民,造福於民。但秦漢以來,君主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地位,把百姓看成自己手中的產業,許多君主打著維護百姓的旗號鞏固自己的權威。有時候,君主所謂為了天下而不得已推行的類似徵稅、徵兵等舉措,其實不過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心,維護自己的產業罷了。

因此,黃宗羲指出,“君主民客”觀念是本末倒置,“民為主,君為客”才是正常的君民關係。在黃宗羲思想裡面,一開始設置君主的原因,本來就是為了讓君主造福百姓服務百姓。

同時,黃宗羲想披露的是,在長期的時代更迭中,君主偷換了最初的“民主君客”的概念,漸漸將“民主君客”倒轉過來,這是君主滿足自己“私心”的“把戲”。君與民的關係應當是民為上,而君主之所以受到人民的敬仰與朝拜的原因絕不是因為他血脈珍貴,或者說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而是因為他為百姓盡心盡力,鞠躬盡瘁繼的行為。

其次,黃宗羲指明,大臣與君主之間的關係不應當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樣的主僕關係,大臣和君主最初之所以被設立,皆是為了造福百姓。所以大臣和君主在本質上沒有什麼區別,只能說職能不一樣罷了。所以,很明顯,臣不是為君而設,那麼臣就不必為君而死。在黃宗羲心中,君臣之間的正確關係,應當是“君臣同質而不同名”,即“君臣實同名不同”。

他從劉邦一句話洞悉君與臣民關係之異常,提出民主君客,君臣實同

無論是黃宗羲指出的“民主君客”思想,還是他指出的“君臣實同名不同”理論,其實都是黃宗羲從理論上瓦解君權至上思想合理性的理論武器。黃宗羲意在將君主從高高在上的位置拉下來,告訴天下百姓,百姓自己才是天下的主人。同時黃宗羲也在告誡天下官員,他們效忠的對象應當是百姓而不是君主,他們應該為了百姓的利益而行動,而不是為了君主之私利去掏空心思。從這個層面上看,黃宗羲提出的“民主君客”、“君臣實同名不同”的思想也可謂是用心良苦了。

當然,黃宗羲對古代封建專制的批判存在一定的歷史侷限性,他思想中散發的民主氣息也還不夠濃烈,但是他的重民思想無疑對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的進步寓有重大意義,畢竟,許多學者皆認為,他的思想是民主思想的雛形。


我是顏小二@顏小二述哲文,帶你用不一樣的角度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