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師父親李世珍是商是官?他突然出家背後竟與其父有莫大淵源

佛家有一句話叫:善種結善果,惡種結惡果;智種結智果,愚種結愚果。

意思是,萬物皆有因果,所有的“果”背後都有對應的“因”。

律宗十一代祖弘一法師李叔同充滿傳奇的一生,便應證了此理。

1918年初,在凡塵里名利雙收的李叔同突然拋妻棄子在杭州虎跑寺出家為僧了。自此,世間再無音樂家、書法家、教育家李叔同,而只有法師演音弘一。

直至圓寂,弘一也未曾透露他出家的真正緣由。也正因他的緘口,李叔同出家原因成了近代史上的謎案之一。

有人猜測他是因病厭世,也有人傳他因家族破產遁入空門,他的弟子和後人則猜測他是因人生已進入第三層境界,即靈魂境界而出家。

弘一法師父親李世珍是商是官?他突然出家背後竟與其父有莫大淵源

但至今,這種種也都僅僅只是猜測而已。

任何時候,一個問題久久找不到答案時,回到基本面往往能找到突破口,李叔同之突然出家亦是如此。

對於任何人來說,一生的基本面便是幼年無疑了,這便是心理諮詢師在處理疑難時引導患者進入童年時代尋找答案的原因。

精神分析創始人弗洛伊德認為,一個人童年時期的經歷雖然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而逐漸被淡忘,甚至在意識層中消失,但卻會頑固地潛藏於潛意識中,對人的一生產生恆久的影響力。

這段話,在中國古語中也能找到相應的記載,如古話“三歲看老”等。

而從另一層面來講,多數人成年後的人生軌跡雖然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最終卻似乎都會轉回原點,這多少有點傳說中“宿命”的意味。

那麼李叔同的童年到底經歷了什麼,這一切與他最終身披袈裟又有何關聯?

弘一法師父親李世珍是商是官?他突然出家背後竟與其父有莫大淵源

世人皆知,李叔同出生望族,但鮮少有人知道李叔同的家族到底有多旺。

李叔同的父親名叫李世珍,相關資料中他都以“商人”身份出現。但實際上,李世珍還有另一個身份:官員。

李家祖籍浙江,後移居天津,經營鹽業錢莊。到李世珍這代時,已是津門望族。

李世珍本人曾經中過舉人、進土,還曾和李鴻章、 吳妝綸三人被稱為清朝三大才子,頗具文人情懷。

中舉人後,多半都會入仕為官,李世珍自然也不例外。中舉後,他也曾出仕做過吏部主事。

但或許是骨子裡始終流淌的不是政客的血的緣故,幾經輾轉後,李世珍如他的祖輩一樣最終選擇了辭官經商。

此後,李世珍便帶著一家住在天津老三岔河口,這個地方聽名兒就知道,定是交通要道。沒錯,此地正是當時南北運河與海河交匯之處,也因此,它水陸交通十分便利。這樣的處所,定是經商的絕佳之地。

李世珍在此地將家族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了,一時間,津門李家成為了當之無愧的首富。

資產豐厚的家族必需要傳承人,李世珍也極其希望家族人丁興旺。可偏偏美中不足的是,李家雖家大業大卻人丁不旺。

弘一法師父親李世珍是商是官?他突然出家背後竟與其父有莫大淵源

李世珍長子李文錦是正妻姜氏所生,可惜不幸天折,次子李文熙也是體弱多病。這便意味著,家大業大的李世珍膝下僅有一子,且身體欠佳。

成為津門第一大鹽商後的李世珍,經常行善積德,他開辦了一家“備濟社”,施捨錢糧,還給沒錢的子弟開辦學校,所以他在津門素有“李大善人”的美譽。

或許是李世珍的德行感動了上蒼,68歲這年,他新娶的小妾王氏竟然生下了一個大胖小子。這個人,正是後來的弘一法師李叔同。

奇蹟般老來得子的李世珍始終覺得,這個兒子是上蒼給他的獎賞,李叔同出生那天的異相似乎應證了他的想法。

李世珍老來子李叔同出生這天,竟有一對喜鵲銜著一根松枝(一說橄欖)飛進來,它們將松枝端正地安放李世珍在產婦床頭後,便歡叫著離去了。

有這樣的祥瑞,加之又是老來子,李世珍對李叔同自是疼愛非常。

李叔同出生後,父親李世珍第一時間為他物色了最好的乳母。李叔同的乳母劉氏與普通大戶的乳母的一個明顯差別是,她略知學問,她不僅能識文斷字,還能夠背誦《名賢集》等。

李叔同後來在回憶中說,閒暇時,她總是會教他誦習“人貧志短,馬瘦毛長”、“高頭白馬萬兩金,不是親來強求親,一朝馬死黃金盡,親者如同陌路人”......

連餵奶的奶媽都精選至此,足見李世珍對兒子李叔同的關切。

李叔同能跑能跳後,為了讓他有一個更好的生長環境。李世珍還又買了一個更打的宅院,這處宅子在老宅附近的山西會館南路。

新宅沿街而建,坐西面東,大門為“虎座”門樓,門楣上有精緻的百獸圖鏤刻磚雕,迎面為刻磚照壁;門樓左側為廳房,門樓和過道正上方分別懸掛著“進土第”和“文元”兩方源額。

這座宅院之寬敞和氣派,絲毫不亞於當時的王公府邸。

新房子處處透著富貴和名望,就連倉房和走廊都裝飾得異常華麗。李世珍還專門仿造當時的西洋建築,專門裝修了一間“洋書房”。書房裡擺設精緻,根據李叔同的回憶,這間書房裡還擺放著奧國駐津領事贈送的一架名貴鋼琴。

這架鋼琴後來成了李叔同音樂啟蒙的工具,也成了他童年最快樂的回憶之一。

自古官商從來不分家,尤其李世珍還曾是朝廷要員。退隱成鉅商後,居住在奧租界的李世珍仍與當時的不少官員有來往,這些人中除了外國領事之外,還有李鴻章等。

當時,李鴻章經常與李世珍往來,他是李家的常客。

這般家境長大的李叔同卻絲毫未沾染任何紈絝氣,反而擁有洞若觀火的智慧和過人的靈氣,這與李世珍和母親王氏對他的影響分不開。

李世珍信奉佛教,雖富甲一方卻從來謙遜、仁慈,母親王氏也信奉佛教,他們經常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年幼的李叔同。

弘一法師父親李世珍是商是官?他突然出家背後竟與其父有莫大淵源

弘一書法

每每在院子裡看到飛進來的受傷小動物,父親李世珍總是吩咐下人要小心醫治照撫再放生。小小的李叔同對於生命的認識,大約就起源於此。

在教育上,父親和母親對他從來未有絲毫鬆懈。即便在日常生活中,他們也不忘處處以儒家教範教化他。

李叔同說,母親曾教他“不撤姜食, 不多食”的論語古訓,她甚至還特意在每天的餐桌上擺一碟生薑, 給叔同耳滿目染的印象。

王氏還曾義正詞嚴地教育叔同“席不正不坐”,她也時時不忘傳授“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思想,以知禮、守孝、誠信、盡忠、捨生取義的儒學禮儀要求他。

這般長大的李叔同,倘能成長成紈絝子弟,那才讓人詫異呢。

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李叔同自幼便表現出了溫文爾雅的氣度,這大約是後來弘一法師道風仙骨的基礎。

成年後的種種“果”,都在童年時找到了“因”,李叔同便是如此。

李叔同後來之棄世入佛門,似乎也能從他幼年的這一經歷中找到淵源。

1884年9月,父親李世珍患了痢疾,眼見病勢越來越重之際,他卻宣佈不再尋醫問藥。這點,與李叔同圓寂時的做法幾乎如出一轍。想來,弘一法師圓寂前拒絕求醫,很大程度上也是受了父親的影響。

一個人病危時拒絕醫治,這在常人看來反常的現象,卻得到了李叔同母親王氏的支持。王氏與李世珍同樣信奉佛教,於是在丈夫生病後,她只經常請高僧到家裡來,在病榻之前誦唸儉剛經。

最終,李叔同親見父親李世珍靜靜地聆聽著和緩悠遠的梵音安詳而逝,卒年72歲。

也是自那時起,那悠遠的梵音便經常回蕩在李叔同耳邊。它如在呼喚李叔同,也如在護佑著他,每次耳邊迴響起這梵音,他都出奇地安靜。

弘一法師父親李世珍是商是官?他突然出家背後竟與其父有莫大淵源

弘一法師圓寂

父親去世這年,李叔同年僅5歲。

關於父親的離世,給李叔同留下最多印象的不是哭喪聲,而是僧人誦經的聲音。李世珍去世後,在家停靈7天,7天裡,無數僧人聚集為他做法事,一時間誦經之聲不絕。

在這整整七天裡,對生死本沒有概念的李叔同只記住了那些為父親超度的僧人。他似乎並不知道父親從此將會和他永遠分離,也許看著安詳死去的父親,他只是覺得那是一場長眠。

但事實上,從佛家的角度出發,不正是如此嗎?!

父親去世後,母親對他的教育更加看中了。王氏愛憐幼子,卻從不溺愛,在教育上她從未對兒子有絲毫鬆懈。父親去世後,李叔同二哥李文熙開始接替父親承擔起了對他的教育。在他們的教育下,10歲這年,熟讀詩書李叔同便已寫下了詩句:

“人生猶似西山日,富貴終如草上霜。”

從這句詩看來,幼年的李叔同對人世間的富貴便已看透。說來,真真要看透富貴,終究得嘗過極致的富貴,《紅樓夢》中賈府富少爺賈寶玉是如此,李府富少李叔同多少也是如此。

所不同的是,賈寶玉之出家乃因看破紅塵,而李叔同的出家雖也在看破紅塵的基礎上,卻也多少的與他幼年所受的影響有關。

如果,賈寶玉的遁入空門迫於現實;李叔同的出家,則更像是宿命。

凡塵裡,有很多人像是帶著使命出生。在幼年時,便有無數啟示催促著他們早日完成使命。說來,李叔同出生時銜著松枝的喜鵲、父母的信佛和種種,不正是催促他出家完成使命的提示嗎?

或許,李叔同正是收到這無數啟示而恍悟並出家,也未可知。

不論李叔同突然出家背後真相是什麼,他確乎已經完成了他一生的使命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