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曆史上的神祕“行屍”

歷史 古事新解 2017-04-18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有一種類型的電影片叫”殭屍片“。一般都是前邊有個道士,後邊跟著一堆行屍,這個其實在現實當中是有原型的。現實中的原型就是湘西趕屍。湘西曆史上的神祕“行屍”

清朝末年的時候,在湘西一帶走路,尤其是走晚路,有時候就能碰到前邊有個人,看著挺神祕的,有戴草帽的,也有戴青布帽的,手拿小九音鑼跟攝魂鈴,後邊就會有一個或者兩三個晃晃悠悠跟著走的屍體,這個現象叫做趕屍。前邊這個趕屍的人稱之為”趕屍匠“湘西曆史上的神祕“行屍”

趕屍匠到底是怎麼來的呢?趕屍匠也是需要條件的。首先趕屍匠必須膽子大,而且力氣大;其次趕屍匠需要面相醜惡一些(古代人講神鬼怕惡人);再一個就是方向感要好(因為趕屍就是把屍體從一個地方運到另一個地方,方向感很重要)。湘西曆史上的神祕“行屍”

歷史上為何唯獨湘西有趕屍這一現象?湘西在湖南西邊,靠近四川東邊,貴州東南一帶,只有這個地方才有趕屍這一說,是因為跟這個地方的風俗有關係,只有這個地方有趕屍客棧,所謂趕屍客棧其實就是兩三間茅房,兩個大門常年開著,一般都是把屍體放到門口門的兩邊,趕上下雨天才會把屍體挪到屋裡來;第二點,這個地方的百姓信這個,當地人聽到攝魂鈴的聲音都會做兩件事,第一件事就是躲著不看,第二件事就是把自己家的狗栓好不讓狗亂叫,怕把屍體驚詐屍了;第三點,趕屍需要崇山峻嶺長途跋涉,走很多山路,一般北方的村莊都是村子中間有道,要是有人趕著屍體從村子裡走,村子裡的人肯定不會同意,只有湘西村子的道沒有在村子裡,而是在村子邊,所以趕屍從路上行走就不會影響到村子裡的人。因此湘西獨特的地貌才造成了這個地方有這個職業。湘西曆史上的神祕“行屍”

湘西自然條件非常惡劣,崇山峻嶺,過去有句話叫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人無三分銀,當時這個地方的人都很窮、落後,這個地方的人都是以狩獵、採草藥,往往需要跑到川東或者黔東(貴州東邊跟四川東邊),到這些地方討生活,這些地方環境極其惡劣,經常有人就會死在那裡,而且這些人都是窮人,中國人都講落葉歸根、入土為安,死在外邊就希望能夠回老家安葬,加上奇特的地貌(崇山峻嶺),車輛都無法行駛,一種奇特的生活方式,就促成了趕屍匠的存在。湘西曆史上的神祕“行屍”

那麼死人真的能站起來走路嗎?現在就來揭開這個謎底。首先要感謝我們英勇的解放軍戰士,事情發生在1950年,有兩個解放軍就在這裡的深山老林巡邏,為了防止土匪探子相互之間通聲氣,結果在山裡巡邏的時候就碰到了趕屍匠,兩個解放軍是北方人沒見過這個也挺害怕,害怕歸害怕但是也怕是奸細或者坐探,然後就在後邊跟蹤趕屍匠,一直到天黑來到了一家客棧,就住在趕屍匠對面的屋裡,到晚上十點左右的時候,這兩個解放軍就敲對面的門,想進去看個究竟,進去後看到趕屍匠正在吃飯,屋裡確實有兩具屍體,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就回自己屋了,回屋後兩個人又開始琢磨總感覺哪裡有些不對勁,後來想起來趕屍匠屋裡桌子上有三雙筷子,按理說一個趕屍匠不可能用三雙筷子啊,為了不打草驚蛇,想弄明白是怎麼回事,兩個人決定第二天天亮後繼續跟蹤趕屍匠。

第二天一早兩個解放軍戰士就跟蹤趕屍匠到了深山老林,把槍子彈上膛後,就把趕屍匠給攔了下來,結果趕屍匠一回頭差點沒把兩個解放軍戰士嚇死,因為昨天晚上他們看到的趕屍匠是一箇中年男子,長著絡腮鬍子,而這時看到的是一個年輕的男子,歲數也就二十出頭。後來兩名解放軍戰士就把趕屍匠一夥帶到了當地一個軍方的辦事機構,到這兒才把謎底揭開,趕屍,是屍體不假,但是屍體裡邊是活人,其實趕的屍體不是全屍,是死人的腦袋跟四肢,有的把內臟掏出來就是現在用防腐做木乃伊,把這些捆到一個草捆上,然後由活人揹著草捆往回走,一個趕屍匠兩具屍體,其實是三個活人帶兩具屍體,這才揭開了趕屍匠的謎底。崇山峻嶺,一走走個把月,屍體容易腐爛,因此趕屍匠都是在秋冬兩季接活,即使這樣也不能保證屍體不腐爛,所以就用做木乃伊的方式,內臟掏空放上草藥,腦袋四肢都做了防腐,湘西是以苗族為主,大家都知道苗醫苗藥很靈驗,這就是真實的湘西趕屍匠謎底。他只是中國古代的一種觀念——落葉歸根,這麼些年在外地幹活,死在他鄉不好,不管怎樣也得送回家安葬,他反映了中國古代的一種宿命式的死亡觀,所以才有了湘西趕屍這個非常神祕的行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