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林州申村惠明寺有座喇嘛塔,800多年的鎮寺之寶裂痕滿身'

"
"
河南林州申村惠明寺有座喇嘛塔,800多年的鎮寺之寶裂痕滿身

惠明寺始建於宋,因高僧惠明葬於此而改建,稱惠明寺。該寺也是因僧人惠明而得名。現存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水陸殿等均系明清建築,有少量宋元瓦飾和木構件。惠明寺位於林州市河順鎮申村。寺內還有惠明和尚石刻畫像,上有“古相州林慮縣馬店村人法師惠明俗姓張宋政和三年”題記。該寺也是因僧人惠明而得名。1986年11月,公佈為河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79年,該寺被公佈為河南省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碑碣記載,惠明寺始建於金大定十一年(1171年),因高僧惠明葬於此而改建,稱惠明寺。

一、位置

惠明寺位於林州城北11公里河順鎮申村。

二、歷史

惠明寺始建於宋, 由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由高僧惠明建寺,金大定十一年(1171年)改建,明清多次重修。

1979年,該寺被公佈為河南省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碑碣記載,惠明寺始建於金大定十一年(1171年),因高僧惠明葬於此而改建,稱惠明寺。 該寺也是因僧人惠明而得名。

1986年11月,公佈為河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三、建築

該寺中軸線上現存天王殿、大佛殿、水陸殿,均系明清建築,有少量宋元瓦飾和木構件。

天王殿面闊五間,單簷廡殿式灰瓦頂,明間金檁墊枋下墨書有大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重修題記。樑枋皆有彩繪。

大佛殿面闊三間,單簷歇山黃綠琉璃瓦頂,明間脊檁墊枋下有大清康熙五十四年建的題記。

水陸殿面闊五間,硬山灰瓦頂。

天王殿東側有惠明寺塔,又稱喇嘛塔,青石築砌,由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塔高16.65米。塔座為六邊形須彌座,有垂幔、覆蓮、牡丹、託塔力士和梵文等浮雕。覆缽式塔,又稱喇嘛塔,是藏傳佛教(又稱喇嘛教)的一種獨特的建築形式,與印度的窣堵波很相近。主要流傳於西藏、青海、甘肅、內蒙古等地區。惠明寺的喇嘛塔已裂痕縱深,石塔上雜草叢生。塔身與北京北海白塔相似,南面壁門、西北壁上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修佛像題記。塔頂為六角形天地盤,其上漢白玉寶珠已無存,該塔可證是元代建築。寺內還有惠明和尚石刻畫像,上有“古相州林慮縣馬店村人法師惠明俗姓張宋政和三年”題記。

現存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水陸殿等。天王殿面闊5間,進深3間,廡殿頂,灰背筒瓦覆蓋。大佛殿,一名當陽殿,俗稱轉角殿,在天王殿後,面闊、進深各3間,單簷歇山頂,黃綠琉璃瓦覆蓋。水陸殿在大佛殿後,面闊5間,進深3間,硬山頂,灰瓦覆蓋。寺內殘存線刻惠明像一尊及題刻,天王殿前還有惠明寺塔一座,俗稱喇嘛塔,高16.65米,青石壘砌,平面呈六角形。

"
河南林州申村惠明寺有座喇嘛塔,800多年的鎮寺之寶裂痕滿身

惠明寺始建於宋,因高僧惠明葬於此而改建,稱惠明寺。該寺也是因僧人惠明而得名。現存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水陸殿等均系明清建築,有少量宋元瓦飾和木構件。惠明寺位於林州市河順鎮申村。寺內還有惠明和尚石刻畫像,上有“古相州林慮縣馬店村人法師惠明俗姓張宋政和三年”題記。該寺也是因僧人惠明而得名。1986年11月,公佈為河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79年,該寺被公佈為河南省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碑碣記載,惠明寺始建於金大定十一年(1171年),因高僧惠明葬於此而改建,稱惠明寺。

一、位置

惠明寺位於林州城北11公里河順鎮申村。

二、歷史

惠明寺始建於宋, 由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由高僧惠明建寺,金大定十一年(1171年)改建,明清多次重修。

1979年,該寺被公佈為河南省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碑碣記載,惠明寺始建於金大定十一年(1171年),因高僧惠明葬於此而改建,稱惠明寺。 該寺也是因僧人惠明而得名。

1986年11月,公佈為河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三、建築

該寺中軸線上現存天王殿、大佛殿、水陸殿,均系明清建築,有少量宋元瓦飾和木構件。

天王殿面闊五間,單簷廡殿式灰瓦頂,明間金檁墊枋下墨書有大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重修題記。樑枋皆有彩繪。

大佛殿面闊三間,單簷歇山黃綠琉璃瓦頂,明間脊檁墊枋下有大清康熙五十四年建的題記。

水陸殿面闊五間,硬山灰瓦頂。

天王殿東側有惠明寺塔,又稱喇嘛塔,青石築砌,由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塔高16.65米。塔座為六邊形須彌座,有垂幔、覆蓮、牡丹、託塔力士和梵文等浮雕。覆缽式塔,又稱喇嘛塔,是藏傳佛教(又稱喇嘛教)的一種獨特的建築形式,與印度的窣堵波很相近。主要流傳於西藏、青海、甘肅、內蒙古等地區。惠明寺的喇嘛塔已裂痕縱深,石塔上雜草叢生。塔身與北京北海白塔相似,南面壁門、西北壁上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修佛像題記。塔頂為六角形天地盤,其上漢白玉寶珠已無存,該塔可證是元代建築。寺內還有惠明和尚石刻畫像,上有“古相州林慮縣馬店村人法師惠明俗姓張宋政和三年”題記。

現存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水陸殿等。天王殿面闊5間,進深3間,廡殿頂,灰背筒瓦覆蓋。大佛殿,一名當陽殿,俗稱轉角殿,在天王殿後,面闊、進深各3間,單簷歇山頂,黃綠琉璃瓦覆蓋。水陸殿在大佛殿後,面闊5間,進深3間,硬山頂,灰瓦覆蓋。寺內殘存線刻惠明像一尊及題刻,天王殿前還有惠明寺塔一座,俗稱喇嘛塔,高16.65米,青石壘砌,平面呈六角形。

河南林州申村惠明寺有座喇嘛塔,800多年的鎮寺之寶裂痕滿身

"
河南林州申村惠明寺有座喇嘛塔,800多年的鎮寺之寶裂痕滿身

惠明寺始建於宋,因高僧惠明葬於此而改建,稱惠明寺。該寺也是因僧人惠明而得名。現存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水陸殿等均系明清建築,有少量宋元瓦飾和木構件。惠明寺位於林州市河順鎮申村。寺內還有惠明和尚石刻畫像,上有“古相州林慮縣馬店村人法師惠明俗姓張宋政和三年”題記。該寺也是因僧人惠明而得名。1986年11月,公佈為河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79年,該寺被公佈為河南省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碑碣記載,惠明寺始建於金大定十一年(1171年),因高僧惠明葬於此而改建,稱惠明寺。

一、位置

惠明寺位於林州城北11公里河順鎮申村。

二、歷史

惠明寺始建於宋, 由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由高僧惠明建寺,金大定十一年(1171年)改建,明清多次重修。

1979年,該寺被公佈為河南省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碑碣記載,惠明寺始建於金大定十一年(1171年),因高僧惠明葬於此而改建,稱惠明寺。 該寺也是因僧人惠明而得名。

1986年11月,公佈為河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三、建築

該寺中軸線上現存天王殿、大佛殿、水陸殿,均系明清建築,有少量宋元瓦飾和木構件。

天王殿面闊五間,單簷廡殿式灰瓦頂,明間金檁墊枋下墨書有大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重修題記。樑枋皆有彩繪。

大佛殿面闊三間,單簷歇山黃綠琉璃瓦頂,明間脊檁墊枋下有大清康熙五十四年建的題記。

水陸殿面闊五間,硬山灰瓦頂。

天王殿東側有惠明寺塔,又稱喇嘛塔,青石築砌,由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塔高16.65米。塔座為六邊形須彌座,有垂幔、覆蓮、牡丹、託塔力士和梵文等浮雕。覆缽式塔,又稱喇嘛塔,是藏傳佛教(又稱喇嘛教)的一種獨特的建築形式,與印度的窣堵波很相近。主要流傳於西藏、青海、甘肅、內蒙古等地區。惠明寺的喇嘛塔已裂痕縱深,石塔上雜草叢生。塔身與北京北海白塔相似,南面壁門、西北壁上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修佛像題記。塔頂為六角形天地盤,其上漢白玉寶珠已無存,該塔可證是元代建築。寺內還有惠明和尚石刻畫像,上有“古相州林慮縣馬店村人法師惠明俗姓張宋政和三年”題記。

現存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水陸殿等。天王殿面闊5間,進深3間,廡殿頂,灰背筒瓦覆蓋。大佛殿,一名當陽殿,俗稱轉角殿,在天王殿後,面闊、進深各3間,單簷歇山頂,黃綠琉璃瓦覆蓋。水陸殿在大佛殿後,面闊5間,進深3間,硬山頂,灰瓦覆蓋。寺內殘存線刻惠明像一尊及題刻,天王殿前還有惠明寺塔一座,俗稱喇嘛塔,高16.65米,青石壘砌,平面呈六角形。

河南林州申村惠明寺有座喇嘛塔,800多年的鎮寺之寶裂痕滿身

河南林州申村惠明寺有座喇嘛塔,800多年的鎮寺之寶裂痕滿身

圖 | 網絡 文 | 網絡

內容僅做公益性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
河南林州申村惠明寺有座喇嘛塔,800多年的鎮寺之寶裂痕滿身

惠明寺始建於宋,因高僧惠明葬於此而改建,稱惠明寺。該寺也是因僧人惠明而得名。現存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水陸殿等均系明清建築,有少量宋元瓦飾和木構件。惠明寺位於林州市河順鎮申村。寺內還有惠明和尚石刻畫像,上有“古相州林慮縣馬店村人法師惠明俗姓張宋政和三年”題記。該寺也是因僧人惠明而得名。1986年11月,公佈為河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79年,該寺被公佈為河南省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碑碣記載,惠明寺始建於金大定十一年(1171年),因高僧惠明葬於此而改建,稱惠明寺。

一、位置

惠明寺位於林州城北11公里河順鎮申村。

二、歷史

惠明寺始建於宋, 由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由高僧惠明建寺,金大定十一年(1171年)改建,明清多次重修。

1979年,該寺被公佈為河南省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碑碣記載,惠明寺始建於金大定十一年(1171年),因高僧惠明葬於此而改建,稱惠明寺。 該寺也是因僧人惠明而得名。

1986年11月,公佈為河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三、建築

該寺中軸線上現存天王殿、大佛殿、水陸殿,均系明清建築,有少量宋元瓦飾和木構件。

天王殿面闊五間,單簷廡殿式灰瓦頂,明間金檁墊枋下墨書有大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重修題記。樑枋皆有彩繪。

大佛殿面闊三間,單簷歇山黃綠琉璃瓦頂,明間脊檁墊枋下有大清康熙五十四年建的題記。

水陸殿面闊五間,硬山灰瓦頂。

天王殿東側有惠明寺塔,又稱喇嘛塔,青石築砌,由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塔高16.65米。塔座為六邊形須彌座,有垂幔、覆蓮、牡丹、託塔力士和梵文等浮雕。覆缽式塔,又稱喇嘛塔,是藏傳佛教(又稱喇嘛教)的一種獨特的建築形式,與印度的窣堵波很相近。主要流傳於西藏、青海、甘肅、內蒙古等地區。惠明寺的喇嘛塔已裂痕縱深,石塔上雜草叢生。塔身與北京北海白塔相似,南面壁門、西北壁上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修佛像題記。塔頂為六角形天地盤,其上漢白玉寶珠已無存,該塔可證是元代建築。寺內還有惠明和尚石刻畫像,上有“古相州林慮縣馬店村人法師惠明俗姓張宋政和三年”題記。

現存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水陸殿等。天王殿面闊5間,進深3間,廡殿頂,灰背筒瓦覆蓋。大佛殿,一名當陽殿,俗稱轉角殿,在天王殿後,面闊、進深各3間,單簷歇山頂,黃綠琉璃瓦覆蓋。水陸殿在大佛殿後,面闊5間,進深3間,硬山頂,灰瓦覆蓋。寺內殘存線刻惠明像一尊及題刻,天王殿前還有惠明寺塔一座,俗稱喇嘛塔,高16.65米,青石壘砌,平面呈六角形。

河南林州申村惠明寺有座喇嘛塔,800多年的鎮寺之寶裂痕滿身

河南林州申村惠明寺有座喇嘛塔,800多年的鎮寺之寶裂痕滿身

圖 | 網絡 文 | 網絡

內容僅做公益性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河南林州申村惠明寺有座喇嘛塔,800多年的鎮寺之寶裂痕滿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