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月娥,“外冷內熱”的香港女特首,是女強人也是小女人

林鄭月娥 英國 政治 曾蔭權 環球人物雜誌 2017-04-05

灣仔,香港島一個著名的老街區。林鄭月娥從出生到21歲,一直住在灣仔,讀書也在灣仔。幾十年後的2017年3月26日,同樣在灣仔的會展中心,她當選為香港特區第五任行政長官。在近1200位選舉委員中,她得到777票。她在勝選感言中說,自己將懷著謙卑的心情與730萬香港市民“開始新的一段同行”,並將竭盡所能維護“一國兩制 ”、堅守香港的核心價值。

林鄭月娥,“外冷內熱”的香港女特首,是女強人也是小女人

努力瞭解不同人群的訴求

2017年春的香港特首選舉可謂戰況激烈。林鄭月娥宣佈參選後,不急於起草政綱,而是聆聽社會各界的意見。她堅持見完38個界別的選委、做了近100場“心談”、12場座談會,希望瞭解不同人群的訴求。

她的政綱響應了社會最迫切的民生問題︰置業難、吃飯貴、車費貴,一一提出建議,嘗試解決。在最能反映管治能力的政策辯論場合,她從容應對,敢言敢辯,香港媒體用“熟書”來形容。

林鄭月娥的競選工作開始得較晚。但她把握好每一步,在提名階段獲得579張提名票,高票“入閘”。有人不斷製造謠言,對她醜化和抹黑。林鄭月娥和她的團隊作出了有力回擊。不少選委也為她講公道話:“我們根據與林鄭月娥的接觸和對她工作能力的瞭解,並對照中央提出的條件,確信她是最適當人選後,才選擇了她。”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譚惠珠說,香港迴歸20年產生了首位女特首人選,“在我們的歷史上寫下燦爛的一頁”。

香港政治風波不斷,社會撕裂嚴重。林鄭月娥主張放下歧見,先解決分歧較少的民生問題,藉此重建互信。她在勝選後的記者會上說,首要任務是團結社會,包括改善行政、立法關係,她會邀請不同政治立場的人,就共同關心的議題坐下來談,“讓社會撕裂慢慢得到修補”。她表示在組班子時,會不論派別廣納賢能,用人唯才。

性格深受母親的影響

林鄭月娥祖籍浙江舟山,父親是上海移民來的小生意人,母親生於香港。林鄭月娥排行第四,有兩個姐姐一個哥哥一個弟弟。全家住在告士打道的舊唐樓(無電梯的老式樓宇),幾家人合住一個大單元。

林鄭月娥曾說,自己的性格深受母親的影響。母親操持著一大家子的起居飲食,祖母、外祖母、父親相繼中風,也是母親負責照料,任勞任怨。雖然母親沒有學歷,但她堅持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為女兒找所好學校。林鄭月娥因母親的努力而進入灣仔一所條件較好且樂於招收中下階層子女的教會學校讀書,度過了10多年求學時光。

林鄭月娥,“外冷內熱”的香港女特首,是女強人也是小女人

1988年,林鄭月娥在美國華盛頓環保部門實習時留影。

林鄭月娥從小不在物質生活上羨慕他人,覺得“每晚洗澡有熱水就好開心”。放學回家後,她經常站在雙層床的下層,把上層當作書桌做功課。在灣仔上學,她幾乎年年考第一,只有一次期中考了第四名,她覺得是相當大的挫折,回家大哭。

林鄭月娥的中學同學孫慧筠說:“她外冷內熱,不大擅於交際,凡事直話直說,倒是個願意做事的人,不管你找她幫什麼忙,只要不違反她的做人原則,都會盡力幫你。”她高中時的校長李永援說:“她是負責任的風紀(負責協助老師管理秩序的學生),比同齡學生成熟,辦事細心而思想縝密。當她沉思或表達意見時,表情可能有點嚴肅。”

林鄭月娥在中六時是副總領袖生,中七是總領袖生。李永援回憶:“這個女孩逐漸顯露領導才華,但她從不會把自己的要求強加於他人,而是以身作則。每件工作她都細心處理,執行力很強。”

“硬淨”而又“好打得”

1980年從香港大學畢業後,林鄭月娥入職政府,成為政務主任,先後執掌社會福利署、發展局、政務司等多個決策機構,擁有全面的政府經驗。

港人常用兩個粵語詞彙概括她:“硬淨”和“好打得”。一個指的是她夠堅強、有原則;一個指的是她敢擔當、能任事,而且始終如一。她在擔任問責官員期間,處理違建、國民教育、政改、社會福利、內地事務等問題,都能迎難而上。

2007年,林鄭月娥擔任發展局局長,剛上任便遇到皇后碼頭拆遷。這是香港中區填海工程項目。儘管政府許諾會覓地重建,但部分民間團體認為拆遷將摧毀香港人的集體記憶,組織策劃了一連串論壇、靜坐和絕食活動,甚至引發警民衝突。

“如果這次對話是要政府或我本人承諾‘不遷不拆’皇后碼頭才可以進行的話,對不起,我做不到。”在皇后碼頭,穿著T恤衫的林鄭月娥隻身面對示威者,用兩個多小時反覆解釋皇后碼頭清拆的合法性以及工程延誤的嚴重後果。經過真誠溝通,皇后碼頭拆遷難題最終得以解決。

前幾年,香港特區政府曾出手嚴打市區和新界的違章建築,一度觸發鄉紳及原居民不滿。作為發展局主官,林鄭月娥面對村民“血債血償”“革命一定要流血”等語言威嚇,甚至火燒“林門鄭氏”紙人的迷信詛咒,仍拒絕為違章建築開綠燈。

香港坊間還流傳著一個故事,2011年6月,林鄭月娥帶領一行人檢查市容,走到麥當勞道時,發現時任特首曾蔭權住房的外廊玻璃嵌板圍封沒辦理申報手續,屬違章建築。她一臉嚴肅,叩響了門鈴,把一封勸喻信送到曾蔭權手上,限30天內拆除。曾宅很快拆除了違建。

身為政治人物,關鍵時刻還要看擔當。

在香港政治體制改革中,林鄭月娥擔任政改方案三人小組成員,20多個月的時間裡,堅持依法辦事、尋求共識,承擔了巨大的壓力。

發生在2014年的非法“佔中”事件,使中環陷入混亂。作為政務司長的林鄭月娥率領官員直面佔中人士,與反對派大佬及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學聯)代表進行對話,直言不諱地批評“佔中”。她說:“將市民福祉當作對話籌碼,不符合公眾利益,不符合現實需要,不符合政治倫理,以‘佔中’威迫我們接受其方案,不會達到目的!”

非法“佔中”最終以失敗收場。林鄭月娥駕馭複雜局面的能力和務實幹練的風格深入人心。

林鄭月娥,“外冷內熱”的香港女特首,是女強人也是小女人

力主借力國家,發展香港

林鄭月娥曾表示,大學畢業後找工作,沒有申請過私人機構職位,加入政府是她“人生另一個轉折點”,為的是有機會“服務市民,關顧基層”。

在36年的公務員生涯中,她曾三度被派往外國學習及工作。1988年拿到獎學金到美國華盛頓實習,她選擇了環保部門。當時,美國有不少法案因商界的反對而困難重重。這使她明白政府要有效施政、服務市民,平衡各方利益至關重要。

她兼任香港扶貧委員會主席這幾年,推出了“長者生活津貼”“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尤其是首次公佈官方“貧窮線”,在香港是“破天荒”的舉措,讓政府全面瞭解香港貧窮人口情況,制定對策,繼而大增社會福利投入,使貧困率下降。

非典期間,299名港人失去生命,數十名兒童失去父母。時任社會福利署署長的林鄭月娥很難過,與好友羅範椒芬、李麗娟、陳馮富珍一起成立了“護幼教育基金”,3個月內籌得款項8000萬港元,用來幫助、支持這些孩子。

與許多公務員一樣,林鄭月娥也是從港英時代一路走來的。但她從世界大勢、國家發展的高度看香港,力主借力國家,發展香港。她處理過汶川大地震災後重建、粵港合作,以及在落馬洲河套區成立創新科技園等工作,都很出色。

女強人也是小女人

一邊要處理政治、政務上的複雜棘手問題,一邊要與柴米油鹽打交道,作為女人、妻子和兩個兒子的母親,林鄭月娥表現出女性的柔情。

林鄭月娥的長子林節思回憶說,自他和弟弟出生以來,母親總是在為他們擔憂:“她擔憂我們的成長,照顧我們親力親為,從沒聘請傭人。為了爭取多陪伴我們,那段時間甚至沒有和父親去看過一場電影。”

林鄭月娥,“外冷內熱”的香港女特首,是女強人也是小女人

林鄭月娥一家四口同框。

2003年,林鄭月娥升任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常任祕書長,這是首長級職位。但在半年內,她主動申請調任香港駐倫敦經貿辦事處處長,職位也下降兩級,原因是為了在兒子成長的關鍵期多照顧、管教孩子。林節思說:“我上中學時她在政府出任高職,算是半個公眾人物,偶爾會見報,同學們常以此取笑和攻擊我。那時年少氣盛,總會跟他們吵架,在學校無心學習,還把壞脾氣帶回家。母親擔憂我的情緒,作出一個重大決定,主動向政府提出降職調至倫敦,帶全家到英國生活。在那邊我得以專心求學,拓展了我的視野和胸襟。”

回憶母親參加競選特首後的情形,林節思說:“她除了熱愛家庭,也深愛生於斯長於斯的香港,相信她會盡力守護和帶領這座城市,就像她曾守護和帶領當年那個躁動不安、迷失的我。”

丈夫林兆波給予林鄭月娥的支持更讓她感動。2012年林鄭月娥曾稱“差不多到時間”該離開官場了,但最後被丈夫說服,回心轉意,出任政務司長。林鄭月娥說:“事實上,我每一次的決定都會問他,其實我也只是個小女人。”

她和丈夫的結緣也曾是一段佳話。1982年,她獲保送到英國進修,一次騎單車意外受傷,需住院一個月,還上了當地報紙。當時在劍橋大學讀博士的林兆波看到報道後,聯絡幾名香港學生前往探望。林鄭月娥完成學業先回港,兩人靠鴻雁往來。這是她的初戀,1984年,他倆在香港結婚。

去年6月,林鄭月娥在電臺接受採訪時敞開心扉。她說出任政務司司長後,丈夫不在身旁陪伴,也會感到孤獨,“看電視時找人說兩句都沒有”。林鄭月娥曾說,她也有軟弱的時候,會要求丈夫從外地回香港,讓她有個肩膀可以依靠。

在勝選後的記者會上,林兆波、林節思父子身著西裝站在林鄭月娥兩側。林鄭月娥過去一直慨嘆沒有時間陪伴家人,如今仕途上更上一層樓,被問到如何兼顧家庭及特首的工作時,她說:“我先生……我先生等了我好久。”

她坦言,自己原計劃在本屆政府任滿之後退休,與丈夫到英國住段時間,“我們結婚32年,相聚一起的時間不是很多,甚至有人說不是很正常,擔心他有紅顏知己,所以……他為我犧牲了好多。對不起呀老公,你要繼續犧牲。”沉默寡言的林兆波接話:“我樂意為香港市民做出犧牲。”

作者:《環球人物》駐香港特派記者 連錦添 張慶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