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 慶祝林區開發建設65週年系列評論之七——繁榮森林文化 構築精神家園

林業 大興安嶺 民俗 蒙古 林海日報 林海日報 2017-09-10

■ 本網評論員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林區的森林文化,就是人與森林和諧相生的文化。今天的林區,不斷加強民族和森林文化建設,構築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林區開發建設65年來,林區廣大幹部職工以“艱苦奮鬥、無私奉獻” 大興安嶺人精神,以發展現代林業、建設生態文明、促進科學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林區為目標,融合蒙古族和三少民族文化,打造出了富有活力、內涵深刻,欣賞價值高、融資價值高的森林生態文化體系。

黨的十八大以來,林區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加強各民族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創新,教育引導職工群眾牢固樹立正確的祖國觀、民族觀、歷史觀,深入學習踐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生態文明建設、民生改善和改革發展的全過程,為打造祖國北部邊疆亮麗風景線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

林區的文化體系由自然景觀文化遺產、北方少數民族民俗、帶有松脂氣息的大興安嶺生產生活林俗構成,是帶有鮮明北方森林特色、獨具森林魅力的森林生態文化,既有鮮卑文化、蒙源文化的根,又涵蓋了蒙古、鄂倫春、鄂溫克、達斡爾等少數民族文化,又融入了開發建設65年來形成的移民文化和森工文化等各種文化元素,呈現出獨具特色的魅力。推動林區森林生態文化的發展,不僅能夠解決林區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林區落後的文化建設矛盾,實現林區人民同等享受精神文化建設成果,還能增強林區職工群眾歸屬感、認同感以及凝聚力、向心力。

強化林區森林生態文化的建設,是推動林區改革發展的精神動力,更是林區堅持社會主義文化發展方向、推動林區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手段。林區要實現轉型發展,需要以森林生態文化為依託。林區獨具魅力的森林生態文化是林區發展的亮點,由此演生出了獨具林區特色的森林遊、歷史遊、紅色遊、民俗遊等;在林區非林非木產品的提檔升級中,品牌文化的打造對林區產業的發展也將產生巨大的影響,不可小視;繁榮文化藝術創作,打造帶有林區特點,彰顯林區特點、提升林區對外影響和形象的文化傳媒產品,能夠擴大林區文化影響力,同時助推林區旅遊等產業發展;廣泛開展不同主題的系列文化活動,將文化、健身、娛樂融為一體,能夠滿足職工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森林文化是林區職工群眾永遠不能離別的精神家園,今天的內蒙古大興安嶺的森林文化在傳承中創新,文明在交流中互鑑,各族職工群眾共守美好精神家園,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不斷譜寫“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的新篇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