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頭等主力師,朝鮮戰場浴血臨津江一個營全員立功,我軍第一個機械化師


華北頭等主力師,朝鮮戰場浴血臨津江一個營全員立功,我軍第一個機械化師

文/朱曉明

第一機械化師前身是64軍190師,華北戰場上我軍頭等主力師之一,久經戰火考驗,英雄輩出,功勳卓著,曾經為共和國建設和軍隊強大做出過突出貢獻。

從華北抗日烽火中走來

190師前身是1937年11月組建的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4軍分區,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以該分區部隊為基礎組建冀晉(陳正湘)縱隊第3旅,首任旅長馬龍,政委傅崇碧,下轄第1、10、12團。1946年6月,該旅改為晉察冀野戰軍第4縱隊10旅,旅長邱蔚,政委傅崇碧,下轄第28、29、30團。1948年5月,該旅改稱華北軍區第4縱隊10旅。1949年1月,全軍整編,10旅改番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4軍190師,師長陳信忠,政委袁佩爵,下轄第568、569、570團。

抗戰期間,190師前身部隊在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的領導下,深入華北敵後,以襲擊、伏擊、阻擊、破壞交通等手段廣泛開展游擊戰爭,先後參加了百團大戰、神仙山保衛戰、反“掃蕩”、反“蠶食”、反“封鎖”和戰略反攻等270餘次戰役、戰鬥,殲滅日偽軍8300餘人。

解放戰爭時期,該師轉戰冀、晉、熱、察、綏、陝、甘、寧等8省,參加了大同、張家口、保南、正太、青滄、保北、清風店、石家莊、察綏、平津及太原、寧夏等29次戰役,殲滅國民黨軍37000餘人,在血與火的戰場上,屢建奇功,湧現出大批英模人物和榮譽單位,為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卓越貢獻。據統計,整個64軍在解放戰爭時期產生6名特功功臣,全部出自190師,292名大功功臣,190師又佔了106名。雖然該師歷史並不算很老,但幹部隊伍強,整體素質高,作風硬朗,長於進攻,戰鬥力強,歷經抗日烽火的薰染和解放戰爭的錘鍊,成長為華北我軍的頭等主力師之一。

568團的前身是1939年2月以晉察冀軍區學兵營為基礎,並有軍區軍政幹部學校機構大部組建而成的晉察冀軍區教導團,主要承擔培訓幹部任務,其最早淵源可追溯至井岡山時期我軍第一個軍官教導隊。1943年2月,教導團改稱第30團,轉為戰鬥部隊,為4分區主力團。抗戰勝利後,先後為冀晉(陳正湘)縱隊第3旅1團、4縱10旅28團、190師568團。該團基礎特別好,素質高,戰鬥力強,是軍、師主力團。

569團前身是1943年4月成立的晉察冀軍區獨立營,1945年2月,以該營為基礎補入行唐、靈壽、平定支隊各一個連擴編為4分區47團。抗戰勝利後,先後為冀晉(陳正湘)縱隊第3旅10團、4縱10旅29團、190師569團。該團組建時間晚,但基礎較好,進步很快,在多次戰役中,表現出色,發揮了關鍵作用。


華北頭等主力師,朝鮮戰場浴血臨津江一個營全員立功,我軍第一個機械化師


◆10旅部隊強行軍奔赴清風店。

570團前身是1938年8月由反正的駐保定、滿城偽警防隊第3縱隊6區隊改編的晉察冀軍區遊擊軍。經過整訓改造和不斷補充,逐漸成長為堅強可靠的主力兵團。1942年2月,以遊擊軍第3支隊全部和第2支隊兩個大隊為基礎,編成3分區42團。1943年2月,補入軍區老2團第3營和騎兵團第7、8連,極大地增強了團隊的戰鬥力。抗戰勝利後,先後為冀晉(趙爾陸)縱隊第1旅3團、4縱10旅30團、190師570團。該團基礎亦好,戰鬥力較強,為軍、師主力團。抗戰期間參加過著名的神仙山保衛戰,受到軍區通令嘉獎。該團前身經歷曾被拍成紅色經典電影《野火春風斗古城》。

大戰清風店,突破石家莊

1947年10月,晉察冀野戰軍圍攻徐水,本為打援,卻與敵人形成對峙。17日黃昏,我軍調整部署,主力西轉,待機殲敵。部隊正在運動時,突知駐石家莊的敵第3軍軍長羅歷戎率所部主力第 7師及配屬1個團北上保定,野司首長當機立斷,決心揮師南下將其圍殲。4縱分三路立即南轉,經27小時連續強行軍120公里,於18日晚提前4小時抵達望都以東地域。19日下午,敵第3軍進至清風店以北、望都以南地區,被我軍主力合圍。

20日拂曉,戰鬥打響,10旅29團率先向北合村攻擊。2連攻佔敵前沿一房院,後續部隊遭敵猛烈炮火攔阻,該連頑強固守,連續打垮敵5次反撲後,我傷亡嚴重,彈藥無幾。排長劉鐵妮積極蒐集彈藥,安慰傷員,鼓舞大家“堅決守住陣地,爭當英雄連隊”,帶領大家又擊退敵3次反撲,為攻下北合村起到了重要作用。戰後他榮立特等功。

在我迅猛攻擊下,敵被分割在南合營、高家佐和東、西南合村。4縱命10旅並指揮11旅31團,集中33門大小火炮,首先殲滅南合營敵第7師19團。旅長邱蔚大膽用兵,將10旅3個團全部作為第一梯隊,於21日晨從村東、村西、村北同時發起攻擊。28團僅5分鐘就突入村內,29團、30團相繼衝入與敵激戰,殘敵企圖逃回西南合,被我29團5連迅速插至村南口堵住去路,敵拼死突圍,又遭我28團和29團在南合營和西南合之間預置火力截擊,經40分鐘戰鬥,10旅將敵19團全部殲滅,俘敵團長以下1100餘人。當日下午,敵機向我投彈掃射,10旅旅長邱蔚受傷,參謀長鍾天發犧牲。

22日4時,我軍對敵最後一個據點西南合發起總攻。在我炮火掩護下,10旅從村東北向西攻擊,突入村內後,連續打垮敵反衝擊,與敵展開激烈巷戰。28團以炸藥炸開敵第7師指揮所防禦陣地,將其搗毀,敵頓時陷入混亂,我軍乘勢將敵分割,各個殲滅。11時30分,戰鬥結束。清風店戰役殲敵1.7萬餘人,是華北戰場空前的大勝利,為解放石家莊創造了極有利的條件。10旅在此役中表現突出,發揮了重要作用,獲得軍區通令嘉獎。

石家莊是華北敵人的重要軍事基地和政治堡壘,以外市溝、內市溝和市區主要建築物為骨幹設置三道防禦陣地,有大小碉堡6000多個。在清風店戰役後,守敵兵力空虛,士氣低落,我軍決心乘勝攻擊,再創大捷。4縱奉命在石家莊東北擔任主攻任務。


華北頭等主力師,朝鮮戰場浴血臨津江一個營全員立功,我軍第一個機械化師


◆勇奪雲盤山據點的30團8連勇士們。

11月6日,4縱掃清外圍,逼近外市溝。石家莊東北角距外市溝600米有一制高點,叫雲盤山,從山頂到山腰,用鋼筋水泥修築了3層碉堡群,並有壕溝連接。守敵1個加強連,彈藥充足,叫囂“鐵打的雲盤山”。在10旅政委傅崇碧的指揮下,30團3營擔負突破任務。7日17時,9連在炮兵掩護下,向雲盤山發起進攻,因爆破外壕的坑道測量不準,爆炸後未形成衝擊斜坡,在敵火力壓制下,我傷亡慘重,攻擊未果。30團調整部署,精心準備,改由8連主攻。次日晨,我軍再次發動攻擊,爆破一舉成功,8連順利通過外壕,迅速衝上核心工事,殲敵大部。奪取雲盤山,極大地鼓舞了我軍的勝利信心。8連指導員朱文義代表全連接受了當時正在前線指導的朱德總司令的當面嘉獎。

8日16時,我軍向外市溝發起進攻。10旅以29團在雲盤山以西、小沿村以南300米的地段上實施主要突擊,28團和30團在左、右翼助攻。29團在距敵僅50米的交通壕裡突然發起衝擊,10分鐘突破前沿,擊退敵1個連在裝甲車掩護下的反撲,並向縱深發展。10日16時,我軍總攻內市溝,29團又擔主攻,再展雄風。該團突擊隊第1、6連,用新發明的摺疊式合葉梯過溝攻碉,用連環雷加米袋炸藥炸燬敵鐵絲網和碉堡,僅15分鐘完成了突破任務。在傷亡很大的情況下,兩個連打垮了敵1個連至1個團的7次反衝擊,鞏固了突破口,保障後續部隊進入巷戰。戰後,4縱授予該團“東路先鋒”錦旗一面,軍區也給該團記集體功。6連班長張喜順兩次負傷不下火線,一人打退敵3次反衝擊,榮記特等功。

11日晚,各部隊在向敵核心工事進擊,10旅30團2連行動最快,從北道岔向大石橋穿插時,臨機冒充敵軍,在夜幕掩護下直搗敵大石橋指揮部。敵最高指揮官32師師長兼警備司令劉英正在開會,解放軍從天而降。他趁亂一頭鑽進床下,被2連戰士揪出。10旅政委傅崇碧立即審訊劉英,迫其向部隊下達投降命令。戰後,《晉察冀日報》刊登“活捉床下將軍劉英”的消息,2連獲得“挖敵心臟”獎旗一面。


華北頭等主力師,朝鮮戰場浴血臨津江一個營全員立功,我軍第一個機械化師


◆10旅部隊攻入石家莊市區。

11月12日午時,殘敵投降,石家莊宣告解放,我軍共殲敵2.4萬餘人,朱德總司令讚譽此戰為“奪取大城市之創例”。

浴血臨津江,勇插道峰山

1951年4月22日18時30分,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正式打響。19兵團64軍為志願軍右翼突擊集團第一梯隊,執行戰役穿插任務,首先殲滅高浪浦裡之敵,同時奪取臨江橋,強渡臨津江,以勇猛動作直插議政府,斷敵退路,阻敵北援,協同正面兄弟部隊殲滅敵重兵集團,並相機佔領漢城。64軍決心以191師和192師為第一梯隊,並肩穿插迂迴,190師為第二梯隊,隨時準備投入戰鬥。


華北頭等主力師,朝鮮戰場浴血臨津江一個營全員立功,我軍第一個機械化師


◆190師部隊在臨津江南岸向敵陣地衝擊。

23日凌晨,64軍第一梯隊已有4個團另2個營渡過臨津江,進至南岸江灣地區的鳳於峴、德峴洞、廉安裡一線,遭到了美軍坦克群的陸地封鎖和飛機大面積轟炸的瘋狂阻擊,發展緩慢。兩師與敵對峙激戰,沒有向議政府邊打邊插。拂曉時分,美軍一方面依託預設陣地繼續堅守抗擊,另一方面以大編隊飛機對我過江部隊狂轟濫炸,地面機動部隊亦在飛機、坦克和炮火掩護下連續實施反衝擊,64軍過江部隊因兩師指揮所及配屬炮兵被阻於江北而失去戰場指揮和炮火支援,部隊傷亡慘重,前進受阻。

19兵團鑑於情況緊迫,遂令第二梯隊65軍前往增援,並要求64軍以大部分兵力鉗制敵人,以一部分兵力迅速突破,向縱深發展,必須完成志願軍總部賦予的分割迂迴任務。23日下午,190師投入戰鬥。當晚18時30分,569團3營加強1營機炮連過江後,因天黑,以為團主力已跟上,遂在副團長李振堂、營長宋進才率領下以迅猛的動作,突破前沿,毫不戀戰,向敵縱深穿插。軍偵察支隊(以190師偵察連為主組成)也隨該營之後過江,一邊猛打一邊猛插。這樣,64軍終於有兩個分隊一箭獨發,衝鋒在前,直指議政府以南的道峰山。

190師後續部隊開始過江時,65軍2個師和朝鮮人民軍1軍團1個師也趕到高浪浦裡橋頭,一時間,人群如潮,4個師擠在一起,各部爭先恐後,自相堵塞,嚴重拖延了過江時間。24日拂曉,過江後的569團主力遭敵炮火殺傷嚴重。190師師長陳信忠、政委慄秉臣率師指、568團進至麻山裡、東汶裡地區。570團在25日晨攻佔了207.6高地和205高地,也與敵對峙激戰,無法繼續前進。志願軍5個師的指戰員們擁擠在臨津江南岸20平方公里的狹長地帶裡,遭到敵炮兵、航空兵的連續火力襲擊,傷亡很大。25日起,敵由北向南逐次後撤。

道峰山,海拔716.7米,位於漢城和議政府之間,是敵西線防禦縱深的交通隘口。4月23日晚,569團3營在穿插途中,於金谷裡三面受敵,全營冒著猛烈炮火衝鋒,8分鐘突破敵阻擊,繼而在加野裡又殲敵1個排。當通過加野裡附近公路時,與敵坦克部隊遭遇,3營指戰員用炸藥箱、手榴彈、60炮炸燬敵坦克4輛、汽車10輛。9連副班長張寶富無比勇敢,一人就炸燬坦克2輛、汽車4輛。24日14時,3營已穿插迂迴20個小時,突破敵7次阻攔,殲敵百餘人,前進60公里,終於到達道峰山。此時,偵察支隊也勝利插上道峰山。

敵見要點道峰山被我佔領,即以空、炮火力實施轟擊,並令向南退卻的部隊組織圍攻。道峰山上我兩支英雄分隊在敵眾我寡、炮火連天和飢餓疲勞的情況下,堅守了三天四夜,直到28日與65軍195師會合後,才奉命撤回。

第五次戰役第一階段結束後,志司和19兵團對64軍未完成穿插任務提出了嚴肅批評,兵團黨委給予兩個先頭師的師長、政委以降級或通令警告的處分。同時,為勝利插上道峰山並堅守三天四夜的兩個英雄分隊記功授獎,報請志願軍總部批准,授予569團3營“道峰山營”稱號,授予偵察支隊“道峰山支隊”稱號。3營每人立三等功一次,全營立集體二等功。副班長張寶富立一等功,並授“二級英雄”稱號。

歷史賦予的光榮

1954年10月,中蘇兩國發表公報,宣佈蘇軍於1955年5月31日前全部撤出旅大地區。1955年1月,志願軍第3兵團回國,接收旅大蘇軍防務。根據兩國協議,蘇軍撤出旅大地區時,陸海空軍的全部重裝備均留下,由我軍有償接收。為接替和加強旅大地區的防禦,2月24日,國防部電示,步兵第190師調出64軍建制,進駐旅大並接收蘇軍第7機械化師的全部重裝備,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機械化師。4月15日,該師正式成立。


華北頭等主力師,朝鮮戰場浴血臨津江一個營全員立功,我軍第一個機械化師


◆第一機械化師政委龔紀明。

選擇哪支部隊改編為機械化師,中央軍委非常重視,當時遼寧境內有3個野戰軍,40軍駐遼西太遠,39軍駐遼南承擔軍區戰備值班和沿海防禦任務,均不能抽調。駐沈丹線的是64軍,所屬三個師中,190師一直表現優秀,尤其是幹部素質高,部隊整體具有頑強的突擊精神,這正符合裝甲兵部隊的建設要求和戰鬥特色。將190師改建為機械化師,是歷史賦予的光榮與使命,是強力推進我軍現代化建設的重大舉措。

在確定第1機械化師主官的時候,總幹部部最初曾確定選一位副軍長出任師長。後來經過半年多的考察、醞釀和討論,並報經中央軍委批准,正式確定第12軍31師師長吳忠為第1機械化師師長。吳忠,四川廣元人,1921年生,12歲參加紅軍,經歷過長征、抗戰和解放戰爭,擔任過各級指揮職務,在軍事學院接受過現代戰爭理論的教育,經受過抗美援朝戰爭的洗禮,既有豐富的實戰經歷和帶兵經驗,又對現代戰爭有親身體驗和深入瞭解。更重要的是,他思維敏捷,作風潑辣,工作大膽,勇於創新,具有探索機械化部隊建設之路所必需的素質。1955年9月,34歲的吳忠被授予少將軍銜,是我軍當時最年輕的少將之一。


華北頭等主力師,朝鮮戰場浴血臨津江一個營全員立功,我軍第一個機械化師


◆第一機械化師師長吳忠。

與吳忠搭檔的師政委是龔紀明,江西石城人,1914年生,1933年參加紅軍,是64軍資歷較老,能力較強的一名優秀的政工領導。平津戰役時,他指揮4縱12旅34團在新保安頑強阻擊敵華北王牌35軍,為主力部隊包圍該敵贏得了寶貴時間,受到總部嘉獎。調任前是64軍192師政治部主任。1955年9月,龔紀明被授予大校軍銜。其他師領導有:第一副師長兼參謀長張懷瑞(1960年2月接任師長)、副師長尤賢英、炮兵副師長國經漢、技術副師長朱恆怡、政治部主任高書簡等。

為保持190師的優良傳統和戰鬥作風,在組建機械化師時,基本保持了機關和原來部隊的建制。另調入北京軍區獨立重坦克團和63軍炮兵第170團,還從各軍區裝甲兵部隊抽調了222名幹部和636名坦克乘員、508名修理工,這些專業力量主要組成師、團的技術處、坦克乘員訓練教導營和坦克修理營、連。該師組建初期,直屬軍委裝甲兵領導。1958年7月,轉隸瀋陽軍區裝甲兵建制。

第1機械化師機關設司令部、政治部、幹部處、後勤處和技術處。下轄第1、2、3機械化團、坦克第31團(中型坦克團)、第32團(重型坦克團)、第1、2炮兵團和高炮團,師直編有偵察、通信、工兵等9個營,總員額13572人。全師配備中型坦克137輛,重型坦克22輛,100自行火炮24輛,152自行火炮45輛,裝甲車23輛,各種火炮110門,高炮50門,各種汽車878輛。

以190師的步兵第568、569、570團依次改編為第1、2、3機械化團。每個機械化團均下轄3個步兵營、1個坦克營和8個直屬連。全團2139人,裝備中型坦克15輛,100自行火炮7輛,其他各型火炮24門,汽車和特種車145輛。


華北頭等主力師,朝鮮戰場浴血臨津江一個營全員立功,我軍第一個機械化師


◆師長吳忠(左)在勘察演習地域。

第1機械化師是我軍第一支由機械化步兵、坦克兵、炮兵和高炮等兵種組成的合成戰術兵團,是中央軍委和瀋陽軍區的快速機動力量,可以獨立進行戰役戰鬥任務,也可加強給合成戰役軍團。它的成立,標誌著人民解放軍的陸軍又向現代化邁進了重要一步。

雄師勵劍,創造輝煌

第1機械化師,全部蘇式裝備,是我軍有史以來機械化程度最高的快速機動力量,也是我軍現代化建設的標兵部隊,中央軍委和各總部機關對該師的建設直接過問,從各個方面予以支持和指導。

師長吳忠深知機械化師肩負著艱鉅而光榮的任務,上任伊始,就確定了發展規劃:一年打基礎,兩年完成團以下分隊的幹部訓練、基礎訓練和戰術訓練,三年完成師的戰役、戰術合成。由於幹部和部隊來自四面八方,有的互比高低,有的不懂技術,不少人有畏難情緒,為搞好人員團結和兵種團結,全師各級黨委和領導幹部反覆強調機械化師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牢固樹立合成觀念和整體觀念。在高度重視下,通過大量細緻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得全師上下團結一致,激發了高漲的練兵熱情。

1955年11月,剛剛摸熟裝備的第1機械化師參加了由訓練總監部組織的、葉劍英元帥總導演的遼東半島抗登陸戰役演習,師機關率第1機械化團、第2炮兵團及師直通信營、運輸營等部3300餘人圓滿完成了持續10晝夜的機械化師奔襲、行進中展開和對搶灘登陸的倉促防禦之敵進攻等科目。彭德懷元帥、賀龍元帥、陳毅元帥、聶榮臻元帥、羅瑞卿大將檢閱了該師參演部隊,給予高度評價和鼓勵。彭德懷對該師的表現非常滿意,他認為如果陸軍有10個這樣的師,就可以裁減大量的普通步兵師了。

1956年春,第1機械化師的建設全面走上了正軌。師長吳忠立即把教育訓練的重點轉到了戰術、戰役合成上。

1957年11月底至12月初,第1機械化師出動履帶車103輛,輪式車輛570餘輛,人員5000餘人,由師長吳忠任總導演,於金縣亮甲店地區組織了“機械化師行進間向倉促佔領防禦陣地之敵進攻”的實兵實彈演習,取得了圓滿成功,《解放軍報》在頭版頭條予以報道。前來參觀演習的軍委總部、軍區首長高度評價第1機械化師:“拉得動、展得開、合得攏、打得響、轉得快。”

1958年10月至11月,第1機械化師又組織了“集團軍濱海防禦戰役中機械化師的行動”實兵實彈演習。演習在空軍的配合下,連續進行了防空降、反突擊以及向新的方向實施機動作戰等科目,演習機動、戰鬥推演達180公里,機械化師的快速機動能力和整體突擊能力,給觀摩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演習實踐表明,第1機械化師已經成為一支具有合同作戰能力的機械化部隊。演習之後,師長吳忠主持編寫了《機械化師組建四年的基本經驗總結》,對該師的建設進行了全面總結,提出了許多機械化部隊建設的原則。《總結》上報後,受到總部和軍區的高度重視,其中不少準則後來被解放軍其他機械化部隊所借鑑。


華北頭等主力師,朝鮮戰場浴血臨津江一個營全員立功,我軍第一個機械化師


◆彭德懷元帥、賀龍元帥等檢閱第一機械化師參演部隊。

在不斷創造輝煌的同時,也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第1機械化師是當時中國陸軍首屈一指的重量級主力部隊,由於是參照蘇軍機械化師的編制組成的,規模較大,不便於協調和指揮,後來先後減編了第1炮兵團和坦克第32團。另外,以現在的我軍觀點看,乘建制內輪胎車輛機動最終徒步戰鬥的為摩托化,乘建制內裝甲履帶車輛機動的既可乘車戰鬥又可徒步戰鬥的為機械化。受當時的條件限制,“機械化”步兵還是乘坐汽車行動,火炮也是汽車牽引,確切地說,第1機械化師還只是摩托化而沒有真正的機械化。

1961年8月31日,第1機械化師奉命恢復陸軍第190師番號並調歸瀋陽軍區第64軍建制領導。第1機械化師的輝煌時代結束了,但它為實現我軍陸軍的裝甲化和機械化摸索了大量寶貴的經驗,也為後來發展機械化步兵師和機械化集團軍作了準備。

鐵甲勁旅,將星閃耀

重歸64軍建制後,190師始終保持著第1機械化師的優良傳統和昂揚鬥志,加強學習,不斷創新,80年代在激光訓練器材改革上取得顯著成果。1985年,某團赴京進行激光對抗演習,取得圓滿成功,名揚世界。在百萬大裁軍中,該師整編為北方甲種摩托化步兵師。新時期以來,全師認真貫徹執行軍委加強訓練,實現軍事過硬的指示,圓滿完成了教育訓練、戰備值勤、軍事演習和搶險救災等急難險重任務,先後多次被總部和軍區評為軍事訓練先進單位和新大綱編修試點單位。

1998年,該師所在集團軍奉命撤消,師屬“東路先鋒團”被精簡,整師轉隸某機械化集團軍。2003年,我軍再次進行體制編制調整改革,該師縮編改建為瀋陽軍區第一個機械化步兵旅,在編制調整和更換裝備後,真正實現了機械化。由第1機械化師到機械化步兵旅,這支鐵甲勁旅走過了近半個世紀不平凡的探索發展之路。近年來,該旅先後完成遠程跨區機動、“和平使命—2009”中俄聯演等重大任務,均表現出色,被總部評為軍事訓練一級單位、軍區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先進單位。

在這支英雄部隊60餘年的征程中,培養了大批優秀指揮員,湧現出眾多知名典型人物:邱蔚、傅崇碧、吳忠等。當年第1機械化師的年輕幹部,許多人後來成為人民解放軍的高級將領,僅在師作訓科當過參謀的同志,就有4人被授予將軍軍銜。190師是名副其實的將軍搖籃。據統計,在該師工作過的有60多人走上了軍級以上的領導崗位,其中有20多人擔任了大區級領導職務,4人被授予上將軍銜,他們是:原任190師師長,後任瀋陽軍區司令員、蘭州軍區司令員、軍事科學院院長的劉精鬆上將;原任190師炮兵團營長,後任軍事科學院院長的王祖訓上將;原任190師副師長,後任軍事科學院院長、副總參謀長的葛振峰上將;原任190師師長,後任蘭州軍區司令員的王國生上將。

本文為《黨史博採》原創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侵權必究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黨史博採微信公眾號:dangshibocai

相關推薦

推薦中...